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你被人說過摳門嗎?


“摳門”在現代語境裡不是一個褒義詞,甚至在特定群體、特定場景下被人說“摳門”,有些人會暴跳如雷。


不過最近,叔淘到了豆瓣的幾個寶藏小組。在這裡,大家用“摳”標榜自己,一邊高呼“我不是窮,我就是摳門”,一邊分享著獨特的省錢技巧。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在這裡,艱苦樸素重新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進了這兩個組以後我才真正發現,這群人究竟多有美德……


首先,他們發明了一個“衣不如故之摳王大賽”,要求參賽人員曬出自己舊衣物的照片,最好有見證歲月變遷的歷史感。


在這個比賽中,我們看到了有人從五年級用到大二的腰帶,已經碎成了一團棉線: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有人展示出了用訂書針續上、岌岌可危的老拖鞋……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爛到腳後跟都包不住的襪子: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以及為了包住腳後跟,縫縫補補像棵聖誕樹一樣的襪子……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這件帽衫,據答主說是公司五年前發的,雖然現在下面已經卷的像牛舌頭,爛的像刷鍋布,但依然頑強的出現在自己的衣櫃裡。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最終獲獎者是這件平平無奇的白色馬甲。


和別的“赤貧風”相比,它看起來低調幹淨又整齊,似乎沒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甚至顯得在年代感上略遜一籌。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但這其實是一位網友七年前、不到40元網購的長袖外套……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這位網友表示,衣服本來是長袖,袖口磨損了就剪成九分袖,肘部磨損了就剪成短袖,線不停禿嚕就不停修剪袖子,現在它已經變成一件馬甲了。


便宜、節儉、美觀、有設計感……這個第一名,真的當之無愧!


不過按照這個摳法,我看這件馬甲總有變成肚兜的那一天……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衣服可以不買,但是飯總要吃。


在摳組裡,大家每天都自己做飯,就算偶爾點外賣,點的也是打折的臨期菜,一些有條件的新摳兒還會在自己家種菜。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機智的摳組人民創造了獨特的吃飯省錢技巧,比如有人學會了如何在土豆中“偷”澱粉。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平常做土豆絲時,我們都要泡水去澱粉防粘鍋,而這位朋友把每次泡完土豆的水收集起來,倒在A4紙上晾乾,用暖風機烘烤,最終就能得到一小捧澱粉了……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對於自己的這種行為,該網友表示:這樣省出的土豆粉,足以支撐一次炒肉活動,簡直美滋滋。


還是這位優秀的朋友,他研習了一顆雞蛋吃三天的方法。


那就是把雞蛋放進冰箱冷凍,要吃的時候剪一點點,和紫菜一起放進水杯裡,加鹽放進微波爐,一杯紫菜雞蛋湯就做好啦~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面對網友的指摘,樓主表示:堂堂正正!不是丐幫!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0.9元也能吃青椒炒肉嗎?不,這是饅頭炒青椒!是不是十分有迷惑性!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還有人別出心裁,因為覺得芹菜只吃梗太浪費、用辣椒炒芹菜葉的: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馬上就得到了大家的響應:我們還有別的做法!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還有人為了每次少用一點油,買了油壺也不完全打開,只在蓋子上用剪刀劃一條小口,用油的時候隨便灑一點就好了……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有人表示,買個小噴壺灑上去豈不是更好?


但是馬上遭到了樓主的反駁:買噴壺不用花錢嘛!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還有人說,自己進了摳組之後越來越節省了,洗髮水用完以後兌水,兌水也沒什麼東西以後剪開,怎麼著都能發現漏網之魚。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可馬上有高人指點道,真正的摳,是不買洗髮水……無患子的種子,可以代替洗髮水/肥皂。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怎麼著,這還整上產業鏈了?


不過叔專門查了一下,無患子是一種落葉喬木,裡面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洗頭可以去屑,洗臉可以去油脂……年輕人,還真是有想法。


洗衣液洗髮水能省,那手紙當然也能省。


借鑑鄰國優秀經驗,有組員發明了改進版: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後面還附上了溫馨提示,樓主告訴想要模仿的人,瓶子上鑽的眼不能超過2毫米,不然擠不出水流;角度以30度為最佳,不然無法達到衝擊的作用。

這位仁兄配的圖就不給你們看了,畢竟……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這個組裡真的藏龍臥虎,有人300塊錢的二手手機用了兩年還沒換,屏碎成蜘蛛網也捨不得丟: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有人擁有一對難兄難弟,牙刷都用成愛因斯坦了,還在教大家用直尺拼命擠,牙膏可以用的更久。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嬌兒惡臥榻裡裂,即使已經縫了無數次,但是床單的主人依然覺得,它還有救。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補完依舊漏水的鞋:我有一個秘密,天不知道地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在這些摳門相關的組裡,搜索“罵我”,你就能見到一些人痛心疾首的自省。


他們主動求罵,妄圖控制自己過於旺盛的購買慾。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鏡像討論還有“誇我”,你會看到大家引以為傲的省錢小妙招。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至於什麼簡單的優惠券、薅羊毛、臨期零食、特價商品的基礎省錢小技巧,那必然是不在話下。


但是,也不是所有摳門行為大家都會叫好。


摳組的置頂是這樣的一段話:“摳,就是該花的一分不少花,不該花的一分不多花。”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也有人說:“每次薅羊毛都在告訴自己,我是個窮寶寶,太負能量了……”


你見過最摳的人嗎?


過度消費主義害人,過度摳門主義同樣問題很大。


在奇葩說裡,薛兆豐分享過一個觀點:貧和窮應該分開來看。貧的意思是目前經濟情況緊張,收入比較少;而窮就是“窮盡”,沒有希望的意思。


一個是物質上緊張,一個是精神上迷茫。


“貧”的時候摳門,是我們面對生活壓力經濟困境的妥協,這種妥協能讓我們認清現實稍微鬆口氣,合理分配資產。


而被摳門固化的思維,會讓一個人從“貧”變成真正的“窮”,這意味著一種不良的窮人心態。沒錢的人永遠畏畏縮縮捉襟見肘,有錢的人也畏縮吝嗇,最後被人笑話成為葛朗臺。


凡事都不能走向極端。


其實,在平衡適度的基礎上,保持簡單的生活就足夠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