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这些天,“好希望2020能够重启啊”成为了很多人的心声。当然,这只是一种期盼,我们希望这些天发生的事情,不过是一场梦,一觉醒来,一切如常。

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如果世界真的重启了,我们知道如何生存下去吗?

要知道,世界没有停止键,更不可能无缘无故一键重启。如果真的重启,那必然是“毁灭”发生在前——活在人类心中好多年的“世界末日”来临之后。

可能是因为某种病毒的传播、核战的发生,或是某个小行星对地球突如其来的一击,总之,人类文明遭受重创,食物和衣服不再无限更新在商店的货架上,电力和网络系统也已成为昔日记忆,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基本崩溃……

而这时候,你成为了幸存者。

你要如何生活下去?有哪些东西是迫切需要的?如何获取?

别急,英国科学家路易斯 · 达特内尔在《世界重启》一书中,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一份

“幸存者生存指南”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 避 难 所

在我们曾经设想过的情形中(人员死亡,但是我们周遭的事物没有受到大规模破坏),你不大可能会缺少避难所:在灾难之后较短的时间内,废弃的建筑物不会短缺。不过,你很有必要立刻到户外用品商店开展一场大扫荡,为自己添置点新行头。世界末日的着装原则是实用主义:宽松耐磨的裤子、多层保暖的上装以及一件合身的防水夹克,会让你长时间待在户外或者无供暖的建筑物里时保持舒适。坚固的远足靴或许看起来没那么好看,但是在后末日时代的世界里,你真的不会希望因为下盘不稳而伤到脚踝。在最初几年里,要想搜寻还没有被虫子和湿气损害的衣服,大型购物中心是理想的地点。从门口到内部最深处有很长的路要走,里面的货品不会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除了衣物外,保障你生存的将是火。在人类历史上,火曾经扮演过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曾为人类抵挡寒冷、提供光明、烹制食物使其更易消化并杀灭其中的病原体,以及熔化金属。文明崩溃之后,你不会立即需要钻木取火之类的野外生存技能来生火。小卖部和家庭中会有足够的火柴,一次性燃气打火机也会满足你几年的需要

如果你找不到火柴或者打火机,也会有利用搜集来的材料取火的非传统方法。如果天气晴好,可以用放大镜、眼镜,甚至用巧克力块或者牙膏抛光过的酒瓶底部凹面把阳光聚成一个灼热的焦点。将连接到废弃汽车电池的跨接引线碰到一起可以生出火花,从厨房储物柜里找到的钢丝绒擦拭烟感器九伏电池终端时会自发起火。废弃的人类居所中会有足够的优质易燃物,比如棉花、羊毛、衣服或者纸,而且你还可以用凡士林、发胶、油漆稀释剂或者汽油之类的临时助燃剂将这些物质浸润。找到燃料也应该不会困难,哪怕是在城市环境中。人类居住的区域堆满了可燃材料,从家具到木质配件到花园灌木,都可以扔到火里用来取暖或者做饭。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问题不在于生火或者维持它,而在于在何处生火。绝大部分最近修建的房屋和公寓没有可用的壁炉。需要的话,你可以在金属桶里安全地维持燃烧或者把烧烤架放到室内,或者如果公寓有混凝土地面的话,可以去除一块地板,直接在混凝土地面上生火。你需要把窗户稍微打开,以便排出烟和气味(尤其当你不得不焚烧合成纤维织物或者家具泡沫时)。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找到一幢年代较久的别墅或者农舍

,这种房屋被设计为用火而非暖气取暖——这是尽快离开城市的主要动因之一,我们在后文还会有所探讨。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找到可以遮风挡雨的避难所之后,你的待办事项列表中位于第二位的将是保障清洁的饮用水

。在城市供水系统干涸之前,你应当把你的浴缸和水槽,以及所有干净的桶甚至坚韧的聚乙烯垃圾袋全都灌满水。这些应急水储备应当有所遮盖,防止杂物污染,而且要挡住光线,防止藻类滋生。瓶装水可以从超市或者写字楼里的饮水机搜集而来。其他可资利用的水储备包括宾馆和体育馆游泳池,以及任何大型建筑的热水箱。早晚有一天,你会仰赖你平常视而不见的水资源。每一名幸存者每天需要至少3升清洁的水,气候炎热或者进行体力劳动时需要得更多。记住这还仅仅是饮用水,不包括烹饪和洗涤所需要的水。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但凡不是来自密封容器的水都必须净化。除掉水中病原体的一种可靠方法是煮沸几分钟(尽管这种方法对付不了化学污染)。不过这非常耗时,而且会很快地消耗燃料。灾难事件之后一旦你安顿下来,便可以结合过滤和灭菌两种手段来净化量较大的水,这是一种更加实际、长久的解决方案。用塑料桶、铁皮鼓甚至是清洗干净的垃圾桶之类的高容器,可以制成一个原始但完全有效的系统,用来滤掉污浊湖水或者河水中的颗粒。在底部打一些小孔,盖上一层木炭。木炭可以从工具店中获取,也可以自己制作。在木炭层上方交替铺细沙和碎石。把水倒入容器,从下方流出时,大部分颗粒物质都会被有效地过滤掉了。

