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六天體溫正常可以確認不是新冠嗎?

凌徵其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從傳染病防控的角度來說,14天是一個潛伏期,你這個時間就比較短,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如果說你14天內沒有接觸任何人,也沒有發生什麼問題,那麼你測得溫度正常,就沒有被傳染,


天南海北550


連續六天體溫正常可以確定不是新冠嗎?

根據相關部門公佈的預防指示,新冠的潛伏期可以達到14天,也就是說14天內都有可能體溫正常沒有什麼症狀,因此僅僅是六天體溫正常,是不能說明有沒有被感染的。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新冠潛伏期1到14天,六天沒症狀可能還在潛伏期


目前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新冠的潛伏期最長有14天,因此僅僅是六天體溫正常,是不能說明一定沒有患病。目前體質好的人,多數都要7天以後體溫才會出現變化,因此,僅僅是6天體溫正常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繼續隔離觀察一段時間,才能確定有沒有被感染。

體溫正常目前不能被認定沒有被感染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病人的瞭解越來越深,已經發現有些被感染者並不會出現發熱的症狀,他們一會有一點乏力,咳嗽,呼吸苦難。

因此,新冠的症狀表現可能會出現並不發熱的情況,發熱只能作為大的篩查方向,不能作為唯一的症狀表現。

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家,儘量少出門,如果非要出門,一定要佩戴口罩,勤洗手。目前發現病毒會在患者的唾液當中存活,因此有能力的話,回家也要給鞋底消毒。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連續六天體溫正常可以確認不是新冠嗎?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問題問的很奇怪,其實會問這個問題是有原因,因為確實大部分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都會在3-7天內發病,這點在我們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一直都有提到(如下圖)

而體溫,確實也是我們在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篩查中使用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監測指標,幫助我們快速篩查出了不少新冠疑似病例,減少疫情的擴散。

而之所以把體溫納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篩查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發熱(一般指的是腋溫≥37.3)仍然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之一(如上圖),而且也是我們作為普通人最容易監測的指標。簡單的來講就是懷疑新冠,查體溫,相對靠譜,最經濟而且方便。

那麼體溫異常就一定是新冠嗎?連續六天體溫正常就可以確認不是新冠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首先要來了解下為什麼我們人類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後會引起發熱?

首先,大家都知道,我們人是一種恆溫動物。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體溫都是相對恆定的,這跟我們大腦中有一個結構有關——下丘腦(如下圖

而這個下丘腦是我們人體主要的體溫調節中樞,它設定有一個我們正常體溫調節點,從而保證調節機體產熱和散熱的生理平衡活動(如下圖)。

當我們人體受到寒冷或者炎熱刺激時,就會通過這個調節中樞進行相應神經傳導,然後通過比如收縮血管等增加產熱,或者是通過增加汗腺分泌,舒張血管來增加散熱。從而保證我們體溫恆定。正常值:口腔舌下溫度為36.3~37.2℃,腋下溫度36.0℃-37.2℃。

接著,我們說為什麼有這種中樞體溫調節機制還會引起發熱!

實際上,引起發熱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感染性發熱。即被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等侵入後引起的發熱。

另一種就是非感染性發熱。比如我們平時遇到的嚴重創傷、惡性腫瘤、甲亢、風溼、中暑等等引起的發熱。

很顯然,這一次新冠屬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屬於感染性發熱,是由於這些病毒等致熱病原引起了我們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障礙時導致的(如下圖),當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腋溫≥37.3℃),就稱之為發熱。

最後我們說,並不是所有的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等微生物都會發熱,也不是所有的人一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就立馬發熱的

為什麼這麼說?

