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內核,為什麼linux乾淨穩定,而android臃腫又烏煙瘴氣?

平凡科技


回答這個問題,不光要從科學技術,操作系統的設計上出發了,因為Android變的臃腫是一個必然結果。它的變化就像一個社會一樣,需要接受一切條件,需要滿足一切需求,還要開放自由,最終就會變得極其複雜,我滿足了一切,卻也帶給了你更多不想要的累贅。而限制越多,自由越少,社會就會變的更加穩定和可控。

當然這只是從哲學角度分析從技術發展的眼光看,首先Linux內核其實不太適合移動設備,它當初設計出來就不是為了幹這個的。沒辦法Android的起源只是一個22人的小公司,沒有能力單獨開發一款內核,為了更好的兼容性和對開發者的友好,採用了虛擬機和java的開發模式並保證系統的開源。這是一步好棋,保證了系統最好的兼任性,可以運行在任何設備之上,他成就了現在的Android,不可否認Android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統,並且無處不在。

但是開放也就代表這風險,代碼是開源的漏洞啥的確實要好找的多,在基於java語言的特性各種流氓app通過hook,走後門等方式來霸佔著你手機的內存。google當然也不是傻的,其實google現在對於權限的管控一點都不比Linux差,在Android 5.0上已經開始引入權限系統和Art虛擬機,6.0上減少後臺程序的自起,7.0加入Project Svelte和刪除沒用的廣播,8.0加入了更加安全的企業模式和權限的進一步收緊,到9.0更開始不予許反射系統代碼。google為了給予Android更多的限制,特意將大量服務抽調出來封裝在不開源的gms上,一個能用gms的手機可能才是google眼中的Android。

通過gms,Google能統一控制app的推送,完成一些基礎功能,審查上架app的質量,統一的進行數據的管理和廣告的推送等等。然而這貨在國內是完全沒用的,國內的Android完全是自成體系的Android,相對於Google的Android是更加臃腫,混亂的Android。為了保證通知推送開發者不得已想辦法保活,為了一個可能gms上一個方法的事情,我們要單獨引入很多的代碼。當然這麼看這一就是一件壞事嗎?其實不然,華為這件事我才明白了國家的良苦用心,Android畢竟是開源的但gms不是,如果我們國內都用gms,美國真的可以輕易的對我們下手,那個時候的影響可是非常恐怖。國家現在也在開始治理權限使用過多的問題。雖然Android不可能變成Liunx那樣的乾淨。但未來也不會更差了。


老薑看老薑


有幸在linux以及安卓框架上研究過幾年,現在就這個問題發表點個人意見,安卓底層操作系統算是定製版的linux內核,但有個非常明顯的區別,安卓只是用到了linux內核上層的應用體系是完全自己構建的,距離linux原生態的方式已經距離非常遙遠了,所以拿來和純正的linux做對比其實意義不是特別大,安卓之所以感覺像windows那樣臃腫,主要原因還是生態鏈的普及的比較完善,使用人數太多,俗話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linux系統倒是清潔乾淨,但是使用的人數有點寒磣,linux主要用在服務端市場比較多,但在PC市場windows還是佔據95的市場,面對巨量的用戶很多人都想在這個流量裡面獲取一杯羹,大的科技公司用的正當的手段,小規模的或者作坊式的小團隊就採用蠻橫粗暴的方式來獲得利益,所以windows系統時不時的出現的漏洞,病毒,木馬其實都是另外形式的賺錢方式,同時也帶動出現了一堆的安全巨頭,有正有邪,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現在的安卓已經有點windows的意思了,不同的是安卓源碼是公開的,更加容易找到漏洞,但就安全性能來講由於秉承了linux內核,安全性能會更好一點,主要通過研究應用的漏洞來做手腳,所以在平時安裝app的過程中不要輕易授予某個應用權限,本身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是很難突破界限的,但由於用戶的不小心或者大意讓某些不法行為有機可乘,其實安卓系統的臃腫主要還是安裝的app太多,手機配置再高性能也無法和電腦相比,電腦配置高一點軟件裝的多點對於整體影響不是很大,但手機安裝完多個應用之後就會變得非常卡頓,很多應用安裝之後非常佔內存,當然國內有些大牌的廠商在應用行為上也有點出格,發現競爭對手的應用都能引導用戶去卸載,然後互相引導卸載,弄得手機裡面很多應用在幹架,讓手機變得臃腫無比。

