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為什麼不在二戰後發展輕工業?

Nazi128845548


二戰後,蘇聯強勢崛起,成為唯一能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靠著自己龐大的社會主義陣營以及影響力,在全世界掀起國際共運的熱潮。雖然二戰給蘇聯帶來了極大的破壞,但在70年代末,蘇聯的工農業產值已接近美國的八成。而在70年代冷戰第二階段中,蘇聯採用攻勢,而美國採用守勢,這也能體現出二者國力此消彼長的變化。

但也是從70年代開始,蘇聯在短短十幾年就極速衰落,在1991年解體。

蘇聯為什麼會衰落呢?雲石君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以下三點。

第一,蘇弱美強的整體格局。

雖然,二戰後蘇聯和美國並稱超級大國,但二者之間實力還是有一定差距。蘇聯國力最鼎盛時,工農業總產值接近美國八成,而第三產業(特別是新興產業),美國遠超蘇聯。同時在實力範圍的實力方面,西方世界的實力遠超社會主義。

由此來看,美國的實力遠超蘇聯。如果,蘇聯只是一時弱於美國,那還不足以註定失敗。但幾十年來蘇聯一直處於下風,那麼最終被人打倒也就不奇怪。

不過,僅這個因素還不能解釋蘇聯的衰落。畢竟,美蘇之間的差距,比起一戰後蘇聯被西方列強圍堵要好得多。而且二戰後,蘇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力得到恢復,雖有美國的強勢打壓,但一度開創出蘇攻美守的戰略格局。這也代表了蘇聯有翻盤的可能。

只是,蘇聯並沒將這種態勢持續多久,就如拋物線一樣急轉直下,墜入深淵。這也表示,蘇聯的衰落除了冷戰的消耗美國打壓外,還存在其他原因。

第二,蘇聯的後勁不足。

二戰後,蘇聯和美國為了在冷戰的對抗中獲取勝利,拼命蓄積國力,增加國家的實力,但雙方走的道路卻不同。

蘇聯有著兩千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大部分是未開發或開發程度低的土地。隨著科技的發展,蘇聯加大對北亞、中亞等地的工業化開發力度,以此增加資源和財富,充實國力。

美國與蘇聯不同。美國的國土只有蘇聯的四成,但美國工業化起步早,開發程度比蘇聯高,不過美國國土剩餘的開發潛力遠低於蘇聯。因此,美國利用自身較高的工業化質量和文明程度獲取金融霸權和科技主導權,以此進行經濟擴張,同時美國利用海上軍事霸權的優勢,進行利益的暴力延伸。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可以通過推動全球化,將全球大部分有較高開發潛能的板塊整合到自己主導的經濟鏈中。

美國高居全球化鏈條金字塔的頂端,所有在全球化鏈條中的地區所創造的資源和財富,有相當一部分通過各種方式流入美國的手中。

美國的這種方式遠比蘇聯搞國土開發要高級,畢竟,蘇聯所得均是自己生產的。

換一個角度看,蘇聯的土地不管多麼龐大,只是一個國家,況且其國土的階段性開發潛力有限。反觀美國,美國主導的全球化,參與地區遍佈全球,總體量遠超蘇聯,那麼美國獲得的資源和財富也必然在蘇聯之上。

蘇聯當然眼紅美國,但蘇聯是一個大陸文明國家,地緣條件決定了他在海上無法與美國競爭。而陸上影響力的拓展,又受到地緣和政治的限制,因此蘇聯只能通過開發自身來發展國力。這就決定了,蘇聯的經濟影響力在橫向拓展方面遠不如美國。

這就能夠理解美蘇之間攻防態勢的轉變。冷戰初期,美國憑藉前期積累對蘇聯有著絕對的壓制;六七十年代時期,蘇聯通過國土的開發,實力增長,縮短了與美國的差距,再加上石油危機等因素使蘇聯獲得一定主動權,蘇聯的戰略態勢轉為攻勢,美國變為守勢;七八十年代時期,國際共運沒落,美國不僅鞏固了傳統勢力範圍,還取得了第三世界擁的絕對優勢,再加上經濟全球化持續擴展,美國國力大幅增加,美蘇之間的差距再一次拉大。

