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很艰难,2020更艰难?

2019年的艰难,把你对2020年的希望浇灭了吗?


有人认为在寒冬之下,仍然看到了无数机会;

有人认为低成本的休闲消费,会逆经济走势繁荣发展;

也有人认为,互联网正在渗入各行各业,在经历创新和淘汰之后,扎实的企业会慢慢浮现出来。

这里有几位职场人在2019年的成长感悟,和对2020年的展望,也许可以为你带来一些启发。


1.通过开源节流先活下来,未来才有希望

王振忠 43岁 复驰资产总经理

我们是一家基金公司,做二级市场投顾业务。今年实体经济发展没那么好,为了顺利过冬,我们企业的运营成本不得不调整。


控制好运营成本有几种办法,一个是缩减日常费用支出,另一个是在人员结构上优化。

我们今年精简了30%的员工,在薪酬上也做了一些优化,成本差不多缩减了40%左右,这样一来,今年的营收和成本刚刚打平。其实,缩减人员时,我很难过,但你没有办法。

而对资本市场来说,未来还是有很多机会。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现在整个资本市场的总规模占GDP的权重,相对另外一些发达国家比较低。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据我们的实际调研,传统制造业占比在不断下滑,尤其是一些产能过剩行业,比如煤炭、钢铁。而新能源、环保、服务、科技等行业,占比一直在增长。特别是科技,有国家型产业基金在重点扶持。


我觉得,未来一两年内,随着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健康。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希望。


2019很艰难,2020更艰难?


寒冬里,根据市场变化,要做一些客户拓展方面的工作。例如给客户提供更多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可能是偏服务性的;同时给客户相应让利,阶段性让利,从而去刺激客户投资。

2.创业就是在不断地趟坑,未来看好新流量平台的反向产品设计

邱懿武 30岁 云造创始人

我2013年没毕业就开始创业,当时我不确定未来具体要做什么产品,但是我相信互联网一定会改变制造业,改变做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所以取名“云造”。一开始做智能电单车,今年孵化了电子烟,都是因为我相信数字化再造产品这一点。

电子烟是符合消费升级的新物种,也是我们重兵投入的品类。现在,我们判断烟油型电子烟将进入一段时间的低迷期,我们调整让更适合精益管理的合伙人负责。我已经开始在研究像加热不燃烧等其他符合新消费的产品。我们做好了新型烟草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是学工业设计出身,我目标这辈子要做200款新产品。创业对我而言,就像导演,把自己创造的作品,一件一件呈现给大家。赚钱的动力也是想去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即使没有收入,如果能够创造一些激动的新设计和产品,也能让我非常快乐,这是我创业坚持下来最大的源动力,不然的话早就放弃了。

创业难就难在,有时候你明知道前面有坑,但还是要往前面跳,可能这就是成长吧。创业还在不断地拓宽自己未知的边界,然后找到自己最擅长最合适的位置。

电子烟线上被禁售,蛮遗憾的,这个品类比较难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塑造了。我相信,未来的新品牌,都是基于新流量和新品类切入的,比如直播、下沉、ShopingMall都是新流量。传统品牌的塑造和渠道方式不适合创业公司去做。电子烟作为一个新品类有塑造新品牌新渠道的机会,现在失去了线上渠道,短期会变得比较传统。

创业至今,我都特别看好互联网新流量平台带来的C2M消费升级。面向流量属性的反向产品设计和反向品牌创新,所有东西都可以再造一遍。所以,明年我们将和几个互联网平台合作成立新物种孵化器,帮助一些像我这样的设计师一起做新产品、新品牌。


3.“口红效应” 已被证伪,明年A股还有很大机会

纪年 33岁 文娱行业投资人

今年的资本环境越来越冷,政策审批也越来越严格,优点是头部的公司发挥优势聚合资源发展得更好,缺点是小的公司都挂了。

曾经看起来行之有效的“口红效应”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证明是伪命题,但人群消费的变化,例如重度手游用户占比过半,付费意识提高等,实打实地把行业的天花板往上撑了撑。供给方在变少,而需求不降反升,业绩必然不错。

