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的爵位是縣侯,關羽的爵位是亭侯,這是怎麼回事?是劉備虧待了關羽嗎?

AK歷史


當年,關羽於萬眾之中取下袁紹大將顏良的人頭,解了白馬之圍,曹操遂向朝廷上書,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關羽後來回到劉備帳下,因為這個亭侯是東漢皇帝給封的,因此一直沿用了下來,那個時候,張飛連個爵位還沒有呢。直到赤壁之戰後,張飛被劉備任命為宜都太守,這個被封為新亭侯,由此可見,張飛封爵其實比關羽晚得多。

一、後來的張飛,不管官職、爵位都比關羽要高,但那時候的關羽已經死了

公元220年,是三國時代極為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曹、劉、孫三方勢力都死了重要人物,曹魏方面死了曹操,劉備方面死了關羽,東吳方面死了呂蒙。曹丕在曹操死後繼位,不久即廢漢自立,正式建立了曹魏政權。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為了對抗曹魏,劉備也在諸葛亮、馬超等人擁戴下稱帝,建立蜀漢政權。

劉備稱帝后,這才任命張飛為車騎將軍,封爵西鄉侯(西鄉為縣,實為縣侯),此時,關羽已經去世。關羽的官職、爵位一直都不比張飛低,何況他獨鎮荊州,其實權大大高過張飛,倘若關羽還在世,爵位肯定是縣侯,而官職很可能是武將裡最高的大將軍(張飛的車騎將軍是僅次於大將軍的第二等)。

二、關羽、張飛都還活著的時候,關羽的官職、爵位、乃至於實際權力都不比張飛低

其實劉備對這兩個恩若兄弟的人,待遇一直是差不多的,主要在官職上,幾乎是齊頭並進。到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關羽為前將軍、漢壽亭侯,張飛為右將軍、新亭侯,都在平級上,劉備稱帝,因為關羽已死,其官職爵位無法再予提升。

雖然如此,關羽其實更得劉備重用,實權一直大於張飛。這倒不是因為劉備偏袒關羽,而是因為關羽的能力一直高過張飛,因此三國志才說,張飛的雄壯勇猛亞於關羽,也就是比關羽稍弱。歷史記載,劉備不分軍則已,分軍則必定先讓關羽獨自帶領一軍。劉備當初奪回徐州,就讓關羽當極為重要的下邳太守;劉備拿下蜀地,就讓關羽獨自鎮守荊州。無論在劉備的哪個階段,關羽的實權都要重過張飛。由此可見劉備對關羽的信任。

三、劉備為什麼不在稱帝前就給關羽、張飛很高的官職、爵位?

因為劉備自稱漢朝苗裔,是漢室忠臣,怎麼能隨意施行皇帝的權力?這一點,連曹操也不會這樣做,他要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也要先上表皇帝,讓漢獻帝去封。其實,三國的時代的官職是很混亂的,一個地區,可能同時存在不同勢力任命的多個太守、刺史之類的,像袁術這種不知忌諱的,多半自己把自己當了皇帝,自個兒就任命了、封爵了。然而,手握天子的曹操不會這樣做,他做做樣子也要請示漢獻帝,讓獻帝去做,其實當時的尚書令是荀彧,又豈會不允許的。劉備也不會只做主張,定然也是要請示皇帝的,哪怕被曹操控制的漢獻帝不允許,他也是要上書請示的。

當然,劉備也幹了件越矩的事兒,就是自稱漢中王,承製封拜了前後左右四個將軍等官職。這是因為劉備聽說漢獻帝已經被曹丕害死了,秉持皇帝的意思便宜行事,這就叫承製。等曹丕廢漢稱帝了,劉備也稱帝,這才自己封拜官職爵位。這是當時的制度所決定的。


星火辰


恐怕是有些人的三觀出了問題。難道三弟張飛的爵位為縣候,而二弟關羽的爵位為亭候,就能看出來關羽在劉備內心中的地位不及張飛嗎?是劉備虧待了關羽嘛?僅僅從封號上的一字之差是看不出來劉備偏向關於關羽、張飛其中任何一人的,而且從陳壽老先生所撰寫的《三國志》和羅貫中老先生所著作的《三國演義》當中,絲毫看不出張飛地位在劉備心目中略高於關羽,對於後輩之人的我們來看待,也只是覺得劉關張兄弟“實非同胞,但卻勝似同胞”,而身為兄長的劉備在對待兩兄弟之時,也是秉持著公平公等的態度。