現在太多的手機應用喜歡開後臺進程,喜歡捕捉用戶的行為,方便推送消息,導致系統的內存越來越不夠用,特別是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對於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也比較多,記得看見一個新聞國內的一個應用開發公司在國外由於收集用戶信息被舉報了,最後換了個國外的服務器並且把收集信息減少才算把這事情給平息了。

國內的安卓收集運行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基本上一些惡意的干擾用戶的行為特別多,幾乎每個應用都喜歡在後臺運行程序,所以一個配置很高的安卓收集如果安裝的應用比較多一樣非常的卡頓,現在每個應用在開發的時候都喜歡無限制在裡面的增加功能,如果大家都喜歡在裡面無限制的增加功能,所以各種臃腫的功能顯示出來。

linux和安卓的差異主要在應用行為上的差異,和技術層面關係不大,技術上限制權限就是一個功能開關的問題,不是什麼多大問題,任何一個系統或者軟件如果用的人足夠多,劍走偏鋒的人也會變得多起來,所以各種擾民的事情就多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也是人之常情。

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1 先得搞清Linux系統的概念,什麼叫Linux系統?

你所說的Linux系統是個大範圍概念,Android 本生就是一個Linux系統,和Android平級的得稱為GNU/Linux系統,該系統除Linux內核外其餘部分主要是由 GNU 工程編寫和提供的程序組成。

2 Android 系統是什麼,脫離GNU/Linux目的是什麼

Android 為了達到商業應用,必須移除被GNU GPL授權證所約束的部份, 比如基本的GLibc庫就被Android的bionic庫代替,也並非使用標準的kernel header files,因此你說的遷移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Android為了商業化都是遠離它們

3 你說的Linux穩定乾淨的前提也是不存在的

GNU/Linux系統有很多分支,比如主流的Debian就是一個GNU/Linux系統的一個發行版本,基於它的衍生版本還有Linux Mint 和 Ubuntu等等,10個指頭都數不下,而且質量差的垃圾系統一大推?他比Android 乾淨?穩定更不用說了,這些操作系統用的用戶量全部和起來都沒有Android一個手機廠家的用戶量大,穩定性根本經不起考驗。商業利益很大程度決定了系統的好壞。IOS為啥比Android穩定,商業環境好,開發有錢賺,就會質量越來越高,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你去開發一個沒人用的Linux系統,你就是投入1個億也穩定不了

總結來說,基於一個錯誤前提的提問是得不到一個正確的答案的😂



拉那烈


安卓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安卓的原生系統,可能做嵌入式的朋友有接觸過,很乾淨,流暢性也不錯,當然了也很簡陋,不一定每個人都用的習慣。安卓臃腫卡慢的原因,說白了也就以下幾個原因:

應用權限把關不嚴,管理鬆散

這應該是安卓最被人詬病的原因:給各種APP的權限實在是太寬鬆。因為早期谷歌為了搶佔市場,就大開門戶,走上了開源的道路,誰都可以在安卓原有的基礎上插一手,雖然這一策略確實為谷歌贏得了許多客戶,但也造成了安卓生態極為混亂的局面。


現在我們使用的手機上,都有各個廠家的UI,UI是一種介於操作系統和用戶之間的操作窗口,理論上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使用手機。但事實並非如此,很多UI做的並不好,甚至是“負優化”。而且有的廠商為了利益,都會預裝一堆app,除此之外還會增加一堆也許根本就用不到的服務框架,可以說,安卓機一出廠就增添了許多無形負擔。

另外,國內不少軟件廠也被“豬油蒙了心”,研發的APP堪稱流氓,算法差佔用資源多,就算用戶關了它也在後臺偷跑。更可氣的是亂用權限,我至今記得當年某個手電筒APP請求訪問我的通訊錄,不給它連基本功能都不讓用,可謂無恥至極。而安卓又在這一方面放的很寬,不像IOS連文件夾都不輕易給用戶看的。

安卓自身特性

安卓系統說到底,就是在LINUX內核基礎上增添了一些自己的東西,說他是一個系統,倒不如說就是一個虛擬機。另外,由於在安卓中運行的程序幾乎都是拿java語言編寫的,所以安卓系統還得增加一個虛擬機來支持這些軟件的運行。而虛擬機自身又是非常消耗系統資源的,同時也增加了硬件的負擔。


所以說,安卓確實在某些方面比不過Linux,但它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畢竟也是全球最為普及的移動操作系統啊!


