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發生在大清王朝最苦逼皇帝之一——咸豐皇帝時期,是一段比較長也比較複雜的歷史,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戰爭事件。本文重點講述三場戰爭,以此來窺探出這一時期清王朝與歐美列強之間的差距。有朋友可能會說,差距不就是英國軍事強而我國軍事弱嗎?還有什麼好窺探的?其實不然,軍事上乃至國力上的強弱只是表面上,而實質性東西的強與弱還真有必要分析分析。

說起這三場戰爭,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發生在同一地點,這就是“三次大沽口之戰”

這三次戰爭分別發生在公元1858年、1859年和1860年,連續三年在同一個地方打了三回,這絕不是簡單的巧合可以解釋。原因之一就是這大沽口乃軍事要塞,是水路直抵津京的海河之入海口,是攻守雙方必爭之地。

而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的軍事行動,已經聚焦在清王朝畿輔要地,從而迫使清政府就範。以海軍戰鬥力聞名於世的英國人,自然明白想要進軍畿輔,就必須先突破大沽口防禦。所以,這大沽口也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戰鬥最為慘烈之地。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今天津市東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處


  • 第一次大沽口之戰

在英國人遲遲無法入駐廣州城之後,悍然對清王朝發動了又一輪軍事打擊。僅用三日時間就突破了虎門炮臺以及黃浦江防禦並佔領廣州城。之後英國決定將軍事行動重心北移,直指清王朝畿輔之地並聯合了法、美兩國,其目的無非是藉此繼續擴大在華利益。

公元1858年,英法美三國聯合艦隊(以英法為主)直抵大沽口外,耀武揚威。英法美俄(俄國也趁機撈取利益)四國公使在天津要求與清政府談判,迫使清政府同意繼續開阜通商口岸等一系列要求。而咸豐皇帝態度也十分明確和強硬,除了關稅降低,其他一律否決。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咸豐皇帝,1860年10月13日《倫敦新聞畫報》


咸豐皇帝之所以敢於否決並不是完全盲目自大,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為了防止英國人北上,加固了大沽口防禦體系。咸豐皇帝還特地給直隸總督譚廷襄發諭告誡其“切不可因兵勇足恃,而先啟起兵端。”儘管咸豐皇帝看上去似乎有一定把握,但他並不想先挑起事端。

在清政府對於聯軍最後通牒不予理睬之後,戰爭隨之爆發。那個被咸豐皇帝寄予厚望的大沽口防禦工事,在聯合艦隊的狂轟亂炸之下,僅僅抵禦了2多小時。除了炮臺作戰的清軍官兵拼死抵抗外,天津一帶守衛軍隊以及官員,基本上是聞風喪膽,望風而逃。聯軍以負傷100多人的代價,在突破了大沽口防禦之後,一路未遇抵抗直抵天津。

英法等國以進攻北京被要挾,要求清政府立刻派遣重要大臣談判和約。無奈之下,咸豐皇帝委任東閣大學生桂良為欽差大臣,為清政府談判總代表與英法等國和談,最後簽訂《天津條約》。第一次大沽口之戰以清王朝失敗而告終。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天津大沽口清軍被英法聯軍攻破後的慘景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中英天津條約簽訂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戰

話說《天津條約》簽訂之後,英法美俄等國公使以及軍隊都撤走了。但是臨走之時,公使們扔下了一句話,說明年再來修約。為什麼要修約呢?說白了就是戰勝國回去再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在談定條約的基礎之上,再攫取更多的利益。

清政府對於《天津條約》又是什麼態度呢?

簡言之,就是沒太當回事兒。

咸豐皇帝以及朝野上下就沒打算履行條約內容。既然清政府不打算認賬,那就得做好抵禦外國侵略的準備。聯軍前腳剛走,咸豐皇帝后腳就開始大規模地加強大沽口防禦工事,以準備“迎接”轉過年的換約。

轉過年來英法果然前來換約。相信清王朝如此大興大沽口防禦工事英法人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此前無往不克的戰績讓英法人確實“飄”了,並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英法人以為換約並不會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即便是有,料定大清朝軍隊也是不堪一擊,因此此次英法聯軍(以英國為主)軍事力量著實有限。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清軍大沽口防禦