第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以及成果的普及。

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後的幾十年,隨著科技革命成果的普及,人類經濟的發展模式發生巨大改變。

而蘇聯並不適應這樣的改變。

為什麼說蘇聯不適應這樣的改變呢?這與俄羅斯的文明有關。俄羅斯所處的東歐板塊屬於歐洲的偏遠蠻荒之地,而其在亞洲領土的地緣環境也非常惡劣,因此俄羅斯的文明發展長期落後世界主流文明。

文明發展程度低,意味著在進行文明轉換時,短時期內很難跟上領跑者的步伐,那麼俄羅斯文明與先進文明間的差距會被拉大。因此,19世紀中期,以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也就是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集中爆發期,俄羅斯盡顯頹勢。

當然,俄羅斯地盤大,加上大部分地區開發程度低的優勢能在科技革命中得到發揮——利用科技技術成果,開發國土。憑藉體量上的優勢,用數量籌質量,抵消西方在文明程度上的優勢,甚至實現反超。

不過,這個優勢放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卻實效了。蘇聯沒有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追趕上美國。

其原因有兩點。

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基於後工業時代環境下的知識革命,它創造資源和財富的資本更多的是依賴於人的知識創造。這就讓俄羅斯的體量優勢被削弱,美國的文明程度和知識積累的優勢被增強。當西方通過知識的開發和利用創造出高新技術和新的經濟模式,並創造出大量資源時,蘇聯卻只能通過傳統的工農業來增加國力。這樣看來,二者之間的實質差距異常巨大。

其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讓整個文明發展產生重大變化。直到今天,我們依舊延續著這種連續性驅動開闢全新經濟模式下的一環套一環的遞進式跳躍演進。

而這種不間斷的遞進式跳躍,讓俄羅斯長期處於追趕狀態。而這樣的局面,使俄羅斯不能利用技術革命的間隙填補自身劣勢,還因各個環節的落後,而使得與美國的文明差距越來越大,最終在與美國的對抗中油盡燈枯而隕落。

蘇聯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突破列強圍堵,強勢崛起;而在與美國爭霸中的隕落,除了國力的不足外,也是因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模式的演變。

不過,蘇聯失敗的主要原因除了國際地緣環境外,還有蘇聯的經濟結構較為落伍這一因素。蘇聯在經濟建設中體制逐漸僵化,讓蘇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時,較難進行經濟的轉型,最終悲壯隕落。

那麼,蘇聯經濟結構出現了哪些問題?為什麼在蘇聯崛起過程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經濟政策,到後期卻逐漸僵化?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將在下一節繼續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23章——俄羅斯蘇聯之第八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雲石君


蘇聯解體已經過去快30年了。人們普遍認為,蘇聯工業生產的產品質量低下,在消費者中大多不受歡迎。這是對蘇聯商品的刻板印象,儘管當時國際關係緊張,但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繼續保持和發展。蘇聯出口產品的質量往往比國內產品高得多,因此外國人對 Made in CCCP 產品表示讚賞。總之,蘇聯生產的商品在歐洲和西方國家中都很搶手。

蘇聯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無人不知曉。在第三世界的獨立鬥爭中,大量AK-47步槍來自蘇聯,這支步槍甚至出現在莫桑比克的國徽上。北約的軍事專家指出,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在作戰上比其他步槍有很大的優勢。

石油和石油產品的出口給蘇聯的國庫帶來了巨大的收入,約佔蘇聯貿易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在全球市場上,蘇聯石油的品牌是URALS。市場需求量大,價格實惠,直到1986年石油價格被西方國家操縱,人為崩潰,蘇聯才真正崩潰。

