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你的所願,我願赴湯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願,我願赴湯蹈火以阻之。不能這樣,我怎能說是愛你!

---------高君宇

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的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

----------石評梅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火花一現,停留世間26年,那個奇女子來去匆匆。

結識評梅先生的文字,已有二十餘年。

世上有那麼多才華橫溢的才子佳人,有那麼多蕩氣迴腸的精彩篇章,只是不知為何,獨獨對於評梅先生還有她的文字,有著說不出道 不明的感覺,許是她的文辭絢麗多彩委婉細膩,情真意切淋漓盡致,許是她字裡行間表現出的付諸於生命為之追求的一種浪漫和理想主義的完美人生境界,許是她才華與命運不匹配的悲壯,每每讀來,都是猶愛猶憐猶悲嘆。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不能不悲,這個天資聰穎多才多藝的奇女子,來去匆匆,在人世間僅僅停留了27年。生前,她親手在愛人的墓碑上刻下碑文:

我是寶劍,我是火花。

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

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

這是君宇生前自題像片的幾句話,死後我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侯。

死亡對於這個充滿痛苦、掙扎、哀愁與悽美的女子,應該算是一種解脫,但無論如何,這種結局還是未免有點悽絕與悲壯。

嗚呼,逝者已遠去,生者猶悲慟。

篇篇文字,篇篇都是情,篇篇都是淚。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逝。

相隔了半個世紀之多,傾慕其才情的後人,也只能通過她留下的文字走進她的生活,她的情感。

評梅先生十七歲離開家,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擔任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女子部學級主任,在愛好書畫、音樂和體育之外,她更加酷愛文學,在她短暫的人生裡,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而這些文學作品之中,尤以散文成就最大,篇篇文字,可以說都是她的情,她的淚,她的魂,感情細膩真摯,這也是她的作品能震撼人心,引起讀者同情與強烈共鳴的原因吧。

“母親,這是我離開你,第五次度中秋,在這異鄉——在這愁人的異鄉。

我不忍告訴你,我悽酸獨立在枯池旁的心境,我更不忍問你團圓宴上偷咽清淚的情況。

我深深地知道:繫念著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親;然而同時感到悽楚黯然,對月揮淚,夢魂猶喚母親的,也只有你的女兒!

節前許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並未忘記中秋;你不寫的緣故,我知道了,只為了規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兒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們枕上的淚痕;她不能揭露的,確是我們一絲一縷的離恨!”

散文《母親》的開篇,一開頭就寫出離開故土後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愁楚。

這是她,也是所有漂泊在外的遊子對母親的思念,那份不論走到天涯海角都割不斷深深掛念的親情,在她筆下,字字撞擊著讀者的靈魂,讓人忍不住黯然淚下。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在《寄海濱故人》中,她寫道:

半年來,我們音信的沉寂,是我有意的隔絕,在這狂風惡浪中扎掙的你,在這痛哭哀泣中展轉的你,我是希望這時你不要想到我,我也勉強要忘記你的。我願你掩著淚痕望著你這一段生命火焰,由殘餘而化為灰燼,再從憑弔悼亡這灰燼的哀思裡,埋伏另一火種,爆發你將來生命的火焰。這工作不是我能幫助你,也不是一切人所能幫助人,是要你自己在深更閉門暗自嗚咽時去沉思,是要你自己在人情炎涼世事幻變中去覺醒,是要你自己披刈荊棘跋涉山川時去尋覓。如今,謝謝上帝,你已經有了新的信念,你已經有了新的生命的火焰,你已經有了新的發現;我除了為你慶慰外,便是一種自私的欣喜,我總覺如今的你可以和我攜手了,我們偕行著去走完這生的路程,希望在沿途把我們心胸中的熱血烈火儘量的揮灑,儘量的燃燒,“焚燬世界一切不幸者的手銬足鐐,掃盡人間一切愁慘的陰霾;”假使不能如意,也願讓熱血烈火淹沉燒枯了我們自己。這才不辜負我們認識一場,和這幾年我所鼓勵你希望你的心,兩年前我寄給你信裡曾這樣說過: 你我無端邂逅,無端締交,上帝的安排,有時原覺多事;我於是常奢望你在錦帷繡幕之中,較量柴米油鹽之外,要承繼著你從前的希望,努力去作未竟的事業,因之不憚煩厭,在你香夢正酣時,我常督促你的驚醒。不過相信一個人,由青山碧水,到了崎嶇荊棘的山路,由崎嶇荊棘中又到了柳暗花明的村莊,已感到人世的疲倦,在這期內徹悟了的自然又是一種人生。

