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沒實現興復漢室?

用戶6502379185851


表面來看,諸葛亮未能興復漢室的原因是由於北伐的失敗,但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原因的影響。

從蜀國內部來看:

後期君主昏庸無能,朝堂之內無有才能的大臣可用。從經濟上來看,蜀國經濟相對於魏國來說不夠發達,導致戰爭中兵甲不足,糧草不濟,從軍事上來說,蜀魏兩國軍事實力也相差懸殊。

從外部原因上來看:

敵國魏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經濟發達。魏國在成立前期挾持天子,保證了政權的合理性,吸引了大量的能人異士的效勞,加上曹魏家族自始至終保持的雄才偉略。

魏國一直處於極其平穩的狀態。經濟上魏國地處中原地區,地勢平坦,適宜農業發展,保證了糧草儲備,同時地形地勢也適合軍隊的調動。最後,司馬家族的出現更是給了諸葛亮致命一擊,打破了蜀漢“興復漢室”的願望。

一、蜀國的發展過程:荊州丟失後,興復漢室其實已成奢望

蜀國的創業初期可以說是顛沛流離,曲折不斷。東漢末年,群雄紛爭,戰爭不斷,劉備與關羽、張飛,結為異性兄弟,共同招募士兵參加,鎮壓黃巾起義。

之後,曹操攻打陶謙想要佔據徐州,在曹軍的強烈攻勢之下,陶謙為求自保求救於劉備。劉備挺身而出,多次擊退曹兵。戰爭平定之後,陶謙想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拒絕了。陶謙病故,徐州大臣出城迎接劉備,劉備上任徐州牧。

不久,徐州被呂布佔領,劉備為求自保依附曹操,與曹操聯合共同將呂布擒下。曹操上奏漢獻帝,將劉備封為左將軍,豫州牧。希望藉此籠絡劉備,可劉備志不在此,他一方面接受曹操給他的名利,讓曹操放下戒心,另一方面又尋找機會逃脫曹操的控制。

後來劉備斬殺當時的徐州刺史重新佔領徐州。曹操親自率軍前來攻打徐州,劉備大敗,關羽被擒。沒有了徐州這塊主營地劉備又先後依附於袁紹、劉表。曹操大軍又相繼攻打袁紹、劉表,劉備深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多次大敗曹軍,又三顧茅廬請出了臥龍諸葛亮。可是好景不長,在曹操南征荊州時劉備又一次被打敗。

赤壁之戰是劉備整個事業的轉折期,建安13年,在蜀、吳兩國聯合的情況下,曹軍大敗於赤壁,逃至北方,劉備趁此攻下荊州南部四郡。加上向東吳所借的南郡,劉備手中共佔據荊州五郡。之後又攻下了劉章所佔領的益州。公元219年,劉備攻佔漢中,在漢中斬殺名將夏侯淵,逼退曹操大軍,公元219年進位漢中王,此時是整個蜀漢政權的鼎盛時期。

然而就在此時,整個劉備集團由盛轉衰,當時關羽急於求成,孤軍北伐,導致了荊州後方空虛,此時東吳呂蒙趁機偷襲荊州,導致荊州基地失守,關於此時已經攻打襄陽很久了,但一直沒有攻打下來,對於徐晃援軍也沒有成功攻打下來。

此時整個蜀軍內部軍心潰散,於是關羽只好撤退,在返回蜀國的途中,軍隊里人心渙散,有很多士兵都逃走了。之後關羽被吳軍所擒獲,遭到殺害。

公元220年,漢獻帝退位,曹丕上位建立魏國,定都洛陽。此時劉備以曹丕“篡漢”為藉口在成都稱帝。同年以為關羽報仇為名,討伐東吳,想要奪回荊州這塊寶地。但是隨著夷陵之戰的失敗,劉備不得已退回白帝城,整個蜀漢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公元223年劉備病逝。

劉備死後,整個蜀國一片狼藉,即使是諸葛亮也無力迴天。劉備之子劉禪碌碌無能,主要靠諸葛亮治理國政,蜀漢曾經出現過短暫的復興,但是隨著諸葛亮幾次出兵被伐攻打魏國的失敗,整個國家的經濟都被拖累下來了。最後諸葛亮也病死了。

諸葛亮死後,蜀國延續著諸葛亮過去的治國方針,又不輕易對外發兵,蜀漢一直維護著比較穩定的局面,直到大將軍姜瑋執政時執意出兵,討伐魏國。這幾次戰爭奠定了,蜀國滅亡的基礎。

二、諸葛亮失敗的原因

(1)蜀國發兵的理由性不足:

一般來說在群雄紛爭的年代,諸侯一定會想盡辦法來說明自己造反的合理性。

劉備雖然是有皇室血脈,打著的旗號也是“匡扶漢室”。雖然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是在漢朝時,諸侯的屬國是要平均分給子嗣的,相傳中山金王共有子嗣120多人,分到兒子手裡,也就寥寥無幾了,更何況歷經幾代到了劉備手中呢?所以關於劉備的皇室身份,在當時的社會中,並不是被普遍認可的。

相比於劉備來說曹操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師出有名”了,雖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曹操在表面上來看,依然是忠於漢是王朝的,在當時的社會中,漢室王朝是唯一合法的帝王政權,是天下讀書人心之所向的唯一正統。

雖然當時漢朝皇室已經手無政權,只是一個符號一般的存在。但他依然影響著整個社會中最有力量的士族階層。在這個階層中,絕大部分的人只忠於漢室皇族。曹操在把控天子之後,憑此得到了許多人才和士族的支持。這也是曹操生前,不敢讓漢獻帝讓位的最主要原因。

之後曹操的兒子曹丕接受讓位時也是經過大臣們多次上表請求,漢獻帝多次下詔令才接受的。雖然大家心裡都清楚,這不過是走個過場,但這過程依然要走,因為這樣才能夠讓那些世家大族接受。

(2)當時天下局勢的問題:

在《隆中對》中寫道,諸葛亮曾向劉備講過自己的計劃,先佔領荊州和屬地,然後等曹魏叛變,趁亂混水摸魚,從荊州派部隊攻打洛陽,從蜀地派部隊攻打關中。

但是諸葛亮生前一直都沒有等到天下大亂的機會。這主要是因為曹魏三代君主,皆可稱為能君,曹操時期已經籠絡了大批的文臣武將。加上佔據中原繁華地帶,經濟發達。所以曹魏政權一直處於平穩狀態。

另外孫權所佔領的江東,雖然地勢險阻,但是因為經歷了三代的積累,所以民心歸附,當地的很多能人異士都為孫氏所用。

對於蜀國來說,吳國也是不能攻打的,只能拉攏為自己的盟國。眾所周知,三國時期,第一代政權中的主要人物是整個三國時代中才能最出眾的一代人物。相比於諸葛亮來說,孫權是很長壽的,這也就意味著,諸葛亮在計劃攻打曹魏的同時,也要提防著孫吳的背後出擊。

(3)蜀國自身國力的欠缺:

首先就是人力資源,亂世紛爭的年代必然少不了能人異士前來協助,他們就相當於各個國家中的軟實力,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但一經出擊效果立顯。文人武將的產出與各國所處的地域,人口和文化普及程度有極大的關係,所以佔領中原大地的曹魏自然是其中優勢最大的國家。

而蜀國自從劉、關、張和“五虎將”去世後,就缺乏新一代能臣。另外,打仗自然少不了資源的投入,尤其是糧草儲備,當時三個國家中,蜀國,地勢險峻,人口較少,在這一方面自然也處於下風。

(4)諸葛亮的自身問題:

諸葛亮過於追求完美,追求人才時也苛求十全十美,但世間又有幾個這樣的人呢,於是在吸收培養人才方面他有很大的不足。另外,他過於謹慎,誰都信不過,所有事情都自己來,這樣導致了效率低下,也導致被管理的人怠惰起來。

從歷史上來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像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那樣出神入化,“六出祁山”可以說是他政治生活中的一個敗筆,眾所周知蜀地地勢崎嶇,易守難攻。而他卻多次翻山越嶺,主動攻打,這相當於放棄了自己的優勢,加上任用馬謖這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將領更是加速了速國的滅亡。

總結:

在那樣一個群雄紛爭的年代,能夠率領一個國家,佔據一方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一見事情了。諸葛亮這一生雖然沒有完成“匡扶漢室”,但依然是極其成功有價值的一生。


舊時樓臺月


依鄙人愚見,總結起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戰略有漏洞,所以按照這樣的戰略來行事就達不到預期效果。

1,隆中對:諸葛亮的戰略規劃

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為劉備量身定製了一套行動方案,描述了戰略目標、團隊願景、具體方案等等,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概括而言就是讓劉備先取四戰之地的荊州,佔取用武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國的益州作為後盾;內修政理,外結孫權,待機而起,以宛洛為主攻方向,以秦川為側翼呼應,進取天下(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這一設想如果完全實現,確實可以做到“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所以,這一構思打動了劉備。所以劉備遵照這一戰略,終於在有生之年完成了奪荊州、佔益州這一前期任務,那麼接下來就應該是以此為根據,進取天下了。

但這個戰略是很理想化的,要完全實現它太難!