VAZ-2121 拉達 NIVA,是1977年前蘇聯時期生產的一款越野車,當時暢銷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出口量巨大。蘇聯生產的所有汽車中,有80%用於出口,而國內的汽車卻嚴重短缺。蘇聯人民認為,NIVA與世界知名的路虎攬勝品牌和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等量齊觀。在性能上,它在同類汽車中首屈一指。拉達汽車在蘇聯海外也很受歡迎,比如莫斯科人-408汽車,一半產量以上的莫斯科人-408汽車都是出口的。蘇聯的卡馬斯載重汽車也舉世聞名,它最初是為國防工業設計的,非常成功,每年出售數十萬輛汽車。卡瑪斯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適合比賽和軍用的卡車,性能強悍,經常在達喀爾獲獎。卡瑪斯貨車什麼都好,但只有一個缺點:它不適合商業拉貨。

1950年代,蘇聯生產的鐘表物美價廉。蘇聯鐘錶出口量很大,約佔總產量的40-50%。

當然,還有蘇聯的伏特加、魚子醬暢銷海外,不勝枚舉。蘇聯以前有一些非常棒的日用工業品,筆者在蘇聯的時候,曾買過一臺舊的29寸蘇聯產大彩電,整個電視機是一個1米6高的大櫃子,有辦公桌那麼大,四個人才抬上樓,開機以後特別熱,那發熱,冬天可以當暖氣烤火用,然後就一年壞了兩次。

蘇聯電子管的電視機,不僅耐操,而且發熱量大,冬天可當小暖氣,出現故障的時候還能經常引發電線線路的火災,據統計,蘇聯在80年代的城市火災,因為電視機著火引發的比例甚至比電爐子還要高。有很多中國人因為愛俄國,所以暢想懷念蘇俄產品的厚道可靠耐用,其實他們都不知道,80年代蘇聯彩色電視機返修比例竟然是20%。

在蘇聯時期,對民用工業產品有一種變態的價格限制和國家補貼。蘇聯人甚至把商品價格銘刻在不鏽鋼湯勺和玻璃杯上面。蘇聯還對大多數日用消費品和民用工業品進行價格補貼,甚至對進口的消費品或奢侈品進行補貼,譬如進口的香菸,酒和化妝品。

所以蘇聯大多數市場上的商品,都是禁止或限制私人攜帶出口的。素以在蘇聯海關的出口目錄上,詳細規定著各類消費品的出境攜帶種類和數量限制,變態程度無法想象,這種限制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儘管蘇聯形成了自己的完整而強大的工業基礎,但隨著蘇聯解體,哪怕俄羅斯也沒有繼承,而是逐年敗光。在2014年,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規定,國防採購必須立足俄羅斯產品和技術服務,但自己不能滿足要求的製造設備和技術例外,可以進口。例外的清單很長:鑄造;激光、超聲、電子束、電化學、離子束等先進加工;噴水切割;機械加工中心;車鑽刨銑磨鋸;鍛壓;增量製造 ;木工、塑工機械;測量儀器等等。

在蘇聯時期,可以生產很多高質量工業品,譬如鐵軌鐵路車廂汽車,現在反而需要從中國進口。這是對俄出口的中國一汽解放重型卡車J6,開車後面拖載著俄製的BTR-80A型輪式步兵戰車,可以一次拉兩輛。前幾年,一汽解放J6大量出口俄羅斯和前蘇聯各國,數量有上萬輛。近些年,中俄汽車貿易實現了大逆轉,從90年代中國進口俄羅斯的伏爾加轎車和卡馬斯卡車,到現在大量出口長城越野車和解放重卡,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呀。


科羅廖夫


認為蘇聯不發展輕工業實際上是一個刻板印象。實際上蘇聯是可以製造所有本國必須的產品的,而服務業,雖然社會主義國家嘴上不承認這種產業,但其實也是有的,比如遍佈蘇聯全境的療養院(普通職工都可以去休假,並非是特權階層才有資格去),這就是標準的服務業。但要說蘇聯的輕工業完全可以滿足本國國民的需求,也是不符合史實的。