這篇散文寫於高君宇去世的第二年,其時她受到的心靈創傷還未平復,但是她卻鼓勵好友露莎,希望她能從悲痛中走出,超脫於外物。當她自己處於困惑、迷茫於痛苦中掙扎時,她也會傾訴於朋友,從友情裡尋求幫助與慰藉:

晶清,在這樣清靜神秘的夜幕下,不禁又想到一切的回憶,心中的疑悶又一波一波洶湧起來。人生之網是這樣的迷戀,終究是像在無限的時間中,向那修長的途程奔馳!這時風仍刮的可怕,火爐中的火焰也幾乎要熄滅,望著這悠悠長夜,不禁想到渺茫的將來而流涕!我遂披衣起床,擰起那慘淡的燈光,寫這封含有鬼氣的信給你。

盧隱,我滿貯著一腔有情的熱血,我是願意把冷酷無情的世界,浸在我熱血中;知道終於無力時,才抱著這愴痛之心歸來,經過幾次後,不僅不能溫暖了世界,連自己也冷凝了。我日記裡有這樣一段話,青年人的養料惟一是愛,然而我第一便懷疑愛,我更訕笑人們口頭筆尖那些誘人昏醉的麻劑。我都見過了,甜蜜,失戀,海誓山盟,生死同命;懷疑的結果,我覺得這一套都是騙,自然不僅別人連自己的靈魂也在內。宇宙一大騙局。或者也許是為了騙吧。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在評梅先生有限的作品及文獻資料裡,可以看出她短暫的一生並不乏情愛,親情,友情,還有愛情,她也毫不掩飾地表達出了親情友情這些情感支柱給予她的鼓勵與支持,但是這些作品散發出的溫情總是伴隨著一種更強烈的揮之不去的感傷、憂鬱與悲劇感。

是個性氣質使然,是時代所就,還是生為女性命中註定的無法逃離?!

生前未能相依共處,死後得並葬荒丘。

世間男女追情逐愛,大多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執子之手,與之攜老。

惟有評梅先生,在她有限的生命與愛情裡,無可奈何許下心願:生前未能相依共生,願死後得並葬荒丘。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民國逢亂世,亂世多佳人,佳人多摧磨,與評梅先生同時代的張愛玲、蕭紅、廬隱,論才情,都是屈指可數,但四人的感情生活,結局都令人唏噓。

天妒紅顏啊!

評梅先生一生兩次被熱烈追求,她的初戀吳天放,用現在的詞來形容,就是人渣。人渣自古有之,沒有最渣,只有更渣。

評梅的父親中年得女,視她如掌上明珠,因不放心她一人在北京求學,特別託付北京大學的同鄉學生吳天放來照顧她,而不曾想到這一好心之舉卻是引狼入室,幾乎斷送了愛女的生命。

吳天放生性風流,對評梅一見鍾情,想盡法子投其所好,討其歡心。謂所日久生情,單純的評梅漸漸愛上了他,與他相戀。然而,才感受到初戀的甜蜜與快樂,評梅就發現吳天放原來已有妻有子,曾經的山盟海誓不過是他追求她的手段而已,都是騙人的。生性孤傲的評梅,悲憤之下要回往日的情書,決意跟吳天放一刀兩斷。而人渣吳如何肯放過她,他用盡威脅、恐嚇、哀求,評梅只得發誓永生不婚不戀。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這段不堪回首的初戀讓評梅倍感屈辱,從此把情感塵封。

“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君宇/十月二十四日採自西山碧雲寺”

在高君宇向她吐露深藏已久的愛意時,她痛苦不已,狠心拒絕,於君宇寄來的紅葉背面寫下”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片鮮紅的葉兒“。