愛思考的奧特曼


大家感覺安卓系統烏煙瘴氣的原因無關乎內核,而在於OS和所謂的生態把控。

iOS之所以讓人感覺乾淨,並非完全因為內核優秀,而是其對iOS的完全所有權、軟件開發機制和上架軟件的嚴格把控。蘋果公司的AppStore是軟件安裝的唯一渠道,可以有效防止流氓軟件以其他方式下載和安裝,這是其一;AppStore上架的每個軟件都由人工審核,不達標準的不給上架,可有效杜絕垃圾或流氓軟件流入用戶終端,這是其二;AppStore的運營雖然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但它是iOS平臺乾淨的重要保障,也是iOS的靈魂所在,所以庫克在回答關於拆分AppStore業務時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其實不只安卓,Windows平臺也很混亂。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兩個:一是OS開發商的設計方向,二是軟件發佈管理機制缺失。

首先說第一個:喬布斯曾說,一個公司的好壞完全由創造它的第一批創始人決定的。很有幸的是,蘋果團隊擁有喬布斯。喬布斯不但對產品嚴格,對人同樣嚴格,正式這種品格才締造出了蘋果帝國。在喬布斯的領導下,蘋果向著高端、專業、美觀易用的方向發展,追求產品的極致美而非純粹的營收(與微軟不同😒),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蘋果沒有走完全靠軟件授權來掙錢的路,可以完全沒有顧慮地只升級現有的一個系統,專注於安全升級和功能升級。

反觀Windows系列,產品體驗之所以相較較差,很大原因是由盈利模式決定的。微軟靠純粹的軟件授權來營收,為了利潤,不但將安全更新和功能更新分開(大的功能更新相當於Windows的版本升級,需要付費購買),而且不遺餘力劃分出多個產品線來銷售(參考Win7的6個系列:Starter、Home、Home Advanced、Professional、Ultimate、Enterprise,Win10的5個系列:家庭版、專業版、專業工作站版[新增]、企業版、教育版,Office的4個系列:學生版、家庭版、專業版、365訂閱版,真真正正把賺錢的本事發揮到極致!!)。由於其面向的用戶群體廣泛並且精力有限,所以其追求極致的美觀與易用就非常困難,而是能用即可,在能用的基礎上,能改善多少改善多少。改不了的話,外下一次迭代時去掉。沒錯!雞肋功能你想去還刪不掉。

(PS:現在的人們經常把微軟看做技術公司,而把蘋果看做銷售公司,我的看法完全相反,微軟是以利潤為導向的,蘋果才稱得上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

這裡我們來說一說產品線冗雜的壞處:首先針對每一條產品線都要進行專門的維護,雖然各自之間有相容性,但只要有一點不同,就可能產生不同的問題,有了問題就一定要解決,這是必須的,於是產品線越多,維護團隊越大越臃腫,產品維護越困難,很可能會出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而引入了更多的問題這種情況,這是由於資源緊張造成的。

當然了微軟還是有辦法😉:限制支持年限,來緩解這麼多產品線維護帶來的壓力。

最後說一下安卓。安卓要分國內和國外兩個角度來看(國內的安卓和國外有谷歌服務的安卓一個地一個天,就這麼任性😎。引申一下,雖然很不願意承認,沒了谷歌服務的華為手機,在國外並沒有什麼吸引力)。國內安卓平臺控制力差,軟件把控不嚴,造成參差不齊的軟件層出不窮。而國外安卓的軟件無法單獨從網上下載安裝軟件,通過Google Play統一安裝渠道,垃圾軟件氾濫的情況很少,體驗才接近iOS那樣絲滑般暢爽。


Madenhaire


眾所周知,現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主要有兩大類:Android、iOS,採用Android系統的智能機品牌廠商很多(如:華為、Oppo、小米、魅族、三星、還有一些雜牌機等等),而iOS系統只有蘋果的iPhone在用。很多人在購買手機時都會偏向iOS,無論是性能上還是體驗上iOS要優於Android。

站在技術角度上說,Android是基於Linux內核開發的一套新系統,那為什麼Linux內核及系統乾淨穩定,而Android系統給人的印象就是臃腫、運行速度慢、流氓應用多呢?