因為蘇聯屬於是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大家對計劃經濟應該都不陌生。其實計劃經濟是一種用錯了地方的經濟體制,這種經濟體制屬於一種標準的戰時經濟,軍工和重工業生產上計劃經濟是非常必要的,根據戰爭規模,算出所需的動員力量, 從而就可以計算出需要多少個師,多少件軍大衣,多少把步槍,多少門大炮。。。是完全可以預期,可以計劃生產的。但在民用經濟上,大家的需求五花八門,還存在潮流引領,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可言,這種經濟模式即便用最好的超級計算機也難以計算和預測,自然也就沒發計劃。所以這時候計劃經濟就顯得不那麼靈光了。然而蘇聯是一刀切的,並沒有因為民用市場不好預測,就放棄了計劃經濟的體制。這就導致了蘇聯輕工業產品和民品的質量次,不人性,沒有競爭力,因為工廠是完全按照生產任務來做事的。所以不是不發展,而是政策傾斜不夠,加上計劃經濟本身體制不適合生產民品,所以蘇聯的民用產品給人的印象比較差勁。但是實際上產量還是夠的,比如1980年代,蘇聯的彩色電視機和黑白電視機產量達到了1千萬臺/年,跟同時期的美國比並不落後,只是質量不敢恭維。

蘇聯的民用產品主要是質量太次,給人印象不好。比如會“爆炸”的電視

再比如蘇聯的汽車工業。蘇聯是個載具生產大國,其生產的坦克裝甲車那是分分鐘推平歐洲的存在,然而在民用汽車領域,卻始終與歐美等國有不小差距。好在60年代,蘇聯從菲亞特引進了全套菲亞特124生產線,生產出了國產的拉達牌汽車,這也將蘇聯的汽車性能拉到和歐洲統一水平;總體上,蘇聯本國民用汽車領域的進步比較有限,不得不靠引進技術來滿足民用汽車的需求,但好歹產能是比較充足的。但是在勃列日涅夫時期,由於人民實際生活水平的倒退,買得起轎車的並不多。1979年,蘇聯人的平均月工資為148.74盧布,而一輛家用小汽車的價格是3500~7500盧布不等,相當於一個人2年半以上的工資,這顯然有點讓人負擔不起。

BA3-2101 汽車,菲亞特124的蘇聯國產版本

談到了勃列日涅夫,就要說說我們對蘇聯輕工業發展較弱的印象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勃列日涅夫上臺後,蘇聯在稱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蘇聯增加了軍費在GDP中的比重,軍工企業的產值在總工業產值的比重大大增加,巔峰時期可以佔到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極大的擠壓了輕工業的資源。在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8年裡,蘇聯的核武器,洲際導彈,核潛艇的數量都反超了美國,代價就是軍費佔比大大增加了;到了80年代,阿富汗戰爭也極大的消耗了蘇聯的國力。所以這個時候蘇聯的經濟已經是病入膏肓了。

蘇實亡於勃列日涅夫,而非戈爾巴喬夫

那麼蘇聯搞這麼多武器的目的是啥呢?其實還是冷戰邏輯。認為美蘇之間必然要爆發戰爭,蘇聯要通過軍事手段結束冷戰,“解放”歐洲。後來自我催眠連自己都信了,加上軍工利益群體在這個大政策趨勢下成長起來,反過來把蘇聯牢牢綁在了冷戰的戰車上越走越遠,最終回天乏術。

蘇聯70、80年代種下的禍根,到了今天還在深刻的影響今天的俄羅斯。今天的俄羅斯在民用產品上默默無聞,但是每年光軍火出口就可以大賺數百億美元,沒辦法,因為俄羅斯的工業品裡只有武器是最具備競爭力的。


宣仔


許多人發了不少奇談怪論,其實不解決什麼問題,而且有害,是幼稚的表現。

這裡給你講一個事實。

據朱可夫回憶,1941年5月,德國己把大炮架在了蘇聯大門口,斯大林仍不願轉入戰備。有一次,朱可夫在斯大林那裡彙報工作。聽到斯大林接了赫魯曉夫一個電話,說是烏克蘭的春耕己經完成,斯大林笑了。那種燦爛的笑,是朱可夫從沒見過的。說明斯大林內心是不願打仗,傾向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結果呢?蘇聯遭到了慘重的損失。

