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300年》第41篇:起兵前夕,李淵卻入獄

《大唐創業起居注》中記錄的李淵創業的過程是這樣的:

李淵被楊廣提拔為太原留守之後,心中暗爽到了差點內傷。不過,不是因為升官發財了才爽,而是因為封建迷信。

大部分人應該都在網上搜過,“祖宗”裡有哪些名人。


如果搜到很多大名人,就會特別爽,儘管這些名人與你相差了幾百年,甚至是幾千年,而且大概率和你沒有半點血緣關係。但你還是會覺得,他就是你們家的“祖宗”,根本不管他同意不同意。

李淵雖然是未來的皇帝,思想境界很高,但是這一點卻和我們普通人一模一樣。他搜了一下“祖宗”發現,有李耳、李牧這些大名人,但是他都不太滿意,因為他的目標是至高無上的皇帝。

於是,他只好放寬了條件去搜,結果還真被他搜到了一位更大的名人——堯。

堯和李淵能有啥關係呢?普通人看來,好像八竿子也打不著。但是,對於會扯淡的人來說,不對,是對於有心的人來說,那就有關係。

1、堯是帝嚳的兒子,他的封地就在唐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李淵是太原留守,也在山西。兩人都在山西,這是第一層聯繫。

2、堯剛開始被封在了陶地,後來又被封到了唐地,所以堯也叫唐堯或者陶唐,李淵的爵位是唐國公。他倆都和唐有關,這是第二層關係。

3、當時天下還傳頌了一首童謠《桃李子歌》:“桃李子,莫浪語,黃鵠繞山飛,宛轉花園裡。”

李淵覺得,這首歌是在暗示,他老李家要奪得天下了。為啥呢?

桃和陶是一個音,剛剛說了,堯還叫陶唐。李呢,是李淵的姓。所以,“桃李子”就是指他李淵。

“黃鵠繞山飛”中的黃鵠和鴻鵠一個意思,陳勝當年還在地裡種莊稼的時候,就給人吹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後來,劉邦還寫過一首《鴻鵠歌》。所以,這黃鵠以後就代指胸懷大志的人了。

那這首歌表達的是啥意思呢?

簡單一句話,就是他老李家,被老天爺砸中了,標準的潛力股!這是李淵和堯的第三層聯繫。

雖然這三層聯繫,都扯的相當遠,但是,李淵卻自認為這是堯在千年之後和他來了一場約會,甚至自己有可能是唐堯轉世。總之,就是大吉之兆。

關於童謠的事,我們多說兩句。每個朝代的末年,都會有童謠或者讖語出現,暗示天意,某某要得天下了,而且這童謠和讖語還奇準無比。

王莽篡了西漢之後,江湖上就出現了一本書《赤伏符》,就是一本預言書。


其中有句讖語是:“劉秀髮兵捕不道”。結果,東漢的開國皇帝就是劉秀。所以,這讖語被認為特別準。

漢朝時,還有一個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後來被解釋為,塗是土的意思,高是土壘成的城牆、宮殿。魏的本意就是宮殿。所以,曹魏代漢,是幾百年前就預言過的。

總之,讖語和童謠都是又玄乎又準的預言。但是我們認真想一下,就會發現這玩意明顯是封建迷信,一點也不可信,為啥呢?

因為,每一個造反的人,在造反前,都會編一個有利於自己的童謠或者讖語,來蠱惑大眾。最後,這些造反的人中間,肯定會有一個人勝出,那麼他編的讖語就應驗了。

例如,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就在魚肚子裡塞了“陳勝王”三個字。

漢末黃巾起義的時候,張角這位老道就編了一個讖語:“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他們如果最後取得了天下,那麼,大家肯定也會覺得,哇,這讖語好準啊。只是他們失敗了而已。

還有,讖語的解釋權在勝利者手裡,他想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這樣解釋不通,就換一種方法。

比如“劉秀髮兵捕不道”這句話。“劉秀”即可以解釋為名字叫“劉秀”的這個人,也可以解釋為老劉家優秀的人。如果不是光武帝劉秀最後得了天下,而是玄漢的劉玄得了天下,那麼,這句話照樣能解釋得通。

還有,隋末如果不是李淵得了天下,而是李密或李軌得了天下,那麼《桃李子歌》也能解釋的通。

《隋唐300年》第41篇:起兵前夕,李淵卻入獄


所以,讖語這玩意,聽聽就行了,不可信。但是不可信,不代表沒有用。

這首很有可能是李淵自己編的《桃李子歌》,就像李淵在家裡,安裝了一個加了密的大功率WIFI,密碼就是“李淵造反”。破解這密碼的刁民越多,歸附李淵的人就越多,李淵的實力也就越強大。

當然,這大功率WIFI也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只是很可惜,楊廣在聽說這首童謠之後,沒能準確破解。他還以為是自己的宿將李渾要造反,於是就把李渾一家老小,三十多口人全殺了。李渾的其他族人,則被貶到了廣東和越南。

鑑於姓李的造反人數比較多,正確破解這一密碼有難度,李淵便在大隋的各個應用商店裡,推出了幾個免費版“WIFI萬能鑰匙”。


他把三個兒子和平陽公主夫婦派了出去,讓他們分別在兩個地方幫助刁民們破解密碼。

1、李建成、李元吉、李智雲去河東郡;


2、女兒平陽公主和女婿柴紹在長安。(柴紹也是官宦世家,他爹是公爵。337年後他的12世孫柴榮還當了後周的皇帝,這家族興旺的多長啊!)

