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認為安徽省發展不起來?大家有何看法?

活動中心17653708


象安徽能否發展起來的討論,我在評論中始終不太贊同。沒有打咀炮,不切實際的紙上談兵實在與事無補,對安徽發展起不到什麼正面1作用,甚至有時弄不好邦倒忙。江浙滬自古就是中國最富庶的魚米之鄉,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所以安徽跟他們比永遠也比不過,只能越比越洩氣,只能象散打武術比賽樣,稱體重分級別打這樣才科學合理公平,你說經濟體量上安徽真的和人家不在一個級別上,你跟人家比個啥?瞎摻和找沒味,還一天當晚落個安徽窮打工的多,差評遠揚。車書記把江浙滬皖比喻為一場蘭球賽,上海是主力隊員,把江浙皖視為前衛後衛,江浙都是國隊或省隊下來的,但安徽不行呀,他本身是農業大省不會蘭球或球藝不精,你硬叫他拿住球守衛好可能麼?只能在裡面濫竽充數,出洋相活受罪。所以安徽只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加人中西部國家綠濟群,溶入河南湖北這些和安徽差不多的省份,千萬別跟在江浙滬屁股後,那叫賴蛤蟆起輪船~搭不上邦。前階段有個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那個市記不清了,由市委書記帶隊到安慶市委市政府學習,作風非常紮實認真,表示跟安慶學了不少好經驗,對比自已找到了追趕差距。他們難道不知道江浙滬經驗好經濟發展比安慶快,他們當然知道。但他們自知之明,還是安慶經驗跟他們實際情況相近,能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也就是人說的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當然關於比較有多種比法和說法,有的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也有的說“人比人氣壞人”;“沒有高山哪能顯出平地”;也就是沒有好哪能顯出快,沒有巧哪能顯出拙,凡有人群地方左中右,凡有省市總有上中下之分,凡有學生的學校總有好差生和學霸之別。我想這也正是一切事物的普通規律,不可能象我們想象的清一色一刀切。所以安徽在發展思路探討上,也應該打破舊的思維定勢,不要一動就和人家江浙滬比,咱安徽確實和人家不是一個級別的,江浙滬發展再好它不可能白給你安徽一分半文,(當然你給他打工錢不在其內)我認為在與論宣傳上還是少抹黑安徽及省會合肥,你給安徽合肥說得尿雲子錢不值,那誰還敢還願來安徽投資興業?當然安徽的發展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些都是前進中可以改進的。我們要有安徽人的一種自信和定力,安徽也有許多令人驕傲的強項,象在中外排名都很靠前的中科大,合肥那可是近年來被中外公認的高科技新城,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輝煌那可是由安徽的小崗村十幾戶農民捺血手印開的局,說實在的安徽那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省。說千道萬關鍵還是要靠自已幹,無論加入哪個三角或中部,都得要靠實幹苦幹加油幹,定位好自已,選擇好目標,自已跟自已比,進步退步了自已心裡清楚,跟情況差不多的鄭州武漢南昌比,一目瞭然。切記別跟南京蘇州揚州杭州比,你越比越氣餒,越比越沒勁,要是能比過他們,老祖宗們就不會把安徽從江南省中踢出來了。上海這個國際性的大都市,別說比了就那塊頭,看了都叫人生畏,就好比一個傻小子跟泰森拳王打比賽不是送死麼?總而言之,安徽一定要根據省情,制訂科學合理因地制宜的發展戰略,皖北抓好生態平原大農業機械化集約化建設,皖南抓好山區多種經營和黃山旅遊業,皖中以省會合肥為龍頭以及大別山紅色老區佛教聖地九華山等特色經營,還有黃金水道長江以及淮河的內河航行事業,還有皖西北重鎮阜陽這個全國著名的農民外出打工集散地,在人多地少機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前提下,只要江浙滬珠三角北上廣深需要,能去打工儘量出去打工,只要薪酬待遇合理有什麼理由不出去呢?正象農民工中流傳的話“只要錢到位啥活咱都會”。實際安徽現在的發展已經蠻不錯了,不要光看錶象,就城鄉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完全不比鄰省河南山東湖北江西差,如果假以時日,保持定力沉住氣,不亂攀比瞎折騰搞內耗,安徽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神秘的東方之音