给过滤后的水消毒,除去水生病原体的第一选项,是使用专门的净水剂,比如在户外用品商店能够找到的碘片或者碘晶体。如果找不到,某些意想不到的替代品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用于家具清洁的氯基漂白剂。只需几滴浓度为5%、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漂白剂溶液,就足以在一个小时之内为一升水消毒

。但是仔细检查一下标签,确保该产品不含有香料或者染色剂等可能有毒的附加成分。厨房水槽下的一瓶漂白剂便可以净化大约五百加仑(一加仑约等于 4.5 升)水——这大约是一个人两年的需要量。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在体育馆或者批发商储藏室里能够找到的游泳池氯处理产品,也可以在稀释后用来为饮用水消毒。一汤匙这种次氯酸钙粉末便足以为两百加仑水消毒(但同样要注意确保它不含抗真菌或澄清添加剂)。以后一旦可稳定获取的氯化剂用光了,你将需要亲自用海水和白垩为原料,从无到有地制造一些。

塑料瓶不仅可以存水,还可以用来消毒。太阳能饮用水消毒(SODIS)仅仅需要阳光和透明的瓶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此法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分散式水处理——对于后末日时代的世界来说,这是个完美的低技术解决方案。将透明塑料瓶的标签撕掉——不过不要使用容积超过两升的瓶子,因为阳光的关键波段无法穿透——灌满需要消毒的水,然后放在阳光的直射中。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于微生物极具破坏性,如果水被加热到50℃以上,这种杀灭效果更是会极大地增强。将一块波纹铁板对着太阳斜置,把水瓶放在沟槽中,便能构成一个很好的净化系统。把铁板涂成黑色更会有助于增强热消毒效果。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不过,玻璃和聚氯乙烯(PVC)等一些塑料会阻挡紫外线。你需要寻找的是带可循环标志的瓶子,这个标志表明瓶子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作的。如果水太浑浊,阳光无法穿透,你必须先过滤一下。在晴好天气中,阳光的直射下,这种为水消毒的方法需用大约六小时,但如果是多云天气,最好还是等几天再说。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 食物

靠着我们的文明的残羹冷炙,你能够维持多长时间?现代食物包装上的保质期只是一个指导意见,通常留出了一段安全期,是对实际腐败时间的低估。那么不同类型的食物保持可食用的实际时间究竟有多长呢?一些产品几乎永远不会过期,包括盐、酱油、醋和糖(只要保持干燥)

在废弃的超级市场的货架上,我们食谱中的其他一些重要成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部分新鲜水果和蔬菜会在几个星期内枯萎腐烂,不过块茎可以保存的时间要长很多,因为它们演化出了为植物储备过冬能量的功能。如果处于凉爽、干燥和黑暗的地方,马铃薯、木薯和甘薯很有可能撑过六个月。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熟食柜台里的奶酪和其他货品会在几个星期内发霉。几个月过后,肉铺里未经包装的带骨肉就会腐败到只剩下奇怪的T形骨和肋条。鸡蛋的保质期长得出人意料,在不冷冻的情况下一个月之后仍然能够食用。

新鲜牛奶会在一星期之内变质,但是经过超高温灭菌的包装奶会支撑好多年,而奶粉的保质期更长。因为脱水食品中的脂肪成分往往最先变质,脱脂奶粉保持可以饮用的时间最长。猪油和黄油在已经无法使用的冰箱里会迅速腐败,烹饪用油也会随时间变质。(变得不适于食用之后,它们的脂质成分仍然可以用来制作肥皂或者生物柴油。)

白面仅仅能够保存数年,但还是比全麦面粉长,后者会由于更高的油脂含量而迅速变质。如果谷物没有经过破碎或者碾磨(从而把内部的胚芽暴露于潮气和氧气中),营养成分维持的时间便会长很多,所以未磨碎的完整麦粒能够在几十年内保持可食用性。与此类似,完整玉米粒保持有营养的时间大约为十年,但是玉米粉的保存时间就降到了仅仅两三年。干燥大米可以保持五到十年。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以上所有数据的前提都是食物处于有利保存的环境中:凉爽而干燥。在温带地区的大型超级市场内部,对这种环境的期待算不上离谱,但是如果你生活在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地区,食物将会在电力中断、空调失效的那一刻迅速开始腐败。冰箱和冰柜停止工作以后,变质食物发出的刺激性气味会引来很多非人类拾荒者:老鼠和昆虫,还有成群结队越来越饥饿的狗和其他之前的宠物。就算是包装完好的食物往往也逃不过尖牙利爪的劫掠,因此,幸存者能够得到的食物资源,更多会受到有害动物而非保质期的限制——就像早期文明的谷仓那样。