說的再直白一些,我從以三國演義為題材的影視劇中所看到的卻是,劉備更加偏向於關羽一些,因為關羽不管論其武力還是智力來,都好像高於三弟張飛。但是同為劉備義弟、同為五虎上將其一的關羽和張飛二人在畢生最高封號中卻出現了差異,張飛被封為西鄉侯,而西鄉名義上則是一個縣,所以說張飛勉強算是一個縣候。相對於張飛來說,關羽的“漢壽亭侯”之封號似乎對於我們更顯得熟悉,但是畢竟算是個“亭侯”。

漢代的爵位制度有其三六九等,分別是:縣侯、鄉侯、都鄉侯、亭侯、都亭侯和關內侯。從以上可知,張飛為最高級別的“縣侯”,而糾其字面意思來看,關羽的“亭侯”就是要比張飛的“縣候”低了好幾頭,縣~亭之間,還夾雜了鄉侯和都鄉侯這兩個侯爵之位。但其實僅僅從關羽和張飛的侯爵之位來看待二人在劉備內心中孰輕孰重的地位這一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為何如此說法呢?

第一點,關羽的漢壽亭侯是劉備當初還未曾“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之時的曹操向漢獻帝為關羽討要的。而張飛的西鄉侯則是後來劉備建立蜀國後賜予的。漢獻帝名義上是大漢王朝最後一任正統皇帝,而劉備雖然打著“興伐討賊,匡扶漢室”的旗號,但是誰又曾知道,劉備到底是不是正宗的漢朝劉姓血脈呢?而關羽的封號即便是個“亭候”,但確實實實在在由漢獻帝封賜的。

第二點,張飛的西鄉侯之封號是在關羽死後才封賞的。雖然說當時的張飛已然是功成名就的蜀漢功臣了,但是如果關羽尚且在世,誰又能擔保劉備不會給予關羽更高的封號呢?畢竟劉備都視二人為同胞之弟。再者說,關羽受封“漢壽亭侯”之時,乃是於建安年間,這前前後後相差二三十年有餘,何來劉備虧待關羽一說?

第三點,你可要知道,當年劉備在建安年間的封號不過也只是個“亭候”,而張飛在那時卻僅僅只是個無名無份的將軍。後來,隨著蜀漢建立,五虎大將的職稱也順勢而生,其中張飛是個縣候,諸葛亮是個鄉侯,馬超是個鄉侯,其餘的黃忠和趙雲都在亭候以下,由此可見,即便關羽喪生,也可見其在兄長劉備內心之分量!


小鎮月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說明一點,縣侯、亭侯皆屬於列侯,並不屬於侯爵。列侯,是從秦朝到隋朝的一種爵位。列侯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兩套不同的封爵系統,五等爵高於列侯。

在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的時候,給自己麾下的文成武將都有一定的封賞,更是將張飛封了西鄉侯,而關羽是漢壽亭侯,(這裡要說明一點,張飛的西鄉侯不是鄉侯,是縣侯,和諸葛亮的武鄉侯一樣,武鄉和西鄉都是縣名不是鄉名)。



據《後漢書.百官志五》:

列侯……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

可以看出來張飛的縣侯和關羽的亭侯,兩者之前的差距還真不小,一個是列侯之中最大的,一個是最小的,那麼劉備為什麼要張飛和關羽兩人的封賞厚此薄彼呢?



