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商人慾渡黃河,看到船伕以後,心中升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唐玄宗開元年間,汴州有個商人名叫王乙,小時候偶然遇到一個老和尚教了他一句咒語,說對他有莫大的好處,要求他每日誦讀七遍,終生不得懈怠。王乙或許是年幼無知,好奇心旺盛,也或許與這個老和尚確實有緣,竟然對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何況這句咒語總共就十三個音節,唸完七遍也用不了多長時間,所以王乙慢慢地養成了習慣,從小到大堅持唸誦,一天不念就好像少了點什麼似的。

故事:商人慾渡黃河,看到船伕以後,心中升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開元末年的一天,王乙與幾人結伴欲渡黃河。他們一行人一大早就來到黃河岸邊,這時候渡河的人還不是很多,船伕們爭先恐後地圍了過來。其中一個船伕要價最低,說是請他一頓酒肉就可以免費送他們過河。與王乙同行的人都貪圖便宜,而且恰好不少人身上都帶著肉乾和酒,於是立即表示同意。

王乙看著船伕,心中莫名其妙地升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本想拒絕登船,但架不住眾人的苦勸,又因為前面路途遙遠,不想失去同伴,猶豫了一下之後,只好無可奈何地上了船。但他登船之後,還是暗自提高了警惕,不動聲色地坐在離船伕最遠的位置上。行程過半之後,船伕對大家說餓了,沒力氣划船,要求休息一會,先吃喝一番攢攢力氣。王乙的同伴們也有些飢餓,便紛紛從行囊裡拿出酒肉,和船伕一起吃喝了起來。

故事:商人慾渡黃河,看到船伕以後,心中升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船伕給人感覺十分慷慨豪邁,言語之間頗有幾分親和力,很快就與王乙的同伴們熟絡了起來。大家你來我往頻頻舉杯,很快就把酒喝光了,而這時大家卻都感覺意猶未盡。船伕猶豫了一會,表現出非常不捨之意,站起來對大家說:“也罷!今日與諸位飲酒,感覺十分投緣,既然大家沒能盡興,我去把珍藏多年的好酒拿出來,與諸兄痛飲一場。”眾人大笑,叫嚷著說:“速去,速去,一會少不了你的酒錢。”

船伕返身跳進艙裡,不一會,抱著兩大壇酒爬了上來,隨手拍去泥封分酒給眾人。王乙心裡不安,推說自己不會飲酒,哪料同伴們紛紛酒意上湧,拉拉扯扯地強逼著他和大家一起喝。王乙萬般無奈,只好裝作大口喝酒,卻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又偷偷地吐了出來。

沒過多久,眾人都喝得大醉,東倒西歪地躺在船上。王乙偷眼看了一下船伕,發現他好像一點也沒有醉意,反倒裝著喝醉的樣子,不停地試探著別人。王乙心道不妙,連忙也裝著酒醉熟睡的樣子,側身躺在船上,閉著眼睛,在心裡默誦咒語。

又過了一會,船伕確定所有人都喝醉了以後,迅速從船艙裡拿出一把鋼刀,像砍瓜切菜一般,把王乙的同伴們統統斬殺。因為王乙離他最遠,所以最後才輪到王乙。王乙早就嚇得魂不附體手腳發軟,眼見船伕舉刀衝來,不由得大叫一聲,轉身就要跳進河裡逃生,不料卻被同伴的屍體絆倒,頓時感覺後背連中三刀,隨後一陣劇痛襲來,眼睛一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故事:商人慾渡黃河,看到船伕以後,心中升起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不知道過了多久,王乙慢慢地恢復了知覺,睜眼一看,自己竟然躺在岸邊。回想船上發生的事,心知是遇到劫匪了,同伴們已經成為了船伕的刀下之鬼。他害怕船伕登岸來找自己,於是顧不上後背疼痛,急忙跌跌撞撞地跑去報官。

數日之後,官府捉到了船伕,令王乙與他對質。船伕一見到王乙,就像見到鬼一樣,立刻乾淨利落地昏了過去。醒來後,船伕連看一眼王乙的勇氣都沒有,非常乾脆地交代了罪行,一心只求速死。審案的官員問船伕,為什麼放過了王乙。船伕臉色蒼白,強忍著恐懼回答說:“我砍了他三刀,連頭都砍了下來,我也不知道他現在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官員很驚訝,問王乙是怎麼回事,見王乙也說不清楚,只好將船伕收監,打發王乙離開。事後,王乙猜想可能是那句咒語起了作用,於是到寺廟裡諮詢和尚。有個和尚告訴他,他每日唸誦的那句咒語乃是《如意輪咒》,有著不可思議的妙處。從此以後,王乙更加虔誠地念誦咒語,直至壽終正寢的前一刻,嘴裡依舊喃喃不休。

聲明:本故事部分虛構,以娛樂為主,絕非宣揚封建迷信思想,請諸位讀者明鑑。要是您能從這個小故事中悟出一些道理,那將是作者極大的榮幸。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