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總是控制不住發脾氣,怎麼辦?

倔強的小強2018


預期差導致情緒。孩子寫作業,如果老是不會,家長肯定會有情緒。

因為,家長對孩子是有期望的:
第一層期望:家長希望孩子上完課就懂了,而且會寫。

第二層期望: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自覺地寫作業。

第三層期望:家長希望自己講一遍孩子就能懂。

第四層期望:家長希望孩子聽懂了就能做對。

第五層期望:家長希望孩子這次懂了,下次還能懂。

第六層期望:家長希望自己反覆講了之後就理解了,而且有融匯貫通的能力。

以上是家長心理的一些常見的預期。一般來說,家長不會輕易地發脾氣,只有層層期望被打破時才容易控制不住。

比如:

孩子上完課回家,有一半作業不知道如何寫。這是打破家長的第一層期望,但是一般家長還能忍受。

但是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你不催他,他就根本不動。這是打碎你的第二層期望。

萬般無奈,你給孩子講解,但是講了一遍之後發現孩子一臉懵,你會覺得孩子沒有認真聽。這是打破第三層期望。

好不容易你看到孩子好像聽懂了,於是你給孩子做些題目鞏固,結果發現換了個題目孩子又錯了。你會覺得孩子死腦筋,不靈活。

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孩子上次會的題目又做錯了,問孩子怎麼想的,結果ta似乎什麼都忘記了,一點思路都沒有了。


這些問題都很常見,因為,隨著你的聲調的提高,孩子的情緒也在起變化。孩子觀察到你的變化,結果ta就從題目本身,轉移到如何抵禦你的脾氣上面來了。

孩子的注意力不強,一旦ta開始思考如何對付你的脾氣,那麼就無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思路更開闊,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要輕易地起情緒。


控制自己的脾氣,需要注意孩子發展的特點,ta之所以不會做,有可能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一般我們都要一一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

1、孩子上課聽講能力差

有些孩子上課老走神,無法有效吸收知識。這些知識實際上不多,家長只要給孩子輔導一下一般都能懂。但是家長輔導只是短期辦法,提高孩子的上課能力才是關鍵。

孩子坐不住,走神,可能是上課的內容孩子不喜歡,也可能是孩子聽不懂,基礎太弱。試著給孩子預習一下,教會孩子如何聽課,否則光靠家長課後輔導是無法穩定提高成績的。

2、孩子貪玩,不願意寫作業

這也是常見的一種情況。建議家長要給孩子生活中減少誘惑,儘量家庭中減少看電視,玩手機等行為,否則孩子很容易被吸引。

給孩子多看一些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榜樣不是看幾個就能讓孩子迅速轉變的。孩子的內心變化很慢,需要長時間地接觸才能形成穩定的影響。

給孩子定規矩很重要,寫作業有寫作業的規矩。什麼時間寫,做到什麼程度算符合要求,這些都是要有個大致的規定。


3、讓孩子獨立,更有責任感

很多孩子就是因為欠缺做事的機會,生活中都是玩,完全喪失了該有的責任感。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責任意識,孩子覺得自己的學習是為了家長,而不是為自己,那麼就容易陷入非常被動地學習。

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任務,讓孩子有為家庭服務的意識。同時,孩子能夠自己完成的任務儘量要自己完成。


4、輔導作業講方法

方法一:儘量不要在原題上講

孩子有習題不會的,我們儘量不要直接給孩子講。如果你把這道題給孩子講了,那麼對她就沒有太大練習的價值了。因為孩子就是記住了,但是不是真的學會運用了。

比較好的方式是講一道類似的題,至少改變一下數字和物體,讓孩子學會基本的遷移。

方法二:讓孩子有些成就感

有些作業太難,孩子暫時完成不了,那麼我們就讓孩子先放一放。如果老師要求必須完成,家長可以先讓孩子把答案寫下來,然後家長自己把題目記錄好,等到週末的時候再讓孩子做。

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我們要儘量減少批評孩子。當然,如果孩子懶惰,不願意思考的話,我們可以教育孩子。但是如果是有一些小錯誤,或者是太難了孩子理解不了,那麼家長的批評反而會讓孩子更無助,內心更加的害怕學習。

家長有必要創造一些環境,讓孩子感覺自己能夠做好。學校的學習讓很多孩子產生了不好的心象,家長有條件可以自己開展一些學習活動,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比如:我的孩子一年級,我就會和孩子一起寫日記,交換著讀,互相點評。孩子慢慢地就會愛上寫日記,並且不會害怕。有些家長只是批改孩子的日記,指出孩子的問題,卻沒有想到孩子可能會因此感到害怕,因此而退縮。通過交換日記的方式,孩子會更明白怎麼寫自己,如何改正。


