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這是一柄日本“十手”,製作於1868年左右,日本當時才剛開始進行明治維新。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這把“十手”全長85釐米,重量未知,尾部帶有一個小支。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日本的十手來源自中國古代的鐵尺,而鐵尺在中國的廣東客家、海陸豐、福建客家地區、川渝、湖南株洲一代比較流行,後來在16世紀末時海商將其傳入“琉球王國”,在當地發展為琉球三叉刺,最後當日本徵服了琉球王國後,又將此武器引入日本。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而與日本十手只有一個橫枝不同,中國的鐵尺一般比較短小且帶兩個護手的橫支。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十手不適合軍隊使用,因為它既沒有鋒利的刀刃,也沒有鞭、鐧等武器的重量,根本無法攻破鎧甲,但卻很適合衙役捕快們使用,畢竟鐵棍抽人是很疼的。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十手的整體結構是為了剋制刀劍,其防禦力強於攻擊力,一般被視為用來以生擒為目的、擊昏並捕獲對手的自衛型武器。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十手的用法是卡刀--斷刀--攻喉,對太刀、打刀等武器有一定的剋制作用。使用者會主動用橫支卡住敵人的刀劍,然後攻擊敵人的手腕等薄弱處或是絞纏敵人的兵器將其繳械、破壞。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日本在17世紀時,頒佈了“禁兵令”,規定只有武士階級才可以佩刀,其他人等一律不可以佩刀,因此這種從琉球引進的“武器”就成了浪人們標配,雖然殺傷力不強,但用來自衛卻極好,而日本古代地方警察“町奉行”也將十手作為常備武器。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十手對鋼鐵的材質要求並不像刀劍那麼挑剔,所以低碳鋼可以製作十手,熟鐵甚至是生鐵也都可以製作十手,其成本很低,而習練此武器的武術流派卻有很多,比如柳生流、無流、澀川流、聖天一至流等。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十手持柄的末端有一個錘頭(saikasika),這是為了加強直拳反擊的破壞力。

為了對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將源自中國的“鐵尺”納為常備武器

錘頭特寫,手柄上的繩子是後來修復的時候綁上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