2,諸葛亮戰略規劃有哪些失誤的地方?

其一,分兵必敗。毛主席認為諸葛亮必敗:“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荊州有水陸交通之便利,以荊州為跳板北進中原確實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問題是荊州你守得住嗎?兩地分兵的做法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荊州是四戰之地,戰略地位何其重要,各方都想要爭奪,曹操想要,孫權也想要。果不其然,劉備一入川,孫權就來討要荊州之地,好言好語不行就只好動武,而荊州一旦危急,遠在千里之外的益州根本來不及增援,兩地之間是崇山峻嶺,想要相互關聯必然是極其困難的。所以隆中對實施的結果就是關羽父子身死而荊州為東吳奪取。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荊州一丟,劉備集團的計劃就全被打亂了,沒有了荊州這個跳板,想要北伐是何其困難,看看諸葛亮六出祁山就知道了。所以後來劉備一稱帝就立馬發兵攻打東吳,你以為劉備真的只是感情用事替關羽報仇嗎?他只是打著給關羽報仇的幌子,為出兵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他傾盡全力只為達成奪回荊州的目的,因為荊州真的太重要了。就算劉備奪取成功,又難保荊州不會再次被奪走。荊州是諸葛亮戰略的關鍵一環,卻又是個解不開的死結。

其二,錯誤地估計了形勢。隆中對的重要一環就是出漢中、取秦川,最後東出,與荊州方向的兵力相呼應,定鼎中原。可是荊州失守,取秦川成為蜀漢集團唯一的選項。諸葛亮規劃取秦川的方向也是效仿當年漢高祖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舉而定三秦之地”,看起來是沒毛病的,但他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今時不同往日了:昔日劉邦出漢中,面臨的敵人是北面三秦之地的章邯、司馬欣、董翳,項羽把原來秦國故地一分為三給了這三個人,所以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條件下劉邦有各個擊破的可能,劉邦擊敗他們後一舉奪得秦國故地,這一下滿盤皆活。關中本來就是秦國的核心區域,八百里秦川,山河形勝,人口稠密,糧食充足,外有函谷關等關隘,進可攻,退可守,有個一個穩固的後方根據地,所以劉邦才敢東出跟項羽爭天下。但是諸葛亮面臨的不是各自為政的地方小軍閥,他面臨的是鐵板一塊的曹魏!很顯然他低估了曹魏的實力,曹魏國土最大、人口最多、皆是精兵強將,且在關中經營多年,關中之地哪是諸葛亮輕易能夠奪取的,而且蜀軍勞師遠征、翻山越嶺,又是客場作戰,再加上一些指揮上的失誤,所以諸葛亮六次北伐都沒能奪下他心心念唸的長安。無法在關中立足,也就無法繼續進軍中原了。



不光是低估了曹魏的實力,還對己方實力過於樂觀。是的,四川盆地是天府之國不假,但跟中原比起來還是遜色不少,人口不如中原多,疆域也不如魏、吳,可以說蜀漢是三國裡整體實力最弱的,可就是為著光復漢室這一理想,連年征戰,諸葛亮在世時就發動了六次北伐,還要對付南蠻,之後的姜維依然堅持北伐,蜀漢的國力真的耗不起。蜀漢有天然地理屏障,如果不是連年征戰,而是好好休養生息、慢慢積攢實力,存活久一點是絕對沒問題的,但要以四川盆地為根據而謀取天下實在是太難了。