其一:關羽的漢壽亭侯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是劉備封的,而是在劉備徐州戰敗與關羽失散之後,關羽暫投曹操時曹操給關羽封的。

當時關羽不知劉備下落,為保全劉備家眷只得暫時歸降曹操,而曹操呢十分重視關羽,但是卻知道關羽一直心在劉備,為了讓關羽留下,對關羽那是大肆封賞,甚至連呂布的赤兔馬都賞賜給了關羽。要知道赤兔馬是什麼東西?天下一等一的寶馬,落到曹操手上時曹操手下的哪個武將不想要?而曹操卻把它給了關羽,可見曹操有多重視關羽,而漢壽亭侯只不過是他對關羽的一個普通封賞。不過曹操知道留下關羽心在劉備也不可能直接封賞多大的封號,就只是給了一個亭侯好看罷了。


其二:劉備征戰益州,關羽並未跟隨,所以並沒有立下功勞。

劉備封賞麾下臣子,肯定不能只看關係,更重要的還是看功勞的大小。雖然關羽在之前是立了不少的功勞,但是拿下益州和漢中才是真正奠定劉備政權的戰役,也是最重要的戰役,劉備集團的人立下的大部分功勞可以說都在這裡面。

張飛和其他人跟誰劉備入川都是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役立下了功勞,而關羽雖然坐鎮荊州很重要,但是畢竟沒有直接立功,所以自然就要比張飛差一些。

總結一下:嚴格意義上來說,由於關羽並未在入川之戰中立下任何功勞,劉備其實是根本沒有給他封侯的,他的爵位是曹操以漢室的名義封的,劉備只是沿用了。


小姐姐講史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張飛的爵位不是縣侯,而是鄉侯。現在有很多人,對於張飛和諸葛亮的爵位,都認為不是鄉侯,而是縣侯。比如,諸葛亮的武鄉侯,實際上應該是武鄉縣侯,因為武鄉據說是一個縣,並不是鄉。同樣,張飛的西鄉侯,實際上應該是西鄉縣侯。

這種說法現在被很多人認同,但實際上,確實經不起推敲的。因為,當時蜀漢所封爵位的人,並不是只有諸葛亮和張飛,還有很多人,比如劉備在稱帝后,封馬超為斄鄉侯,張飛為西鄉侯。後來劉禪登基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李嚴都鄉侯,魏延為都亭侯。

首先,我們來看張飛和馬超的爵位,在劉備稱帝的時候,馬超明面上的地位,應該是在張飛之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馬超的官職是驃騎將軍,而張飛的官職是車騎將軍,熟悉兩漢官職的人應該知道,驃騎將軍的職位要比車騎將軍高一個品級。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如果張飛所封爵位是縣侯,那馬超肯定也應該是縣侯,不可能張飛是縣侯,馬超卻是鄉侯。

其次,等到劉禪繼位時,諸葛亮和李嚴同為託孤大臣,劉禪對他們封賞爵位,不可能一個封縣侯,一個封鄉侯,這不是明白這讓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難堪嗎?我相信任何皇帝都不會蠢到幹這種事情。換句話說,如果諸葛亮是縣侯,那李嚴也應該是縣侯。



那這樣一來,馬超、張飛、諸葛亮和李嚴,都應該是縣侯,但問題是,他們的爵位都帶有鄉字,這也為免太神奇了嗎?要知道,當時的爵位總共只有縣、鄉、亭三級爵位,而封爵又是何等重要和嚴肅的事情,他們怎麼可能連這種基本界限都混淆不清呢?

換句話說,劉備想給張飛封給縣侯,或是劉禪想給諸葛亮封個縣侯,當時天下有一千多個縣,他們選擇哪個縣不好,非要專門挑選兩個帶鄉字的縣,這不是有病是什麼?更關鍵是,這個西鄉和武鄉,都還不在劉備的轄區內,你說劉備和劉禪有必要特意挑選這兩個帶鄉字的縣來封嗎?

另外,如果說諸葛亮和張飛的鄉侯實際上是縣侯,而馬超和李嚴的鄉侯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鄉侯,那就更沒有說服力,因為劉備和劉禪既然想讓張飛和諸葛亮擁有更高的爵位,哪有何必挑選個帶有鄉字的縣呢?直接封個縣侯會死人嗎?何必要玩這種文字遊戲!

