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均衡能夠帶來字形和作品的和諧穩正劇。“均”是平均,有間隔勻稱、空間分割均勻的意思。“衡”是平衡,在書法中多是指視覺意義上的平衡,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衡”。

均衡能夠帶來嚴謹和法度、規矩、秩序之美,但如果超過一定的度,也會適得其反,產生僵化呆板的負面情況。

“錯落”就是參差不齊,一般情況下,書法中的錯落都是有致的,並不是沒有章法的錯落,所以,書法中的“錯落”是一種有規律的變化,不能為了追求錯落而混亂一片。

均衡和錯落中的變化形式是非常豐富的,這裡選取幾種範例試做分析解讀。

一、絕對的均衡

絕對的均衡,在行書中比較少見,或許是集字作品的緣故吧,在《集王聖教序》中也有楷書的元素。我們從“半”字的循規蹈矩中可以略見一斑。“半”字的外形輪廓可以看作一個“申”。除了中豎偏右一些外,左右兩點和兩個橫畫間的距離是平均的,幾乎可以用尺子均分空間的地步。

那麼,這個字形為什麼不見呆板之氣呢?在於部分點畫形態的變化,如豎起筆的形態和左右兩點多形態位置的關係處理的微妙變化,所帶來的靈動之氣。最後一橫的收筆引帶向上的露鋒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這裡說絕對實際上,只是整體的來看的,涉及到具體的微妙方面,仍然是有相對因素的。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這類字形多端正嚴謹,用筆如楷,以靜態為主。

二是相對均衡中的幾鐘形式

“相對的均衡”就是再絕對的均衡中增加了變化多姿的因素,也可以說是在多元的空間分割中,在相互的制衡中完成字形整體上的均衡。如“無”字內部的點畫相互間的空間分割就是如此。這裡的空間分割既有橫平豎直方向的,更多的則是斜向的空間分割。如“無”字中的機組開與合的線條間的分割,雖然出現了近似三角形的空間變化,但從整個字形的外在輪廓看,仍然是均衡和諧無礙的。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在“鍾”字中,左部的均衡與右部的均衡不一樣,左是斜勢中的均衡,右則是中正不欹的均衡。“煙”字的左旁和“鍾”字的左旁斜勢相反。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而“御”字的變化則在中部。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三是橫間均衡,豎向錯落

“豎向錯落”是指點畫的參差不齊,錯落有致。如“篋”字中“夾”的三個橫向筆畫的錯落變化。上橫的左抑右斂和第二第三畫用筆的粗細輕重變化形式。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四是斜向均衡與錯落

“楊”字的右部的撇畫奪取左低右高斜勢,雖然斜但其相互間是均勻的。不過我們細加考察的話,不難發現其中錯落有致的抑與放、長與短、曲與直的錯落變化。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五是錯落中的均衡與變化

這是一種比較複雜形式的變化,所以具有錯落和均、衡三種要素的交互變化。如“維”字右部橫畫的錯落有致的變化。既有均衡和變化,同時又見錯落變化之妙。如第一和第二橫的長短變化,第三橫的連帶變化,第四橫的曲直變化。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桂”字右部的開合變化。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諸”字“言”部的左參差右豎齊的處理,以及“言”字橫畫和“者”字橫的錯落變化。

《集王聖教序》技法:均衡與錯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