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幾年哪個省最發達?你怎麼看?

深圳儀器設備


國家中心城市,國家新一線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家第一個航空港區,國家交通樞紐,高鐵心臟,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得中原者得天下,國際鄭,鄭國際,祝福鄭州,河南加油!!!


給力男人576


我投浙江,不是因為我是浙江人,而是個人的認知。浙江這邊在產業升級,我所在的城市,化工醫藥行業很多都搬遷到了蘇北,山東去了,經濟其他產業也都在整改,就這樣,浙江的經濟依然在快速發展。等過幾年產業升級後會很兇猛發展。


永寧江泮


我覺得應該是我們北方的山東與河北,因為我們這裡的人都有責任感,踏實肯幹,勤奮加聰明,假以時日,我大河北,大山東回發達起來的,我們這裡的人勤奮,但是沒有普遍的奸滑,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孩子活著,而且也願意生孩子,二孩在我們這裡很普遍,這也算是對於社會的責任感,不像有地方的人不願意生孩子,就為了自己輕鬆一點,能更好的享受生活。我們肯幹願意幹,所以我們會發達的。


左右山行卡179


從財政盈餘的幾個省來看,也只有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和山東等五個省份,再加上不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個直轄市。



2018年直轄市重慶的轉移支付500億排在21位;而位居轉移支付頭把交椅的是西南最強省份四川為2200億;中部地區最強省份河南以1950億排在了第3;中部不靠、東部靠不上的安徽也是1000億排14;西北最強省份陝西以轉移支付700億排第17;長江中游最強省湖北以570億排18。即便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停滯不動,中西部地區可能也需要超過10年以上的時間才可能達到如今的經濟水平。

這些年雖然看到了中西部地區的省份經濟發展速度嗷嗷叫,也是一個連自負盈虧都達不到的地區,靠經濟發達地區輸血來增強體質,那麼,這種具有興奮劑特色的發展也是未必可以持續高速發展。而且中西部地區的人均GDP也只有沿海地區的1/2左右。

從全球的經濟現狀分析,全球70%的人口和80%的經濟總量都是集中的海岸線100公里以內。這種沿海地區有著明顯的經濟發展資源特色。從南到北分別是:海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和遼寧。廣西、河北、遼寧和海南還處於財政轉移支付補助的狀態。那就談不上經濟高度,只能是處於同中西部地區相同的地位。

(一)在財政盈餘的5個省份中,最先被剔除的應該是山東。山東主要是依靠裝備製造業、大型國有企業等發展起來,這幾年顯露出經濟增長乏力的跡象。未來的山東經濟還會距離第二名的江蘇越來越遠。

(二)第二個被剔除的應該是江蘇。江蘇的發展主要是靠上海的輻射和外企企業的大量引進,從金融危機以來,大量的外資開始撤離,包括希捷、JDI等相繼關閉蘇州工廠,還有歐姆龍永久關閉其蘇州工廠。以及最近的日東電工的離開。無一不是打亂江蘇快速發展的節奏。

(三)第三個剔除的是福建。這些年蜂擁進入房地產,以及海外市場的福建地區,更多人喜歡賺快錢,而且喜歡走擦邊球,這也造成了福建地區的高科技產業、金融產業和創新產業偏少,只有廈門還撐著這裡,可是高房價已經讓人無力發揮最積極的作用。

(四)接下來的就是隻有廣東和浙江。這兩個在創新產業、科技產業上都是全國的領頭羊。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道路上,浙江更加具有潛力的發揮,在融資和營銷上獨樹一幟。

可是未來的經濟發展更需要一份沉澱,一份執著。還有粵港澳大灣區佔到了廣東的80%的GDP經濟總量,而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可以超越上海都市圈或北京都市圈,甚至還可以跟紐約灣區、東京灣區和舊金山灣區相媲美。

