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岳故事:岳家軍10大名槍,本事越大,結局越慘,只有他一人例外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今天跟各位聊聊《說岳》這部傳統歷史演義小說,顧名思義,《說岳》當然是以岳飛抗金為歷史背景的,但是與真正的歷史文獻不同,小說必然要加入大量的誇張和想象,才能在市井中吸引到更多的普通讀者,特別是傳統評書中最常見的武將戰鬥力和兵器等元素,幾乎是小說受眾最大的談資。比如在《說岳》裡,一共提到了10位用槍的名將,除了絕對核心主角,手使瀝泉神槍的岳飛外,另外9人分別是高寵、陸文龍、曹寧、楊再興、張憲、餘化龍、羅延慶、樊成、張奎。當然,用槍的大將也不止這10人,還有像是韓世忠的兒子韓彥直,以及岳飛最早的盟兄弟湯懷張顯等人,更不用說後來的嶽雷等一干小將了。

說岳故事:岳家軍10大名槍,本事越大,結局越慘,只有他一人例外

但在“狹義”的岳家軍中,剛才提到的10個人,稱得上是人設比較突出的用槍高手,而且這10大名槍還有一個特殊的“規律”,那就是本事越大,結局越慘。想要證明這一點,我們還是應該簡單地給這10大名槍排一個順序,儘管從單純的武力上講,岳飛不算是小說中的第一高手,但是論綜合實力,如果書膽岳飛不是本事最大的那一個,還能有誰呢?接下來自然是公認的頂尖“槍王”高寵,而後應該是雙槍陸文龍,第四名則是跟陸文龍不相上下的曹寧,然後應該是有著“岳家軍趙雲”稱號的張憲,排名第六的怎麼算也該輪到楊再興了,第七屬於有著飛鏢加成的餘化龍,第八名的位置再不給羅延慶的話,實在對不住羅家槍的大名,最後兩個排名分屬樊成和張奎,誰先誰後也就不是很重要了。

說岳故事:岳家軍10大名槍,本事越大,結局越慘,只有他一人例外

這樣一個排名,應該算是大致符合小說設定的,接下來再看他們的結局:岳飛屈死在風波亭的千古奇冤,當然是10個人當中最為悲慘的,而這也是小說最基本的史實依據。不算岳飛這個特殊的主角,高寵的結局應該是最慘,也最讓人感到惋惜的,應該是槍王在《說岳》中,就像一顆最閃耀的流星,在瞬間展示其超凡的實力後,便不幸被鐵滑車碾壓,也正是因為高寵的悲劇故事,奠定了《說岳》中,本事和結局悲慘程度成正比的一個基本的邏輯。所以接下來就是曹寧誤殺父親後,只剩悲慘地自裁謝罪,張憲陪同岳飛一起赴死,楊再興戰死小商河,餘化龍為岳飛報仇的途中遺憾自盡,因為楊再興和岳飛等人的亡故,羅延慶鬱鬱而終。至於樊成和張奎,他們的結局還算不錯,但實力也是這10大名槍中排名墊底的。

說岳故事:岳家軍10大名槍,本事越大,結局越慘,只有他一人例外

然而在老樂介紹了這麼多人之後,也許各位已經發現了,雙槍陸文龍的結局好像是個例外,如果單純論使槍的本事,陸文龍可以在岳家軍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高寵,所以綜合實力也算是第三大名槍。但他的結局卻是非常不錯的,不僅沒有戰死沙場,或者受到岳飛之死的影響而亡故,反而還在小說後半部的完全虛構情節中,再次登場亮相,跟隨嶽雷掃北,立下不少功勳,可以說是10大名槍中唯一的“例外”了吧?

說岳故事:岳家軍10大名槍,本事越大,結局越慘,只有他一人例外

但這只是表面的現象,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其實陸文龍才是《說岳》中最慘的那一個,因為無論其他用槍的高手結局如何,他們在活著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太多的悲慘經歷,可是陸文龍就不一樣了——出生沒多久,他的父親陸登就死在金兀朮手中,最後竟然被殺父仇人養大,這難道不算是一個人最無奈的悲苦嗎?養恩和生恩勢不兩立,任何人都不好選擇吧?因此,作為繼高寵之後,岳家軍中最強武將,陸文龍卻不能向高寵一樣,酣暢淋漓地大戰金兀朮,便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甚至可以說,也許陸文龍沒有高寵槍術更高,但他的悲慘結局,要比高寵更甚。

說岳故事:岳家軍10大名槍,本事越大,結局越慘,只有他一人例外

所以說,岳家軍中的10大名槍,本事越大,結局越慘這個基本“規律”是成立的,而雙槍陸文龍的“例外”並非他善終的結果,反倒是無奈的命運顯得他更加特殊。當然,這些英雄的故事,只有岳飛、張憲和楊再興是符合史實的,其他人基本都是小說的虛構。但這些虛構的故事背後,卻始終蘊含著一個真實的道理——能力越大的人,越應該保持低調與謹慎,時刻警惕陰溝翻船的危險,而所謂的“亢龍有悔”,其實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