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農村現狀,農民工村幹部老齡化,宅基地空心化,怎麼辦?

親!請點下右上“關注”,我們一起為新農村建設建言獻策。

先聲明一下,這裡講的黃淮海農業區,是以農業生產為主業的行政村,可一年兩熟種植糧食作物之外,種植戶靠在承包地裡播種棉花、紅薯、花生、馬鈴薯、大豆等常規經濟作物換零花錢的純粹農民。

是的,這樣的黃淮海流域的農業耕作帶也適合栽培梨樹、桃樹、蘋果樹,在承包地裡創建一個果園,成為果農;還可以扣大棚種植蔬菜成為菜農。


北方農村現狀,農民工村幹部老齡化,宅基地空心化,怎麼辦?


可鄉親們怎麼折騰,一家人風裡來雨裡去忙活了一年,算算還不如到城市去做一個農民工。如果那個種植戶沒種好管好,又趕上市場行情差,這幾年折騰下來,與打工相比,反而成了貧困戶。

在城鎮化過程中,新農村建設國家也特別重視,因此三農成了每年的一號文件。可三農領域的產出,在整個國民生產總值中的貢獻佔比顯然是越來越少。


北方農村現狀,農民工村幹部老齡化,宅基地空心化,怎麼辦?


比如我生活了50多年的僅有500人口的行政村,除去宅基地佔用,現在還有約700畝農用地,種植模式為小米和玉米一年兩熟耕種模式。這700畝農用地,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還是通過家庭農場經營,都沒有找到承包地增收的出路,搞田園綜合體、農家樂等休閒農業更是扯淡。

因此村裡除了考上大學走去的,更多農戶家的青壯年只能外出做農民工,就連有不少行政村的村幹部也是農閒就出外打工贈送,因此村委會幾乎常年鐵將軍把門。

面對北方多數以農為業的農村現在,該怎麼辦?

在北方,大部分這樣的農業行政村該怎麼辦?出路又在哪裡?是的,你可能看見新聞上經常報道的特色農業示範縣,特色農產品示範村,各種名目的合作社紅紅火火。這個你到實地做一個調查,這些紅火的背後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背後的政策導向下的各種扶持,並不能推廣到全部行政村去。


北方農村現狀,農民工村幹部老齡化,宅基地空心化,怎麼辦?


鄉村振興,就要轉移農村戶口落戶城鎮,的確國家出臺了很多利好政策,例如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取消了落戶限制,可作為農村戶口的的農民,到城市落戶後,能跟城市原住民有相同的養老金麼?在農村居住還有新農合醫療保障。還有農村戶口不在了,農村宅基地是不是要被集體收回?

目前,在泛建築領域打拼了幾十年的506070後農民工老齡化已經成為事實,這部分老齡化的農民工勞動力日趨下降,在勞務市場上沒有了競爭力,就連擁擠的城中村廉價出租房,工地上簡易木板房裡,也逐漸容不下勞動力正在喪失的這最早一代農民工。


北方農村現狀,農民工村幹部老齡化,宅基地空心化,怎麼辦?


沒有足夠養老金支持晚年生活的他們,只能回到出生地的行政村裡,做留守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實際上不少這樣的老人也是貧困人口,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還不如五保戶。

農民工老齡化農村幹部也老齡化

第一代農民工老齡化後,自然回村裡當留守老人了。

可是農村的村幹部也嚴重老齡化了。遠地方,我不知道,就我們鎮17個行政村和周邊,我能調查瞭解的40個行政村的村幹部——特指村支書一人來說,60後以上佔比95%.

我的一個戰友他是71年的,被稱為年輕村支書,他在村裡發展的老土布加工廠還上了央視,但產品賣不出去,便宜了沒有利潤。無奈,只能把土布加工廠關停。現在他帶領一個村民成立了家庭農場,以養殖肉鴨搞示範村。


北方農村現狀,農民工村幹部老齡化,宅基地空心化,怎麼辦?


1971年出生的村支書都算年輕了,可見村幹部老齡化到何種程度,是的,最近鄰村由於幫派之爭,老支書下野了,但他培養的家族裡的侄子重新上臺,下野的老支書當了太上皇。

作為在村裡生活的還喜歡思考的農民我,經常想把村幹部徹底年輕化,就讓村裡那些考上大學的90後們回村直接做村支書一把手。死氣沉沉的村裡,需要年輕人來折騰一下。可這也只能是個人想法而已,沒有高層強有力的政策法規,怎麼能落實?

宅基地空心化

越是以農為業的行政村裡的宅基地,空閒的越多,這個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你可以做個鄉村旅行,從地圖上導航到距離城市最遠的農業村,然後向城市旅行,你會發現距離城市距離越近的村莊人口越多,而那些偏遠的農業村,除了過年,村裡真找不到一個年輕人。村裡的宅基地也是空閒,房屋又破爛。

北方農村現狀,農民工村幹部老齡化,宅基地空心化,怎麼辦?

儘管新出臺的土地管理法,對農村空閒宅基地做了可在村集體經濟組織內有償轉讓,也可租賃給有需要的人群。

可是人煙稀少沒了人氣的那些農家小院,也就不再吸引人了。

如上是俺對農村現在觀察後提出的問題,但怎麼能解決這些問題?只能期待專家教授們給出解決的對策了。萬能的條友們,你們那兒的農村現狀是怎麼樣呢?請您來留言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