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在“昭陵碑林”中,收藏了一合墓誌,它就是阿史那忠與其夫人定襄縣主合葬墓出土的阿史那忠墓誌,其墓誌中有一段話,提到了唐太宗寵妃韋貴妃的身世。墓誌雲:

“夫人渤海李氏,隋戶部尚書雄之孫,齊王友珉之女;母京兆韋氏,鄖國公孝寬之孫,陳州刺史圓成之女,夫人又紀王慎之同母姊也。”

其意思就是:阿史那忠夫人李氏,是隋代齊王李友珉之女,是紀王李慎同母異父的姐姐,母親為韋貴妃。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昭陵碑林

韋貴妃:再婚更要嫁的對

韋貴妃:名珪,字澤,京兆杜陵(今長安縣)人。韋貴妃出身於貴族家庭,初嫁隋齊王李友珉,生定襄縣主。李友珉之父李雄,隋大業九年從楊玄感起兵反隋,兵敗伏誅,家被籍沒。韋氏後遂為李世民妃,生臨川公主李孟姜和紀王李慎。貞觀元年四月一日冊拜貴妃,永徽元年正月二十九日冊拜為紀國太妃,麟德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薨,春秋六十九歲,乾封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陪葬昭陵。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韋貴妃墓

韋貴妃是唐太宗李世民後宮眾多嬪妃中較特殊但卻又是最受恩寵的嬪妃之一,說她特殊,那是因為她在嫁給李世民之前,曾經嫁人並與前夫生有一子。那麼,千古一帝李世民何以迎娶一位已婚配女子,就不得不讓人對封建體制下的唐代婦女的再婚問題唏噓不已。然在韋貴妃的墓誌文中,我們並沒有發現關於韋貴妃改嫁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任何信息,其原因我們便不得而知。韋貴妃以已婚配女子身份,再嫁秦王李世民,但並未因其是再婚而受到宮廷歧視,相反很受李世民寵愛,並被冊封為貴妃,位居正一品之首(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其地位僅次於長孫文德皇后。且在長孫皇后死後,韋貴妃即為宮中位至尊者,管理後宮一切事務。由此可見,唐代皇室對待女子再婚之事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教條,那樣嚴格。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韋貴妃墓出土的雙頭人面鎮墓獸

公主改嫁:誰都無法阻攔她們追求幸福的腳步

翻開《新唐書·公主傳》可見,唐代中前期的公主中,改嫁的就有二十九人之多,其中五人甚至有三次改嫁的歷史。如著名的高密公主、新城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都曾改嫁過。《新唐書·公主傳》雲:“高密公主,下嫁長孫孝政,又嫁段綸。”;“房陵公主,下嫁竇奉節,又嫁賀蘭僧伽。”;“安定公主,下嫁溫挺,又嫁鄭敬雲。”;“南平公主,下嫁王敬直,再嫁劉玄意。”;“遂安公主,下嫁竇達,達死,又嫁王大禮。”;“晉安公主,下嫁韋思安,又嫁楊仁輅。”;“城陽公主,下嫁杜荷,又嫁薛瓘。”;“新城公主,下嫁長孫栓,更嫁韋正矩。”;“太平公主,下嫁薛紹,更嫁武承嗣。”;“安樂公主,始嫁武崇訓,又嫁武延秀。”等等。皇室如此,達官貴人間的婚姻轉換便是效仿無疑了。由此可見,當時,“女無再嫁之文”的古訓彷彿早已被大唐皇室貴族的貴胄們淡忘了。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韋貴妃墓誌蓋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新城公主墓誌蓋

大唐:中國女權主義的濫觴

中國封建社會里,關於女子再嫁的問題一直被視為傷風敗俗的大事,特別是兩漢以來,社會規範中關於禁止女子再婚的問題已更加嚴格,封建思想提倡男子三妻四妾,卻對女子的婚姻自由加上一把沉重的枷鎖,大力提倡、大肆宣揚“貞節烈女”的事蹟。豈不知一個虛無的稱謂下,隱藏了多少“貞節烈女”說不清、道不盡的苦楚。