大地瓜小地瓜一塊錢買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東漢之後,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各自爭雄,都想統一中國。三國當中,蜀國綜合實力最弱,魏國最強。劉備諸葛亮一心想再造兩漢的強盛局面,可以事與願違,劉備稱帝不久,兵敗而死,諸葛亮臨危受難,六出祁山,徒勞無功,病死五丈原之後,復興漢室的幻想再一次破滅。按理說劉備死後的的蜀國由諸葛亮獨掌朝權,為什麼仍然沒有復興漢室?其實不然。首先,從領土大小和地理優勢上講,蜀國地小而有閒可守,魏國地大人眾,卻兩面受敵,東晉之前的吳國地區雖貧弱也有三江之險,所以說三國的從地理優勢上講,三國勢均力敵。其二,從最好領導人的素養上講,曹操能文能武,廣納賢才,政治上高瞻遠矚,劉備寬仁大度,與諸葛亮同心同德,孫權也是知人善任,賞罰分明,三者除了曹操略優但又早逝,繼位者曹丕,也算稱職,所以這方面也是勢均力敵。其三,從政權組織上,三國都有著優良的團隊,畢竟都是剛剛從東漢軍閥末年的混戰中脫穎而出的,戰鬥執行力都很強,這方面也算是勢均力敵。三國政權建立於同一時期,誰都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迅速的走向腐敗而給別人以可乘之機,所以說,在三國的前兩代統治者時期,註定了三國相互制衡,長期鼎足的局面,決不可能走向統一。其四,從人才選拔儲備上,曹操是唯才是舉,到這種唯才是舉的優點是團隊整體戰鬥力有保證,缺點就是人才的忠誠度不高,劉備諸葛亮選人的標準是德在才先,這種缺點是團隊的忠誠度高,但後期團隊的戰鬥力不足,孫權用人德才兼收,但用人不盡其材,不敢大膽地委任呂蒙陸遜等人,歸根結底三國真正的較量不是拼當前,而是拼未來,未來誰擁有的人才多,誰就能取勝。從這點分析,依然吳蜀兩國地狹人少,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低,自然產才不足,再加上吳蜀兩國用人比較挑剔,自然後備人才不足,而魏國地處北方的黃河流域,是中國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底蘊深厚,產才又多,唯才是舉,自然魏國後備人才濟濟,將來統一三國的肯定是魏國團隊,至於統一後,掌權者是誰,那就說不定了。最後歷史也證明了,劉備和關張龐統法正死後的,諸葛亮接手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蜀國,朝中無人,領導昏庸,諸葛亮縱有奇才,也只能是以攻為守,保全蜀國不滅而已,諸葛亮死後,又不能提拔出一批新秀,姜維等輩才不及諸葛亮,蜀國滅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諸葛亮實現復興漢室的夢想,從此徹底的破滅了。



樂天知命人


是什麼讓文韜武略的諸葛亮不能興復漢室?時也!命也!


諸葛亮是三國曆史中著名的政治軍事大家,他的出現影響了三國時期的歷史走向,而在他輔佐下的漢室最終沒有興復,原因不能只看諸葛亮一個方面,其他因素也要綜合考慮。


其一,蜀漢隨立,然命運多舛,諸葛亮無法靠一己之力挽回。


諸葛亮自劉備“三顧茅廬”出山後,審時度勢,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劉備的初始班底,在曹魏和孫吳兩大集團勢力的夾縫中成長壯大,最終得以三分天下。

而就在劉備的蜀漢集團平穩發展的過程中,發生了不可挽回的大事。劉備的結義兄弟、蜀國“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在與東吳作戰時兵敗被殺。同時義弟張飛死於非命。劉備不顧勸阻,親自帶兵報仇,最終兵敗夷陵,病死於白帝城,並託孤於諸葛亮。個人認為,蜀漢的建立源自劉關張,而此三人卻都半路丟掉了性命,感覺這時的蜀漢的命數已經斷掉,雖有諸葛亮主持大局,但劉禪終究不是劉備,諸葛亮也不是帝王。

其二,忠於劉備遺念,北伐卻傷及根本,身死道消。



諸葛亮自打劉備死後,朝政大權在手,他沒有自己上位,而是衷心輔佐後主劉禪,一心推動國內建設,發展經濟民生,同時也為以後的北伐打下基礎。在諸葛亮的操勞下,蜀國實力得到了大範圍的提升,諸葛亮也終於下定決心北伐。

然而,北伐之路卻異常坎坷。

北伐失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糧草不濟。眾所周知,打仗時間勞民傷財的事,大軍出動糧草乃是重中之重,北伐前幾次無功而返,多因糧草。魏軍也正是抓住這一點,能拖則拖。雖然諸葛亮後來靠著軍隊前線種糧來彌補這個缺陷,但終究無濟於事。

北伐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諸葛亮“事必躬親”。我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根據記載,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大多事情都要親自處理。要知道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凡事都要親自過問身體自然吃不消,這也為後來買下了禍根。還有就是,諸葛亮沒有多培養軍事人才,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事事都要諸葛亮操心,長此以往下面的人離了諸葛亮就不成事,這仗還怎麼打,不累死才怪,不出問題才怪。如果每一級都有可以勝任的武將,這樣諸葛亮坐鎮中樞指揮,下面一級一級傳達實施,效率會高很多,這一點現代軍事就做得比較好。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可能是諸葛亮難以逃脫的宿命,在最後一次北伐過程中,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北伐徹底結束。諸葛亮歸天以後,蜀國沒有能擔起北伐重任的人物,加上多次北伐失敗導致勞民傷財,國力不濟,讓蜀國積勞成疾,再也沒有真正興復漢室的實力。

總結:諸葛亮是大才,這點毋庸置疑,沒能興復漢室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總的來說,對於興復漢室,諸葛亮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歷史趣訪談


