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解決農村的良田種樹和拋荒現象?

efgtffg


怎麼解決農村的良田種樹和拋荒現象?丹之小農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家鄉是在農村,村子裡也有良田種樹和拋荒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8年,政府有關部門安排了一些人,到農村對土地進行了丈量登記,完成土地確權。以後種糧補貼是按土地確權登記證書發放的,但是,確權過的土地,要堅持種植農作物,不可以種植果樹。




丈量土地的前一段時間,村長通知每家的戶主,告知他們一些相關事宜。丈量村子的土地時,每戶安排一個成年人到現場,比如說丈量我家的土地時,做好登記後,爸爸站在一直以來有耕種的田地裡,照了一張照片,要存檔後,才可以拿到土地確權證書,荒廢了的土地是不進行確權登記的。有些人在水田裡種植沙糖橘,結果有關領導部門下令將果樹遷移,水田裡可以種水稻,種菜或種花生,不可以種植株太大的果樹,更不允許荒廢了土地,如果長期不對土地進行耕種而荒廢了,有關部門有權將土地使用權收回。

在村子裡,有些家庭是全家遷移到城鎮居住了,家裡的土地免費給別人耕種,有人幫管理著,土地不用荒廢。
在我村子裡,2018年的土地確權,一些年輕人根本就不關心,也不在乎家裡有多少土地,因為暫時來說,土地的多少,並沒有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一些老人家會捨不得那些田地,會繼續留在農村裡耕種,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農村的生活。進行土地確權後,對良田種樹和拋荒,是有一定的約束效果。


丹之小農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農村工廠化,農民工資制,六十五歲退休。糧食深加工,因地制宜,分配種植,發展企業,搞活 經濟。我想信,農村人將來要比城裡的無業市民好得多。


順順心心618


種地不掙錢是根本原因。面對目前的經濟狀況,上學,買房,結婚,看病,養老諸多壓力,土裡拋食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想解決土地拋荒等問題,首先解決農民就近就業問題,解決糧食價格低,賣糧難問題,為什麼出現糧價低,賣糧難?農民不種地?兩元經濟結構是禍根,城鄉差別是因果。l建國至八十年代初,為支援國家工業建設,農民交公糧,繳農業稅,交棉花,甚至交雞蛋,交廢鐵,大小水庫都是人拉肩扛靠出義務工建好的。請問下,工地上有工人的影子嗎?農民寧願餓著肚子也要支援國家建設。

幾十年過了,工業得到長足發展,技術有了飛躍提高,大量人才也可以說是靠農民省吃儉用供出去的大學生。

現在工人工資翻倍增長,還有退休金,生病藥費還報銷,而農民得到什麼?糧食價格幾乎十年二十年踏步走,化肥農藥種子價格節節攀升。由於土地分田到戶,機械化根本適應不了一家一戶,而有機械的農民一年也就使用一季,最多半月,大部分時間處於閒置狀態,經濟上不划算。

所以,要想解決,遲早也要解決土地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工業反補農業,農民失去勞動能力後必須有養老保障,解決老年後的後顧之憂。

改革現有糧食補貼政策.一畝地九十多元的糧食補貼是隔靴搔癢,50多元的退休金是霧裡看花。最根本問題是如何再次調動起農民種糧(地)積極性,如何解決年青一代農民在家就業創業,如何培養他們做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術有創造精神的新一代農民,如何團結鼓勵這一代農民隊伍現身自己的本業?畢竟現代化的路還很長,很坎坷,不是所有農民都能考上大學,農村才是真正的家,城市不是你的歸宿。

未來很長時間,農村還得靠農民自己,土地還得靠農民自己,中國糧食問題還得靠九億農民。

外國人的糧食雖然得來容易,但永遠靠不住。


河保使者007


良田種樹和拋荒的現象在農村已經很普遍了,我們家有五畝土地,由於父母外出打工等各種原因,就種了金葉榆,白蠟等苗木。那麼這種問題該如何解決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

良田種樹和拋荒的背後原因是農民的無奈

農村良田種樹和拋荒,最根本原因是農村的落後與貧窮。就以我們家來說,家裡只有五畝土地,父母要養活兩個子女,如果每年僅靠種地年收入不足一萬元。

面對贍養老人和教育子女的雙重壓力,父母只能外出打工,賺更多的錢來承擔家庭的支出。如果外出打工,那麼家裡的農田只能種一些苗木,基本上不用管護,幾年之後還可以賣綠化苗木。不僅我們家這樣,村裡很多人家都這樣,有的甚至直接給了別人或者拋荒。

那麼,面對這種現象,有什麼辦法呢?