究竟哪些因素使唐代皇室貴族對女子改嫁問題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首先,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文化、經濟、思想發展的鼎盛時期,由於唐太宗“貞觀之治”時期的民族大融合,特別是和北方異族的遊牧文化的交融,使唐人的思想文化觀念等都有了前衛性的發展。這一點從唐墓出土的文物和壁畫中有大量的女子著男裝、著胡服、戴胡帽、胡服騎射的情形可充分體現出來。北方民族重視婦女地位,婚姻自由的傳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唐代皇室貴族的婚姻觀念。可以這樣認為,從唐初開始,在社會輿論、官方立法、倫理道德等方面都對女子再婚這一問題顯得非常寬容了。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步輦圖

其次,有學者根據閻立本的《步輦圖》中唐太宗李世民的畫像推測:李世民是鮮卑族的後裔。同樣,昭陵碑林中收藏的明崇禎五年立的《明唐祠記事碑》中線刻“唐文皇小影”中,唐太宗的形象便是一臉絡腮須且鬍鬚捲曲,也有學者以此猜測唐太宗為鮮卑族人。據《二十四史》記載:李世民的父親系西涼武昭王李暠的直系後裔,他的曾祖李虎是西魏北周開國功臣。李虎的兒子李昺被封唐國公,娶了鮮卑人獨孤信的女兒獨孤氏。李昺的兒子就是李淵,他娶的是鮮卑貴族竇氏。這一點從血統上證明了唐朝皇族是鮮卑人。無獨有偶,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祖先也為北魏拓跋氏,為少數民族血統。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騎馬女俑

在胡人的風俗中有父死子娶庶母為妻的習俗,也有一家的男人共用一妻的故事。在昭君出塞的故事裡,王昭君在丈夫死後就嫁給了丈夫的兩個兒子,唐高宗李治立了其父唐太宗的才人武則天為皇后,唐玄宗李隆基娶自己兒子李瑁的妃子楊氏並封為為貴妃等等。這在漢人的傳統道德風俗中是亂倫的、恥辱的、是堅決不允許的。但這是胡人的習俗,為世人所說不清、道不明。故而,唐代皇室貴族女子再婚現象對於李唐皇室來說,在他們的道德規範裡,只不過是普普通通的社會常例。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乾陵無字碑

再次,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就誕生在這一時期。武則天執政後,大力提高婦女地位,自己曾公開設立“仙鶴閣”(又一說是“控鶴監”),實際和男性皇帝的“三宮六院”性質相同,育有面首三千,並命最受寵幸的張氏二兄弟掌管“仙鶴閣”。誠然,唐時婦女地位的提高,無疑也是女子再婚現象的助推器。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武則天

女子再婚:皇室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我們列舉了許多大唐皇室公主的再婚現象,好像看到了唐朝時期封建思想對皇室貴族女子的再嫁似乎沒有多大束縛,彷彿人們對看待孀婦改嫁問題是非常寬容的。但實際上民間普通老百姓是否也對女子再嫁問題持同樣態度?由於史書列傳對普通百姓不予記載,我們只能從極少的相關資料中尋找例證。在《唐代墓誌彙編》、《續編》收錄的三千多個墓誌中,有混合改嫁史的婦女只佔十例,而明確記載婦女堅守貞潔者就多達二百六十四例之多。而我們也從不少民間傳說中聽到了許多關於貞節烈女侍奉公婆、撫育子女、主持家務等的感人守節故事。即使是有女子再嫁,絕大多數也是為了幼小子女,被生計所迫,選擇改嫁,也是無奈之舉,並且也會受到周圍人群“道德輿論”的強烈譴責。

唐代女子再婚:貴族的專屬,與平民無關

阿史那忠墓誌蓋

阿史那忠墓誌中記載關於韋貴妃以再嫁女子身份嫁入大唐王朝並尊為貴妃,是唐時皇室貴族女子改嫁的實物例證,然聯想到了唐時民間女子的再嫁問題,我們便可知:“初唐時期對待女子再婚問題的寬容態度,只在皇室貴族之間出現的“常例”,當時社會主導的輿論還是遵循理智的精神,提倡合乎綱常的男女觀念,提倡貞節、鼓勵守節,大部分民間婦女還是受著封建體制的束縛,生活在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下。”


(本文內容轉自昭陵博物館公眾號,作者張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