而且,在諸葛亮和李嚴封侯的同時,魏延也被封為都亭侯,以當時魏延在軍界的地位,和他獨自鎮守蜀漢的半壁江山,他的地位,與諸葛亮、李嚴相比,應該只是差一級。三人又都是第一次封侯,不可能諸葛亮和李嚴上來就是縣侯,而魏延確是個亭侯。



所以說,張飛和諸葛亮都爵位,實際上都只是鄉侯。至於關羽為什麼到死也只是亭侯呢?主要還是因為關羽死得太早,如果他在劉備稱帝之後去世,他至少也是鄉侯,如果他能夠獲得劉禪繼位,他絕對是妥妥的縣侯。

事實上,在劉備稱帝之前,他陣營中的主要成員,也就只有關羽有爵位。那麼,為什麼劉備不肯封其他人爵位呢?因為,當時蜀漢偏居西南一隅之地,如果功臣受封爵位,實際上就已接近人臣的頂點,那以後北伐也好、東征也好,如果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時,又該如何封爵?

所以在劉備稱帝之前,他並沒有給任何人封爵位,而等到劉備稱帝后,為東征孫權,才特意給張飛和馬超這兩位軍界最重要的人物封爵,但從情理上來說,劉備也只可能給他倆封鄉侯。因為,如果劉備在東征之前就給他倆封縣侯,那等到他倆在東征過程中立下大功,劉備又該拿什麼來封賞他們。

甚至而言,如果東征取得勝利,劉備該拿什麼來封賞他們兩人?要知道,縣侯向上再一封,那就是公爵王爵了,而異姓得公爵王爵是什麼概念,只要看看荀彧之死就可以知道。換句話說,當時革命尚未成功,類似的道理,劉備隨便一點,大家就應該明白。

但後來,等到劉備去世,蜀漢偏安一隅的狀態,已被普遍人認為是很難改變,所以諸葛亮、李嚴、魏延,還有後來的吳懿、吳班兄弟,都先後被封為鄉侯或者亭侯。當然,等到諸葛亮死後,漢偏安一隅的事實,已經被普遍人認為是無法改變。在這種背景下,安漢侯王平、平襄侯姜維、濟陽侯吳壹,綿竹侯吳班,陽泉侯劉豹,青衣侯向舉,陳倉侯馬岱等,這一大批縣侯,都開始紛紛出現。


我是趙帥鍋


先說結論,劉備並沒有虧待關羽。再說為什麼:

漢代為表彰有功之臣對他們賜予爵位。漢代的封爵分為四級六等,從高到低分別為:縣侯、鄉侯、都鄉侯、亭侯、都亭侯和關內侯,封地內的賦稅收入歸受封者支配。

張飛最高的爵位為西鄉侯。西鄉是一個縣而不是鄉,所以張飛的爵位為最高一級的縣候。關羽的爵位一直沒變,為漢壽亭侯,是亭候。所以從級別看張飛的爵位確實要大於關羽,那麼這代表劉備虧待了關羽麼?不是的。

一、兩人爵位的性質不一樣。

關羽的爵位是漢獻帝封的,而且是劉備集團中除劉備之外最早受封的。關羽之所以被封侯是因為他在200年時斬殺顏良,為曹操表封,後來得到漢獻帝的承認。關羽是東漢的亭候。

而張飛的爵位是劉備稱帝后封的,是蜀漢的縣候。雖然劉備聲稱他建立的蜀漢政權承續了東漢,但影響力和控制力遠遠不如東漢,所以關羽漢壽亭侯的爵位含金量要遠遠大於張飛的西鄉侯。而劉備稱帝后沒有改變關羽的封爵也是這個原因。

二、關羽享受的待遇不低於張飛。

關羽的封地漢壽縣位於荊州武陵郡,直到劉備佔據荊州後,關羽才真正享受到亭候的待遇。217年劉備和孫權重新劃分荊州疆界,武陵郡成為前線。為了保證關羽的封地不受威脅,劉備將益州的葭萌縣改為漢壽縣作為關羽新的封地。此時關羽雖然是個亭候,但享受的待遇卻是縣候級別的。用現在的話來說,關羽是正廳級享受正部級待遇。

而張飛的封地西鄉縣本來在張飛的老家涿郡,王莽時被廢除。劉備稱帝后,在漢中郡新設立了南鄉縣作為張飛的封地。西鄉侯卻在南鄉縣收租,張飛這個封爵顯得有些“名不符實”,直到西晉統一全國後才將南鄉縣改為西鄉縣。

