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在,孩子安,夫妻和

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而愛人則是我們一輩子的伴侶。

司馬遷說:“父母者,人之本也。”

宋朝隱者陳元靚說:“子孝父心寬。”

《論語》中講到:“家和萬事興”,夫妻和睦,萬事可成。

這告訴我們,人到中年,最大的幸福便是:父母在,孩子安,夫妻和睦。

感悟: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在,孩子安,夫妻和

1

父母在,前行更有動力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歌壇常青樹費玉清,告別46年的演藝生涯,永久退出娛樂圈。面對別人的不解,他發佈了一封親筆手寫長信。

信中寫道:

當父母都去世,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和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更孤獨。

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

褪去一切光環和成就,費玉清也是父母的孩子。父母的關注是他前行的最大動力,父母的分享是對他能力的最高認可。

舞再絢麗又如何,掌聲再熱烈能怎樣?父母不在,一切都變成虛空。

小時候,父母是孩子成長的依靠。孩子長大後,父母不管能力如何,都是兒女們的心靈依靠。

《詩經》中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意思是,沒有父親,我依靠誰?沒有母親,我仰賴誰?

父母,是兒女們一輩子的依靠。《孝經》講到:“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不管年齡幾何,只要父母還在,就永遠都是有人疼愛的孩子。被疼愛的孩子,內心溫暖安全。

父母,是兒女們在坎坷生活中,衝鋒陷陣的力量源泉。

不管生活有多不易,只要想到背後有父母,兒女們就能義無反顧往前行走。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再多的荊棘,也能想辦法劈斬。

父母,是兒女們幸福的源頭。

人到中年,父母健在,每次回家喊一聲爸媽,都有人應答,這是何等的福分?

只要你說一句:“媽,我想吃您做的飯!”母親就做出一桌你喜歡的菜來,這又是多大的幸福?

父母在,家永遠在。有家可回,有父母可叫,這是中年人的大福。

感悟: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在,孩子安,夫妻和

2

孩子安,後顧無憂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心願。

孩子安的“安”,不僅指身體健康,更是指孩子明白事理。孩子身心健康,父母后顧無憂。反之,則麻煩多多。

一個三觀不正的孩子,是家庭巨大的炸藥包,一不小心引燃,會把家人炸得粉身碎骨。

八年前,“我爸是李剛”這句話紅遍網絡,成為坑爹的“經典”語句。

故事主角李某銘,當年在大學校園裡酒駕肇事撞死人逃逸,並且狂妄地扔下一句話:“有本事告我去,我爸是李剛!”

故事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因為此事,李某銘被判刑六年,他爸被勒令辭職,後離家出走,母親陷入被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整個家因此分崩離析。

李某銘視生命如草芥,酒駕撞人還碾壓、逃逸,還振振有詞認為法律奈何他不得,扭曲的三觀不僅毀掉了自己,也毀了整個家庭。

紀伯倫說:“有的兒女讓我們感到不虛此生,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

孩子良好的個性、正確的三觀勝於卓越的才智,它既能讓孩子順利成長,也能讓父母省心省力,專注於自己的事業,讓一家人共同成長。

人,一輩子都在拼,拼知識,拼能力,拼事業,最後拼的是兒女。

兒女健康,父母不用操心他們的身體,能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中;

兒女學有所成,父母不用擔心他們的事業發展,能安心過好自己的生活;兒女乖巧孝順,父母舒心快樂,前行無憂。

孩子安,家安。

人到中年,擁有健康上進懂事的孩子,是上輩子修來的大福氣。

3

夫妻和,無懼風雨

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夫妻關係。夫妻是家庭的支柱,他們不但掌握著全家的命運和家庭的前途,也直接影響到兒孫後代的發展。

夫妻和就如房子的地基,地基穩房子才能經歷風雨。夫妻和家才能風雨無阻,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在中國現代文人夫婦中,錢鍾書、楊絳夫婦一直被人傳頌。他們相知甚深,相愛終身,高度默契,一起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

在上海淪陷期間,錢楊已經結婚,但生活較為拮据。

為讓楊絳專心寫小說《弄假成真》,錢鍾書兼職多教課,免除了楊絳的生活之憂。《弄假成真》寫成後大火,錢鍾書也說要寫小說。

楊絳全力支持,叫他少教課多寫書。為了節省開支,她辭退保姆,自己承包了家中所有的家務。

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錢鍾書夜以繼日寫成的《圍城》,成了一個時代的經典。

夫妻互相支持,在陰霾重重中,用努力打敗風雨,把日子過成了美好的樣子。

文革期間,他們兩人都被下放。在幹校中,兩人相濡以沫,在艱難的時日裡,攜手同行。生活雖然很苦,但夫妻一心,迎來陽光燦爛的時刻。

好的夫妻關係是,丈夫愛妻子,妻子體貼老公。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有人說,夫妻兩人就像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如果丈夫不懂得寵愛妻子,看不見妻子的付出,把家中的事務全部推給妻子,讓妻子每天唱獨角戲,即使妻子再“聖母”,也會心生絕望離他而去。