01發展農村產業,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

良田種樹和拋荒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流失,無人種地。如果農村有產業或者可以打工的地方,那麼農民就不會外出務工了。

農村應該有合適的帶頭人,發掘本村特色和可以利用的產業,比如鄉村旅遊,夕陽養老,甚至成立合作社等等。為本村人口提供打工的機會,無人種地的現象就會解決。


02招商引資,用優惠政策吸引投資入駐鄉村

如果農村沒有合適的帶頭人,或者沒法發掘特色產業,可以通過免費出租土地,以及其他優惠措施吸引投資,為本村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讓農村的人口迴流。

讓村民回村種地這條路道阻且長

我剛才提到我們村裡好多農田都種樹或者拋荒了,根本原因是農村掙不到錢,大家只能外出掙錢。但想通過打造特色產業,招商引資吸引村民回來種地的這條路太長,太難走了,需要很多人才能做到,道阻且長。


總的來說,我認為農村良田種樹和拋荒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讓村民能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這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


杞果果


此話怎講?你以為村委會是吃素的?全國那麼多林業局都是吃乾飯的?

國家三令五申不準任何集體或個人以各種名義侵佔耕地,你這隨便種樹不等著挨罰呢麼?輕則拔除樹苗恢復原樣,重則就要吃牢飯的。也別以為拋荒就沒人說你了,如果是為了休耕你拋了也就拋了,如果是直接扔了耕地不管了。你放心,你前腳扔後腳有的是人搶著接盤。

(這種山地不恢復植被,一旦遇到極端暴雨天氣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山洪挾帶大量泥沙直接摧毀村莊,甚至連跑的機會都不會給你)

但耕地種樹、拋荒這種現象是否存在呢?答案是存在的,早些年因為過渡砍伐,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國家的有關部門,包括各大糧食產區、農場、林場等,早就計劃一部分耕地(所謂的良田)退耕還林,開始種植草皮、栽種樹木,目的是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自然災害的發生。地處平原的村莊還好些,像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村,村周圍的樹木都是禁止砍伐的,尤其是山坡上對村子有威脅的位置,很多耕地都不允許再次耕種,早就開始恢復植被了。

(這曾經就是一片耕地,看看這水路流失的還不夠嚴重麼?)

而所謂的拋荒也的確存在,導致拋荒的原因也是多元化的,比如勞動力外流、耕種設備老舊、土地流轉規定不健全,以及耕地被汙染等,都是導致耕地拋荒原因之一。早些年的農村拋荒很常見,但隨著國家開始重視、緊抓這方面,除非是一些無法耕種的土地,基本上不會出現拋荒現象。

(這曾經就是良田,但為了控制水土流失,只能恢復植被)

如果想要解決拋荒現象其實也很簡單,耕種設施缺乏的國家給予購買補貼,土地被汙染的國家出錢治理,土地流轉規定不健全的國家開始改革,總之耕地是不可能真正荒蕪的,哪怕荒蕪也僅僅是一小部分。

說句不好聽的話,在農村只要有人站出來說這個耕地我不想要了,不想中了,村裡會興高采烈的把耕地收回來,無論是歸集體所有,還是再次分配給個人或承包給個人都對村裡有利。你不種、你撂荒沒關係,別人搶著種。


新農志


農村的良田種樹和拋荒現象在一些地區確實存在,怎麼理解在當前農村中出現的這一問題呢?

一、從法律角度來講,良田種樹是違法的。

說起農民在耕田上種樹,這種情況並不在少數,很多農民都是在自己家耕地上種樹無非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土地荒廢,因為土地荒廢了就會被回收,所以說種上一些樹也是比較好打理的,而且還可以給農民產生一些效益。但是從法律角度講這樣是違法的,參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62號)《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窯、建房、建墳、挖砂、採石、採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唯一例外的是政府統一安排退耕還林規劃。農戶承包的土地如果不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可以種樹,如果說農田屬於基本農田的話,那麼就是不能夠種樹了,如果農民依舊要在上面種樹的話,那麼就屬於違規了,很有可能會導致農民的農田被收回去。


二、為什麼會出現拋荒現象

1、農民增收的渠道增多了。

過去農民一家老少的生活、家庭的所有開支,都要依靠村上分得土地的產出而解決,加之那時農耕技術、種子、化肥、農藥等這些關乎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料匱乏,土地產出也非常有限,所以,為了生活,農民更加珍愛自家的土地了;但現在不一樣了,農民增收的渠道變得寬泛了,大批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發展二三產業,這些渠道為農民打開了經濟收入大門,也不再是過去單一的依靠土地種植獲得收益。所以,現在的農民為了發展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也沒有更多時間 更多精力來耕種土地了,也就不得不放棄了。