綜上,劉備在爵位上並沒有虧待關羽。


石頭說歷史


題主的問題裡有個小錯誤,張飛最後受封的應該是鄉侯,不是縣侯。另外這個不是劉備虧待了關羽,而是關羽死的太早,張飛是關羽死後才得到晉升。在關羽死之前,張飛的爵位和關羽相當,而且含金量不如關羽。

說起來其實劉關張三人裡第一個封侯的是劉備,因為和袁術之戰,曹操表奏漢獻帝,封劉備為鎮東將軍,宜城亭侯。

關羽受封為亭侯,是在白馬之戰斬殺顏良以後,曹操封他為漢壽亭侯。這裡漢壽是地名,亭侯是爵位,應該說曹操確實很喜歡關羽,要知道,此時曹操手下的外姓大將裡,也就於禁一個人是益壽亭侯。

而張飛受封為亭侯,較關羽還要晚一些,是在劉備平定荊州南部之後,劉備封張飛為新亭侯。此時雖然名義上劉備、關羽和張飛的爵位一樣,大家都是亭侯,但是這個含金量是不一樣的。

關羽的漢壽亭侯雖然是曹操所封,但是曹操此時“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義上代表的是漢獻帝封賞。所以關羽的漢壽亭侯從法理上來說,和劉備的宜城亭侯一樣,是漢獻帝所封,而張飛的則是劉備私自所封,這個就完全是兩個概念了。

像呂布佔據徐州以後,曾經自稱徐州刺史,但是後來他還是念念不忘讓陳登去許昌討一個徐州牧的封號,因為自稱和朝廷封的完全不一樣。

而劉備之後一直沒有封關羽新的爵位也是如此,一來他自己不過是漢獻帝封的左將軍,宜城亭侯,這個職務也不適合給別人太高的爵位,二來,關羽的爵位是朝廷正式給與的封爵,比私下亂封的要值錢的多。

所以在劉備稱漢中王以後,關羽的爵位也一直沒有變化,不過此時蜀漢陣營裡亭侯也是最高一級的封爵了。直到劉備稱帝后,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爵才晉升為西鄉侯。但是此時關羽已經去世,所以他的爵位沒有變化。


不沉的經遠


一、秦漢爵位探究

秦朝自商鞅變法後,按照賞軍功劃分爵位為二十級,從高至下以此為:徹侯、關內侯、大庶長、駟車庶長、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長、左庶長、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嫋、上造、公士。

漢朝沿用秦二十等爵,再次基礎上另增設王爵。因此漢朝時期的爵位基本為:王、列侯、關內侯、大庶長、駟車庶長、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長、左庶長、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嫋、上造、公士。

其中王爵在立國之初,功臣中異姓王8位,分別為:楚王韓信、趙王張敖、韓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燕王盧綰(臧荼謀反,平定後所封),但最後都被漢高祖劉邦誅伐殆盡,並規定“非劉氏不得為王”,此後王爵僅皇族可得。徹侯漢武帝劉徹時期因避諱而改為列侯,也稱通侯。徹侯基本是爵位中的最高級存在,封邑一般為縣,在東漢時期列侯又分為縣侯、鄉侯、內鄉侯、亭侯、內亭侯,大者封有四縣、小者為鄉或亭,戶數大者萬戶、小者五六百戶。

縣侯的封邑一般為一縣、鄉侯的封邑為一鄉、亭侯的封邑為一亭,都有固定封號。至於內鄉侯、內亭侯,則比同級鄉侯、亭侯相應低一等,常常是沒有封號。但是不管是縣侯、鄉侯、亭侯,他們的爵位同屬於列侯,是軍功爵位中的最高一級,再上面就是諸侯王一級了,當然曹操新增了公爵,自己就被晉封為魏公,之後再晉封魏王。

二、關羽、張飛爵位探究

①關羽的爵位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攻打劉備,劉備戰敗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任命關羽為偏將軍,關羽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解白馬之圍被封為漢壽亭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得荊南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拜關羽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此時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擊敗曹操後佔據漢中,自稱漢中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景耀三年(260年),蜀漢後主劉禪對已經去世的幾位重要大臣追諡,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②張飛的爵位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後,劉備平定江南各郡,拜張飛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封新亭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擊敗曹操後佔據漢中,自稱漢中王,任命張飛為右將軍,假節鉞。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晉升張飛為車騎將軍兼司隸校尉,封爵西鄉侯。