如果妻子不理解、不認同、不支持丈夫的事業,即使丈夫再有才華,也很難施展抱負,最終一事無成,鬱鬱而終。

夫妻,在搭夥過日子時,力要往一處發,勁要往一處使,才能合出最大的能量。兩個人齊心協力,再大的風雨也能抵禦,再難的關頭也能闖過。

無論何時,兩個人都互為對方的依靠和臂膀,夫妻便能在滔滔的生活大浪中,乘風破浪,勇猛前行。

人到中年,夫妻齊心,是一個家最大的福氣

1964年12月,我們小分隊在滇西北找礦。小分隊一共8人,其中4名警衛戰士每人配備一支衝鋒槍。一天,出發前,一位納西族老鄉搭我們的車去維西。那天路上積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窪不平,車子行駛一段就會被雪塢住。我們不得不經常下來推車。就在我們又一次下車推車的時候,一群褐黃色的東西慢慢向我們靠近。我們正驚疑、猜測時,納西族老鄉急喊:“快、快趕緊上車,是一群狼。”司機小王趕緊發動車,加大油門……但是很不幸,車輪只是在原地空轉,根本無法前進。這時狼群已靠近汽車……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只狼,個個都象小牛犢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戰士小吳抄起衝鋒槍,納西族老鄉一手奪下小吳的搶。比較沉著地高聲道:“不能開槍,槍一響,它們或鑽到車底下或鑽進樹林,狼群會把車胎咬壞,把我們圍起來,然後狼會嚎叫召集來更多的狼和我們拼命。”他接著說:“狼餓瘋了,它們是在找吃的,車上可有吃的?”我們幾乎同聲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給它們吃。”老鄉像是下達命令。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除了緊張,大腦似乎已經不會思考問題。聽老鄉這樣說,我們毫不猶豫,七手八腳把從麗江買的臘肉、火腿還有十分珍貴的鹿子乾巴往下丟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紅了,興奮地大吼著撲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嚥著,剛丟下去的東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鄉繼續命令道:“再丟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約50斤肉品又飛出了後車門,也就一袋煙的工夫,又被8只狼分食的乾乾淨淨。吃完後8只狼整齊地坐下,盯著後車門。這時,我們幾人各個屏氣息聲,緊張的手心裡都是冷汗,甚至能夠清晰的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我們不知道能有什麼辦法令我們從狼群中突圍出去。看到這樣的情形,老鄉又發話道:“還有嗎?一點不留地丟下,想保命就別心疼這些東西了!”此時,除了緊張、害怕還有羞憤……!作為戰士,我們是有責任保護好這些物資的,哪怕犧牲自己。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們的車被塢到雪地裡出不來,只能被困在車裡。我們的子彈是極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喚來,我們會更加束手無策。我們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遲疑片刻,誰也沒有說什麼,忍痛將車上所有的肉品,還有十幾包餅乾全都甩下車去!8只狼又是一頓大嚼。吃完了肉,它們還試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幾包餅乾,但沒有吃。這時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經滾圓,先前暴戾兇惡的目光變得溫順。其中一隻狼圍著汽車轉了兩圈,其餘7只狼沒動。片刻,那隻狼帶著狼群朝樹林鑽去......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不一會兒,8只狼鑽出松林,嘴裡叼著樹枝,分別放到汽車兩個後輪下面。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樹枝幫我們墊起輪胎,讓我們的車開出雪窩。我激動地大笑起來……哈……哈……剛笑了兩聲,另外一個戰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這突兀的笑聲驚毛了狼。接著,8只狼一齊鑽到車底,但見汽車兩側積雪飛揚。我眼裡滾動著淚花,大呼小王:“狼幫我們扒雪呢,趕快發動車,”車啟動了,但是沒走兩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複剛才的動作:“先往車輪下墊樹枝,然後扒雪……”。就這樣,每重複一次,汽車就前進一段,大約重複了十來次。最後一次,汽車順利地向前行了一里多地,接近了山頂。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這時,8只狼在車後一字排開坐著,其中一隻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老鄉說:“靠前面的那只是頭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們激動極了,一起給狼鼓掌,並用力地向它們揮手致意。但是這8只可愛的狼對我們的舉動並沒有什麼反應,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們,然後,頭狼在前,其餘隨後,緩緩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連兇猛的狼都懂得報恩,我們是否應該反思自身?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我們是不是應當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4

幸福是什麼?一個作家說:“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

我們一生所求的,不外乎就是有人疼,有人承,有人懂。口中有食,眼中有笑,心中有暖,於人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當每天挑著生活的重擔奔跑,疲憊地回到家裡時,廚房裡傳來父母要煮什麼的爭論聲,客廳裡是孩子們讀書的討論聲,愛人在門口笑語盈盈迎接你。

此時,我們所有的煩惱便會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幸福感。

人到中年,最大的幸福就是這樣: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簡簡單單,一日三餐,不慌不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