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武漢地處中國中心位置,四通八達,五洲通衢,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心臟在中醫裡五行屬火,這片土地的祖先祝融又是火神,湖北省會武漢炎熱的天氣更是稱為“火爐”


水為文明的起源,每一條江河都有自己獨特並且可以考證的歷史文明,中國文明最先發源地,來自四大江河,長江、黃河、淮河、漢水。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長江,漢水,就是在武漢交匯,可以說武漢是中華兩條母親河的交匯地,得水的滋潤,文明的交融。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武漢有五水交匯,在水口位置有天興洲島作為天然屏障鎖住長江水,形成“五龍治水”的風水寶地,每逢危難時刻,可得到五湖四海幫助。


水火交融的地理環境,塑造了武漢人性格既有水的聰明靈動,又有火的剛毅不屈。


兩次國家危難中挺身而出,C位擔當臨時首都。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國民黨當局宣佈,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國民政府將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


這是武漢在歷史上第一次作為首都,由此可見武漢當時的特殊地位。


武漢第二次當首都是在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7月7日,日軍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中國全面抗戰爆發。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武漢人這種不服天不服地的倔強性格,打壓到底必會觸底反彈。


【不服周】


“不服周,就是不服周!老子死也不服周!”從這句武漢人的口頭禪中,不服輸的精神可見一斑,更可怕的是,這句話流傳了2000年!

楚國的開創者是熊繹,他的爺爺被周文王奉為老師,為建立周朝立下了犬馬之勞。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然而到了論功行賞時,卻得到了“公侯伯子男”中幾乎是最末一等的“子”爵位。


等到熊繹出席諸侯盟會時,各位公爵、候爵、伯爵都依次就座完畢,熊繹作為堂堂一個楚國諸侯,卻被大臣安排去看守火炬,猶如奴僕一般,還被嘲笑是“楚子”。

熊繹忍聲吞氣,但一等到他回到楚國,楚人就立馬喊出了“不服周”。


不只是嘴上說不服,楚人說幹就幹,穿著破爛的衣服開闢山林,艱苦創業。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多年以後,楚懷王在臨死前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後來西楚霸王項羽攻入咸陽,殺死秦三世,推翻秦朝!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捨生為國的英雄主義精神在楚地由來已久,戰國時期詩人“屈原”見楚國被白起攻破城池,便抱石投江,以身殉國。我們現在的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為了緬懷屈原,永不忘捨身為國的英雄。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淚。”


千百年後的今天,我們既是回顧歷史,又是對先烈的一種深切緬懷。


可見武漢人們的堅強意志是不可摧毀的。


【不服清朝統治】


20世紀初的中國受清政府統治,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成為列強控制中國的傀儡。

清政府以鐵路均歸國家所有為藉口,將鐵路出賣給英國、法國等列強國家。保路運動中,中國人民遭受到了嚴重的阻擊,被槍殺,劫掠者數不勝數。


清政府人心喪盡,出賣鐵路的行為已經令人民忍無可忍。

1911年10月,在中國腹心地區武漢,革命者對清王朝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昌起義。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武昌起義革命者不屈不撓的精神,視死如歸的氣概,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鬥志,引爆了全國各地推翻清朝政權的革命運動。

各地革命人紛紛勇敢站起來反封建反帝國,成功保障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推翻清政府,建立起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辛亥革命紀念館紅樓


當年的武漢無比耀眼,竟能以一城之力,抵抗半個國家!

【不服日軍侵華】


1938年6月至10月,為阻擊日軍進攻武漢,中國軍人與日軍展開了抗戰以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武漢會戰期間,中國軍隊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

中國政府在武漢失守候聲明:“一時進退變化,決不能動搖我國抗戰之決心,我們將更哀慼、更堅忍、更踏實、更刻苦、更猛勇奮進”。


後來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裝成長起來,大片的國土又被收復。

【不服天災水患】


1998年一場洪水肆虐大半個中國。


一時間,長江告急、松花江告急、珠江告急,全國各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武漢作為沿長江重要城市,與洪水頑強搏鬥。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聲令下,數以十萬計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參與抗洪搶險,抵禦從上流直卷的洪峰,守護江河堤壩。


天災我們不可避免,但“人事”武漢在竭盡全力。

為什麼說武漢是英雄的城市


歷史上的武漢歷經磨難,都能屢克時艱。如今再次面對嚴峻考驗,也必定能抗過去。正如鍾南山院士所說: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有全國,有大家的支持,武漢肯定能過關!


— 全文完 —


創作:鄧雲麗 胡麗芳 陳東 許君 朱苑琳

文字:許聯斌 廖海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