景耀三年(260年),蜀漢後主劉禪對已經去世的幾位重要大臣追諡,追諡張飛為桓侯。

從關羽、張飛二人分爵時間來看,除過關羽之前有曹操封的漢壽亭侯,此後在劉備面前分爵都基本相同,赤壁之戰後,由於關羽已經是亭侯,所以張飛也為亭侯。劉備為漢中王時,拜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二人都有假節鉞之權;而對二人在沒有分爵,依舊為亭侯。但是假節鉞就是代表皇帝行使相應的權力,在戰時可以自主決策,可以直接賞罰將士。劉備稱帝后,封張飛為鄉侯,相比之前亭侯更進一步,但由於此時關羽已經死亡,所以也就沒有冊封爵位,依舊為亭侯。蜀漢後主劉禪時期對已經去世的幾位重要大臣追諡,追諡關羽為壯繆侯、張飛為桓侯,此時二人爵位應該為縣侯。根據漢朝爵位制度,列侯中縣侯的封號中不必指出“縣侯”兩字,可以直接說“**侯”;而亭侯、鄉侯就必須在封號中指出“**亭侯”“**鄉侯”。如:呂布為溫侯,爵位是縣侯,封地是溫縣;關羽為漢壽亭侯,爵位是亭侯,封地在漢壽縣境內;諸葛亮為武鄉侯,爵位是鄉侯,封號為武;張飛為西鄉侯,爵位是鄉侯,封號為西。

因此,不存在張飛為縣侯、關羽為亭侯的說法,也不能說劉備虧待了關羽,在同時期關羽的地位一直比張飛高。


安定郡小書生


在三國的歷史上,劉備堪稱忽悠界的鼻祖,二十八歲的時候,就忽悠了兩位天才少年,加入到了他的陣營,這一加入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這兩個人就是關羽和張飛,現在你問張飛是縣侯,而關羽是亭侯,是不是劉備虧待了關羽?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第一,關羽的亭侯是漢獻帝冊封,而張飛的縣侯是劉備加封的,兩者完全不同。

可以這麼打個比方吧,一個是國家級的三好學生,一個是省級的三好學生,你覺得哪一位的含金量更高呢?關羽就是國家級的選手,早在他投靠曹操的時候,就已經被漢獻帝冊封為漢壽亭侯,這是大漢朝皇帝親自冊封的爵位,是得到當時所有人認可的爵位。這也是關羽一生中最驕傲的時刻,被大漢朝皇帝認可,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張飛作為蜀漢的開國元老,在劉備登基以後,被冊封為縣侯,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開國元勳。但是東吳承認嗎?曹操那邊承認嗎?都不承認。因為他們自己各自為政,只會承認自己這邊加封的官位,哪裡去管劉備冊封了什麼人呢?

第二,關羽逐漸成長為一方諸侯,成為劉備又歡喜又害怕的對象。

在劉備一生中,最害怕的人就是曹操,畢竟曹操在很多方面都比劉備強。等到劉備發展壯大以後,他又開始害怕另外一個人了,這個人就是關羽。關羽是被漢獻帝親自冊封的漢壽亭侯,是有大漢正統認可的人。後來又擔當荊州一把手的地位,長達六年之久。這六年的時間,是劉備最煎熬的時刻。因為這六年的捶打磨練,關羽已經從一員猛將,成長為一方諸侯。此刻如果他北伐成功,把漢獻帝接回來了,那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劉備到底是輔佐漢獻帝呢?還是殺掉漢獻帝呢?如果殺掉漢獻帝的話,關羽會不會站出來反對?劉備開始擔心了。所以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不是空穴來風,劉備確實開始警惕關羽了。

