戰“疫”日記:“繁華里人來人往,這才是應有的模樣”

戰“疫”日記:“繁華里人來人往,這才是應有的模樣”

2020年02月18日 武漢 天氣晴

前幾天武漢下了大半天的雪,都說瑞雪兆豐年,看著窗外的雪景,心想:這一定是個好兆頭。果然後面每天陽光明媚,看到湛藍的天空,突然感覺空氣好清新,第一次看見陽光普照下的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

來武漢已是第九天,雖然已經下過臨床病房,但每天準備出發時還是有一點點緊張。早飯沒有敢吃太多,更沒喝太多水,同伴們互相提醒各自吃完巧克力出發了。

乘班車前,小夥伴們相互加油鼓勁,到達後,我們一步一步認真地穿戴防護用品,並由專業老師幫我們檢查密閉性,確保每一位進病房醫務人員的安全。雖然在新聞裡以及其他已經下臨床同事那裡知道里面的情景,也無數次想象過我在裡面工作的畫面,但我們每一次踏進病房的時候,還是會有緊張感。

每一個上班的時間說快很快但是每次看時間又覺得很漫長,汗水已經把裡面的衣服浸溼,護目鏡也因為時間長了開始岀現霧氣並慢慢擴展至整個視野。我的鼻樑和麵頰也感受到口罩及護目鏡帶來的壓力。承受著層層防護用品的包裹,我們終於堅持到了下班。歷時四小時不僅僅是生理耐力上的考驗更是心理意志上的磨練。

這裡,也要向每一位協助我們穿脫防護服和消殺的同事和老師說一聲謝謝,是他們幫我們嚴格把關,保證每一名隊員的衛生安全。

戰“疫”日記:“繁華里人來人往,這才是應有的模樣”

回房間,拖著稍有疲憊的身體按部就班的消毒衣物鞋子、沐浴、洗衣服。這才有空打開手機。來自家人、朋友、同事的關心一條接著一條,心裡還是很溫暖的。一條一條回覆了大家,給家人也報了平安。

在光谷我們病區每一個病人都很積極努力配合我們做各種治療以及護理,他們表現出的對生的渴望、對痊癒的信心、對我們的信任,外加今天我們病區有兩位病重病人康復出院了,這對我們整個蘇州二隊的士氣都有了極大的鼓舞。

我們堅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必定會戰勝疫情,讓我們在櫻花盛開的季節摘下口罩,看見彼此的笑容,在我們乘著飛機回家的時候看見這片城市之光再閃亮。正如我很喜歡的一首歌《城市之光》裡唱的那樣:“眼前又燈火輝煌,繁華里人來人往,這才是應有的模樣,這才是它的模樣。”



戰“疫”日記:“繁華里人來人往,這才是應有的模樣”

2020年2月23日 武漢 天氣晴

2020年2月9日,我隨蘇州醫療隊來到了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抗擊新冠肺炎的最前線。醫療隊到達後,我們只進行了短暫休整,第二天晚上病區就緊張有序地開始收治患者。收治的患者中高齡、合併多種基礎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佔了很大比例,護理團隊任務非常艱鉅。

今天我們小組的班是早上5點到9點,凌晨3點我們便起床開始佈置房間,4點統一坐車去醫院,熟練地穿好了重重防護用品,大家互相檢查完後,開始進入病區接班。交接完床位上的病人後,感覺衣服已經汗溼,護目鏡也開始起霧。

這個班的重點是採血、發放早飯和早上的藥。經過短暫的休整後我們便開始採血,很多高齡、肥胖患者在平時正常的情況下都難以一次性穿刺成功,而我們還需要戴著多層手套、穿著防護服、戴著面屏的情況下進行操作,難度可想而知,但讓我感到非常自豪的是,隊友們之間互相幫助,我負責血管穿刺,她負責準備用物,最終都一針見血,得到了患者的感謝和讚譽。

採完血後和隊友協助生活不能自理的1床老大爺和6床阿姨翻身,仔細檢查身上的皮膚有無受壓。

7點早飯送到病區,我開始發藥,發到5床的時候,小夥子正在吃飯,我看了一下他的藥單,詢問他身邊的口服藥是否充足,他的媽媽抽出一張紙巾捂住口鼻後才跟我交談。護目鏡上白濛濛的一片,護目鏡下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他們都是善良的人啊!

穿上白大褂,我們就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責任去善待和救護每一個鮮活而又脆弱的生命!下班回到駐地做完消毒工作已經是中午12點,匆匆吃了隊友幫我放在門口的盒飯,才有片刻閒暇坐在窗前記錄下這一刻。

疫情當前,艱難險阻,但我們始終要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接下來的工作任務更加繁重,絲毫不能馬虎,盼望我們的隊伍早日戰疫勝利,平安凱旋。

戰“疫”日記:“繁華里人來人往,這才是應有的模樣”


戰“疫”日記:“繁華里人來人往,這才是應有的模樣”

作者:黃羽塵,張家港市中醫醫院急診科護師,張家港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

戰“疫”日記:“繁華里人來人往,這才是應有的模樣”

作者:張雲,張家港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張家港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