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出中有哪些精彩的救場?

圈外扒姐


聽德雲社的人說起過高峰的一次救場,那次救場可謂驚心動魄。

郭德綱還不是“郭德綱”的時候,有次帶隊去天津演出,可巧天降大霧,京津高速不放行,只能轉省道前往,這一更改就比原先設定的到達時間晚了一個多小時,而觀眾已然入場。

郭德綱心急如焚,電話跟劇場方商議,能否由劇場出面解釋,晚開場半個小時,因為有幾對先期出發的演員在半小時內能到達劇場。

那時的郭德綱還不是“腕”,劇場方的回答很冷酷:“時間一到我們就拉幕,其他我們不管。”

郭德綱一聽這話,頭“嗡”地一聲就大了,大幕拉開,卻沒有演員上場,不出亂子才怪,情急之下他想到了高峰。

高峰那時還沒加入德雲社,德雲社在天津的這次演出他是作為嘉賓來助演的,此時他已經到了後臺。

那時郭德綱和高峰還不是很熟,老郭跟高峰說明了“危險性”,最後和“高老闆”商量,大幕拉開時,高峰能否出去使個大活,先把觀眾給穩住,半小時內,他的演員就能趕到。

高峰那天是“友情出演”,準備的是一個小段,臨時讓第一個出場改演一個大段子這中間的難度不言而喻。

但高峰不愧是高老闆,救場如救火,立刻答應了下來,經過簡短的準備,站在上場門侯場。

劇場方也真是說到做到,演出的時間一到,毫不猶豫地拉開了大幕,可以想象,有人在等著看笑話。

高峰手持快板出場了,自己報幕,“嘩嘩譁”來了一個快板大段子,半個多小時唱下來,高峰看到了侯場門已經有演員在,才鞠躬下場,觀眾報以掌聲,只以為節目臨時調整,渾然不覺剛才可能出現的演出事故。

先期到的幾對演員開始演出,有這一番延宕,郭德綱和大部隊終於抵達。

老郭上臺向觀眾鞠躬道歉,並請上高峰感謝“救場”之恩。觀眾這才明白了情況,臺下掌聲如潮。

多年以後,當郭德綱已然是“郭德綱”的時候,提起這段往事仍難掩感激之情。老郭也提到了劇場,說起那句讓他至今刻骨銘心的話“時間一到我們就拉幕,其他我們不管。”

“若放到現在,借他倆膽。”老郭如是說。


老耿雜談


陳佩斯與朱時茂的相聲小品《主角與佩角》,演的是漢奸與共產黨員的對話,演到手槍給朱時茂時,槍帶忽然斷了,朱時茂邊說話邊繫好帶子,等槍重新交給陳佩斯時,槍帶掛在脖子上雖然說短了一截,但更增加了喜劇效果!他們還有一個關於郵差的作品,演出中陳佩斯的麥克忽然壞了,說不出話來,等到陳說話時,朱時茂故意往陳旁邊湊,兩人用一個麥克說話!再講一個關於郭德綱和于謙的,于謙喜歡喝酒,有時候一天喝好幾場,一次於謙從中午十一點開始喝,一直趕了三個場,最後終於喝倒了……,馬上該上臺了,徒弟們來告訴郭德綱:師傅,謙大爺喝醉了被抬進來了,郭德綱急了,說:告訴前邊的演員,你們謙大爺不上場,你們就一直說著別下臺,首先上場的兩個徒弟早就說完了,遇到這種情況,兩個人就在臺上現掛,東拉西扯的,直到他們謙大爺醒來,這算第一個救場吧,而謙大爺雖然上臺來了,但酒還沒醒,完全不在工作狀態,很多時候都是郭德綱自說自圓,這也算第二個救場吧!





荒村釣叟


德雲社張九齡救場,可為青年演員學習的典範。

德雲社有一位老先生名叫王少立,跟著孫越一同加入德雲社,雙手御子板在京城曲藝界稱為一絕。

一次,王少立老先生上臺演出,話筒沒聲音,老先生頓時手足無措。這時後臺候場的張九齡,王九龍二人立馬行動。張九齡跑上臺雙手扶著老先生,恭恭敬敬的把王老先生攙扶到另一個話筒前,不住的點頭向老先生道歉。王九龍則跑去修話筒。待老先生在另一個話筒前站好,張九齡這才回後臺同時雙手舉過頭頂帶領觀眾們給王老先生鼓掌。在大家熱烈鼓掌時,張九齡迅速走進後臺,不搶老先生風頭。

觀眾們看到的是張九齡尊師重道良好的品性。掌聲熱烈持久。

德雲社把尊師重道,視為生命。沒有不火,不紅的道理。


彥彬陳


相聲演出中有的是自救的,有朋友相救的有的是後場相救的,有的是東家有的是關眾熱心的人相救的!再好的演出總有露洞的地方!只要不應響大局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