第三,張飛家族跟劉備聯姻,這是劉備生前的遺願。

我們都知道後來張飛的女兒嫁給了劉禪做皇后,這是張飛去世以後的事情了。不過這件事應該是得到了劉備的默許,在劉備看來,張飛家族在蜀漢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是張飛給了劉備第一筆創業資金,也是張飛跟著劉備一起出生入死一輩子。所以劉備在臨死前提出這個建議,諸葛亮必須要為他完成這個心願。張飛是縣侯,他的女兒自然也是侯爵之女,地位是相當崇高的,嫁給劉禪並不吃虧。不過劉禪好像不是很喜歡張飛的女兒,所以跟她沒有生過任何孩子,可能孩子長得隨張飛吧,也真是難為劉禪了

第四,劉備對關羽太信任,直接導致他開始不放心張飛。

劉備將偌大的一個荊州全都交給了關羽,在這之後他一心一意地在漢中開墾地盤。可是他發現關羽成為荊州一把手以後,開始有些不好調動了。這就有些難看了,畢竟關羽是自己任命的荊州一把手,如果不聽號令的話,那老劉的臉該往哪兒擱呢?有了關羽這個先例,劉備再也不敢給張飛如此重要的位置了。所以在選擇漢中太守的時候,所有人都推選張飛前去,而劉備卻執意選擇了初出茅廬不久的魏延。他不是無限信任魏延,是為了提防張飛,也是藉此來敲打一下荊州的關羽。所以這跟縣侯還是亭侯沒什麼關係,主要是他們的地位不同了。


江湖小曉生


我們知道在東漢和三國時期,爵位依次是縣侯,鄉侯,亭侯。張飛的爵位是西鄉侯,其實是鄉侯,而不是縣侯。

雖然有一些縣確實是叫某某鄉,但是張飛的西鄉侯和諸葛亮的武鄉侯並非如此,因為在益州,張飛和諸葛亮被封的時候,並不存這兩個地方,認為張飛的西鄉是在涿郡的西鄉縣,而諸葛亮的武鄉是在琅琊郡的武鄉縣。

認為他們是遙領,確實有出現遙領的情況,但是我翻看了後漢書裡面的涿郡與琅琊郡,都沒有西鄉和武鄉這兩個縣,而是到了晉的時候才出現的。

另外,我們來看看蜀漢幾個人封爵的時間,關羽是在建安五年,因為襲殺顏良,被封為漢壽亭侯,有些人認為漢與壽應該分開讀,是指漢的壽亭侯,但其實並非如此,漢壽才是地名,因為其他被漢朝所封的亭侯,也沒有加個漢字。

劉備是建安元年,在擁有徐州的時候,被封為宜城亭侯,也就是說劉備和關羽都是亭侯,都是曹操上表封的大漢亭侯,而張飛是在劉備拿下荊南四郡的時候,封為新亭侯的,這個自然是劉備自己封,曹操和漢獻帝肯定不會承認的,馬超是在建安十三年,被曹操表為都亭侯。

劉備稱帝的時候,封了張飛為西鄉侯,封了馬超為斄鄉侯。劉禪繼位的時候,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封李嚴為都鄉侯,這四個全是鄉侯。關羽在劉備稱帝的時候已死,自然就沒有被加封,如果在的時候,至少也是個鄉侯,甚至還可能是縣侯,畢竟關羽在蜀漢的地位僅次於劉備。

有的人想為什麼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不加封呢,這樣關羽就能趕上了,但是劉備畢竟只是稱漢中王,他要加封這些爵位,得等到他稱帝的時候,才名正言順,這個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群臣要勸進了,這樣他們才能被加封。

關羽的漢壽亭侯當然要比張飛原來的新亭侯值錢,但是相比張飛的西鄉侯還是不如的,畢竟關羽此時已死,而且還把荊州給丟了,馬超由漢的都亭侯被加封為蜀漢的斄鄉侯,也可以說明漢的亭侯不如蜀漢的鄉侯。

另外,很多人認為諸葛亮的武鄉侯不會是鄉侯,是因為魏延的南鄭侯是縣侯,而且南鄭縣下還有一個武鄉,認為諸葛亮的爵位不可能低於魏延的。出現這種情況有兩種原因,第一,魏延有陽溪大捷,所以被封縣侯。

第二,諸葛亮為人低調,他也沒有必要通過加爵來提高自己的地位,所以在李嚴勸諸葛亮加九錫的時候,諸葛亮給拒絕了,否則如果諸葛亮想的話,像曹操那樣,封個琅琊公,琅琊王根本就不是問題,更何況一個小小的縣侯。