再說二戰勝利後,鐵幕很快就降臨了。還在柏林戰役期間,就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1946年,邱吉爾發表演說,拉開了冷戰的序幕。這時蘇聯慘遭二戰浩劫,損失慘重,如果換了你執政,你該怎麼辦?蘇聯一方面恢復重工業,另一方面研製原子彈,並於1949年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

農業恢復確實夠慢。當國家力量有限時,集中力量於一個方向,這是正確的選擇。1950年後,蘇聯該發展農業與輕工業了。但是朝鮮戰爭爆發了,蘇聯雖未直接參戰,但也紮實緊張了一陣子,生怕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那時蘇聯一方面提供軍品支援中國抗美援朝,另一方面加大本國軍工建設。只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朝鮮戰爭都末結束。

世界不平靜。美蘇兩國對抗,軍備競賽升級,都使蘇聯不能緩過勁來發展自已的民生經濟與輕工業。到1980年代,戈爾巴喬夫上臺後,決心改變這種狀況,結果蘇聯解體了。

有人以自已的主觀想象去問這個問題,確實不智。你想,當敵人以刺刀逼在你的胸前的時候,你還會說,我不準備刺刀,我要準備鍋臺造飯?

太可笑了!


陽城導航


蘇聯!一個無比強大的超級大國,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美國也要退避三舍。蘇聯的地域廣擴,軍事強大,重工業發展科技優異,經濟全面。但蘇聯的輕工業卻是個短板,為什麼如此強悍的蘇聯在輕工業上發展不好呢?還是根本沒有發展呢?

蘇聯的工業主要是在為國家服務,主要的發展在於軍事方面。在二戰前後,蘇聯的軍事工業發展已經到了相當優秀的水平。雖然還不是德國英國的水平,但是完全可以與當時的美國相比,屬於是世界二流水平。所以蘇聯的軍工企業發展的非常強大,完全能夠可以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裝備。

然而蘇聯的輕工業發展卻始終徘徊不前,正如題目所問,蘇聯為啥不發展輕工業呢?其實蘇聯並不是沒有發展輕工業,而是發展了但並不成功而已。

如蘇聯曾經想發展全導體電器,但是最後日本的半導電器卻風光無限,於是世界上就多了個學科、科學學。

蘇聯的輕工業發展始終沒有能有重大突破,可能與國家體制有緊密關係。因為國家實行的是指令性生產,叫生產啥就生產啥,與市場無關,這個是主要原因。所以不能說他沒有發展輕工業,而是沒有發展好輕工業才準確些。


幸福地帶2


蘇聯在戰後沒有發展輕工業?這麼講好像不太準確。因為蘇聯輕工業的真正問題發展得不夠快、不夠好,但並不等於蘇聯輕工業發展長期停滯。

實事求是地講,蘇聯輕工業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早在1925年開始執行的“一五”計劃期間,蘇聯就給輕工業制定下了年均增長18.2%的很高發展速度,到1929年“一五”計劃結束時,蘇聯輕工業增長了95%。

但需要說明的是,蘇聯工業化啟動時的國內外大背景都決定了其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和軍工業,以鞏固國防、抵禦外敵入侵併擺脫沙俄時代工業產量僅佔全球2.6%、大部分機器設備嚴重依賴從西方進口的“掐脖子”現象。

而且,如果不優先發展重工業,輕工業也會後繼乏力——蘇聯從內戰結束後開始經濟重建,到1928年這個階段真正結束時蘇聯仍是一個農業佔國民總產值54.9%的農業國。輕工業雖然有所恢復,但半數以上的鍋爐和發動機都已老化甚至壞掉,進一步發展嚴重受制於落後的重工業(因為當時蘇聯機器裝備難以自給自足)。

可見,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才能為輕工業發展助力並向農業提供化肥、農用機械等生產資料,這個路子肯定是沒有錯的。