前來換約的英法聯軍艦隊司令賀布少將態度比較蠻橫,吵嚷著要坐著軍艦進入天津城換約。結果沒成想清政府根本就沒搭理他,壓根就不打算換約的清政府,大沽口防禦工事已經進入戰備狀態。吃了閉門羹的賀布哪肯就此罷休,聯軍艦隊也隨之進入戰鬥狀態,雙方是劍拔弩張,此一戰在所難免。

令英國人沒有想到的是,以往不堪一擊的大清軍隊,在主帥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的指揮下,此次戰役表現勇猛異常,而且加固後的大沽口戰鬥力確實是提升好幾個臺階,幾次都將聯軍強行登陸擊退。在幾輪進攻都無功而返之後,身負重傷的賀布不得已下令收兵,英法聯軍戰敗。此次戰役聯軍共傷亡400多人,損失戰艦10+艘,成為了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抵禦外國侵略者之戰爭的第一次勝利。

死傷慘重的消息傳到英國之後,英國政府將清政府定義為冥頑不靈之政府,決心要對清王朝發動大規模戰爭,目標直指都城北京,誓要將大清皇帝趕出北京城。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伯爵額爾金


  • 第三次大沽口之戰

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再次集結,對要塞大沽口發動第三次戰爭。

此次戰爭,英法聯軍可謂是志在必得,英國出兵1.2萬,由伯爵額爾金為總指揮,法國出兵7千,由男爵葛羅為副總指揮,再加之美、俄幫兇,共計兩萬多人,軍艦數量更是旌旗蔽日。儘管聯軍軍事實力照比上一次戰役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善於現代戰爭的聯軍在進攻清王朝時還是選擇了避其鋒芒的戰術。

這一次聯軍並沒有直接與清王朝大沽口防禦工事直接對打,而是選擇了偏北防禦較弱的北塘登陸,然後迂迴南下,海陸夾攻大沽口炮臺。

儘管清軍將士浴血奮戰,但是聯軍的軍事實力更具優勢,再加之戰術得當,結果清王朝還是難逃兵敗的厄運,其慘烈程度絕對遠在前兩次戰爭之上,苦心經營的大沽口防禦工事也付之東流。已經全面落敗的清王朝,無奈之下咸豐皇帝再派桂良前往天津議和,清政府被迫同意了英法等國《天津條約》換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大沽口北側炮臺,英軍突入處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大沽口南側炮臺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告一段落,由於此前清政府總是出爾反爾,英法等國提出了公使駐京的要求。這對於咸豐皇帝來說相當於突破了底線,因此堅決不答應。

皇帝不同意,官員們又耍起了拖延推諉之把戲,甚至在怡親王載垣的慫恿下,竟然愚蠢地扣押聯軍談判代表巴夏禮等人。談判代表被扣,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有責任保護談判團安全的總指揮的額爾金自然憤怒之極,下令英法聯軍闖入了北京城。

之後,就是火燒圓明園。再之後,在恭親王奕訢等人主持下,簽訂了更加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英法等國撤軍,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燬後的遺址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口之戰”,清朝為何難逃慘敗噩運

上圖_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咸豐帝的御批


我們回顧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大沽口的這三次戰役,儘管清王朝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中取得了勝利,但清王朝還是難逃慘敗的噩運。

清王朝的失敗軍事上的落後固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相比軍事上的落後,更可怕的是清王朝的盲目自大以及對國際形式的茫然無知。清王朝在與歐美列強對峙過程中,並沒有明確目標和長遠的打算,簡單地以為僅憑局部要塞的重點防禦,就能夠將歐美的堅船利炮拒之門外,事實證明這就是痴人說夢。

而且在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之後,清王朝統治者們也沒有做到根本上的反思,取而代之的卻是漫無目的的“耍無賴”和得過且過,這種外交水平只能讓本就孱弱的國家付出更大的代價。

反觀歐美諸國,他們對清王朝的目標十分明確,並且利用一切機會和採取行之有效的手段達成之。

尤其是美俄兩國,在上述戰爭過程中,兩國僅以“幫兇”之身份出現,但是他們在華取得的利益並不比英法少,俄國甚至藉此攫取我國大片領土。不得不承認,就是這高明與愚蠢之間的差距,而這才是大清王朝“弱”的硬核實質。

參考文獻:《中國近代史》 陳恭祿/著 北方文藝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