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縣星宿鄉:產業結構調整助推鄉村振興

多彩貴州網訊(通訊員 姜曉 付猛)三月的九龍山,花開千樹,百鳥歌唱,巍巍九龍山下,是位於油杉河景區的星宿鄉,明媚的春光中,田間地頭,處處春潮湧動,展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幅幅不負農時、不誤春光的春耕春播畫卷。

大方縣星宿鄉:產業結構調整助推鄉村振興


村幹部帶領村民種花椒

走進雲峰村田壩的蔬菜大棚內,村民們正在清理雜草、犁地起壟、搬運農肥、播種覆膜,在九隴組,村民們正在拉線、挖坑、填土、種植花椒……處處呈現一片人勤春來早的忙碌景象。

“今年全村種植馬鈴薯260畝、花椒370畝、辣椒400畝,實現產業全覆蓋。”村支書蘇剛說。

大方縣星宿鄉:產業結構調整助推鄉村振興


種植茶葉

和雲峰村不同的是,重山村因地制宜種茶葉。村幹部正在指導村民栽種茶苗,拉線、打窩、放苗、蓋土……“拉線的時候一定要拉直,要注意打窩的深度,把茶苗扶正了……”

“重山村比較平坦的土地都用來發展茶葉種植了,今年又新增加栽種800畝,這幾天趁天氣好全村分幾個點同時進行種植。”重山村黨支部書記黃順林說,2015年種植的第一批500畝茶樹已實現全部採收,效益好,今年種植結束後全村達到2000畝規模,通過茶產業帶動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而鄉政府駐地的龍山社區,在原有玫瑰花產業的基礎上,發展魔芋種植產業。記者看到,村民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正在種植牽線、打窩、播種、施肥、蓋土、覆膜……。

據技術人員介紹,基地裡每天都有50多人進行栽種。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魔芋由休眠期轉向萌芽期,正是種植魔芋的最佳時機。

“在家門口的基地裡種魔芋既可以兼顧到家庭,又能增加收入。”龍山社區群眾陳德先老人邊放種子邊說,年紀大了,做不了其他的,在魔芋基地做點輕鬆的活路補貼家用。

大方縣星宿鄉:產業結構調整助推鄉村振興


種食用菌

梯子村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食用菌大棚基地上,務工群眾正在加工菌柴、拌料、制菌種、轉運菌包、製作棒,該村以發展加工菌種和種植香菇、木耳為主導產業,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在松樹社區方竹種植基地裡,農戶在社區幹部的指導下忙著栽種方竹,打窩、放苗、蓋土、覆膜……。社區幹部介紹,松樹社區自然生長的野生方竹較多,長勢好,在看到適宜方竹生長的情況下,松樹社區大力發展方竹產業種植。

“2014年松樹社區種植的第一批1000畝方竹已成活,而且還可以採摘方竹筍。”松樹社區主任張勇說,為了長遠打算,在2019年底我們組織了農戶到遵義市桐梓縣去考察,學習方竹種植技術和經驗,準備把松樹社區打造成旅遊、休閒、避暑為一體的特色生態方竹村。“以前種植的方竹我們看到長勢很好,成活率高,我家有10多畝土地今年全部種植方竹了,合作社帶起我們種我們很放心,比我們以前自己種苞谷效益好。”社區群眾吳維琴邊放苗邊說,不但可以在基地務工增加收入,而且產生效益後還有分紅。

大方縣星宿鄉:產業結構調整助推鄉村振興


辣椒育苗現場

據瞭解,松樹社區2019年底已完成方竹產業種植1000畝,今年預計新增種植1000畝,種植結束後將達到3000畝。

“我們星宿鄉結合地處油杉河景區的實際,決定開展景鄉共建,打造景觀大道,在景區公路沿線的龍山、漆樹、峻嶺三個村種下了3500多畝玫瑰,6700多畝青脆李。打造山上果園,山下花園的景觀帶、產業帶,進一步打造崔蘇壩、北寒溝景區,走農旅融合的發展路子”星宿鄉黨委書記陳鵬說。

星宿鄉是2019年貴州省確定的“十縣百鄉千村”鄉村振興示範鄉,屬於畢節市12個鄉村振興示範鄉之一,是大方縣唯一的鄉村振興示範鄉。為了實現鄉村振興,2020年,該鄉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

大方縣星宿鄉:產業結構調整助推鄉村振興

種植魔芋

據星宿鄉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蒙志鵬介紹:“近幾年來,我鄉實施退耕還林15900畝,種植辣椒3500畝,玫瑰花3500畝,6700多畝青脆李,方竹4000畝,刺梨7000畝,茶葉3000畝,花椒300畝,蔬菜種植2000畝,冬蓀2000畝,前胡200畝,食用菌200萬棒,魔芋1000畝,天麻1000畝。已初步形成生態畜牧業、冬蓀、花卉、經果林、高山冷涼蔬菜等主導產業。”

“今年全鄉辣椒育苗全部結束,30畝以上辣椒種植實行掛牌管理,花椒種植和土地翻犁任務全部完成”蒙志鵬補充說。(來源:多彩貴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