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三國演義》裡弓箭都是平著射,現在古裝片弓箭有些向天上射,歷史上到底怎麼射?

騎豬看耍猴


一戰中的重機槍告訴你,有平射和曲射兩種彈道。直射打得準,射程兩千米;曲射打得遠,射程4-5千米。

因此弓箭也有兩種射法。中國古代講百步穿楊,與現代奧運項目接近,目標在30-100米之間,基本是平射,可以玩精度射,比如轅門射戟什麼的。

而英國有名的長弓手,射程可達300米左右,就要靠多人曲射玩覆蓋射擊了。但是長弓手沒那麼好運,永遠在最遠射程輸出傷害。一旦敵方靠近,平射也是必不可少的。

唐朝兵書上說:“佈陣訖,鼓音發,其弩手去賊一百五十步即發箭,弓手去賊六十步即發箭。若賊至二十步內,即射手、弩手俱舍弓弩,令駐隊人收”。

可見在二百米到一百米之間,唐軍多了弩這種兵器,根據兵書上的造型,遠程弩應該是曲射的。而弓箭是一百米以內用的,應該以平射為主。

中國歷史上留下的與弓箭有關的壁畫多為射獵圖,講究精度,因此多為平射。而影視中也以平射為主。

而歐洲歷史上英國長弓手以遠射聞名,打得法國騎士人仰馬翻,自然要在影視作品裡反映出來。

因此無所謂對錯。牛頓的棺材板保證,根據劇情需要,想怎麼射就怎麼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