這也是使得廣東的未來經濟增長前景超越浙江的經濟發展潛力而排在了第一的位置,浙江屈居第二。


鞅論財經


未來幾年,這麼短的時間有幾個省份能夠發展成為發達省份呢?就目前而言,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有三個: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區,它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三個地區,各有所長。這三個地區所涉及的省份就是廣東、江蘇和浙江,相對全國省份來說,這三個省份也算得上是中國的經濟發達省份了,即使再發展幾年,也不會有很大的改變。

其實,人均GDP才是衡量一個地區發展水平重要的指標,GDP越高,也並不意味著它的經濟就越發達,比如印度2018年GDP達到了2.7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但印度仍然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因為它的人均GDP才剛過2000美元;而盧森堡的GDP雖然很低,只有六七百億美元,但它的人均GDP卻超過10萬美元,因此它是一個發達國家,這個放在省份裡同樣適用。

從全國各省份的人均GDP數據來看,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廣東、江蘇、浙江三個省份,臺灣、福建、山東的人均GDP也位居全國前列,也算是我國的經濟發達省份了。



一般來說,人均GDP越高的地區,人均收入也就會越高。人均收入是衡量一個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下表就是全國各省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況,基本上以上所提到的幾個省份就是我國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最前的省份了。



當然了,這幾個省份的發展水平在全國位居前列,不過與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相比,依然是有較大差距的。臺灣還算好一點,人均GDP達到2.5萬美元;而大陸這邊,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江蘇,人均GDP只有1.74萬美元。國際組織認定,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才算得上是初等發達經濟體,所以相對國內其它省份而言,廣東、江蘇、浙江、臺灣、福建、山東的發展水平位居前列,但與國際上的發達經濟體相比,依然有不少差距,未來幾年,或許會逐漸趕上來。


錦繡中源


談論哪些個省份最發達,顯然,主要指的就是經濟指標,經濟指標最主要的代表仍然是GDP(經濟總量)。過去十年以來,中國經濟前5排名就穩定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而且後面的省份與之有逐漸拉大的趨勢。發展是有慣性的,基於過去的基礎,未來5年內,這前5強的座次估計很難改變。粵、蘇、魯、浙這四個東部沿海省份的發達為大家所公認,而河南在過去一直不被認可,是因為它一直處於中原內陸地區,容易被忽略,實際上河南一直是中部省份的龍頭。

  1. 廣東。廣東2019年的GDP已經突破10萬億,是國內首個突破10萬億元的省區,也連續31年位居國內首位。而今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推進,廣東還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當然,廣東最大的問題就是區域發展不平衡,珠三角佔據GDP的8成以上,粵東粵西粵北一直起色不大。

  2. 江蘇。江蘇一直是廣東的追兵,好些年學界和坊間一直有粵蘇爭霸的論調,雖然2019年GDP未能突破10萬億,但今年踏入10萬億臺階則是板上釘釘。江蘇相較廣東而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區域發展相對均衡許多,2019年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3000億門檻。而廣東最低的僅有1000來億,高者如深圳已達2.5萬億。

  3. 山東。山東過去在媒體上一直是比較被忽略的存在,儘管經濟規模大,但是因為山東的國有經濟比重較大,民營經濟缺乏亮點,一直不受媒體待見。山東的工業規模大、實力強,農業也比較發達,主要服務業第三產業比較欠發達。

  4. 浙江。浙江因為過去的浙江模式,因為浙商在全國各地的奔走,一直是媒體的寵兒,浙江更被視為民富的最佳典範。近幾年杭州更是因為電商和互聯網產業的發達,成為直逼北上廣深的存在。

  5. 河南。前面說過,過去10年,河南一直是中部省份的老大,儘管經濟規模一直位居全國第五,卻一直被忽視,除了地處中原以外,就是經濟上一直沒有太大的亮點,當然換句話也可以說是產業結構相對平衡。

在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後,這5個省份基於過去的規模和優勢,在未來5年內仍將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獨孤求白先森


中國最發達的省份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未來幾年還是在這些地區。從目前的經濟實力上來看,廣東、江蘇、浙江是中國最發達的省份。如果從富裕程度上來講,浙江是最富裕的,江蘇和廣東還在後面。