諸葛亮沒有復興漢室,主要原因是,第一,劉備的失誤,荊州當時對吳蜀魏三國來說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大而險要,任何一方佔領,都有統一天下的可能,特別是吳國孫權,垂涎已久,只是劉備暫借,不好說還。劉備在進兵益州時, 留下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可見對荊州的重視程度,這時劉備還很清醒,後來在攻打益州時,只留下關羽一人鎮守荊州,再取得益州和漢中後,只顧自己當漢中王和稱帝了,把荊州關羽二弟給忘了,只封個官,沒派一兵一卒,如果此時派兩員大將幫助關羽鎮守荊州,不至於關羽被殺,荊州失守,最次也得通知劉封幫助關羽。關羽被殺,荊州失守直接導致劉備戰略打翻盤,緊接著,為奪回荊州,給二弟報仇,發動夷陵大戰,戰敗,損兵折將,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快折騰光了,如果當時派人幫助關羽鎮守荊州,荊州在,關羽在,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這樣諸葛亮興復漢室也有了保障。

第二,諸葛亮自己也有失誤,首先在用人上的失誤,諸葛亮在街亭保衛戰中用馬謖領兵,馬謖自大,不聽勸告,致使街亭失守,雖然馬謖被斬,但以後無法得到此戰略要地,讓後來幾次北伐無功而返,其次是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沒有幫助劉禪培養人才,使蜀漢後期人才缺少,有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一說,可見當時情況,國家缺少人才,沒有出色軍事統帥,想興復漢室,也是難上加難。如果沒有劉備和諸葛亮的失誤,荊州人馬加上益州人馬,興復漢室還是有可能的。





國哥愛生活


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實現興復漢室?總結一下有如下原因

首先是正名的問題。雖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仍是正統。劉備雖是有皇室血脈,打著匡復漢室的名義,雖說不上亂臣賊子,但明眼人都看出來,劉備也想混水摸魚分一杯羹。這對士族和讀書人的影響是很大的,這關係著人心向背和最終的成敗,特別是在雙方實力對等的時候。

其次是時勢的問題。俗話說,時也勢也。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跟劉備早就講明白了,說我們先佔有荊州和蜀地之後,然後等曹魏生變(待天下生變),就混水摸魚般從荊州派一支部隊去打落陽,又從蜀地派一支部隊去打關中,如此就可以匡復漢室了。重點是曹魏三代都很牛,雖說有點一代不如一代。曹操就不用說了,文帝曹丕和明帝曹叡也不能說差吧。並且曹魏據中原文明中心的地方,文臣武將一大堆。於是天下就一直不生變,一直亂不起來,諸葛亮想混水摸魚哪裡來的機會呀!到死都沒有等到這樣的機會呀。另外他還說了,孫權據江東,已經過了三代的積累,國家險阻而民心歸附,賢人異士都為他們所用,只能做為我們的應援但不能去佔領他。重點是孫權還很長壽,諸葛亮死了很多年他才死。真的是等到死也等不到機會呀!並且就算是在他有生之年曹魏生變有魚可以摸,他還得提防孫權在他的背後摸魚。

 

再次是資源的比拼問題。人口和土地、文化普及程度和文化底蘊、以及跟此相關的文臣和武將的產出,不管是在硬實力上還是在軟實力上,蜀漢肯定比不過佔據中原的曹魏,特別是關羽張飛劉備依次去世之後,能上戰場的武將更是大打折扣,而又缺乏後續的新生代,這一點跟曹魏對比明顯處於劣勢。

 

最後是諸葛亮自己的問題。其一諸葛亮太追求完美了,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稍微有點瑕疵的不敢用,這樣很難吸收培養人才的。另外諸葛亮善於做事卻不善於駕馭人。他不善於放權,事必親躬,追求完美老是信不過下面的人,這樣自己累得半死,下面的人除了不舒服還會怠惰起來,最終成不了材。其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是很突出,並不像三國演義說的那樣出神入化。換句話說,他太謹慎了,這種謹慎只利於守,不利於攻。六出祁山,大家想想李白寫的蜀道難,想想翻山越嶺徒步有多辛苦,更別說還要運糧了。主動去攻打別人,諸葛亮就是不願聽取魏延一次,來點冒險精神,直搗洛陽碰碰運氣。而是等敵方軍隊露出破綻,然後步步為營,打到洛陽去。結果碰上個沒有碰綻的司馬懿,只好無功而返。其間還因為馬謖這個豬一樣的隊友,賣了個破綻給對方,送給對方一份大禮,自此元氣大傷。

 