她不是不愛,而是在受到愛情的傷害後,不敢面對,不敢相信,只能逃避。

君宇對評梅的愛是熱烈而堅定的,他寫道:你的所願,我願赴湯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願,我願赴湯蹈火以阻之。不能這樣,我怎能說是愛你! 他努力解除了父親為他安排的婚姻,固執地等待,等待時光撫平評梅心中的傷。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這個堅強的大男人從不掩飾自己的愛意與柔情:

我只要從繁忙的政務中走出來,就會想起你,想的很累,很苦。他對評梅說:我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裡有你,一切都是屬於你的,我連將我的靈魂都是你永禁的俘虜。一個世界是沒有你的,我只是歷史使命的一個走卒。

即便如此,倔強的評梅還是固執地拒絕了他的追求,她知道自己愛他,但依舊走不出初戀失敗的陰影。

1924年9月,高君宇在完成革命任務中九死一生,仍記得評梅的生日。他買了兩枚象牙戒指,一隻自戴,一隻寄給石評梅:“願你承受了它。或許你不忍,再令它如紅葉一樣的命運吧。我尊重你的意願,只希望用象牙戒指的潔白堅固,紀念我們的冰雪友情吧……”結合無望後,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她永遠的知己。他亦知道,自己內心裡的愛之火焰從沒有熄滅過。

次年3月,高君宇因病在京住院,評梅前往照料,每每想想他對自己的一番深情,略有心動,便安慰他說,等他病好了,也許兩人有機會在一起。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但突然而至的一封信又揭開了舊時的傷疤,刺痛了評梅的心,對,就是那個挨千刀的人渣吳天放的信。

評梅又反悔了與君宇的約定:

辛,你假如僅僅是承受我的心時,現在我將我這顆心雙手獻在你面前,我願它永久用你的鮮血滋養,用你的熱淚灌溉。辛,你真的愛我時,我知道你也能完成我的主義,因之我也願你為了我犧牲,從此後我是為了愛獨身的,那你也為了愛獨身。

評梅的一番話,讓病床上的君宇最後一次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但他還是順從了評梅的意思:

‘珠,放心。我願諒你,至死我也能瞭解你,我不原諒時我不會這樣纏綿地愛你了。但是,珠!一顆心的頒賜,不是病和死可以換來的,我也不肯用病和死,換你那顆本不願給的心。我現在並不希望得你憐恤同情、我只讓你知道世界上只有我是最敬愛你的,我自己呢,也曾愛過一個值得我敬愛的你’。”

這一番對白後,君宇病情惡化,很快撒手人間。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君宇的離去,驚醒了評梅,也擊垮了評梅。她意識到自己的獨身主義鑄成了大錯,失去了一顆珍貴的心,錯過了一個真正愛自己而自己也深愛的人,她痛恨自己的自私與懦弱,悲痛的多次昏厥過去。可是,她再也沒機會當面向他表白。

如果說君宇在世,評梅對生活對愛還有猶豫與期待,那麼君宇離去後,她就完全生活在絕望之中了。她說:

“你慢點走,等我來找你。”

陶然亭畔,水光瀲灩,綠樹相映。曾經,他們在這裡並肩漫步,如今,她親手把他葬在這裡,連同她的一幀照片,連同她全部的感情和希望。

她拒絕了其他人的追求,遊離在他的墓前,陪伴他,向他懺悔,向他吐露相思。她一直戴著象牙戒指,一面整理並出版他的遺稿,一面把對他的愛和悔訴諸筆端,一遍遍地喊出“我的愛”。

初戀失敗,26歲女子命斷京城:用情專一的才女敗給了誰

3年後的9月30日,因長期的過度悲傷所致疾病,年僅26歲的評梅選擇和高君宇在同一醫院、同一個病室,甚至幾乎是同一個時刻離開人間。她的枕頭下有本日記,日記的扉頁上用毛筆寫了兩行字:生前未能相依共處,願死後得並葬荒丘!日記裡還夾著他的遺像和他第一次表白的紅葉。

一位如歌如詩的曼妙女子,就這樣過早地凋零。

高石之戀,在陶然亭畔得以永恆,那一場不動聲色的往日情事痛了多少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