我是黃山區的。我家住在黃山腳下。我們這裡交通閉塞,只有一條高速。我家住在太平湖。我們這裡風景很多。生活條件並不好。我們這裡靠茶葉維持生活生活。沒有火車沒有高鐵。上我們遊玩的人太少了。


qzuser273914588


我來說一下 我是搞攝影的 上個月拍了個十五年同學聚會,(地級市一中普通班)聽了同學們自我介紹,一個班46名同學,三人在本地(兩人公務員,一人經商)其餘的人都在外打拼,主要分佈在南京(十幾人)上海(十幾人)海外4人 本省的就幾個人, 我感覺還是安徽人才留不住,想要多大的發展,困難相當大,不過安徽近幾年在留住人才方面也是做的非常努力。


Xc永勝


安徽應該北邊大力發展沿淮城市蚌埠,南邊大力發展沿江城市蕪湖。依託淮河和長江的地理優勢,讓蚌埠帶動皖北,蕪湖帶動皖南,蚌埠蕪湖再共同輻射皖中!從而帶動整個安徽發展!

安徽定位合肥,重點發展合肥是一大敗筆!合肥無文化底蘊歷史,不沿江不靠淮,地理位置尷尬!北輻射不了皖北,南帶動不了皖南!合肥處於安徽中部,目前只是單純在吸血,不但無任何吸引力,反而把安徽攔腰斬斷!導致如今安徽皖北和皖南產生隔閡,差距越來越大!用合肥來帶動整個安徽,是屬於小馬拉大車,心有餘而力不足!

安徽應該大力打造真正的雙核城市――蕪湖和蚌埠!淮河流域重點打造蚌埠,長江流域重點打造蕪湖!讓蚌埠輻射皖北,讓蕪湖輻射皖南,再加強蚌埠和蕪湖的文化經濟政治交流,從而讓皖北皖中皖南串聯起來,整個安徽凝聚力更強!

現如今把精力放在合肥,合肥不僅不能輻射整個安徽,反而腰斬安徽!皖北和皖南等於生生被隔斷!如今都不服合肥,導致整個安徽被合肥阻斷!喪失凝聚力!安徽成一盤散沙,皖南皖北各自為戰,南北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安徽人才大量外流!合肥帶動不了安徽,只會吸血!導致安徽越來越瘦弱!

安徽有淮河和長江,卻不好好發展淮河和長江城市,有浪費資源之嫌!我覺得安徽應該做到:皖北看淮河,皖南看長江!江淮帶合肥!這樣安徽才能上下團結一致!吸引外來人員!

或許集全省之力可以打造出一個超級大城市合肥,但是別的城市就會骨瘦如柴!差距越來越大!肥一城而弱全省!大力打造新雙核蚌埠和蕪湖,安徽會均衡發展!強兩城而壯安徽!畢竟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


JH朕當時就慌了


安徽省就是政治的產物,本省地級市之間認同度太低。清康熙年間, 安慶桐城的大學士張英張庭玉父子,提議把江南省拆分,並把家鄉皖西南小城安慶府做為省會。 康熙對張英的話一直就是言聽計從。所以才有了安徽省,安慶才成了省會,但是安徽巡撫不願去啊,總想留在江寧府或太平府。賴在南京92年才搬去安慶,安徽學政一直就在太平府沒走。 從太平天國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安徽就一直是主戰場,也沒消停過。 蕪湖是煙臺條約後從太平府分出來開埠,給洋人做生意的,原太平府碼頭也遷去了蕪湖。隨著鐵路公路的建設,蕪湖和蚌埠一個皖南中心城市,一個皖北中心城市 地位上來了,新中國成立的時候這兩個市是省會的主要競爭對手,誰知道毛主席一句話合肥成了省會。我的家鄉六朝畿輔,五代名郡,金陵鎖鑰,建康門戶,南直隸第一府太平府沒落了, 現在在安徽,馬鞍山地區就沒什麼存在感。也得不到什麼利好的消息,安徽發展起來發展不起來。跟我們關係不大,最多也就是少被吸點血而已。 自己掙到錢才是王道,民富才是王道。其他的沒什麼意思。


