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生產線鬆綁,行業迎來發展“新天地”?

​2019年底,國家發改委官網發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簡稱《2019產業目錄》),且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白酒生產線鬆綁,行業迎來發展“新天地”?

來源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2019產業目錄》把“白酒生產線”從“限制類”條目中刪掉。這意味著,白酒產業將不再是國家限制性產業。隨著政策放寬,白酒產業2020年能否會獲得新發展和突破。


1、白酒生產線受限影響產業發展


長期以來,白酒生產許可證都是業界的香餑餑,轉讓或買賣一個生產許可證,動輒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數百萬元的都有。


這主要在於“稀缺性”。自2005年起,白酒生產線便歸於“限制類”並延續至2019年。因給這一規定,從2000年開始,中國白酒幾乎未能增加任何一條新的生產線,增加產能的主要方式技改。


白酒生產線鬆綁,行業迎來發展“新天地”?

來源網絡

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中,擁有生產許可證的白酒企業日益減少,主要在於部分地方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同時有些地方原本瀕臨破產倒閉的白酒企業,卻因握著一紙生產許可證而苦苦支撐,期待將許可證賣個好價錢。還有,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想進軍白酒產業卻因生產許可證的問題而受阻。


據悉,多年來因為川酒和貴酒擁有良好的市場口碑,所以其它省份不少擁有白酒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都想方設法將生產線遷到了川、貴去生產,或者乾脆將生產許可證賣給川、貴有白酒生產需求的企業,價格不菲。最終埋單的還是消費者。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限制白酒生產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白酒產業的健康發展。


2、白酒生產線鬆綁對行業有何影響


“限制令取消,利好於認真做酒的企業,正規生產的企業。企業要發展是消費者說了算、市場需求說了算,只要企業生產的是符合市場需求的東西,該企業自然會發展壯大,如果不符合,會被市場自然淘汰掉。” 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會長呂雲懷錶示。


白酒生產線鬆綁是好事,有利於進一步促進知名品牌的壯大和發展。比如某酒廠原來只審批5000噸的年產量,而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進一步擴大產能時,卻因為受到政策的限制,遲遲拿不到立項批文。現在政策鬆綁了,擴大產能不再受到限制,等於給白酒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白酒生產線鬆綁,行業迎來發展“新天地”?

來源網絡

不過短期內,這一調整未必能為白酒帶來非常大的改變。


從白酒企業2019年三季報會發現,白酒行業“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正在加劇,整個白酒行業的產量已經進入總量趨穩的狀態,考慮到當前國內白酒產量的整體過剩和需求總量穩定現狀,限制性政策的解除,不會迎來白酒行業產量猛增、需求旺盛的情況。


3、白酒生產線鬆綁有利於誰?


白酒生產線的鬆綁,對於白酒產業無疑是一件好事。不過,這不一定對所有企業和所有區域都有利。


對於醬酒來說,由於受制於環境等因素,醬酒的總產能即將達到頂點。一方面是環境承載力達到極點,一方面是土地資源緊張,已沒有足夠的土地用來技改擴產。


對於豫酒、魯酒來說,白酒生產線鬆綁可能也是個好事。因為豫酒、魯酒近年來紛紛發出豫酒振興、魯酒振興。“新規”會讓這些區域的白酒生產企業進入新的一輪“優勝劣汰”階段,即使那些已經拿到生產許可證的酒類企業,不努力做品牌營銷和市場,最終消費者不買單,也會自生自滅。


白酒生產線鬆綁,行業迎來發展“新天地”?

來源網絡

對於有資金和渠道網點的酒水經銷商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他們很有可能自己去建廠生產酒做自己獨立的酒類品牌。這當中,很有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如同“江小白”一樣的酒水新品牌。


政策鬆綁是好事,但是也有人擔心,生產許可放開,白酒行業會不會更加混亂。其實不然,表面上看是產能放開了,實質上是對白酒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只有高質量的產品加上有效的營銷手段,才能贏得更多的消費者。


總的來說,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白酒品牌集中度將會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