大家注意看地圖,他們所在的位置,全部都是太原進攻長安的戰略要點。

《隋唐300年》第41篇:起兵前夕,李淵卻入獄

而李淵和李世民,則留在太原處理更復雜的事情,具體來說是有三股勢力需要擺平:


1、城內有楊廣安插在李淵身邊的兩個副手——獸賁郎將王威和獸牙郎將高君雅。


2、城外有土匪歷山飛甄翟兒。歷山飛是綽號,甄翟兒是名字。


3、境外有對山西虎視眈眈的老朋友突厥。

面對這麼多的棘手的問題,李淵首先想到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開會。

他把李世民、裴寂、劉文靜、劉弘基(爹是省長)、長孫順德(李世民老婆的族叔,大忽悠長孫晟的族弟)等一群非富即貴的人,召集起來開了一個小會。


經過並不熱烈的小聲討論,他們把造反的戰略定為了三步走:

第一步,拉攏監視自己的副將,先把歷山飛甄翟兒給滅了。


第二步,用完就扔,再把兩位副將給宰了。


第三步,和好突厥,揮軍南下,直指長安。

(然歷山飛不破,突厥不和,無以經邦濟時也。)

歷山飛甄翟兒在隋末的農民起義軍中,屬於水平比較高的那一個,打敗過很多個隋軍將領,在遇到李淵之前,可以說打遍山西無敵手。

《隋唐300年》第41篇:起兵前夕,李淵卻入獄

所以,李淵很重視他,親自帶兵就去圍剿了。還記得《新唐書》中這一段是怎麼寫的嗎?李淵輕敵冒進,被歷山飛包圍了,眼看要嗝屁,天降神兵李世民殺入敵軍,把李淵給救了。

但是下面咱們說的這個情節,除了人名和《新唐書》一樣之外,就沒有一樣的地方了。

李淵帶了五六千人,在雀鼠谷這地方遇到了歷山飛帶領的二萬多土匪。

5000:20000,副將王威一陣膽顫,建議先避其鋒芒,再伺機而動。但是李淵給出了反對意見,歷山飛以前屢戰屢勝,此次見到官軍肯定會大意麻痺,只要設個小計,就一定能夠打敗。

不得不說,主帥的水平就是高。

於是,李淵搞了個損招。王威,你不是怕死嘛,那你就去死吧。去當誘餌,帶著一群老弱病殘,拉著輜重,扛著無數旌旗,搞得花枝招展的冒充主力,吸引歷山飛的所有火力。

而李淵呢,則帶著真正的主力,潛伏在側翼。等待時機,給歷山飛致命一擊。

當年那個和薛世雄穿越幾百裡茫茫沙漠,滅了伊吾國的王威,竟然一下子嚇癱了,可能人越老就越怕死吧。

戰役打響之後,歷山飛發揚了一貫的,擒賊先擒王的戰術指導思想,帶著兩萬大軍,就向旌旗招展的王威中軍衝了過去。

還沒等到賊軍過來,王威便提前完成了李淵交給他的任務——跑。

他把輜重一丟,撒丫子就往後跑。李淵看王威這股慫樣,頓時火就上來了。但是,還沒等他發火,發現機會竟然就這麼來了。

萬萬沒想到,王威提前跑的效果還挺好。土匪們打砸搶燒慣了,看見漫山遍野的軍糧、物資,兵器一扔,就開始瘋搶了,完全沒有注意到不遠處李淵帶著的主力。李淵便趁機率著真正的主力衝了過去。

那幫土匪此時才醒悟過來,可惜為時已晚。一通砍殺之後,這些人便被隋軍幾乎全殲,歷山飛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整場戰役,壓根就沒有提到李世民的名字,更別提李淵被包圍差點報銷了。這場勝利來的很容易,李淵也很得意。下一次就是殺了王威等人。

但是,還沒等到殺了王威,他自己就被逮捕入獄了。

原來,突厥人趁李淵圍剿歷山飛之際,在後面狠狠的踹了李淵屁股幾腳。數次率軍南下攻打馬邑。

李淵讓馬邑太守王仁恭堅守不出,等待自己平定歷山飛後再回軍和突厥死磕。但是這位老兄卻立功心切,違抗軍令,選擇了主動出擊,結果不用說大敗虧輸。


遠在揚州的楊廣聽說之後大怒,便下旨將王仁恭關押了起來,秋後處斬,負有領導責任的李淵也被捕入獄了。由此可見,此時此刻楊廣的餘威還在,命令還是有很多人聽的啊。

一時間,老李家造反集團群龍無首了。

就在這危機關頭,19歲的李世民站了出來,挑起了重擔。他帶著裴寂、劉文靜等人秘密到監獄中探望李淵,商量怎麼繼續砸大隋的鍋。


但是,獄中的李淵情緒卻已經失落到了極點,難道這就是天意,還沒開始就要去堯舜禹了?

一番感嘆之後,李淵竟然開始向李世民交待後事了:


“我如果不幸遇難,你們兄弟幾個,一定要趕緊跑,齊心協力、共舉大事,萬萬不可全部被殺,讓天下英雄所恥笑!”說罷,這個一向堅強的漢子竟然眼淚汪汪。

李世民也忍不住淚流滿面,勸說李淵可以學習漢高祖劉邦,先落草為寇,等待機會以東山再起。

不過李淵給拒絕了,因為此時李建成、李元吉和平陽公主等人,還都不知道他已被捕入獄,如果他現在逃跑,三個兒子和女兒必然會被朝廷殺害。

李淵由於父親死得早,知道做孤兒的苦,所以一向對自己的兒女們都特別疼愛,這也是後面玄武門悲劇的一個原因。

李世民見老父親意志堅決,只好和裴寂、劉文靜等人離開了監獄,但是私下裡,他們仍然廣結豪傑,一方面準備著劫獄,另一方面為李淵萬一真的遇到不測而做準備。

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李世民便開始重點打造自己的班底了。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