這主要是因為發熱本身就屬於我們人體一種自我保護過程,引不引起發熱,其實跟我們體內病毒量、病毒複製速度和自身免疫反應有關。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提到新冠肺炎等潛伏期時候,通常說到都是14天內,而不是說具體某一天就發病,因為發不發病因人而異,因病毒而異。

有的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以後,它由於免疫力比較差,那麼病毒在他體內就會複製比較快,很快就能積累到一定數量時,開始對我們機體組織器官發動侵襲,比如這次新冠病毒主要攻擊我們的肺部(如下圖)

這時被攻擊的細胞就會發出信號,叫我們人體免疫細胞過來抵抗病毒(如下圖),而當隨著免疫細胞與病毒的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就會產生髮熱、乏力、咳嗽、咽痛等症狀

其中,發熱,這種調高體溫,最主要是為了讓我們的身體變得不再適合病毒活動;分泌出更多的組織液,創造有利於免疫細胞戰鬥的場所,調集更多免疫細胞參戰。

所以,發熱不一定是壞事,它是一種新冠病毒感染以後,機體自我保護過程。只不過當溫度升高超過一定溫度值時,我們本身組織細胞器官也受不了,會出現兩敗俱傷,因此高熱是需要進行退熱的。

我們再回到題目本身,體溫升高就一定是新冠嗎?連續六天體溫正常就可以確認不是新冠嗎?

其實,如果大家理解了我剛剛說得病毒感染性發熱機制,那麼肯定就知道答案了:體溫升高未必是新冠,同樣,不管你連續六天不發熱,體溫正常也不能排除新冠可能性。

為什麼?

很簡單!

第一,引起體溫升高原因有很多,不僅僅只有病毒感染,還有其他細菌等微生物感染也可以引起,而且還有一些非感染性因素也可以導致我們體溫升高。

第二,不是所有的新冠肺炎都會有發熱的症狀,尤其是早期。

在早先鍾南山院士團隊第一篇關於新冠病毒論文中就有提到:

如圖:在新冠早期,只有43.8%的病人會表現出了發熱症狀,不過在住院後出現發熱的病例顯著增加,佔87.9%,這點與SARS-CoV(1%)和MERS-CoV感染(2%)比,2019-nCoV ARD中不發熱的比例更高。所以,那時候鍾南山院士就呼籲過如果篩查新冠,只是集中於發熱監測,是很可能會漏診一部分新冠肺炎病人的;

第三,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大部分人都會在3-7天發病,但是它的潛伏期仍然是14天內,而且有個別還出現24天等更長潛伏期發病病例。


醫學小偵探


不能。體溫正常不代表沒有炎症。新冠病毒是一種溼毒,最可怕的是炎症風暴,病人主要死於痰阻。炎症風暴從中醫上來講是痰溼陽盛,也就是燒壞了。魚生火,肉生痰。吃肉太多的緣故形成了痰溼體質,很容易產生炎症風暴。西醫退燒是通過出汗或者物理降溫的方法,降低體溫。體溫降下來就認為退燒了。其實炎症在肺部,也就是肺火,通過中醫清肺火的方法可以高效退燒並有效阻止炎症風暴的發生。平時多吃素是很有好處的。香港的那個佛堂的義工,不殺生也不吃肉,對新冠病毒就不敏感。感染後症狀輕微,不藥而癒。印度人主要是素食,所以對新冠病毒有天然的優勢。以肉食為主的西方國家是危險性最高的,死亡率也最高。目前的情況也正是這樣。


種一朵蓮花


新冠的潛伏期是14天左右,一般症狀是發熱,咳嗽,乏力等,也有一些是無症狀感染,僅表現為腹瀉。首先自己排除一下自己是否與武漢人或者是確診新冠人員密切接觸過,是否去過密集場所,如有過類似行為請自覺居家隔離14天左右,期間有發現上述症狀及時去醫院檢查。體溫正常代表暫時沒有情況,請繼續在家觀察哦,加油!相信天佑中華,疫情很快就會結束,光明就在前方!


孤獨一落葉


首先你是不是在湖北武漢地區,還有你有沒有接觸過感染者。要是你這樣過度緊張恐懼,很容易產生焦慮症。別太擔心,現在很多早期發現都是比較輕微的,都是能治癒的。


小小黃芪


連續十四天體溫正常。

另外,已發現部分被感染者無症狀。

要確認是否感染,還是得用專用試劑檢測。


跪射俑


隔離期是14天,還要觀察8天,昨天新聞還看到一個潛伏期17天,太可怕了


吳剛3084


隔離十四天,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身邊的同事朋友,不要有任何僥倖心理,請熬滿十四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