其實能不能興復漢室,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心裡就已經有七八分底了。那就是要等天下生變。如果中原地區不發生大的動亂,機會是渺茫的。那為什麼諸葛亮還要拼盡力氣六出祁山呢?就是因為他和劉備創業時承諾給劉備的是幫他匡復漢室,牛逼吹大了。因為這個牛逼,給了他在蜀漢專權的理由;因為這個牛逼,有如一副枷鎖讓他油盡燈枯;因為這個牛逼,讓他不能偏安於一隅,養老善終。



吾骨不成筋


你好,我是新手Burning愛歷史,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諸葛亮為什麼沒實現興復漢室"這個問題我覺得主要原因是以下這幾個:

1、戰略規劃:課本上咱們都學過《隆中對》,這個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給到他的未來發展規劃,其中心思想就是以抓緊時間搶佔荊州,並以此為根據地,西取益州,隨後再發蜀中之兵攻秦川,最後養精蓄銳進取中原。

規劃很棒,但是不足也明顯。首先說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權,本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還無險可守(襄樊在曹操手裡),前期能守住就是萬幸了,後期丟了也是早晚的事。荊州一丟,再加上連鎖反應,劉備實力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再說益州,就是今天的四川,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雖說是天府之國,但是進去了就不好出來,經常是前方打仗,後方糧草跟不上,路太不好走了!從諸葛亮之後北伐六出祁山中就能看出來,失利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糧草不濟!

2、蜀國實力:大家可能看《三國演義》看的不少,畢竟是演義,裡面對於軍隊規模的描述太誇大了,實際上到三國統一了以後,蜀國總人口才90萬而已,全國帶甲10萬多一點。

也就是說諸葛亮在北伐期間,能動用的全部兵力是不到10萬的,也就在6-7萬左右。而曹魏的實力是遠遠大於這個數字的,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軍隊數量都遠超蜀國,再加上地形劣勢,想以弱擊強,進取中原其難度可想而知。

3、用人及自身問題:用人方面也怪不得諸葛亮,真是無人可用,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不是說蜀國沒人才,是真的到後期時去世的去世,病的病,真的無人可用。

本來就是無人可用,再加上自己這邊的容錯率低,所以諸葛亮不能走錯棋,可惜呀,還是走錯了,馬謖失街亭,第一次北伐大好形勢,也是很有希望的一次,全盤皆輸了。

再看看諸葛亮自身,曠世奇才,神機妙算這類詞用他身上到不為過,但是諸葛亮在行軍打仗方面的建樹真的不多,相比之下,他更擅長於治國理政,三國演義把他太誇大了而已。而且他為人謹慎,事事親為,不過這也是無人可用的原因,結果自己身子被掏空~累死了~~~

以上就是本人的愚見,篇幅問題沒好意思寫太多,歡迎大家點評[呲牙][呲牙][呲牙]





Burning愛歷史


成事在天,某事在人,性格決定命運!

諸葛亮是個軍事家,但不是個某略家。

急功近利:

六出祁山,加上姜維共九伐中原,耗盡了人力,財力,打仗是要花錢的。不然臺灣那嘎啦早就收回來了。

戰略失誤:

蜀國初定,關羽守荊州,劉備帶隊人馬,諸葛亮帶隊人馬,本來是三分天下,現在是五分天下,兵力過於分散。結果,關羽敗走麥城,劉備伐吳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多年的經營毀於一旦,元氣大傷。過家家一樣!

妒賢嫉能:

這個電視上都有,不是我冤枉他,龐統那一段。初得諸葛亮,劉備逢人便說“我得先生如魚🐟得水一般”。得到了龐統以後都不帶搭理他。更重要的是,魏炎提出奇襲魏國,啊亮連考慮的機會都不給他。“自己玩吧,人家是想耗死你”!

總結下來是:志大而不見機,多某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註定

失敗。

純屬個人觀點,略懂略懂!


海豚的夢


我是翰林鑑史,我從個人角度細緻分析回答這個問題。

導語:話說從公元190年起,東漢後期各路軍團層出不窮,混戰中曹操脫穎而出,孫劉聯合抗曹才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最後魏國憑藉雄厚實力碾壓孫劉政權,奠定了一統天下局面。興復漢室已成黃粱美夢,實在是什麼也不如人,即使有孔明能耐否,也只能捶胸頓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01

一、從三國組建分析,蜀國不佔優勢

1.從曹魏集團分析。曹操通過官渡之戰殲滅了7萬多人的袁紹集團軍,陸續又消滅了其他一些軍閥勢力,基本上在整個北方地區都屬於他的地盤。地理位置佔據司隸、豫、青等十三州,共計六十八郡。基本相當於今天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遼寧、陝西、寧夏、甘肅,以及江蘇、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包括內蒙古一部分,總之長江以北。有戶數103萬,人口443萬。

