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交易賺大錢?大多數投資者難善終!看機構怎麼持倉!

機構是市場中舉足輕重的一方力量,作為散戶,研究機構操盤對於提高資金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上一節內容中,我們講到了跟隨機構買入的四大條件,這四大條件分別從成交量、籌碼、空間及均線系統出發,為散戶跟隨主力建倉設定了非常標準化的買入參數,旨在通過嚴格遵從四大買入條件,做心中有底的交易。

本節內容將在上節課程的基礎上引入持倉管理的內容,即通過個股走勢的系統性變化動態調整持有倉位的過程。

和散戶樂於賺短線的錢相比,機構的耐心要足的多。但是不可否認,每個主力機構都是在做足了功課之後才付諸耐心和信心的。

以億帆醫藥(002019)為例:

我們清晰的看到,億帆醫藥從2017年11月開始調整,到2018年10左右基本上調整近一年時間,跌幅近60%,但從公司基本面來看,該股沒有再次殺估值的基礎,畢竟無論是行業基本面還是大盤的運營週期,都有可能是一個拐點。

短線交易賺大錢?大多數投資者難善終!看機構怎麼持倉!

如上圖所示,該股在11上旬開始有明顯的異動,我們看到,成交量連續上量至120日均量線,股價大幅波動,底部籌碼開始出現加加長,我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主力機構的第一次建倉。而一個月的反彈行情後,主力便展開洗盤。我們看到12月4日股價階段性見頂後即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殺跌。最終止於8.58。

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機構的二次建倉,我們看到8.58後,成交量再次持續回暖至120日均量線上方,籌碼亦再次向下集中,最終拉高至16塊左右,接著便是第二次洗盤。

短線交易賺大錢?大多數投資者難善終!看機構怎麼持倉!

而第二次劇烈的洗盤也將距離主力機構拉昇更近一步了。

短線交易賺大錢?大多數投資者難善終!看機構怎麼持倉!

經過兩次建倉上漲和兩次洗盤震倉,不堅定的浮籌基本上洗的差不多了。而股價從17.86劇烈調整至9.89後,成交量又開始放大量至120日均量線上方,籌碼開始逐步向底部集中。股價從8月初上漲至9月初,在上漲幾近50%的漲幅後,主力開啟了箱體震盪模式,進行最後的震倉吸籌,通過長達三個月的低位震倉吸籌,是為了獲取更多的低位籌碼,提高持倉量。而一旦提升持倉量,主力的拉昇即將開始。

我們看到,主力最終將成本控制在13.5左右的水平,因此,主力最終出貨的股價不能低於17塊錢(30%的空間才具備出貨條件)。因此,我們看到在股價跌至16.1後,主力立馬發動自救模式,並在近期衝高至20塊,主力資金實現了40%多的浮盈。但是從主力機構建倉到長時間的洗盤吸籌,可以見得,儘管籌碼分佈出站了高位密集單峰籌碼,而行情應該不會這麼短促,接下來需要關注17塊左右的支撐。也就是說如果接下來股價還有上揚潛力,那麼必定還有第二波機構的介入。

小結

主力機構的一般操作手法即是

建倉、洗盤、誘空、拉昇、出貨,這中間必定有著時間和空間上的考慮,有時候會進行兩次建倉和多次洗盤,但是它每一次的操盤行為必定會留下烙印。而這個烙印就是我們對其持倉成本的考量。一般情況下,兩次建倉的持倉量比較低,而主力會選擇在箱體震盪中提高持倉量,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所講的加倉。主力會在加倉後加快拉昇的步伐。而急漲時就是主力出貨之時。


聲明本文系作者實操原創,如有轉發請註明出處。另,本內容僅為客觀技術分析,任何條件下不能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關注“牛眼兒探金”,學習更多的投資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