方法三:給孩子一些自主性

自主性很重要,孩子自己決定的事情,往往可以做得更好。因此,我們給孩子定好計劃之後,可以讓孩子試著自己做事。當孩子能夠自己安排事情的時候,ta的內心對自我的感受就會更好,也更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以上是我給您提的一些小建議。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一方面要清楚地認識到孩子的不足是暫時的,這會讓我們更好地保持心情,同時也促使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其次,如果孩子過於懶惰,那麼打掉孩子的惰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要注意提供正確的方法給孩子,另一方面也要監督孩子執行下去。只有孩子發現自己能夠做到的時候,ta才會更加相信自己,也會更加相信家長對待自己的方式。

我是翼翔老師,專注悟空教育類問答。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教育話題。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出去轉一圈吧,來說說我姑娘,四周半,問他沙子個水泥加什麼能粘在一起,跟我說石子,等封,路上遇到個沙堆,帶她去看,幹沙和溼沙,哪個是粘在一塊的,回答溼沙在一塊的,問她為什麼粘在一起,“因為有水啊”,然後又問她,沙子和水泥加什麼能粘在一起,想了一下,回答我,“磚頭”又重新問她沙子,之後問了幾遍,給我來就不知道,下午她爸跟她聊天,中國說中文,那英語是哪國說的,想了下,“美國”,她爸想了下,沒毛病,但不是他爸想得到的答案,又問她一邊,想不到,我說,中國說中文,日本說日語,法國說法語,泰國說泰語,英國說什麼,“英語”,很好嘛!中國說中文,英語是哪個國家的語言,“不知道”!我跟她爸都好糾結,這是像誰,傻姑娘!





十一與姐姐


家裡有學生的家庭,都會面對孩子寫作業這樣的問題,大部分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但是學習成績好,學習習慣好的孩子,家長應該特別幸福。


我家孩子一年級,學的也是比較費勁,輔導作業也讓我傷透了腦筋。有時候再想,現在的孩子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上學的時候,父母根本沒時間輔導我寫作業,都是自己獨立完成。為什麼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的學習卻讓父母們傷透了腦筋。怎麼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對孩子發火。

首先,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放學後,不要著急讓孩子寫作業,應該先把白天所學的知識再複習一遍,看看有沒有不懂的,不懂的及時輔導,等他都會了再寫作業。

其次,遇到孩子不會的題目,切忌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要一步一步引導他自己思考,也可以舉例,但是不建議講解原題,等他學會了再做作業,這樣就不會出現孩子總不會的現象。

最後,為什麼同一道題講了好幾遍孩子學不會,我們要分析一下,是不是我們家長的問題,是不是把題目講複雜了,孩子不理解。我建議家長輔導孩子的同時,請每天看看他們的課本,學到哪裡了,儘量把題目講的通俗易懂好理解。其實,有時候是我們太著急了,要求太高了,做錯了就要打,導致孩子怕出錯,但是越怕錯越出錯,我們要適當的允許孩子自己獨立做題,哪怕出錯了,也不要嚴厲指責他,應該好好幫他分析,哪裡做錯了,然後再教他,多教幾遍。


陪讀媽媽談教育


以前陪著孩子寫作業,我不是嫌她寫的慢就是寫的不認真,每次回家來寫作業,家裡都是一番雞飛狗跳!好累好累啊😔!

現在我學聰明瞭,你寫作業我不再陪著了,我去做我自己的事兒,做家務,或者看書,或者陪老二玩,但是我不看手機或者電視!初步看成效不錯😄!如果她再做的慢或者做不完到點就不讓做了,讓她去跟老師交代,這樣幾次她就怕了,做不完自己也著急!


WTO1588796


默唸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木有用啊,打一頓吧,一頓不行就兩頓😜我家的方法是,不管,讓他自己做,做完才能吃飯看電視,不做完免談,我家孩子不但磨嘰而且馬虎,我是能拖一會是一會,我才不看著他,讓我自己氣死呢😁


不聽話就該打屁股


你不要把你兒時受到的待遇放到自己孩子身上!

為什麼會這麼說,好多時候可能來自自己潛意識,可能在你兒時,在寫作業時,父母的態度可能讓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時境過遷,可能自己都忘記了,但是就在自己的潛意識中,卻不會消失,面對自己的孩子,有時表現出非常的不耐心,但是面對其他的孩子,即使非常笨,但是也會耐心的去講解無數次,這會讓別人看來你是多麼的有愛心,面對自己的孩子卻不會這樣。

這樣的事情其實也經常發生在很多人的身上。我覺得自己的孩子無論是反應能力快還是慢,都是自己的孩子,放下那些來自自己內心的不爽,耐心的去講解,要及時的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信心,告訴他,他是很優秀的。請記住,不要忘記吝惜給孩子鼓勵,要誇就真心誠意的誇,讓他能體會到他是真正的優秀,這樣,孩子長大後,起碼不會自卑,是很自信,並且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扭扭捏捏,大氣。如果你不信,可以試試哦!要拿出真心的非常喜歡自己的孩子。在兒時若有這樣的環境影響著他,我真的好羨慕。