當然,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也確實造成了經濟結構不均衡的問題,但是蘇聯高層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相應地在制定“二五”計劃時打算優先發展輕工業,準備到1937年讓輕工業比1932年增長168.8%,而重工業增幅降至109.4%。

可是由於歐洲風雲突變(特別是1933年希特勒上臺),新一輪世界大戰爆發的危險愈發迫近,蘇聯只好修訂“二五”計劃繼續將重工業置於優先發展位置。即便如此,到1937年蘇聯輕工業仍增長近1倍。

而在“三五”計劃中,蘇聯也給予了輕工業72%的增幅,但被德國入侵打斷。進入衛國戰爭期間,甭管哪個參戰國都秉承重工業(特別是軍工業)絕對優先的原則,這期間蘇聯重工業一度佔到整個工業產值比重的74.9%。但戰後一進入恢復階段,蘇聯高層就馬上著手壓縮重工業、提振輕工業,到1950年輕工業佔比已回升至31.2%,之後雖然比例下滑但也維持在25%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直到冷戰末期歐美髮達國家工業也同樣是重工業佔據絕對優勢地位(1987年數據)——英國為68.5%、美國為65.7%、日本最高達到75.2%,可見蘇聯輕重工業比例還是比較正常的,真正失調的是3大產業比例和農、輕、重比例。

我們在一開始就強調,蘇聯輕工業的問題在於產量太低、質量也不高,這個問題在國際能源價格高企、蘇聯外匯收入大增的階段尚不明顯(因為可以從國外大量進口消費品),但進入1986年之後,蘇聯不但需要拿出外匯去買石油,而且日用商品短缺問題也變得很嚴重了——肉類、菜油、香腸、水果、蔬菜、針織品供應都存在缺口。

可話又說回來,輕工業(特別是食品工業、紡織和服裝工業)不是孤立存在的工業門類,而是需要重工業、農業協同配合才能高效運轉。由於蘇聯農業被壓榨太狠發展緩慢,結果給輕工業嚴重拖了後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沒有糧食、牲畜、棉花怎麼加工食品、製作服裝?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蘇聯居民貨幣收入在上世紀80年代增速迅猛,年均漲幅超過15%,而同時期輕工業、農業增長率分別只有7%和0.7%,生產和消費很快就脫了節。可見,蘇聯輕工業的真正毛病不是沒有發展,甚至都不是發展速度太慢,而在於蘇聯經濟在畸形道路上走的太遠,整個體系已陷入僵化、失調、低效的泥潭難以自拔。


網言軍事


在戰前的兩個五年計劃後,蘇聯已經完成了工業化,二戰結束後,蘇聯必須儘快恢復國家在戰爭時期被毀壞的工業,當時蘇聯的斯大林模式就為蘇聯儘快恢復國民經濟創造了較好的政治保證和支持。

在戰爭沒有結束前,以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同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矛盾對立就不斷顯現出來,戰爭結束後,逐漸走向對立,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拉開了美蘇爭霸的序幕,之後西方國際以美國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都形成同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對立,美國主持的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以及北約等都針對蘇聯的社會主義陣營,剛剛走出戰爭的蘇聯必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工產業,使蘇聯在同西方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勢力相抗衡,維護社會主義政權和國家的安全利益。

二戰後的蘇聯形式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簡單,此時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再是像戰前那樣只有一個蘇聯,戰後的幾年時間裡,以及東歐的波蘭,匈牙利,南斯拉夫以及亞洲的中國,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成立,蘇聯在當時是社會主義陣營中最為強大的國家,而此時這些國家最為擔憂的是資本主義勢力的反撲,迫切的需要保護新生政權,免受西方勢力的威脅,這時強大重工業基礎建設以及軍事國防力量對這些國家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最強大的蘇聯自然也有必要有著強大重工業基礎和軍工產業來幫助和支持新興社會主義國家建設。

在當時美蘇爭霸的大環境下,美蘇兩級長期的對峙,使得兩國不斷的進行軍備競賽,在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時代,尤為強烈,重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軍工產業,對蘇聯在同美國的競爭中取得優勢有著很大的益處。