如果我们把时间稍微拉长来看 ,硬件-软件-内容,这条逻辑链一直在循环反复。比如今年TWS(一种实现终端设备与音频设备之间连接的蓝牙技术)大年,就是无线蓝牙耳机,相关的硬件股都很好。倒推来看,核心逻辑其实是上一个周期,手机-APP-内容到了一个极端,内容无限丰富的前提下,才有了对耳机更大的需求。这个之前看上去还不大的市场瞬间被引爆。

当然也要感谢苹果,今年新发布的AirPods二代再次引领了潮流。同时,安卓厂商也突破了苹果“监听”方案的专利壁垒,在今年推出多种TWS方案,成功接住了瞬间引爆的巨大市场需求。


2019很艰难,2020更艰难?

来年GDP的压力不小,很多人提保6%,但经济压力和A股并不那么直接相关。所以现在内部提案子,我都会说投美金可能挣不到什么钱了,如果人民币来投,在业务底子比较靠谱的前提下,讲一个适合的故事,比如大数据、云、AI,上A股还有很大机会。

举个例子,A股最近有一个很火的网红经济概念股叫星期六 (002291),11个交易日里9个涨停板,问鼎新妖股。一家卖女鞋的公司为什么火了?因为收购了遥望,一家做自媒体广告和公众号的公司,包装了一个大数据营销的概念,通过了审批。好巧不巧,遥望开通了MCN业务,过去几个月一直是快手MCN榜第一,搭上网红直播的风口一下子涨起来。虽然这有些魔幻,但背后代表的则是一条出路。


4.被裁掉的人不用担心,明年有大批的企业服务公司提供工作岗位

刁盛鑫 31岁 美信联邦CEO兼联合创始人

红利期是什么?盲目跟风的人太多,甚至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当红利期消失,创业门槛被拉高,PPT创业者也开始逐渐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也会减少,这是真正的创业者愿意看到的。

今年是中国企业服务行业被重新认知的一年,很多2C公司转型做了企业服务,最典型的案例是链家的贝壳,从服务买方转向服务卖方。很多各行业的大公司,大家误以为是它2C做得好,其实是2B做得好,抖音在帮商家变现,美团在帮餐馆降低成本。到现在,商业的本质全部显露出来了,我们终于熬到这一天了!

企业服务行业,就是一个媳妇儿熬成婆的行业,熬的就是所服务的企业需要你的那一天。企业什么时候最需要你,一定不是企业躺着吃红利赚钱的时候,而是他们活得不好,遇到生存难题的时候。现在对于企业服务行业来说是一大波“捡钱”的机会,对C端用户可以说“哇,买它”,但是B端用户不吃这套,他们的决策逻辑是相对谨慎的。

我们所在的财富管理行业,是企业服务管理行业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规模是消费市场的4倍左右。现在资本市场的人听这类故事都听出耳茧子了,但是这又是很难弯道超车的行业,先发优势非常明显。

分享下今年比较有趣的事情:因为一些原因,我们委婉谢绝了一个投资人,投资人看好整个赛道,转头投了行业的其他公司,我们发现原来我们作为占据行业头部位置的公司,可以免费帮助行业内其他的公司融资。到了明年后年,资本市场会更新认知,“以后还是踏踏实实投行业领先的公司吧”。

今年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学习年,经过这一轮认知的调整和矫正,明年可能会抱着更健康的心态。被裁掉的人也不用担心,经济下行不会继续太长时间,明年会有大批的优质企业服务公司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


5.最难时一天抽了6包半烟,杀不死我的必将让我更坚强

王昕昊 35岁 艾恩网络创始人

我们公司做充电桩。今年有段时间,系统被黑了一次。因为物联网设备都是靠系统操作,系统崩溃导致全国6000多个点位突然不能使用,电话被打爆。团队心急如焚,我7天7夜没有回家,困了就打个盹,整个团队都是这个状态。技术上我也帮不上忙,但我得陪他们战斗在一线,有个什么突发状况,就赶紧去帮忙。

