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尾礦市場投資空間近7000億元,尾礦的價值讓你意想不到

尾礦是指礦山企業選礦完成後排放的廢渣礦渣,其中含有金屬及非金屬礦物。在我國倡導資源循環利用的背景下,尾礦的綜合利用備受關注。

我國尾礦市場投資空間近7000億元,尾礦的價值讓你意想不到


本文結合尾礦的處理方式,重點分析了我國尾礦治理行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礦產資源消耗量巨大,尾礦的排放量也逐漸增多。尾礦的開發利用不僅是礦業循環經濟的重要任務,而且對於我國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尾礦產量較多,佔大宗工業固廢總量份額近三成。

目前,我國大宗工業固廢產量較多,種類較為集中,主要分為尾礦、粉煤灰、煤礦石、冶煉廢渣、爐渣等,其中尾礦份額佔比最高,佔總體比例近三成。

根據我國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年報》數據顯示,我國大宗工業固廢年產總量為30.67億噸,其中尾礦、粉煤灰、煤礦石、冶煉廢渣、爐渣、脫硫石膏產量分別為8.9億噸、4.9億噸、3.3億噸、3.5億噸、2.9億噸及1.0億噸,佔比分別為29%、16%、10.7%、11.3%、9.6%及3.4%。

在原礦進入選礦廠經過破碎、磨礦、選別等一系列工藝後,礦石中的精礦物質被留下,尾礦以礦漿狀態排除。大量的尾礦如任意排放,會對環境帶來巨大危害,如加以綜合利用,對我國環保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尾礦產量大、綜合利用市場投資空間近七千億元

我國尾礦產出量主要來源於有色金屬礦採選業以及黑色金屬礦採選業,主要包括鐵尾礦、銅尾礦、有色金屬尾礦,分別佔據總量的66.11%、25.14%、10.87%、16.86%,按照每年堆埋填充的礦山空場的53%尾礦進行綜合利用,並且單噸投資額分別約為1400元、1500元、1500元推算,我國年產8.9億噸尾礦中仍存在5.61億噸尚未得到有效利用,若此部分尾礦充分得到循環利用,市場可投資總額約6914.18億元,詳情請見表1。


表1 我國尾礦綜合利用市場空間

種類

年產量(億噸)

可綜合利用量(億噸)

單投資額(元)

空間

(億元)

鐵尾礦

5.88

3.12

1400

4366.11

銅尾礦

2.24

1.19

1500

1778.63

有色金屬尾礦

0.97

0.51

1500

769.44

黃金尾礦

1.5

0.8

/

/

總計

10.59

5.62

4400

6914.18

數據來源:環境部 資料來源:金智創新行研中心


尾礦處理企業數量多,主要分佈在我國華東地區


目前,由於開採以及冶煉的不充分,造成我國尾礦產量以及堆存量巨大,使大量有價值的礦產資源存留於尾礦中,最大限度的回收尾礦中的有用成分是循環經濟的重要舉措。一般來看,尾礦可作為礦山地下開採採空區的填充料、利用尾礦治砂和經處理後作為水泥、耐火材料、混凝土等建築材料。

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主要分為三部分:

一是提高採選技術最大限度的提取其中有用物質,以促進尾礦向無尾礦方向發展。


二是尾礦治砂,將尾礦經過制砂機碾磨,製造建築材料以及路面材料,如鑄石、玻璃、泡沫材料等。


三是用作採空區的填充料,用於礦山空場填充領域。該三種處理方式在國內外均已得到應用,由於其市場空間大、經濟效益高,在我國,基於回收、加工、運輸的尾礦處理企業數量較多。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尾礦處理企業共951家,最主要分佈在我國華東地區。考慮到尾礦處理產業的成本收益,我國尾礦綜合利用的企業主要分佈在華東地區,數據顯示,我國華南地區、華東地區、華北地區、華中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南地區尾礦處理企業佔比分別為6.20%、31.65%、16.51%、13.35%、15.14%、7.57%、9.57%。


我國尾礦資源豐富,在大宗工業固體廢物中佔據主要部分,數據顯示,我國大宗工業固廢年產總量為30.67億噸,其中尾礦佔比近三成。同時,我國尾礦產出量主要來源於有色金屬礦採選業以及黑色金屬礦採選業,若將其最大限度的綜合利用,市場投資空間近七千億元。由於其綜合利用的經濟效益較大,近年來,引來很多尾礦綜合利用企業,由於尾礦處理按照集中、就近原則,促使我國尾礦處理的企業主要分佈在華東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