博浪的水手


安徽省發展不起來?那小編想反問一下,怎樣才算發展起來了呢?是像沿海省份的經濟那樣發達才算發展起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中西部的省份都可以說是發展不起來了。其實安徽與大多數中西部省份一樣,發展水平其實在同一梯隊裡。在中西部地區,只有湖北一個省份的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餘省份的人均GDP大都處在4~6萬元之間。

造成這個局面主要是原因是改革開放改變了我國的經濟格局。改革開放之初,其實全國大部分省份的發展水平差距不大,但沿海省份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因此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經濟率先騰飛,因此如今發展水平在全國領先。而中西部地區主要是進入了新世紀之後,在國家實施的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戰略下,發展速度才快速逐漸趕超沿海省份,如今還處於追趕狀態。

其實安徽近年來的發展並不慢哦,我們以2018年數據為例,安徽各市的GDP數據如下表。從中我們就會發現,安徽雖然還有很多城市的GDP不到2000億元,但安徽有3/4的城市名義GDP增速超過10%,即使增速最低的淮北,也達到了6.7%。如果保持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假以時日,安徽發展水平將會趕上乃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錦繡中源


一直以來,貪窮似乎成了安徽代名詞。筆者因為工作的原因,也接觸了很多安徽以外的朋友。那麼他們是怎麼看待安徽的呢?

首先,說安徽欠發達甚至貧窮,有參照物的原因。譬如江蘇是筆者的第二故鄉,和江浙滬一帶的朋友聊起安徽,那概念就是落後。

其次,筆者常年行走於西北,在陝甘寧青彊也有一邦鐵子,有時候一起提及故鄉安徽,朋友們則經常伸出大拇指:安徽,真是好地方,富足,太棒了!

再舉個例子,筆者常去山東,那是經濟大省。GDp值足足是安徽3倍。但遊走在齊魯大地放眼忘去,印象中的山東,整體似乎並不比安徽好,膠東半島堪似沿江,魯南不比皖南,甚至落後於皖北,青島濟南的繁華程度不勝似合肥蕪湖,儘管前者在經濟總量上領先。

當然,上述三點,只是直觀。那麼具體到實際,安徽在全國的真實位置真的是像江浙朋友們的那樣差評嗎?



我們來分享一下2017安徽數據在全國的真實地位,2017安徽全年GDp總量預計2萬8千億左右,列全國十二位;2016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列全國第十四位;另外安徽的財政收入以及人均消費水平兩項指標也居全國中游甚至靠前。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安徽緊鄰江浙滬,參照物太強大,作為一個欠發達省份被強者視作後進生,也屬情理。當然這不是造成安徽落後形象的直接原因。



從人均生產值上看,安徽列全國第25位!絕對值全國倒數!難怪安徽成為落後代名詞,原來根源在這裡找到了一大半,要知道,GDP值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水平的黃金標準。

那麼安徽的人均GDP真實水平真的那麼低嗎?答案是否定的。

大家知道安徽是一個擁有7000萬左右人囗的一個泱泱江河大省。新中國前,安徽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上繳財稅都一直穩居全國前六。建國後,由於歷史原因,國家在安徽的投資僅略高西藏,列全國倒數第二,在那計劃年代幾千萬人囗和幾百萬人囗投資相提並論且墊底,是什麼概念可想而知。

改革開放後更甚,東部沿海先行戰略再到西部大開發均與安徽無緣,.敢為人先資源豐富的安徽伴隨的是水災、洩洪丶物資調出顧全大局…直至上世紀末,一個農業大省工業小省,造就出了1000萬以上出省滾滾滾鐵流。

這1000萬人囗常年打拼在外,為外省創造著GDP,但在省內這1000萬人囗卻要均攤GDP,因為這裡所統計的1000多萬人戶籍仍然在安徽,要知道這1000萬人囗大多是安徽主要勞動力,他們在外省創造的人均生產值要遠高於省內的留守人囗!這種情況在城市化水平尤低的安徽農村更甚!