歷史簡單說


其實關羽之所以是漢壽亭侯,並不是因為劉備虧待他,漢壽亭侯那是當年代表中央朝廷漢帝冊封的爵位,這個爵位其實並不低。

第一,當年劉備被徐州士人邀請,前來接收徐州,這個時候割據淮南的袁術引兵來攻,劉備派軍隊在盱眙、淮陽抵抗袁術,雙方交戰多次,劉備立下了許多功勞,當時代表朝廷的曹操“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憑藉劉備立下的戰功得到的”鎮東將軍“在當時已經是武官的高級官職,也不過才封了個亭侯。

第二,張飛封西鄉侯的時候關羽已經去世了,張飛那時已經是功成名就的蜀漢元老,而當年關羽被封漢壽亭侯的時候還是建安年間,又何來虧待關羽之說呢?

第三,從蜀漢開國之時到劉備病逝白帝城之後,除了張飛、馬超,其他人封侯沒有超過亭侯的。

說完這三點,我們再來詳細討論。

我們先來看第一點,劉備在沒有佔據漢中進位漢中王之前,他自己本身是“鎮東將軍”此類高級武官,建安元年被曹操表奏為“宜城亭侯”,但是關羽由於建安五年被曹操俘虜,之後被曹操代表的東漢朝廷封為“漢壽亭侯”,劉備自然沒有辦法對關羽在爵位方面進行封賞。

又因為劉備、關羽他們都是名義上的漢臣,儘管都知道大漢朝廷被曹操所挾持,但是依舊要認可大漢的封賞。

當時的漢室正統是劉協,雖然他是董卓立的皇帝,但他手續齊全且沒有後顧之憂——廢帝被殺,而且當初漢靈帝本意也是要立劉協,陰差陽錯,劉協最後還是成為了皇帝,那麼對於控制了劉協的曹操來說,這個天下肯定是大漢的天下,雖然現在大家都在廝殺,但是好歹也都要掛個大漢的名頭,如果沒有名頭我也要給你表奏一個,比如赤壁之戰後,周瑜事實上拿下了南郡,那曹操順手推舟表奏朝廷周瑜為南郡太守。


那如果有人不掛這個名頭呢,那就會收到其他人狠狠的打擊,典型例子便是袁術,袁術四世三公,放著現成的虎賁中郎將、後將軍、左將軍、陽翟侯的這些個天然具有優勢的名號不用,一旦割據稱帝,馬上遭到前所未有接二連三的打擊,幾乎瞬間從一流軍閥變成三流軍閥,這就是當時許多謀士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所在,自然佔據了大義名分。

我們來看第二點,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此時第一時間就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去攻打樊城了,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人生巔峰到來了,隨後就是陸遜背刺白衣渡江以及之後的關羽敗走麥城,等到劉備正式稱帝大封百官的時候,關羽已經去世了,而這個時候的張飛自然是劉備蜀漢陣營的開國元勳——被封為西鄉侯、官拜車騎將軍、司隸校尉,倘若關羽此時還活著,定然也是封為縣侯、官拜驃騎乃至大將軍。

可惜關羽沒有等到這個時候,而張飛雖然等到這個時候了,卻也在受封同年死於叛徒之手。

第三點,蜀漢開國到劉備去世,受爵的沒有人超過亭侯,像張飛的西鄉侯,這個其實是縣侯,是一個叫西鄉的縣,在兩漢乃至三國季漢,爵位比之後世隋唐封爵要嚴格許多,基本符合這個標準:功大封縣,勳微封鄉、亭。

即使是蜀漢那麼多功臣宿將,最後按這個標準走,在劉備時代,封亭侯者也是寥寥無幾,因為鄉侯、亭侯他們都屬於列侯。

所以何來此薄彼虧待關羽之說呢?都是劉備的自家兄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關羽早亡,否則憑藉著關羽水淹七軍打得曹操想要遷都避禍的大功,封個縣侯又有何不可呢?

而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永遠成為了歷史中為數不多但極其閃亮的理想和浪漫還有人文主義,甚至成為了後來重要的中華傳統文化現象和歷史典故,足耀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