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歌舞的杭州,也曾是硬核的工業城


大國出行(杭州篇 I)||西湖歌舞的杭州,也曾是硬核的工業城

當吾球君和李書福面對面回首往事時,他總會想起1998年8月8日,以及2003年1月19 日這兩天。

前一天,他曾遍發請柬,邀請各路貴客前來參加吉利的新車下線儀式,然而酒席擺了幾大桌,卻無人到場;後一天,他站在熱鬧的杭州之江度假村,看著眼前攢動的人頭,感受著人們所給與的極大熱情,不禁感慨萬千。

和剛剛造車時冷清不一樣的是,出席這次活動的除了吉利當時的主要骨幹、海內外朋友,還有省市兩級的主要領導,甚至連人民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等金融機構都來了12家。

這一天,在吉利的發展史上,是需要濃墨重彩記上一筆的日子。它有一個很形象也讓人記憶深刻的名字:遷都。

杭州與吉利的聯手,成就雙贏的佳話

所謂的遷都,也就是從零到一的吉利,將自己的管理總部、營銷總部和研發總部從自己的老家——浙江台州搬到了杭州。

今天,距離錢塘江東岸江陵路地鐵站不遠處,便坐落著吉利集團。萬國旗飄揚的集團門口,有著大大的“GEELY”字樣。


大國出行(杭州篇 I)||西湖歌舞的杭州,也曾是硬核的工業城

【圖說:今天位於濱江區物聯網街的吉利控股集團】

不過,雖說是“遷都”,也留著“小尾巴”,吉利將行政總部和納稅關係繼續留在了台州。從中可以看 出,吉利也在努力地平衡家鄉與杭州之間的關係。

尤其是在遠大為了搬家和長沙當地政府搞僵了關係,東風從十堰遷到武漢遇到諸多障礙的背景下,這樣做顯得小心翼翼,卻又不得不如此。

對吉利來說,將總部搬遷到杭州,符合自身的戰略需要。相較於老家台州,杭州作為浙江的省會城市,也是浙江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又是國際性旅遊大都市,自然具有更高級的視野和格局,更優越的營商環境,還相對貼近核心市場。

而且,這裡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擁有內地一流的浙江大學,可為吉利提供大量高素質的技術與管理人才,保證並進一步推動它的高速發展。杭州地處吉利的臨海基地、台州基地、寧波基地和上海基地等四大汽車生產基地的中心,到上海、寧波、台州都只需要1個多小時的路程,便於吉利對生產基地的管理及人員之間的溝通。

杭州政府自然興奮有加。就在之江度假村舉辦的這場盛大的歡迎儀式上,當地政府領導指出,吉利集團管理總部、營銷總部和研發總部搬到杭州,填補了杭州作為國際性大都市一直以來缺乏大型汽車企業的空白。

因為杭州是省會,吉利遷到杭州,還帶著這樣的意味:吉利汽車不僅是李書福的,也不只是台州的,現在的吉利汽車已經屬於我們浙江人的了。

不管怎樣,杭州都需要吉利,這不僅是因為吉利作為浙江省 唯一的汽車企業,能夠在中國激烈的競爭中成為“3+6”成員,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更重要的是,這種重要的製造企業的進入,不僅能改變杭州自古以來的軟性氣質,而且也讓杭州的產業 結構進一步得到了優化。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一個完善的產業結構有助於推動其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而增強城市競爭力。杭州的一線夢乃至國際夢,也會因此做得更踏實。

西湖生病,杭州吃藥

曾幾何時,身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杭州,也是見證了近現代工業萌芽與發展之地。

京杭大運河上的拱宸橋畔,除了是杭州戲院最為集中之地,麻紡印染業、倉儲運輸業、造船業等工業也一度如火如荼。


大國出行(杭州篇 I)||西湖歌舞的杭州,也曾是硬核的工業城

【圖說:江墅鐵路是浙江省歷史上第一條鐵路,由江干閘口通往湖墅拱宸橋畔。圖為鐵路遺址公園的蒸汽火車】

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能長治久安,政府對發展工業充滿極度的渴望,杭州也因此成了工業發展佈局上的一塊重地。

1958- 1960 年,杭州在第二輪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了“奮鬥三五年”, 把杭州建設成“以重工業為基礎的綜合性的工業城市”的號召。

這也讓杭州在“一五”“二五”期間,擁有了無數的工業板塊,分別劃分為武林門電子工業區、北大橋化學工業區、湖墅路北絲綢紡織工業區、半山重工業區、城東蔬菜保護區及食品工業區。


大國出行(杭州篇 I)||西湖歌舞的杭州,也曾是硬核的工業城

【圖說:杭絲聯166創意產業園所在的原32公頃的廠區,是浙江為數不多保存完好的工業建築了】

一系列的規劃為杭州奠定了工業基礎。杭州的汽車產業也是從這個時候正式起步的。1958 年、1966年,杭州曾經分別自主生產或組裝過汽車。

根據資料,杭州工業增加值佔全國的份額由1978年的2.9%升至1982年的4.0%,在全國各省市區的位次由第15位升至第11位,平均每年前移一位。工業增加值佔 GDP的比重穩步提高,從1979年的35.3%提高到 1982年的37.4%,並在1980年超過了農業。