2.從蜀漢集團分析。因自身實力實在是弱小,和曹操比較起來就是雞蛋碰石頭,於是聯合孫權組成聯盟,通過赤壁之戰以少勝多取得勝利,才初步促成三國鼎立局面。地理位置佔據益、良二州,共計二十四郡。包括現在的陝西南部、重慶、四川,貴州、雲南,以及廣西的一部分,統稱西南。有戶28萬,人口94萬。

3.從東吳集團分析。同樣是弱勢群體最後才聯合劉備集團,共同發起戰役奠定了其基礎。地理位置佔據揚、荊、郅、交、廣五州,共計四十三郡。相當於如今的江南和華南,包括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以及越南北部。有戶52萬,人口234萬。

從建國開始,劉備就一直處於弱勢群體,所佔地盤是最少的,所處之地均是未開發之地,而吳國自江陵而下,全據長江以南,但是開發落後於北方曹操。所以三國中魏國最為強盛,故吳蜀時而聯合攻打。


02

二、從三國首腦分析,已經一見高低

1.從曹操分析。出身大官僚地主家庭,歷來給其定位就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這裡就不提了。天資聰穎,從小博覽群書,喜讀各家兵書,結交名士,走上仕途。期間推行開荒種田,產生較好的效果,奠定了其發展基礎。

2.從劉備分析。出身高貴的王室後裔 ,從事以編賣草鞋為生的低下營生。但是其志存高遠,以光復漢室為己任,有著卓越品質和謙虛的作風,引來關羽、張飛等超牛大將相助。而又憑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死磕精神,“三顧茅廬”迎來臥龍諸葛亮輔助,推行治蜀十六方針,促進事業發展迅速進入快車道,建立了蜀漢政權。

3.從孫權來分析。出身就贏在起跑線上,繼承家族事業。也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君主,他致力於中國東南地區發展, 並曾經派軍隊抵達臺灣,將島上居民遷至內地。

從領導個人魅力方面明顯看出,劉備明顯處於末尾,沒有曹操的雄才偉略,也沒有孫權的英雄霸氣,只是僅僅佔據了仁義二字。更是因失去關張兩位大將,意氣用事將打下基業瞬間揮霍殆盡。

03

三、從三國經濟分析,優劣勢較為凸顯

1.從曹魏分析。面對混亂局面,以人口最多,墾荒面積最廣優勢,接受謀臣建議,實施“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推廣實施屯田制度,把東漢末年失去土地的流民與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流民積極性,實現“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實現農業快速發展,促進社會秩序穩定。

2.從蜀漢分析。益州自古就有天府之國過美名,諸葛亮派人整修都江宴、開荒種田,促進農業發展。實行公營,設立專職官吏管理,大力發展鹽、鐵和棉紡業,產品遠銷吳、魏,增加了軍費開支來源渠道。蜀國作為商業大都市,有著“財貨山積,纖麗繁星”《蜀國賦》。

3.從東吳分析。面對江淮地區經濟起步晚不利因素,結合遠離戰亂,北方大量人口遷入,帶來先進技術和生產力,一改以往地廣人稀尷尬局面,農耕技術有了空前發展。再結合之前效仿曹魏實施的屯田制度,重視水利灌溉,使得江南地區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同時手工業、製造業、造船業得到很高發展水平,並以建業、吳郡、番禺 為主,開展國外貿易。

從經濟方面,表面上看三方各有千秋,但是北方的曹操佔據人多地多優勢,早已是糧草豐碩;孫權佔據南方有力地勢以後來居上之勢,經濟發展迅猛。反觀劉備所處之地雖有美譽,但是荒地較多而且是沼澤地,適合耕種較少,對於軍隊供應形成掣肘。

04

四、從三國軍力人才分析,勝負早已註定

1.從曹魏分析。曹魏漢中之戰後軍力大致穩定,關中軍常駐20萬,雍涼有10萬,宛洛有20萬,淮南江北有20萬,北部遼東有10萬,估計70萬左右。牴觸中原和華北,人才匯聚之地,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三下求賢令,為魏國培養了不少人才。

2.從蜀漢分析。軍隊最多不會超過10萬,大將軍姜維屢次北伐帶兵2萬,最多時帶兵5萬。雖然諸葛亮採取屯田政策,但財政依然很困難,又因因蜀國人口少,財政收入主要靠的蜀錦,供養不了幾十萬大軍,保守估計8萬。當地人才匱乏,有些人才甘心為劉備所用。關張等大將年過四十,過了巔峰已經走了下坡路。