教孩子寫作業,發火也要在發火前問問自己,到底應不應該發火,為什麼要發火,怎麼做才能減少或者不讓你發火,自己思考後,就要反思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認真,粗心,還是真的不會做,還是老師講解或者你的多次講解孩子都根本沒聽懂。在這些都充分思考後,我相信你自己肯定有解決辦法了吧!並且他做對後,讓他時刻牢記成功的感覺竟然這麼美妙,那麼遇到任何事,他都不會先考慮退縮,而是想的是成功後,自己會有怎麼樣的成就感,他會無法自拔,總會迎頭解決困難。父母在給適當的幫助,還有那些不能成功的呢?

如果有機會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並且在出去的同時,要讓他多思考,為什麼會這樣,這些事物的發展,為什麼會這樣子,一些物理現象或者別的現象,能解釋的情況下,多和孩子去交流,激發他探索的愛好。並且要充分的去思考或者觀察它還有哪些愛好,對哪些比較感興趣,會不會發展成一個興趣,可以嘗試的去報班,為他的德智體美打下良好的基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好了,以後就會更加的優秀。並且要多觀察他的一些變化。為了更好的相處做準備。

總結:不要吝惜對自己的孩子鼓勵,愛!並且發自內心的去喜愛他,那麼他長大後絕對會比別的孩子更優秀哦!請相信,你還有別的想法歡迎交流討論哦!


歌舞青春的少年


有些家長只要一輔導孩子做作業,就忍不住發脾氣,怎麼辦?其實簡單隻要三招:1,發火時默默告訴自己三遍,孩子是我親生的,我親生的,我親生的!讓情緒慢下來,從心理學的角度,人的大腦可以分情緒腦和理智腦兩部分。當我們被情緒帶動時,其實是情緒腦開始運作,當怒火攻心時,你要先對自己說:我確定要發火嗎?我發火有什麼用?我發完火會後悔嗎?問完幾個問題,這時往往你理智上來了已經冷靜下來。2,當情緒腦冷靜下來,理智腦要快轉,問孩子不懂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是我說的不清楚?還是我說的方式不適合他?3,與孩子一起探討、讓孩子說出問題,你問問孩子,感覺問題出在哪裡。孩子見你沒有發火責罵,反而平靜的和他探討,那麼他也會積極開動腦筋的,經過幾次引導,他會意識到是理解出問題,還是不專心,還是什麼原因,對症下藥.總之,陪孩子做作業時,家長要做到“一慢一快一探討”,讓情緒腦慢點,讓理智腦快點,然後和孩子一起探討解決的方法。相信這三個方法,能夠讓家長少發火,孩子更進步。希望回答有幫助。



珏珏談育兒


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總是控制不住脾氣,我想這些家長,都錯誤了理解了關於輔導作業這一個事情。弄明白了,就不會發脾氣了。

一、作業是誰的?

作業是誰的?毫無疑問是孩子的。不做或者做不好,是誰的責任?毫無疑問是孩子的。

二、是輔導作業還是輔導自己的面子?

如果是輔導作業,那麼孩子做與不做,做得好還是不好,我們第一反應應該是怎麼樣去幫助他解決這個難題;

如果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擔心第二天在班群被老師點名,被老師叫到學校,那第一反應是一定要孩子做好,做不好就逼著做,8點沒做好那就11點!

三、同時期的你做得怎麼樣?

去問問老人,同時期的你做得是否比孩子出色。

他只是一個孩子,面對的知識對於他來說就是新知識,既然是新知識就會面臨很多疑問,需要很多的練習才能掌握。

用成人的知識積累和經驗去批判一個孩子做得不好,做得不夠好,這完全不公平。這就好比馬拉松冠軍嘲笑普通人沒耐力,公平嗎?

不信?跟孩子一起學“生僻字”這首歌,保準孩子學得比你快,唱得比你好。

四、作業需要全對嗎?

