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禅堂的师父常年打坐修行,不轻易见人,你回去吧。”


特地从天津赶到扬州高旻寺的陈毅谦吃了个闭门羹,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于是不动声色地在寺里住了下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他要效仿刘备“三顾茅庐”,请禅师做他的模特,以此创作自己的彩塑作品。

佛心 佛像

彩塑是在泥塑上敷彩,大多是对现实的人世生活的描写,朴实、直观。它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小巧精致,色彩丰富,从古至今备受推崇。

1991年,陈毅谦进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又机缘巧合师从逯彤、杨志忠、张锠等前辈艺术家,所以他创作从不草率。“过于高大,易生敬畏;太过矮小,易失礼度。”此次,陈毅谦就是为创作《虚云禅师像》而到扬州。其实这件作品,已是他创作的第三个年头,前两稿,都不满意。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虚云禅师像

“高僧深受百姓敬仰,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让人不生敬畏,也不失礼度。虚云禅师坐阅五帝四朝,德高望重,更是禅修的最高境界。”陈毅谦要创作虚云禅师打坐入定的场景,要让泥人有内涵感,还要让它拥有艺术感。不亲身到访虚云大师参禅悟道的地方,是做不了那种无欲无求的寂静感的。

最初,他请了一个早年在扬州高旻寺禅堂里参过学的朋友做模特。其实朋友的形体特征与虚云大师差距甚大,但他十分坚持,认为佛法的气度是相传的。陈毅谦对朋友参禅的坐姿研究了许久,画了许多小稿,修改了多次,可总觉得差点什么。创作陷入了瓶颈,陈毅谦便一咬牙动身到了扬州高旻寺亲自拜访。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十八罗汉

诚心终究会打动人心。高旻寺的智海禅师同意了,陈毅谦便终日跟着禅师,观摩他和其他禅师参禅的模样、神态、坐姿、衣纹等,拍了上千张照片,但他依然没有找到突破点。“研习佛法吧!”智海禅师低声地一语,令陈毅谦仿佛醍醐灌顶。

坐禅入定,抛却杂乱的情绪,放下混沌的意识,陈毅谦开始逐渐忘掉自我,进入另一个境界。慢慢地,他将自己参禅的感悟与娴熟的彩塑技艺结合起来,让虚云大师端坐于巨石之上,眉发皆白,衣衫褴褛,双目紧闭,脸上透着悲悯,却是安静祥和、肃然仙风。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陈毅谦在创作中

本心 本源

“很多人不了解彩塑,将‘彩塑’简单归类为‘雕塑’和‘民间艺术’,但我始终认为‘中国传统彩塑’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艺术门类。”说起彩塑,陈毅谦一改沉默内敛,滔滔不绝起来。“雕塑是用凿子或其他工具将木石、金属或其他材料雕刻塑造成一定形象,而彩塑是在泥塑上敷彩,两者在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传统的彩塑容易受空气湿度、被时常移动等因素影响而受损,难以长久保存。“当年 ‘泥人张’一脉的彩塑享誉民间甚至是宫廷,但现在要看到传统 ‘泥人张’彩塑已经是奢望了。”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像

在之后的创作中,陈毅谦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材质进行创作。为了使彩塑既保持传统泥人张彩塑的特点,又使其材质坚韧而易于保存,提升其收藏价值,陈毅谦尝试在青铜、银、金等金属材质上施以彩绘,并融入了珠宝、兵器制作等其他技艺。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银质彩塑弘一法师像

2004年前后,陈毅谦突破材质限制,以金、铜、银等材料替换传统泥材,尽施

超写实雕塑技法。因硬质金属的支撑力更强,原本一般高约40厘米的案头彩塑扩展了体量,最高可至1米以上。

“作为艺术品,金铜彩塑的材质虽然在泥材上有所发展,却不能简单以材质论高下,而是以它的艺术表现力为标准。作品所选用的材质需视作品所要表现的题材和内容而定,有的可能适合于铜,有的则适合于泥;有的适合于摄影,有的又适合于绘画。这是根据题材的需要来选择的。所以,在艺术面前,材质并不是最重要的。”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像

初心 初愿

做艺术是一辈子的事,学习和传承也是一辈子的事。

陈毅谦工作室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开华道20号智慧山南塔,现在加起来也不过10个人,因为工艺的复杂性,10个人学习不同的技艺,各有所长,绘画好的做绘画部分,塑形好的先从塑形入手。

工艺的复杂性也限制了彩塑的发展,从选题、塑稿,到铸造、着色,任何一个步骤都可能出错,一旦出错就全部重来。所以一件作品的创作少则半年、一年,多则两三年。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陈毅谦的彩塑工具

学习彩塑的时间则更长,要掌握全部流程至少要10年。即使是一名擅长绘画的学生学习泥塑彩绘也要3年左右;再学习塑形,需要3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还要学习翻模具、精修等。当这些工艺都掌握后,还要看作品的艺术性如何。所以艺术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学习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是要倾注一生的。“大多数人刚开始有热情,过了两三年还没有成就,就会打退堂鼓,开始怀疑自己,于是选择了放弃。”传承结果并不理想。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彩塑需要的一整套工具

不能要求别人,陈毅谦便决定从自己做起。他厌倦了无休无止地模仿别人,开始塑造自己的风格,以中国传统的彩塑为基础,学习和借鉴泥人张彩塑,融合中西文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我的目标是把彩塑做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净慧老和尚像

与充满激情地创作不同,陈毅谦也会“慢下来”,虔心研读高僧的传记和著作,力求解读这些修行者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原貌。为了更好地把握塑造罗汉的神态,陈毅谦去五台山和黄梅四祖寺参加千僧斋法会,更系统地参学禅修和佛教典籍,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创作“疯魔”了,要“出家”。

陈毅谦的举动告诉世人,作品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更多的是创作者内心世界外化的反映。心随意动,这才是艺术品最本真的意义吧!

从天津到扬州,他只身入庙,只为塑好一块泥巴

文丨龙凤君

图丨陈毅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