工業走勢良好,但西湖卻“病”了。今天很多杭州人未必能想象得到,那個時候運河邊會建煉油廠,吳山上則建了照相機廠,至於大大小小以紡織、印染、機械為主要工藝的廠子,則塞 滿了上下城區。

它們在帶來廢水、廢氣和噪音的同時,也“入侵”了西湖風景區景點和文物古蹟,使園林景色和自然風光受到嚴重破壞。

杭州是怎樣變成今天的“軟妹子”

這些困擾,也成了杭州在20世紀70年代急於儲備城市規劃人才,並於1978 年3月國務院召開第三次全國城市工作會議之後,成立杭州規劃局和杭州設計院,展開第三輪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原因。

在一次次思想的激烈碰撞後,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的定位漸漸浮出水面。

1983年,國務院在杭州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覆中指出,杭州市是省會所在地、國家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杭州市的建設和改造要嚴格按照批准的總體規劃進行。在規劃實施中,要嚴格控制人口規模。今後在杭州市內,不再新建和擴建大、中型工業項目。

另外,杭州市應重點發展與風景旅遊有關的服務業、食品工業及對城市沒有汙染的產業和為人民生活服務的事業。要發揮手工藝和輕紡工業的優勢。市區內現有工業的發展應以內涵為主。

對分散在市內的工廠,要結合工業調整和技術改造,改善不合理的佈局。特別要抓緊對工業汙染源的治理,加強環境保護監督。對汙染嚴重而就地無法治理的企業,要有計劃地逐步遷出。

正是對這一規劃的認真遵循,導致杭州接連兩次錯過了造車的機遇。日後,杭州雖然也迎來了東風杭汽、東風日產柴汽車、中汽商用車、飛碟客車等車企在這裡設立生產基地,但它們生產的都是商用車(包括載貨汽車和9座以上的客車),適合個人消費的乘用車(包括轎車、MPV、SUV、微面等)製造一直是空白。

2002 年,更有數百家工業企業從老城區出發,開始了浩浩蕩蕩10餘年的“大遷徙”歷程。 正是在這一年,杭州不顧風靡一時、到現在還很時興的門票經濟,大膽地拆掉了西湖的圍牆,取消門票,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免門票的 5A 級景區。


大國出行(杭州篇 I)||西湖歌舞的杭州,也曾是硬核的工業城

【圖說:當年的西湖門票,價錢也不低。但杭州就是有決心不抱這個“金飯碗”】

這樣的創新,反而讓杭州的第三產業在多年裡增長迅速。尤其是阿里巴巴在1999年成立並迅速崛起,帶動了信息產業集群在杭州的做大做強,到2017年,杭州的第三產業在三產中的佔比達到62.6%,而第二產業佔比達34.9%,至於以前撐起杭州盛名的第一產業,則微乎其微。杭州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商之都、休閒之都, 再加上此前給人留下的“西湖歌舞幾時休”的印象,更加坐實了“軟城”之實。

幸運的是,在旅遊產業和互聯網經濟逐漸強勢的杭州,還是有幾家製造企業在民營經濟潮起錢塘之時,支撐起了杭州的工業門面。 一家是宗慶後在1987年帶領兩名退休老師,靠著 14 萬元借款,靠代銷別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賺一分一釐錢起家的杭州娃哈哈集團。它現如今是排名前列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


大國出行(杭州篇 I)||西湖歌舞的杭州,也曾是硬核的工業城

【圖說:2014-2017年杭州三大產業數據圖】

另一家則是魯冠球在1969年7月帶領6名農民,集資 4000元創辦的寧圍公社農機廠。它的出身雖然低端,但在今天已經發 展成為國家 520 戶重點企業和國務院120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大名也改為浙江萬向集團。 正是萬向集團與眾多有心人,在吉利入駐之前,共同為杭州鋪就了汽車產業的基礎。




大國出行(杭州篇 I)||西湖歌舞的杭州,也曾是硬核的工業城

採寫 | 王千馬(中國企業研究者,中國商業地理寫作第一人。出版有小說《媒體這個圈》、《無所適從的荷爾蒙》,主編有《無法獨活:致喂大的年輕人》、《不焦慮的青春》,近年來相繼推出《重新發現上海1843-1949》、《海派再起》、《寧波幫:天下第一商幫如何攪動近代中國》、《盤活:中國民間金融百年風雲》、《玩美:紅星美凱龍30年獨家商業智慧》、《紫菜爸爸》以及《新制造時代:李書福與吉利、沃爾沃的超級製造》、《大國出行:汽車裡的城市戰爭》等作品。)

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製作 | 粉紅女佩奇




大國出行(杭州篇 I)||西湖歌舞的杭州,也曾是硬核的工業城

王千馬 何丹執筆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9年12月份第一版

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佈局、暗戰和競合牽動著城市的崛起、隕落與重生。

作為歷史商業地理的觀察者,作者循著長春、十堰、重慶、柳州、上海安亭、杭州、粵港澳大灣區等代表性區域的汽車產業圖譜,從歷史、當下、未來三個維度回顧與展望中國汽車產業。本書在空間與時間雙重意義上探討中國產城融合的共生性進化邏輯,勾勒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城市工業化脈絡,以及未來發展的新理念、新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