如果作業需要全對,那還需要老師批改幹嘛?作業除了讓孩子得以練習當天所學知識,還是讓老師得知自己教學成果如何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作業不需要全對,該錯的,自己怎麼樣都教不進去的,留給老師去做。老師不負責任那是另外一說。

五、輔導輔導,不是主導

都說輔導孩子做作業,主導者並不是家長自身。

我們更應該關注的不是孩子的作業怎麼樣,而是孩子的學習習慣怎麼樣,孩子的學習思維怎麼樣,孩子的學習心態怎麼樣。

六、控制不住脾氣的惡果

當人處於害怕的狀況的時候,所作出來的事情往往遠低於自己正常水平。

這也就是為什麼家長越怒吼,孩子越錯得離譜。“九九四十五”的視頻,相信大家都看過。

而越是面對家長的怒吼,孩子的心思就越不在學習上面,完全放在害怕上面。

“九九多少?!”父親怒吼著;

“快說啊!這不剛背過嗎!別告訴我你忘記了!我要抽死你!”面對正在思考的孩子,父親再次怒吼;

“九九四十五!”孩子怯怯的答道,沒辦法,在恐懼之下,他只能選擇“快點說”,而不是最準確的答案。

接下來就是父親開撕,孩子痛哭了。


淅爸育兒記


我覺得這是很正常也很普遍的想象!我旁邊就有好幾個同事,每天因為輔導孩子的事弄得家裡氣氛不和諧!

就算是老師,也有教孩子教到崩潰、教到“被氣死”的時候!不管是生氣、大罵,我覺得家長只要就事論事,不要把做功課的情況拿到生活裡,特別是不要打壓孩子、不要把“你是豬嗎”“你為什麼這麼笨”帶到生活裡,不要上手就可以了!

小孩子小的時候,他注意力和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吼”、“罵”這些在這裡要當它是提示詞,都是重塑、引起注意力的手段!有些孩子你和她好好講一百遍她記不住,你一生氣吼了一句她一輩子都記得!我旁邊有一個同事的女兒,每天做作業都要看《小豬佩奇》不看就鬧、哭,最後作業做不完也哭,同事拿著橘子教她1+2等於幾,交了一晚上都是等於2,數著三個橘子嘴巴里還是說2,同事憋不住發火,她老公還生氣罵同事,說她沒耐心。結果親自上陣,三分鐘不到拍桌子了😈,直接氣的把電視遙控拍壞了,當時孩子可能被嚇到了,自己主動拔掉電源線開始做作業,到現在那個孩子每天自己回家寫作業,父母檢查簽字以後才看電視!大家都開玩笑說“早知道摔壞一個遙控器可以讓她開竅,早就該摔了”!

“你是豬嗎”、“不長記性”、“你氣死我了”這些字眼從讀書開始沒被罵過的人很少吧!

又有多少孩子,前腳被罵哭,後腳就樂的像爆米花一樣!

每個人都曾貼著“不長記性”、“氣死人”的標籤美妙的渡過了孩童期!

輔導功課的時候,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很重要。要時常思考孩子聽不懂的原因,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給他多一些時間!





不懂感情的女流氓


這樣的問題非常多,我也剛回答一個“輔導孩子作業,怎麼才能戒吼”!說真的,發脾氣確實是不可避免,畢竟每個家庭的生活壓力都比較大,每個家長在忙完工作後,身心疲憊,再輔導孩子作業,真的很難做到控制脾氣!

我們來找找發脾氣的原因!

第一,家長忙了一天,時間緊,希望孩子能儘快完成作業,自己和孩子都能有更多的時間休息!第二,孩子做不到和自己預期的那樣好。家長會自主認為孩子的作業很簡單,應該能很快就完成,但是卻意外的發現孩子老是這個不會,那個不會!第三,當自己接受孩子多題不會,準備耐心講解的時候,又驚訝的發現,講了無數遍,孩子依然不會做。第四,當你正著急的想著如何給孩子講解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爭悠閒的玩著,等著你給他講答案,當你發脾氣,他還一臉無辜的樣子!這樣的情況,怎能不生氣?

那要怎麼處理,才能讓自己不發脾氣?

首先,要給自己做一個心理預期,在教孩子的時候,要明白,孩子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甚至會遇到怎麼講都不會做的題!此時,一定要讓自己保持理智,不吼叫,不打罵!接著,和孩子商量好,儘量把會做的題做完,不會做的題,可以想想辦法,比如查字典、翻書籍,只有真的不會做,才可以在所有作業結束後來問!最後,再給孩子講解多次,還是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家長可能就要發脾氣,這個時候,建議跳過此題,等冷靜下來,再給孩子講解答案,但是要幫助孩子理清思路,怎麼得到答案的!

還是沒忍住,發了脾氣怎麼辦?

孩子是非常單純和簡單的,同時他們也不會記仇,所以即使家長真的發了脾氣,在雙方冷靜下來後,一定要記得和孩子有一個良性溝通(告訴孩子,發脾氣是不對的,我沒忍住是我不對,希望和孩子一起共同進步)另外,也可以做一些親子互動遊戲!作業結束後,可以玩一下益智類遊戲,比如象棋,圍棋,數獨等等!當然,理解萬歲,學習雖然重要,但是心理健康更重要,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現今社會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已經大幅度縮減,一個孝順善良的子女,遠遠比只會學習的孩子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