筆者在家鄉巢湖有一批發小,在上海北京新疆等地事業有成,有的年營收高達數億,他們戶口基本還在安徽,但他們的經濟來往幾乎全在外省所在地,為安徽以外的地方創造了大量GDP,在省內他們卻恰恰拉低了安徽人均經濟數據水平!這種情況在阜陽、六安、巢湖等勞務輸出大市尤甚。

當然,上述情況在中西部省份是普遍現現象。但絕不可否認安徽是際GDP統計重災區中的重災區。

說到這裡可以推斷,人均經濟值偏低很大程度與統計方式拖後腿有很大關聯,尤其象安徽這樣一個人囗外流超級省份。當然自身欠發展的客觀因素當然要必須正視。

綜上述,安徽在全國實際水平處中游,你來看看走走,絕對可以看到一個與你聽到的、想像的,一個不樣的安徽。

筆者前段時間去家鄉含山清溪朋友家,幢幢洋樓別墅,留守老人孩子其樂融融,子女大都在市裡創業購房。一幅城鄉小康錦繡畫卷正徐徐展開…


當然,安徽本身缺少宣傳,也是安徽“貧窮落後”的一個重要原因。

沿江及皖中,合肥一直高於全國水平;皖北、皖西南山區如果更上一層樓;加之安徽近幾年後發優勢顯現,民工返潮回暖,全省的人均水平一定會有個積極的提升。隨著中部崛起戰略以及全面融入長三角的落實,省會合肥狀態神勇已昂首殺入省會十強,隨著高鐵中心和科學中心的坐實,合蕪必將引領全省闊步向前,進入全國第一方針,重拾安徽昔日輝煌!

安徽需謹醒奮進,無需妄自菲薄!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祝全省真幹實幹,早奔小康!


李文義188




起來。安徽想發達,必須要留往人,讓出去的人都回來!


平淡如心


這就是改革開放的先機問題,我國改革開放首先從沿海省市開始,嚮往富裕對於安徽人的吸引力當然是義不容辭,恃別是安徽的鳳陽小崗,在全國率先承包土地,蕪湖年廣久傻孑瓜子率先致富,安徽人明白先機的重要,嚐到了吃飽飯,想富裕,必須膽子大,深圳,沿海已經逐步放開,而安徽仍在觀望,而安徽的年輕人巳按捺不住好奇,紛紛南下北上,很多抓了先機的年輕人,闊綽的衣表,花錢大氣,讓在家的年輕人憋不住,再加上每年從學校畢業大學生,首選廣州深圳,還有江浙,福建廈門,珠海,石獅等南方開放商貿企業活躍地區,農村的土地荒蕪不少,剩下的是老人小孩,每年春節,安徽返回家裡的,城市農村的人在全國也是聞名,最能耳熟能祥的安徽 小保姆,建築工,安徽建築工頭,小土豪,當然,也出現了先富起來的個體企業家、大老闆,但安徽的人才幾乎被抽空,安徽的城市農村幾乎滯後乏力,發展無力,直到中央提出中部崛起,那時安徽成了鋦底,難以啟齒,直到二OO三年,逐步才緩過來勁,以合肥為首到沿海軺商,每年搞引資對接,到處建立安徽人聯誼會,邀請安徽大佬回家鄉投資辦廠,做了大量招回工作,安徽的發展才有了風迴路轉,但由於安徽南方與江浙接壤,還是無法招回起步早的成功的下海人才,要想安徽能走上發展的快車道,招回人才是重頭戲,要加強安徽的凝聚力,樹立安徽人的自信力,領導層將安徽未來規劃藍圖要深入人心,讓安徽家喻戶嘵,讓安徽人同心同德建設安徽發展安徽,能讓安徽民生工程看得見摸得著,切實地有所感受安徽家鄉的鉅變,不光要吸引全省的處出人才人力迴歸安徽,還要用各種方法吸引全國,甚至世界上的人才來共同發展安徽。


mdlsc


眾所周知:長三角城市群範圍是:江蘇浙江上海三個行政區的全部轄區。但是,2016年,國wu院關於長三角城市群的批覆,去掉了江蘇北部,浙江南部,加入了安徽東部。同時,明確上海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為3個副中心城市,其餘22個市皆為四大中心城市的衛星城。安徽猶如空降般的突然成了長三角城市群的一員,驚掉了一地下巴!

看看合肥的最新定位:

1,國家科學中心城市(這個定位全國僅三個:北京、上海、合肥)。

2,長江中下游中心城市(這個定位原本是南京的,南京升格為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後,把這個定位給了合肥)。

3,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為3個副中心城市)。

4,安徽省會。

綜合以上4點國家定位,誰還敢說合肥不如一個普通地級市蘇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