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作為京東最大股東,為什麼要扶持拼多多,這不是集團內鬥嗎?

貧民窟的大富翁


拼多多是一個異數,可是在看中國市場確是一個必然。這裡從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的動態角度來看拼多多與騰訊的佈局。



中國的城市化


中國的社會轉型(農業人口轉為城市人口)依然在繼續,目前大約每年轉化率為1個百分點。當前城市化率為60%,按照現在主流的觀點認為一個國家城市化率為70%(有說75%)即這個國家完成了城市化。也就是中國這輪城市化會在未來10-15年結束。


也就是我們認為的人口素質的進一步提升伴隨城市的過程,是同步進行的。城市化過程中產生了絕大的市場需求,這給了大量企業創業的歷史機遇。如果可以是否能有機會讓我這樣的小老百姓從中賺上一筆。


扯遠了。農民轉為城市人口,這個迭代過程不可逆。但是他們的心態未必能夠及時轉化過來。這需要時間,很長的時間,以及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其中心態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從成本敏感型轉化為品質敏感型。


在農村裡,以及城市裡的一些老人,對拼多多的砍價已經到了著魔的程度,一箱有機西紅柿10塊錢,以我們的角度來看,簡直不可思議了。成本那能夠覆蓋麼?但是這事就發生了。他們樂此不疲。


企業發展方向


再看京東,京東在2年前就喊出走向農村,農村包圍城市,結果呢一個拼多多,簡直逆天生長,直接把農村市場給吃乾淨了。這導致了,京東淘寶的集體恐慌,他們要壓制拼多多的生長,但是,拼多多是打不死的小強了。

如果你接受以上我的說法,那麼下面騰訊的佈局,和阿里的佈局,馬上就明白了。


騰訊佈局京東,可以簡略認為是佔領了城市用戶(雖然京東也希望能夠滲透到農村),而拼多多則是佔領了農村用戶,(雖然拼多多希望城市人能接受他)這兩者時間的市場互補性已經達到了接近完美的程度,給阿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如果你把騰訊看成是一個皇帝,那麼京東就是內務大臣,主管內務,兼管軍事;拼多多就是軍事大臣,主管軍事,兼管內務。兩者之間交叉平衡,這妙到毫顛的把握,讓騰訊這個帝王,永遠處於不敗之地,永遠佔盡了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的用戶量高達10億,兩者幾乎能夠覆蓋中國的80%的人群了,看菜碟下飯,按身份(地區)推薦精準導流。你覺得騰訊不幹這個事,可能麼?!


說回阿里,支付寶這兩年激增到9億,這是阿里對抗騰訊不得不的辦法了。支付寶邀請新用戶送話費那個入口麼?還記得邀請新用戶的入口麼?直接看送的錢基本新用戶的獲得成本就是100塊了!


山寨貨流向

山寨貨是個不得不說的問題,無法繞過,不能屏蔽,無法消滅。


這些山寨貨,基本特徵就是品質低、價格低、可使用。和正品比起來,的確不如正品,但是他滿足了低收入人群,日常消費的需要。有需要就有市場!


淘寶、天貓、京東這三個平臺在無數次打假中已經將這些山寨貨空間擠壓到了極限。這些產品有市場,有生產能力,那就一定需要銷售渠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拼多多就給了這些山寨貨基本無限可能的發展空間!無限可能!所以拼多多出現了井噴式發展,原因就在這裡。


以上是理論下面是數據(數據網上都可以查到)


拼多多層面


獲客成本:


2017年的獲客成本在10元上下,18Q1成本略有提升,達到24.3元/人。同樣,每個MAU增長成本在18Q1也大幅提升48.3元。


客戶性質:

核心用戶並非天貓、京東核心群體。從用戶數據看,三線以下城市佔據達到57%,女性用戶佔比70.5%,25-35歲用戶佔比57.8%,拼多多18年GMV為4000億人民幣左右。


京東層面


獲客成本:2018年,京東獲客成本達到1503元,3年翻10倍客戶人群: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偏男性群體


阿里層面


獲客成本:

2018年:390元,比兩年前的526元有所下降,比2015年166元高出兩倍多客戶人群: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其他一些數據我查到後陸續補上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