斯大林的繼任者赫魯曉夫在國家經濟體制上進行了一些改革,輕工業以及農業有所發展,但並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之後的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也都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都是以重工業為主,直到今天的俄羅斯,輕工業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也並不高,依然以重工業為主。


苒酩君


蘇聯不重視輕工業發展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蘇聯的體制天然發展不好輕工業。輕工業的用戶是千千萬萬的普通消費者,他們的需求多樣而變化多端。所以,好的輕工業不僅需要物美價廉,還需要品種多樣、創意跌出,並且要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不斷變化、不斷更新,形成生產與消費的高頻快速互動。這是市場經濟的強項、計劃經濟的短板。而蘇聯恰恰是計劃經濟的始作俑者、堅定踐行者。所以,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天然做不好輕工業。

第二,蘇聯的體制天然輕視發展輕工業。輕工業主要是民用消費品行業,典型特點是品種多樣、單品價格低。對於蘇聯這種高度計劃經濟,小到一個螺絲釘的生產,大到一艘航空母艦的製造,都需要提前計劃、層層審批,制度成本非常高。所以,計劃生產的產品單位價格越高,平均的管理成本就越低。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自然更傾向於生產資金密集型的重工業,而不是費時費力但賺錢少的日用品輕工業。

一方面是天然做不好,另一方面天然就不願意做,導致雖然赫魯曉夫曾經下大力氣發展農業和輕工業,但是他下臺後馬上人亡政息。這一方面是他自己的政策不太對路,更重要的是蘇聯的體制力量決定了輕工業不可能成為發展重點。

此外,國際戰略的因素也很重要。蘇聯要維持國家安全、東歐和亞洲的勢力範圍,必須保證強有力的軍事機器,其基礎就是重工業。二戰後蘇聯成為與美國鼎足而立的超級大國,依靠的就是強大的軍事機器。而為了維持這種大國地位,蘇聯除了依靠軍事,幾乎別無他法。蘇聯的重工業與西方差距較小,軍事工業水平接近,而輕工業差距巨大。基於前面的兩個原因,蘇聯的輕工業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只好全力以赴地發展重工業了。


布萊克懷特


平行世界。

1952年,蘇聯新任總書記龍爾臺科夫斯基發表演說,稱人民無條件的幸福才是蘇維埃的最終目標,大國崛起對蘇聯毫無意義,只有小民尊嚴才是最重要的。

1970年,三個半五年計劃的輕工業後,蘇聯生活質量達到全球領先,人稱“凍土上的黃金鄉”,儘管人們無比崇拜最高蘇維埃,一系列間隙都沒有發生,但軍事依然停留在二戰水平。

1991年,波蘭突然舉起獨立大旗,聲稱開始清算俄羅斯民族的歷史罪狀。美國鄭重提示蘇聯若不絕對滿足波蘭的要求,蘇聯將承擔“世界末日的後果”。當蘇聯人伏特加和麵包海里猛然醒過來時,匆匆上戰場的他們卻發現已經落後了好幾個世代,對面波蘭的援軍對他們而言都是“外星科技”,即便出動核武器,也絕不可能不被攔截。

蘇聯滅亡的速度,就是美國戰車開進莫斯科的速度。隨後,各加盟國親西派帶路黨紛紛借皮上位,蘇聯解體。

由於軍事頹敗,蘇聯解體後並未成功成立獨聯體,徹底“南美化”,人均壽命降低了20歲,淪為歐洲和美洲的能源及人口來源地,斯拉夫民族徹底一蹶不振。

事後諸葛亮很容易當,誰都知道蘇聯經濟是被高額軍工費用,側重重工業拖垮的。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軍備競賽,不是想不跟,就能不跟的,不跟,就會被甩遠,甩遠就是死亡。

五代機對四代機就是絕對優勢,差了10年的水平,就是別指望拿到制空權制海權,只能蹲進老家碉堡挨炸,差20年水平,開總體戰就是被單方向毀滅。

何況蘇聯地盤這麼大,國防壓力何其多,西方一直都沒停止過挑釁,如果真打到了太空大戰的地步,誰規定的核武器永遠等於100%安全?