系统维修了两周,那段时间,办公室几乎每天都是烟雾缭绕。最极端时,我一天抽了6包半烟。平时我们不让在办公室抽烟,办公区有固定抽烟的地方。那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每天就只能靠烟和咖啡提神。门一开,几乎是进不来的那种状态,跟蓬莱仙境似的。我们办公室还有几个十几、二十年烟龄的老烟枪,他们都受不了,要出去透透气。等到事情稍微缓解,保洁阿姨来清理卫生,泡面、外卖和烟盒真的是堆积如山了。

事情过去以后,我也做了反思。可能因为创业经验不足,所以没有提前做很多准备,防患于未然。这次被恶意攻击也提醒了我。我们从法律层面对员工做了约束。另外,我们以参股或合股形式控股了工厂、技术公司以及销售公司。比如工厂占一半股份,我们自己占一半,改变原来外包模式。有点类似像我们是个母公司,同时也是一个控股平台,生产环节我们就控股工厂,销售环节就控股销售公司。

作为股东,我们把业务交给他们做,同时他们也可以承接其他业务。这样一来,大家的归属感就会加强。通过这次“意外”让我想明白了,如果核心员工他们对公司没有归属感的话,类似事情以后就可能还会发生。但无论如何,创业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要你能解决、能安然度过,就能继续走下去。

我相信创业者天生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比如今年都说钱难融,我们除了考虑融资外,还想了个办法就是做加盟。简单来讲就是你作为我的加盟商,通过投资买一个充电桩点位,我们签10年或多少年的合同,将来这个点位产生的利润你可以按比例分红。加盟商相当于帮我们覆盖了成本,我们既可以降低风险、继续扩张点位,又可以保障加盟商的未来收益。寒冬也好,非寒冬也好,创业哪有没风险的,先死的都是对资本极度依赖的。还是应该从一开始就缩短资金回笼周期。


6.解一道题可以用10种方法,但想要成功不仅只解一道题

吴华栋 27岁 PIU宠物鲜食创始人

我从大三开始创业,到今年5年多了。因为痛的太多,很多人都觉得今年很难,我反而觉得所有事情与过去踩过的坑相比,都只算小事。

我想明白一件事,做事情都得有谋略和方法论。我没有正儿八经上过班,大学没毕业就开始创业,所有的东西是自己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一套野路子,其实是不完善的。没有人来指引我怎么去做,只是凭感觉乱闯,很长一个阶段都处于无序的状态。

对很多东西认知没达到一个层次时,我的预期和我付出努力的成果经常不匹配,所以我会自我怀疑,不知道做这件事坚持下去有没有结果,不知道还值不值得做。 中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又回到一个无序甚至不想干活的状态,想放下这所有的一切,出去流浪。

今年整个市场的大环境变得越来越严苛,这种环境倒逼所有创业者思考一件事,公司解决的到底是什么痛点?

一开始创业时,大家都会去找市场需求,选一个蓝海切入。但是这个时间窗口到底在哪里,不好说。为了找突破点,很多人就会制造需求,结果越做越偏,很多公司是没有佐证过它的痛点的。

我们解一道题可以用10种方法,但这只是解一道题而已,想要成功不仅仅是要解一道题,所以你会发现你越做越累,越做越钻牛角尖,方向变得跟你最初所想的越不一样。

其实一家伟大的公司,它要解决的事情可能很简单,只是一个很小的矛盾。比如说拼多多解决的是供应链的问题,集中性的给到供应商大订单,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拼多多能获得更低的价格。淘集集为什么死掉?因为它只是去模仿人家表面的拼团,没有去解决核心问题。

确认一个核心矛盾,围绕这个矛盾点去解决应用场景的问题,就永远不会偏离你的中心,这样你才能够把这条路走更长更远。

目前属于我们的打破期,在宠物行业找准了一条路,明年我们会更有信心,只要按照我们的计划,一步一步把路走好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