Android系統是基於Linux內核開發的

Android系統是谷歌(Google)公司基於Linux內核開發的一套開源商業系統,主要面向手機終端設備的。從本質上講,Android也是屬於Linux系統,只不過和其它Linux類系統不同的是,Android系統裡用到了虛擬機技術(Java虛擬機),所以和Linux類系統差別很大。

因為虛擬機本身就是一種開銷,所以在性能上,Android系統肯定比不上其它的Linux類系統。

谷歌公司只負責系統開發,沒有控制住Android的生態

雖說Android系統是谷歌開發的,但谷歌自己並不生產製造手機,而系統最終是要運行在終端設備上的,問題來了,Android系統交給眾多手機廠商去適配,每個手機廠商對Android系統都會做一定優化及定製(比如預裝一些軟件),這樣一來在源頭上就無法把控Android系統的生態!

除了系統和手機設備外,還離不開各類App應用的支持。如果我們用的是Android手機,想裝一款軟件的渠道有很多種,比如:

  • 網絡上下載的apk文件進行安裝;

  • 各類應用市場進行安裝。

看似很方便,其實這種“便利”讓Android的生態變得更差,各類App應用質量參差不齊,裝上這些App你的手機不慢才怪。

iOS之所以乾淨高效,靠的是蘋果的把控

對標iOS系統,為啥iOS系統及應用給人的體驗好,蘋果iPhone比Android機卡頓情況要好?真的是Android系統比不上iOS系統嗎?

未必,iOS之所以體驗好是因為蘋果公司對於App應用的開發、應用上架把控相當嚴格,而且蘋果的iOS只能運行在蘋果手機上。這些措施使得蘋果的生態很乾淨,不存在一些垃圾流氓應用。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交流 ~ 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十年互聯網從業經驗,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科技知識!

網絡圈


百變金鋼俠觀點:導致用戶體驗差很少是因為技術問題,更多則是因為商業問題。

Android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我對這兩個系統的使用體驗是,linux系統安全性能極佳,但更加需要習慣使用鍵盤,因為用鍵盤操作命令遠比鼠標快捷方便,不過選擇中文語言輸入法支持不太好。大多數優秀的軟件包比如C語言和Python都是基於Linux平臺編寫的,純正的Linux系統更適合專業人士。而安卓系統底層操作系統用到了Linux的內核,但上層應用系統完全自己構建,生態鏈更加普及和完善,對各類app兼容度很高。不過手機的配置再怎麼也無法與電腦相比,所以安裝app多了就會造成卡頓。

目前安卓系統市場佔比接近90%,除了蘋果手機,幾乎所有手機都採用安卓系統。安卓系統幾乎承載所有APP的安裝。隨著市場發展,技術進步,安卓體統不斷適應市場需求,從最初的1.0升級到了現在的9.0版本。過度市場化導致安卓手機需要不斷適應市場做出改變,而手機配置有限,容易造成卡頓現象。所謂做的多錯也多,人們對好的地方容易視而不見,對稍微差強人意的地方總是過分埋怨。不過市場是公平的,安卓的市場份額就是對安卓系統最大的肯定。

隨著蘋果銷量下滑,相信目前大多數人用的都是安卓系統了。隨著處理器等硬件水平發展越來越高,安卓的使用體驗越來越好。除了安卓系統之外,建立在安卓體統上的手機系統也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我目前用的華為,目前手機系統版本已經升級為EMUI9.0.(在這裡首先感謝華為免費升級的良心之舉),簡約流暢的EMUI得益於底層編譯優化和AI精準預測技術,系統響應速度和應用啟動時間大幅縮短,操作流暢度明顯提升。在安裝多個應用程序並且使用半年不清理的情況下,並沒有出現卡頓現象。


