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會冬眠,世界會是怎麼樣的?

路過1路過1


冬眠是一些變溫動物,亦可稱之為冷血動物的過冬法寶,這是因為在冬季的時候,環境溫度低且缺少食物,這些動物都會選擇冬眠,它們可以在一個冬天接連數個月裡不吃不喝,一動不動的過完整個冬天,待到來年春天,氣溫升高時,它們才會出動尋找食物。

處在冬眠過程中的動物,它的新陳代謝低到可怕。刺蝟在冬眠的時候,就連呼吸也極為緩慢,心跳次數平均每分鐘才10-20下,其體溫僅比環境溫度高2℃。

刺蝟屬於異溫動物,異溫動物不同於變溫動物、恆溫動物,異溫動物有個特點,在不冬眠的時候,體溫可以維持恆定,就像恆溫動物那樣,而一旦進入冬眠過程中,體溫只比環境溫度高几度,且隨著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這類異溫動物有刺蝟、蝙蝠、熊等。所以,冬眠並不只是變溫動物的過冬法寶,異溫動物同樣也需要這一法寶。

那麼人類為什麼不可以冬眠呢?

很簡單,人是恆溫動物,恆溫動物可以通過體溫調節中樞來維持體溫的恆定,不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5℃-37℃,當人體體溫低到36℃時,人體就會通過發抖來增加熱量,當體溫低到33℃時,人體就會出現幻覺了,此時已經距離昏迷不遠了。當體溫低到30℃時,人體會失去知覺,當體溫低到29℃以下,生命體徵就會消失。

人類沒法冬眠,因為人類缺少可以冬眠的基因。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能生命,當然這也是有代價的,人的大腦是一個極為耗能的器官,人體每天攝入的能量,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是大腦消耗掉的,所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我們擁有無比聰明的大腦呢?

假如人類會冬眠,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是一個極具想象力的問題,如果是當今的人類突然變得需要冬眠了,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滑稽的現象。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裡,我們不吃不喝,甚至連呼吸都放得極為緩慢,睡在那裡,整個世界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文明發展突然停滯了。

這會催生出來許多冬眠產業,比如豪華的冬眠單人艙,人們會爭先恐後的前往熱帶地區,因為那裡溫度更高一些,可以晚冬眠一陣子甚至無需冬眠,這樣的話,豈不是沒有人願意回到以前的地方住了嗎,都跑熱帶去了。

咱們好像忘了一件事情,開空調開暖氣啊,畢竟我們掌握科技的力量,可以實現24小時供暖的嘛,這還冬眠幹嘛?不過,畢竟資源有限,那麼多人一同需要供暖用電的話,而且還是連續三個月的,恐怕供不上了,所以還是需要有一部分人必須選擇冬眠。

如果人類自誕生伊始就需要有冬眠的話,我相信,人類不會建立起如今的龐大人類文明。

在最後容我說個題外話,像冬眠這種降低新陳代謝的方式或許會在未來進行星際航行的時候用到,星際探索路程,動輒以百光年千光年計,人窮盡一生,恐怕都到不了目的地,所以,如果人類可以休眠的話,就像科幻片中描述得那樣,人類文明就會迎來一個新的局面。


科學船塢


假如的事,都是在自己哄自己玩兒的。比如,假如人不吃不喝會怎樣?假如不用勞動就有人發薪水會怎樣?假如有一天機器人制作的和真人一樣,男人買一個女機器人作伴,女人買一個男機器人作伴,人類的男女相互不在需要,成了永遠沒有交集的鐵軌會怎樣?如此等等……。相比之下,假如人會冬眠,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的問題,就太小兒科了。*^_^*


皛川


這種問題曾經回答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遵循“守恆”規律的。客觀存在都是運動、變化的。所謂相對靜止,就是客觀存在,在一定條件、環境下的穩定存在,即落在系統的某個穩定奇點上,形成了穩定、守恆狀態。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形式,皆是在太陽系、地球這個環境、條件下的,穩定、守恆存在形式。

也就是說,人既然選擇了智慧作為生存進化發展之路,那他就不態可能再有冬眠特性,除非人類打破現有“守恆”狀態,將人“提升”到更高一個穩定體系,有可能“魚和熊掌”兼得。

