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為何被稱為福建門戶和廣東的脣齒?


福建省有三個城市呈三足鼎立之勢,廈門是福建唯一的副省級城市,福州是福建省省會,泉州經濟實力非常強。

泉州為何被稱為福建門戶和廣東的唇齒?

由於南方開發較晚,福建直到兩晉時還沒多少人口,泉州也一樣“荒涼”。泉州設南安郡,治所在今南安市。有意思的是,隋滅陳後撤銷南安郡,併入泉州。這個泉州治所在福州,直到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治所在福州的泉州改稱閩州,由南安郡改稱的武榮州稱泉州,一直用到現在。

福建是個多山省份,和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差不多,泉州也是這種地形分佈。泉州東南是大海,西北有戴雲山,呈西高東低之勢。著名的晉江橫穿泉州全境,在泉州主城區西南匯入大海。這樣的地形,被古人稱為“憑山背海,向稱險雄之地。”如果把泉州放在整個東南沿海的角度看,這種優勢更加突出。

泉州為何被稱為福建門戶和廣東的唇齒?

在古代,東南地區較為發達的是長江下游平原,這裡有蘇州、杭州、紹興、寧波等大城市。兩廣地區的經濟雖然不如上述城市,但優勢在於有地勢之險,戰略資源豐富。南方王朝為了控制情況複雜的兩廣,往往會走水路,即從寧波沿海走,經福州、泉州等地至廣州。泉州最大的優勢是距離兩廣的中心城市廣州較近,距離長江下游平原也不遠。

另外,泉州卡在福建和廣東之間,向稱“八閩之門戶,南粵之唇齒。”一旦泉州丟了,既影響廣東的安全,也影響福建的安全。

泉州為何被稱為福建門戶和廣東的唇齒?

自唐朝以後,福州成為福建的中心城市,比如福建觀察使治所就在福州。由於地理或其他原因,泉州則是福建地區對外交流的窗口,在唐朝就是國際性大港。

彼時泉州與福州的關係,有些類似上海之於北京,浙江省內的寧波之於省會杭州。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福州是福建的槍桿子,泉州是福建的錢袋子,可見泉州在福建的重要性。

泉州為何被稱為福建門戶和廣東的唇齒?

王審知控制福建後,依然延續了這種格局,閩國都城在福州,但泉州刺史多由王氏近支宗室擔任。那個時候的福建其實是三足鼎立,除了福州和泉州,還有建州(建甌)也是福建重鎮,可以防禦楊吳或南唐的進攻。

到了閩國後期,福州的王室和建州的宗室成天殺來殺去,史稱“福州與建州之間,暴骨若莽也。”不過泉州很少捲入廝殺,經濟沒有受到太大破壞。當福州和建州在內戰和南唐滅閩之戰中元氣大傷時,泉州在福建的地位明顯高出許多。

公元945年,南唐中主李璟出兵滅了閩國。由於指揮不當,南唐只佔據了福建西部的建州和汀州(長汀),閩國都城福州被南唐的老對手吳越國奪去,剩下的兩州——泉州、漳州則落入軍閥留從效手上。

南唐是天下一線強國,跨三十餘州,包括安徽和江蘇的淮河以南(有兩州在淮河以北),江西和福建西部。留從效的清源軍只有泉、漳二州,如何抵抗強大的南唐?

泉州為何被稱為福建門戶和廣東的唇齒?

別看留從效只有二州之地,但泉州是出了名的肥州,漳州經濟條件也非常好。有此二州,清源軍就能對抗南唐,畢竟南唐的敵人也多,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對付清源軍上。

清源軍的底氣在哪裡?在耕地和人口,以及通商所獲得的利益。到了公元978年,割據清源軍的陳洪進有自知之明,把二州獻給了宋太宗趙光義。清源軍共有兩個州,十四個縣,戶口十五萬。

十五萬戶口是什麼概念?《舊唐書-地理志》記載泉州在唐朝時有約2.3萬戶,人口約16萬,平均一戶約有六七人。考慮到唐末和閩國戰亂,咱們就估計陳洪進時的清源軍一戶為五人,那也有七八十萬人口,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泉州為何被稱為福建門戶和廣東的唇齒?

到了明朝和清朝,由於商品經濟的發達,泉州依然是東南沿海地區重要的城市之一,至今依然如此。泉州下轄的幾個城市都大名鼎鼎,比如惠安、南安、晉江、石獅,你即使沒去過,也一定聽說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