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同黑洞一樣是20世紀激動人心的重大發現!

物理學中最有趣、最神奇的實驗往往不具有可操作性,有很多的實驗只能在頭腦裡進行,我們稱之為:思想實驗。儘管我們在現實中受到了很多的限制,無法對宇宙中任何物體進行細緻入微的研究、解剖和探查,但我們對物質以各種形式的存在,及其規律的理解遠超於目前的實驗水平。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例如,我們在理論上知道中子星的形成過程,也知道它的一些性質!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取一顆中子星(假設是一立方厘米)的一部分,然後把它拉離中子星,會發生什麼?雖然我們無法這樣做,但理論應該會告訴我們結果。

中子星到底是什麼?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中子星,顧名思義,它是一顆由中子組成的星球,其物質通過強烈的引力結合在一起,質量大約與我們的太陽類似。這裡就有個問題,中子不應該存在很長的時間,因為它會衰變!現在我們選擇一些任何的粒子,然後將其隔離開來,觀察會發生什麼?質子、中子和電子這三種粒子構成了我們所知的大多數普通物質,但它們的結果卻大不相同。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如果上圖中的質子和中子直徑為10釐米,那麼夸克和電子的尺寸將小於0.1毫米,整個原子的直徑約為10千米。

電子屬於不可分的基本粒子,是帶電荷的質量最輕的粒子。據我們所知,電子完全穩定,沒有可能的衰變的途徑。

質子是由夸克和膠子組成的複合粒子。理論(大統一理論)上講,質子可能會衰變,所以我們一直在尋找其衰變的證據。方法其實很簡單:建造一個裝滿單個質子的巨型容器,裡面有10^32個質子,然後等上一年,看看其中是否有一個質子會衰變,如果沒有,其半衰期至少是10^32年。經過無數次這樣的實驗,並沒有發現衰變的結果,因此我們現在已經確定,如果質子真的不穩定,它的半衰期至少是10^35年(科學家根據實驗和理論將質子半衰期限制在這個時間內),或者是現在宇宙年齡的10^25倍。因此據我們所知,質子也是完全穩定的。

但中子不是這樣!觀察一個自由的,沒有束縛的中子,它很可能在15分鐘內消失,衰變為質子,電子和反中微子。(它的半衰期更短:大約10分鐘。)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那麼,怎麼可能有一個像中子星這樣的實體呢?

自由中子和束縛中子之間是有區別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元素和同位素不會衰變的原因:當原子核結合在一起時,原子核裡有一定量的結合能足夠保持中子的穩定!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對於元素來說,某些原子核的構型比其他的更穩定。目前據我們所知,有超過254種可能的原子核構型是完全穩定的,應該不會經歷放射性衰變。(但也許在足夠長的時間尺度上,其中很多也會變得不穩定,只是我們還沒有觀察到而已。)但是穩定的原子核沒有一個是很重的,或者由很多的中子組成。最重的穩定元素是什麼?那是鉛,82號元素,有四種已知的穩定同位素:Pb-204、Pb-206、Pb-207和Pb-208。

在所有已知的元素中,有82個質子和126箇中子的原子核是最重的穩定原子核。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但以上是假設核力是把中子綁在了一起,才不會衰變。就中子星而言,還有別的東西在起作用。為了理解其發生了什麼,讓我們再來看看中子星是如何產生的。

在質量最大的恆星中(輕星團中最亮、最藍的恆星)它們的核心將氫聚變成氦,所有的恆心都會經歷這個過程。然而,與類太陽恆星不同的是,它們不需要數十億年的時間來消耗它們的燃料,而只需幾百萬年(甚至更少)的時間其氫燃料就會耗盡,因為大質量恆星內部極高的溫度和密度導致了非常迅速的聚變反應。

當它們的核心耗盡氫燃料時,內部開始收縮,導致溫度升高。當它達到一定的臨界溫度時,核心中的氦開始聚變成碳,導致更大的能量釋放率。

僅僅幾千年後,氦燃料就會耗盡,內部會進一步坍塌,溫度升高到太陽核心永遠無法達到的溫度。在這種極端的條件下,核心的碳開始聚變成氧,然後在類似的連續反應中,氧聚變成硅和硫,硅聚變成鐵,接下來,就出現問題了。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上圖可以看到:鐵是最穩定的元素。它的原子核中有26個質子和30箇中子,每核子的結合能最高,這意味著任何其他的構型都不如它穩定。因此比鐵更重的元素,並不通過將鐵和其他元素融合形成的。相反,當核心充滿鐵時,不再有燃料可以燃燒,核心開始因引力而收縮。隨著時間的推移核心變得越來越熱,密度越來越大。

最後,達到了一個閾值,電子和質子開始融合在一起,產生中子、中微子和巨大的能量!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這種失控的反應產生的能量如此之大,導致了整個恆星的外層在超新星爆發中被摧毀,而電子和質子融合成中子和中微子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超新星爆發後,雖然外層需要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被吹走,但核心在巨大的影響下凝結成一箇中子球,這種影響不是來自核力,而是來自重力。

中子星的核心大約相當於一個太陽的質量,被壓縮成半徑只有幾公里的體積。它的密度約為每立方米10^19千克,是宇宙中已知的密度最大的物理三維物體。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為了使中子在放射性衰變中保持穩定,它需要有比中子和質子的質量差更大的結合能,大約是1mev,大約是中子質量的0.1%。雖然核心的中子很容易被束縛,但表面的中子是最脆弱的。我們假設一顆中子星的質量等於太陽的質量,半徑只有3公里,一個被束縛在其表面的中子,其結合能約為400兆伏,足以防止其衰變。

如果我們從中子星中取出一立方厘米的物質會怎樣?我們會得到什麼呢?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取出中子星物質,引力結合會大大減小,這遠遠不足以阻止中子衰變!實際上,我們在宇宙中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中子星與中子星相撞。當大部分物質可能合併形成黑洞時,約有3%的質量被拋出。這些被拋出的碎片並沒有產生任何奇異的物質,它們會以驚人的速度衰變,產生元素週期表中最那些最重的元素。如果你想知道地球上大部分像黃金這樣的元素是從哪裡來的,答案是:中子星的合併!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因此,如果我們取出的中子星物質質量太小,它只會在短時間內碎裂並衰變為穩定(或長壽)的元素和元素週期表的同位素,其過程最多在一箇中子壽命的時間尺度上,也可能在更短的時間尺度上。

如果我們想獲得足夠大的質量來保持中子在表面的穩定呢?也就是說我們取出的物質穩定不衰變,它的半徑應該在200米左右。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半徑200米的中子星物質與土星的質量相當,但這是保持穩定所需要的下限。如果質量更小,中子球就會衰變。所以,電影裡說:強大的雷神之錘是取自中子星的物質鍛造的……,看看它的尺寸!

物理學允許“雷神之錘”來自中子星嗎?

物理學根本不允許這樣這樣的中子錘存在。因為它太小了,表面的引力結合能太小,只會發生災難性地放射性衰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