Linux因其專業性在專用領域不可替代,Android因其海納百川而雄霸市場。Android是開源代碼,更容易讓人找到漏洞,商業化又會導致魚龍混雜,安卓系統也更容易受到攻擊。現在太多的App加了很多功能,並且在後臺運行程序,捕捉用戶行為,導致系統的內存越來越不夠用,手機越來越卡頓。所以在下載App的時候一定要謹慎開通各種權限,一方面防止手機越用越慢,另一方面防止隱私洩露。

關注:百變金鋼俠,專注傳統行業智能化,帶你換個角度看世界。


金唐鋼鐵王


Android系統的底層設計是定製化的Linux內核,只是Android系統在底層系統上面又增加了一層叫做Dalvik的Java虛擬機,而Java語言的特性是跨平臺的,缺點是在程序運行的時候比較注重硬件的配置,硬件配置過低的話,運行的速度就會很慢。但是Google公司,為了讓安卓系統中的Java虛擬機能夠在每臺智能設備上高效的運行,dalvik虛擬機被改寫,這樣可以使得內存的使用降到最低。

Android系統和蘋果IOS系統兩者的開發語言對比,蘋果IOS系統中很多模塊都是用C語言和彙編語言搭建而成的。基於開發語言,我們可以說是IOS是最貼近硬件的系統,這樣一來程序執行的效率也就較高,雖說Android系統集成了Java虛擬機,但是為了兼容,在設備的硬件和軟件程序間新增了一個獨立硬件的調用層。程序通過虛擬機然後經過調用層才可以操作硬件。

其次就是Android系統對第三方軟件的管理過於鬆散。Linux系統上運行的軟件一般都是通過開源社會提前審核通過的開源軟件,這樣一來軟件的安全性以及規範性都是可以得到保證。Android系統運行軟件一般都是由第三方開發的閉源軟件,而且在國內,根本沒有針對第三方軟件的比較嚴格審核平臺以及規範性文檔,國外至少還有Google Play這個平臺。基於Android系統的開源性質,很多廠家自然就隨意對安卓的應用軟件層進行修改。甚至還可以進行深度定製化,然後在手機出廠後,對手機系統預裝各種與自家公司相關的推廣軟件,並且限制這些軟件不可別卸載。

按道理來說,Android系統和Linux系統兩者可以說是嫡系的關係,兩個都應該在軟件的流暢度和安全性方面十分出色才對,但事實上,Android手機卻成為很多詐騙人員活躍的地方,也是很多流氓軟件盜取用戶信息的地方。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Android系統是一個很火熱的開源系統,代表著巨大的利益,而很多手機廠商為了讓自己產品更有賣點,進行了Android系統進行了深度定製化開發,造成部分漏洞。另一方面是開放自己的應用商店,不對第三方軟件進行限制,任由其隨意的在Android手機安裝應用,各大廠商的應用商店幾乎沒有任何深度的審核就能安裝各種軟件。

說到底,其實還是系統開源後不進行規範管理造成的,國內智能手機的應用市場很多,APP可以在任何一家應用市場上架。


凱騰凱


linux也沒有完全乾淨穩定一說吧,比如ubuntu的桌面版本,用久了也需要重裝,系統也會臃腫。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Android和linux的發行版本都有哪些不同?

安卓是個人使用的系統,linux的個人版本使用最多的是ubuntu,用久了差不多一樣都會有問題。

真正清爽的是linux的服務器版本,比如紅帽和suse等服務器版本的linux。

服務器版本的linux圖形都很少起,裝的軟件也都是經過測試的成熟軟件,清爽自有道理。

個人版本的軟件在開發上本身就有一些隨意性,目前安卓平臺上的軟件並不一定比windows平臺軟件少多少,所以各種亂象也屬正常,你的windows多久折騰一次呢?

安卓手機少裝軟件,定期清理、重裝某些軟件,也可以保持流暢性。

臃腫的問題,其實裝linux的時候把全家桶選上,一樣的肥大,走路緩慢!


數據指揮


這個和內核沒關係的,是和軟件開發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