2、農民種地收益實在太低。

我們看到,現在農民種地的投資成本不斷加大,種植農作物所需的化肥、農藥、種子、機耕費、灌溉費,還有人工費等等,都逐年增加,且幅度還是相當地大;同時,農民種地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的價格卻一直低迷,農民種地無法獲得相應的收益,這樣面對高投入低產出的種植業,農民就無法擺脫貧窮的生活,無法獲得良好的生活條件,也無法改善自己落實的面貌。所以,農民只能離開土地,從事其他行業尋求發展,以便通過努力創造良好的生活。

3、土地流轉後虧本經營導致的拋荒

有的村莊土地流轉給種田大戶承包,但是由於近年來人工費的不斷上漲,加之管理上的疏漏,使得這些種田大戶利潤微薄。如果發生嚴重蟲害、或者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不但賺不到錢,還會虧本,既然賺不到錢,誰也不願意做虧本生意。於是,種田大戶不斷壓低土地承包價格,如果農民不同意承包費降價,他們就選擇退出,不再承包土地。土地退還給農民,農民也沒人種,良田拋荒就產生了。

據我瞭解,目前種田大戶能夠連續盈利的很少,為了賺錢,有的種田大戶把良田開挖成養蝦池,或者種植其他經濟作物,但實際成效並不理想。種糧虧本,轉變種植方式還虧本,選擇退出的種田大戶勢必越來越多。種田大戶選擇退出簡單,退出後的土地怎麼辦?誰來種?如果沒人接手種地,良田拋荒現象將愈發嚴重。

三、怎樣解決良田種樹和拋荒現象

1、針對個別農戶良田種樹現象,可以採取經營規模化、種養一體化予以化解。具體而言,就是政府出臺扶持政策,鼓勵有意願、有能力的種田大戶承包更多村民組的土地,擴大經營規模。同時,根據承包土地面積,配套建設養豬場或者養雞(鵝鴨)場,將養殖糞便發酵還田。這樣,既能通過養殖業提高收入,又能通過禽畜糞便還田,減少化肥施用量,改良板結土壤,提升糧食產量和品質。

2、現在國家出臺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等法規條例,強調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培養造就更多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解決農村土地無人耕種和管理的問題,相信後續相關措施會很好的解決這一現實問題。

總之,現在全國各地出現的良田荒蕪,或者土地荒蕪,這是我國社會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必然現象,但隨著相關農村改革政策的實施,農村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也必將進一步得到良好解決;同時,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鋪開,農村的發展也必將吸收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農業生產中來,也為農村的發展注入更大的力量,農村的前景值得期待。




煮酒話桑麻


近幾年來,有不少人把自己家的地種上了樹,常家有有速生的楊樹。在地裡種樹往往因為樹冠過大,遮住陽光導致鄰里糾紛,甚至大打出手的也不在少數。

造成這種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家裡沒有勞動力,地塊取水或者種植不方便,種樹省事;家庭成員都在外面,不想把地給別人種,或者沒有人接手,為了不拋荒,種點樹。基本就這兩種情況,至於其他的問題,我還沒有碰到過。

不管是勞力不足還是沒有人接手,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不掙錢,現在地長糧食,但是一家人吃不了,賣的時候又賣不上價,很多人把種植成本到最後一算,賣糧的錢想超過種植成本的10%都做不到。

小編家也在農村,家裡有幾畝地,一年種兩季,水稻和小麥輪番,但是除了保證口糧外,想賺錢很難。

如果種別人的地,有一畝地給200-400塊錢的,也有給100斤大米的,反正都差不多,多了也沒有人接手。

糧食的價格太便宜,其他農資的價格又太貴。土地每年的投入越來越大,但產出是沒有太多增加。我這裡說的土地投入成本是土壤的營養投入,我們太依賴化肥了。

穀賤傷農,土地不肥沃,投入太大,產出太少也傷農!所以,老百姓這麼做也是一種選擇!

在基本農田保護塊裡要堅決反對種樹和拋荒,要出臺相應的政策,促進農民種地的積極性。鼓勵使用有機肥改善土壤環境,要給予相應的補貼。在一些非農田保護塊的區域,要引導農戶因地制宜的做出選擇,增加收益。

新的《土地法》前段時間新修了,希望能促進和保障三農的發展。


昆鳥三農


造成這個現象的根源在於,地不夠多,賺不了錢,所以只能集中土地給個人農場主承包,然後其他村民可以拿地租分紅,農場主集中大量土地後,他的運營種植成本也會大大降低,而且方便管理,這樣就是一箭雙鵰了,既解決了土地浪費問題,又讓農民增收了,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