蘇聯從一開始就是和一個體量數倍於自己的對手對峙,即便對手存在巨大浪費時,軍工都難以拿到足夠優勢。

如果徹底放棄了軍工,搞“輕工業計劃”、注重“小民尊嚴”,那麼誰能保證在葉利欽時代對俄吃相都如此難看的西方列強,會輕饒他們的首要威脅?

南斯拉夫,自己的“戰爭英雄”被眼睜睜的看著推向國際法庭,服毒自盡。塞爾維亞眼睜睜的看著被美軍轟炸,裂土分疆。

沒有“窮兵黷武”的蘇聯,死相恐怕只能更難看。


遊戲碎碎念


因為蘇聯被侷限在“冷戰”這個大的國際格局之下,並且還受制於計劃經濟的框架,自然做不好輕工業。

冷戰的開端,實際上就是因為美蘇兩國在二戰結束前因為在利益分配上產生的衝突所導致的後遺症,在二戰結束前的利益分配上,一家獨大的蘇聯要和以美英法為首的資本主義勢力在戰後的利益分配上做爭奪;在戰爭結束後,矛盾愈演愈烈,最終直接促成了“冷戰”的國際格局。而在戰爭結束後,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出現了一大批新成員;在亞洲有中國、北越、朝鮮等,在歐洲有東德‘、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而資本主義陣營認為這些新生政權會對自己的利益產生影響,一心希望消滅這些新生政權;這些政權也同樣擔心資本主義陣營的反撲。而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一方面需要支持這些政權以便壯大自己的陣營,一方面又要擴張自身武裝來應對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威逼利誘;所以在這種時候,蘇聯就必須擁有強大的重工業基礎和完善的軍工產業來支撐著這樣一個大家庭。

當然,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承受的壓力也是最大的;因為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實際上就是美蘇之間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爭霸活動。而要是想在全世界範圍取得一定的控制權,最首要的就是在軍事方面對比其他大多數國家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冷戰期間只有美蘇兩國擁有這個實力)而軍事的發展離不開重工業,重工業是否強大又是一個國家強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所以蘇聯只有將精力全部投入到重工業上,才能大力發展軍事力量,而只有大力發展軍事力量才有資本和起點整體高於蘇聯的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爭霸活動。蘇聯為了在軍事方面能夠與美國對抗,在擴張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吸納了一批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小弟”來應付資本主義陣營在全世界各個地區的勢力;先後成立了對抗北約的華約和獨立於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經濟互助委員會,蘇聯支持同陣營國家發展軍隊並對其做出軍事保障,而這些重工業並不強大的國家則為蘇聯提供農業產品和輕工業產品。這也就讓蘇聯在輕工業方面非常不上心;而在80年代東歐劇變發生後,這些國家紛紛離開了社會主義陣營,蘇聯因此也就失去了輕工和農業保障,因而也就出現了“排大隊”的情況。

輕工業與重工不同,輕工業的發展不是為國家和軍隊服務,是為消費者和老百姓以及其他行業(比如服務業,商業等)服務,而這些消費者往往需求多樣,所以輕工不能只做到物美價廉,還要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來不斷變化、不斷更新,形成生產與消費的高頻互動,而這正是市場經濟的強項所在,計劃經濟的短板所在。而蘇聯又是計劃經濟的創始人和堅定的執行者,所以蘇聯的經濟體制註定蘇聯做不好輕工。雖然蘇聯在赫魯曉夫執政時期曾多次希望在輕工和農業放面做出改革,但是由於赫魯曉夫在執政時期經常得罪人,因此在黨內樹立了無數的政治對手;所以這也導致他的改革多數未能成功,但已經完成的改革讓蘇聯在農業和輕工領域得到了有限的發展。但是隨著勃列日涅夫的上臺,蘇聯的輕工業再次停洩不前;而後來居上的戈爾巴喬夫想要開始做出改革的時候,蘇聯卻已經崩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