人未來要想獲得冬眠特性,一個是要把人類科技文明提升一個檔次,將人類“整體性能”提升到某個“新體系、新高度”,另一個是人很可能受到壞的影響了,冬眠是低等“冷血”動物才具有的,“對抗自然”的生存本領,人非要“搶”過來,這很可能將人性拉低,降低人性的善良溫度程度,從而拖累人類智慧的上升。也可能因此使人類更殘忍,更“黑森林”化,將人類送入自毀的深淵。

人類會冬眼未必是好事。人類可通過將自身,在智能、體能和壽命超級化,而不再需要冬眠了。


譚宏21


冬眠生存適合低等生命活動簡單的動物類別,對生命活動結構複雜的較高級別的動物和人類則無法進行,因我們複雜的生命活動時刻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我們象複雜的機器在運行,只能運作不能停止,停止就會死亡。所以我們人類不能冬眠,這是由我們的生命性質決定的。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我們靠我們的能量擁有的太多,所以我們沒法停止。

但是,類似冬眠停頓恆定的生命活動方式我們是有的,那就是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有規律的生活,緩慢穩定的生活。人的生命在這樣的生命活動下可以減少傷害,延年益壽。


孤獨的精靈5


冬眠的動物都是冷血動物,如蛇,蛙,魚,蟲等等,天冷了它們的體溫也跟著下降,一般低於20度就開始冬眠了,身體僵硬不能行走找食了,如不冬眠就會餓死,冬眠是保證最低的新陳代謝和能量消耗。人和豬牛羊獅虎等是恆溫動物,是不會冬眠的,如果人能冬眠的話,雖能省很多糧食,但只能是低等動物,如植物人有什麼用!


雲飛王


看過三體嗎?三體人就是在亂紀元冬眠的。可以參考他們的生活方式。



槽子糕8788


會出現大型人工操作系統,以供長期無人控制時各種設施的運轉;房間的自動供氧通風系統將趨於發達;高熱能的壓縮食品需求量加大;工薪族將增加一項帶薪休假的名義:冬眠補助;醫院如果不採取輪休制將增加許多在睡眠中猝死的人數;睡眠時間的增長將導致平均壽命大大增長,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房產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將變得更加重要,房價將加速攀升;社會現象:宅男宅女的人數將暴漲;對各類能源的使用將大幅減小,延緩了地球資源枯竭的期限;人與人之間的生理差別不同,醒來的時間也不同,將出現一種全新職業:冬眠結束提醒人員,負責叫醒那些睡懶覺的。


浪漫櫻花熊貓盼盼


冬眠是一些動物過冬方式,秋風掃落秋,秋天到了,很多植物的葉子也枯萎了,我認為也應該屬於冬眠,冬眠是一種過冬方式,是通過長時間進入深度睡眠,把消耗減到最低,以渡過寒冷的冬天,這是一種手段,如果人類採用這種手段過冬,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安全過冬的問題,如果無法找到一個安全冬眠的地方,在冬天就很容易變成其它食肉動物的食物,最後由於在冬眠其間死亡太多,人類最後會社其它動物滅絕。


龍一歐


如果人類會冬眠,世界可能是什麼樣的呢?應該會出現應對冬眠的各種設備,法律法規,專業服務機構等。需要能夠控制人類主宰地位的智能設施,維持人類冬眠期的供氧、溫控、通風等自動化操作系統。許多人體疾病會在冬眠中得以修復,將導致人類平均壽命的提高而人口大增,城市化更加擴大。也許人類可以選擇是否參與冬眠,寒冷地區和赤道地區的人出現遷移等等。

不過這種假設是難以給出準確答案的,因為還不知道人類冬眠的方式、時長、批次等,還是多考慮人類社會現實的實際問題為好。


幸運的林星星


其實生活在北半球或四季分明地區的人群,冬季就是一個相對的冬眠狀態。

如果你仔細觀察,冬季人們生活節奏變慢、生產效率較低、出行時間較短、反映力也稍顯遲頓。

在入冬前,人們也會為冬眠存儲一些生活必須品(這個習慣仍然在較嚴寒的地區延續著)。冬季養生滋補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生活的習慣。人們已然把冬天做為休閒多眠蓄銳的好時機。

心態平和穩定是冬季(環境)的主要特點。天短夜長了,說世界冬眠了也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