最大的防腐食品储备会是超级市场货架上一排排的罐装食品,不仅坚固的包装能够抵挡后末日时代的害兽与害虫之灾,罐装过程中的热处理还格外有利于其免遭内部微生物造成的变质。尽管包装上往往印着两年之内食用最宜的字样,但实际上在制造它们的文明覆灭之后,很多罐装食品能够保存长达几十年——哪怕到不了一个世纪。罐子本身生锈或磨损未必意味着里面的食物也受到了损害,只要没有泄漏或者鼓胀的迹象,就没问题。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那么,假如你是一名幸存者,独自拥有一家完整的超市,你能够利用它的货品生存多久?最佳策略是,最初几周内食用易腐烂的食物,然后转向干面粉和大米,以及更加耐久的块茎蔬菜,最终求助于最可靠的罐装食品。假设你仔细保持着平衡的饮食,有对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必要摄入(在这方面保健营养品区对你也会有所帮助),根据你的体形、性别和活动水平,你的身体每天将需要两千至三千卡路里热量。一家中等规模的超级市场应该能够供养你大约五十五年——如果你也吃罐装猫粮和狗粮的话,则是六十三年。

如果情景不再是一个人拥有一家可随意取用的超级市场,而是变成了幸存者群体被全国的食物储备所包围,或者如果食物的来源由小小的路边店变成了庞大的分配仓库,这一计算结果自然还会按照比例增大。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DEFRA)在 2010 年估计,全英国保存着相当于11.8日消耗量的“常温保存且变化缓慢的食物”储备(也就是不易腐烂的未冷冻食物,比如大米、干面粉和罐头)。人口在灾难中遭遇大规模损失之后,这相当于为一个大约一万人的幸存者社群提供长达五十年的食物供养

。因此一个规模足以迅速重启技术文明的社群应该有足够的喘息空间来恢复农业,并生产出自己的食物。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 为什么你应当离开城市

你或许会觉得对任何城市而言,最糟糕之处是其他人:密密麻麻的人群,在街道上熙来攘往,在地铁上你推我搡,沉浸在马达和汽笛交相呼应的喧嚣当中。灾难造成的人口减少之后,寂静无声的废弃都市一开始会显得相当诡异,但是也会非常令人心情舒畅。不过。

尽管死寂的城市会是重建材料的重要回收来源,你还是不大有可能继续住在那里

在灾难之后较短时间内,建成地区的主要问题会是大量遇难者的遗体。由于缺少有组织的机构以卫生的方式移除并处理这些遗体,最初的几个月内,腐败不仅会散发出令人无法忍受的恶臭,还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就像在任何灾难事件中一样,受污染的供水系统传播的疾病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关切的问题。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但是经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乡间游历以及搜寻其他幸存者之后,何不搬回城里享受它的舒适呢?事实上,在文明崩溃之后,现代城市里那些熠熠生辉的摩天大楼乃至中等高度的公寓楼实际上都已经不适合居住了:只有在现代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它们才会发挥功能。没有电网和燃气的供应来保障空调或供暖系统的运行,建筑内部的气候会变得令人不适且难以控制。供水干线失去压力之后,你需要在城市中找到一处地下水源,每天把几加仑水运回你的公寓,而且要走楼梯,因为没有电力来驱动电梯运行了。如果决心足够大,你就能够解决很多这样的不便:比如配备柴油发电机来为电梯、空调和水泵供电,至少暂时可以。你甚至还能短暂地满足一下入住奢华顶层公寓的幻想,在那里透过落地式厚玻璃窗眺望静谧的废城,在房顶菜园里利用密集型永续农业种植出你需要摄取的所有食物。后末日时代一个更加合理的城市居住模式是紧靠一座大公园的旁边,将草皮铲掉种植庄稼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在一些城市,技术泡沫爆裂之后,环境会迅速变得不适居住。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这样的城市都很不协调地建在了非常干旱的地区甚至是沙漠里,一旦远距离供水的沟渠失去了维护,它们就会迅速枯萎衰败。华盛顿面临的问题则与此完全相反,因为它被建在了曾经的沼泽地上,排水系统失效之后便会开始恢复其最初的状态。

因此我认为,永远地离开城市,搬到一个更加合理的地方居住,事情会容易得多。乡下便是这样一种更加合理的地方,那里有肥沃的可耕种土地和更适于脱离电网居住的老房子。可以开展海洋渔业的沿海以及林地附近都是适宜定居的地点——不过要小心持续的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可遏制的海平面抬升。你可以向死寂的城市派遣搜索队和营救小组,但还是住在农村容易得多。


本文所选片段摘录自《世界重启》,[英] 路易斯 · 达特内尔 著,秦鹏 译,2015年12月由未读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假如世界真的重启,我们要如何活下去?

聊 几 句

如果世界重启,你做的第一件事会是什么?

你最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什么生存技能?

到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