3.從東吳來分析。為了擴充軍事力量,征討境內山越,補充兵員來源。軍隊最多20萬。赤壁大戰吳國動用軍隊是8萬,基本是傾全國之力。後來吳蜀大戰後,吳國奪得荊州地盤,但魏吳大戰,張遼大破吳軍於逍遙津,淮河流域丟失,所以大的地盤體量增加不多,所以常備軍大概10萬。雖有叫得響的魯肅、周瑜、陸遜等一流人物,但是缺乏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戰將和謀士。

從軍隊人才方面,曹魏是徹底佔據絕對性優勢,你不讓他贏都說不過去,實力在難擺著不服就打。劉備這邊是人口少導致兵丁少,戰鬥數量嚴重不足;過分依託諸葛亮以及關張大將,其餘叫得上的頂得住的人才比較少,到了無人可用境界,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論斷:劉備死後,太子劉禪繼位,稱為後主,一切國事政事交由諸葛亮打理。諸葛亮出使東吳,吳魏斷絕,吳蜀和好。隨後集中力量平定南中地區叛亂,實施安撫政策,消除後顧之憂。三次揮師北伐均以失利告終。主要原因就是國力不強,北伐路途遙遠,糧草接濟不上,再結合諸葛亮用兵謹慎,穩紮穩打,不敢突襲曹魏。所以僅憑諸葛亮個人立挽於狂瀾,結局註定是悲劇收場。


翰林鑑史


一、諸葛亮確實是個傑出的政治家,但他的軍事才能,卻遠非演義中表現出來的那樣優秀。

在羅本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神話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什麼火燒博望坡、赤壁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等等,但其實這些都沒有真實發生,或不是諸葛亮所為。

諸葛亮確實是個人才,司馬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就已經點出了諸葛亮和龐統的特長,就是政治!

劉備南逃,在如此狼狽的情況下,諸葛亮作為使者出使東吳,促成了孫劉聯盟。

劉備平定荊州後,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

劉備入主成都,諸葛亮主導修改了蜀川的歷法,制訂了蜀國的法典《蜀科》。此外,他還親自起草了各種科條律令數十則,其內容包括了《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條規。

劉備出兵漢中,命諸葛亮為左將軍府事鎮守成都,負責兵糧調度。

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勝於其軍事才能,如果其軍事才能真的很強,劉備每次出征,勢必會帶著諸葛亮的。

二、打仗打的是實力,是國力。

其實,自從曹操統一河北,佔據中原,就已經奠定了其三國霸主的地位。在當時中國,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區,經濟也最為富庶。人口決定生產力,生產力決定國力。

諸葛亮很早就已經看出了三國鼎立的局勢,所以才會在《隆中對》中說道: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句話,諸葛亮首先說的就是“內修政理”,其實就是發展益州經濟,外擴不足,但自保有餘。而外擴的條件,就是靜待孫、曹發生重大錯誤或者變局。

諸葛亮為什麼會把發展益州經濟放在第一位呢?因為益州雖然在東漢末年,沒有經歷中原諸侯紛爭的動盪,但畢竟人口基數小,和中原,甚至是東吳都是比不了的,如果不首先發展經濟,那就沒有爭奪天下的根本。這一點,其實在漢中之戰時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當時劉備傾舉國之力在漢中熬了兩年,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窘迫境地。後來荊州失,蜀國僅僅佔有益州一州之地,人口基數急速減少,更失去了競爭天下的實力。諸葛亮屢次北征,都要先奪隴西,穩紮穩打,就是因為蜀國人口太少,必須先搶隴西之地的人口,才能有再圖長安而不是天下的能力。

三、蜀國人才凋零,內部勢力錯綜複雜,始終不能一致對外

夷陵之戰是一個轉折點,蜀國大批精英隕落,直接導致蜀國內部矛盾暴露。劉備入蜀後,旗下勢力分成了四派,元老派、荊州派、東洲派和益州派。其中,益州派由於是由益州當地人組成,但一直被劉焉、劉璋父子,劉備這些外來勢力統治,一直心生不滿。夷陵之戰後,元老派、荊州派死傷殆盡,蜀國幾位重將陸續歸西,益州派逐漸勢大,這一點從諸葛亮北伐,主力戰將多為益州將領就看得出來。後繼人才不足,再加上益州本地人士的抵制,使得蜀國內部矛盾重重。


其實自始至終,諸葛亮都沒有光復漢室的想法,光復漢室是劉備的想法,諸葛亮只是為了報答劉備知遇之恩。況且以當時蜀、魏兩國的情況,諸葛亮只能選擇外戰,才能消化蜀國內部的矛盾,否則只能坐以待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