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跳出“老鼠賽跑”陷阱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我想跳出“老鼠賽跑”陷阱


2月15日,我習慣性翻閱公眾號更文,被一個付費課程吸引,並報名了。這不是我第一次進行知識付費,也不是第一次以小白的身份來探索這個門道,我關注未來,因為我的餘生將在那裡度過


老鼠賽跑,我理財意識的萌芽


小時候家裡有個賬本,記著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大到學費、家電,小到油鹽、電費,都記錄在冊。


我媽記賬就一個目的:花錢不能超過它預期的數目,否則就得從下個月裡補回來——省吃儉用是我對理財最原始的觀念。


大學掌管自己的生活費,額外花銷突然多了,但又不好意思向爸媽開口,於是想起了我媽那招,平時在每個月的生活費裡強行留下100,到了學期末確實也存了幾百塊,然後跟同學一起去玩了一趟就全花光了。


突然覺得就算把所有的生活費都存下來一學期也就那麼點,隨便一用就沒了——省錢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輔導員鼓勵大家積極申請各種獎學金,就等於自己掙的錢,我覺得這是個小case(哈哈,這樣看來當時學習的動機不純啊),然後就努力拿了幾年的獎學金,這就有了可自行支配的錢——掙錢好像能解決更多的問題


剛來南京那會,一個朋友告訴我她最有錢的時候是剛畢業那年,那時候收入可真低啊,但每個月仍然會從三千塊的工資中硬摳下一千塊存起來,那樣兩年下來也有了自己的一筆小小金庫。


後來隨著能力的提升工資翻了幾倍,但慾望也膨脹了,不停地消費--美容、逛街、旅遊,生活質量貌似一下子提高了,錢也嘩嘩的往外流,工資不夠就刷信用卡,連最開始攢下的小金庫也清空了,於是現在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希望能填上消費的空缺——掙的錢更多了問題卻依然存在。


聽起來雖然隱約覺得這樣不好,但是也說不出有什麼不對,有一天看到了“老鼠賽跑”這個概念,突然就明白了這樣的問題所在,一旦陷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阱我們就很難再有機會脫離這個跑道,因為消費難以降級,我們沒有能夠代替工資的收入來源,只能更加努力的工作。


老鼠賽跑:老鼠在轉輪上跑步,卻不知道它跑得越快,輪子轉的就越快,但卻始終是在原地奔跑,最終老鼠精疲力竭只好停下來。


同理,隨著人收入增加,慾望也越來越大,承擔的家庭責任越來越重,花的錢也就越來越多,只能更加努力工作獲得更多的收入,但工資的增長有明顯的天花板,支出卻沒有。

我想跳出“老鼠賽跑”陷阱


我想要以後可以選擇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讓自己處於比較自由的狀態。


不想陷入‘花錢-工作掙錢-花更多的錢-努力工作掙更多的錢...’這個循環,也就是跳出“老鼠賽跑”的陷阱——只有被動收入超過生活成本,才能跳出“陷阱”。


我想跳出“老鼠賽跑”陷阱

心動卻不行動,生活又給我上了一課

朋友圈隔三差五的總能看到水滴籌,每次看到都會想如果是貧窮的我怎麼辦?


所以潛意識裡面想過要配置一份保障。但是一涉及到具體的問題:“怎麼買?買什麼?買多少?”就很頭大,於是拖著拖著就沒了下文,直到又看到了水滴籌,心裡又開始新一輪的糾結。

去年8月末,接到爸爸的電話,問我能否拿出2萬塊急用。


瞭解了事情的始末:一個親戚生了重病,需要很大一筆手術費,家裡沒有足夠的積蓄,所以才有了爸爸的電話,好在我們家親戚較多,一起湊齊了40萬的手術費,幸好天隨人願,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康復出院了。

身邊的人總是能給我們最直接的心靈衝擊,這次我是真的慌了,如果沒有給生活一份兜底的保障,可能將來一場大病或意外足以讓多年辛苦積攢的家庭財富清零,甚至還不夠


我想跳出“老鼠賽跑”陷阱

自學保險,給自己一份兜底的保障

既然有需求,就去諮詢了幾個代理人,她們在沒有了解我的需求的情況下直接推薦產品,並且對於我的一些疑問無法回答,這讓我覺得非常不夠專業,就委婉拒絕了——因為我需要的是一份保障而不是一份保險。


正好去年出差回來有一個月的假期,就決定自己花時間深入瞭解一下,通過自己的研究結合專業規劃師的建議,終於完成了個人保障規劃。


為給自己配置保障,我做了以下的幾件事:

● 梳理目前的經濟狀況及未來的財務目標;

● 認知不同險種(明確不同風險適合用什麼來轉移);

● 確定合適的保額(根據自身的責任、承擔風險的需要來量化);

● 匹配合適的產品(只考慮保障充足,不考慮公司大小);

我想跳出“老鼠賽跑”陷阱

可以說去年我是“偷偷地”瞭解了保險相關知識,並給自己買了保險,因為周圍的朋友都比較年輕,沒有保險的意識,不想讓他們覺得我年紀輕輕卻作風這麼“老派”。


但紙總是包不住火啊,還是有朋友知道了,結果不但沒有取笑我,還說出了自己的很多疑問,比如,我有社保了還要商業保險嗎?我也想買但不知道買什麼?我體檢有異常了還能買嗎?甚至有的朋友把保單發給我讓我看看買的咋樣?


周圍人對保險態度大概分為這三類:

一 完全不瞭解,也不感興趣

二 有意識、需求,但不知怎麼下手

三 已有保單,但不知是否有保障


這真是讓我受寵若驚,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對家庭保障有了新的認識,但總覺得知識過於碎片化、不成體系,所以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付費課程,我想系統的學習一下,覺得這個知識在以後會非常有用,這樣也能給相信我的人提供更加專業的建議。


所以我決定用公眾號來記錄我的學習,並挑選出重要的內容分享給需要的人,我相信,這些內容,適用於任何一位想要提升生活質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