發達這個詞的定義還是側重於水平,不是總體實力。如我們說新加坡是發達國家,這個就是他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很高。論GDP總量,新加坡還不如印度尼西亞,但發展水平要比印度尼西亞超出了好多。

未來若干年就說未來5年吧,廣東、江蘇浙江哪個省份是最發達的?首先會把廣東排除。你很簡單,因為廣東內部差異極大。原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發展水平,但是非珠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真的和內地省份沒有很大的差別。甚至還有一大片的地級市人均GDP還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


江蘇和浙江誰的發展程度更高呢?從人均GDP上來講,江蘇是要領先於浙江的。江蘇是目前人均GDP唯一一個超過了10萬元的省份。浙江大概是在9萬元左右。兩者之間差距不大,但還是有。如果站在人均GDP這個角度上講,江蘇要比浙江更發達。江蘇省有近40%的縣和縣級市進入了全國百強。浙江省這個比例要低好多,可能還不到30%。

但是站在居民富裕程度上講,浙江則領先於江蘇。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江蘇的民營經濟發展不如浙江。在帶動居民致富上,民營經濟效率是最高的。在全國民營經濟500強排行榜上,浙江的企業是最多的。


(杭州)

對比下來,個人還是更看好浙江。我以此推斷在未來數年浙江會是成為我國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另外,江蘇、福建、廣東、山東的發展水平也很高,只是對比下來,浙江顯得更高一些。


財經知識局


我覺得山東第一,原因一,山東兵的人數壓致任何省份!二,山東每年的學生成績是全國第一,三大學招生的份數是全國最高的,山東上二本北京上海能上大本,四山東發達就把青島,威海等城市獨立出去!


奇美居家


現在,中國最發達的省份大都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毫無疑問,未來幾年還是會在這些地區。(除非發生歷史大事件,不過是不會發生的)

僅看省份,不看直轄市的話,廣東、江蘇和浙江是中國最發達的省份。而且如果從省內的整體富裕程度來看,排序應該是浙江——江蘇——廣東(當然了,也有人說廣東整體比江蘇好,但怎麼排,浙江都是第一)。

接下來我們推測一下未來5年這三個省份的發展態勢。

首先我認為廣東是不會排到第一去的,雖然廣東整體體量大,但因為廣東內部兩極化差異太大了。之前我就看到過一篇報道,叫:中國最富和最窮的縣都在廣東。

廣東其實也就珠三角範圍內發展得很好,其他地方和內地無異,甚至很多地級市的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所以未來5年,在整體富裕程度上,廣東是絕對超不多浙江的。

那麼江蘇和浙江呢?

好像從各方面來看,江蘇都要大於浙江,你看:

第一、人均GDP是唯一一個超過10萬元的省份,而浙江大概是在9萬元左右。

第二、江蘇省有近40%的縣和縣級市進入了全國百強。而浙江省可能還不到30%。



那是不是說明江蘇未來5年整體富裕程度要高於浙江呢?

並不是,江蘇看起來是個大個子,其實內容結構有問題,蘇南和蘇北嚴重不一致,民營經濟發展遠不如浙江。在帶動居民致富上,民營經濟、各大中小企業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而在全國民營經濟500強排行榜上,浙江的企業最多。

所以我認為未來5年,江蘇在這一塊還是很難超過浙江,浙江省仍會是中國發展最好的省份。

當然了,以上也僅一家之言哈,對此,你是怎麼看呢?如果你是當地人,可能看法會和我不一樣。

最後,別忘了關注我哦~


軒維閣


目前來說,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津京冀、長三角還有珠三角這三個經濟圈內。

從經濟總量上來看

珠三角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經濟總量較多,總產出較多,可以發現前幾名的經濟總量較高的省份,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情況都不會太差。

從這張表我們可以發現,基本上前幾名的GDP總量排名已經固化,同時由於經濟從高速進入中高速,經濟發展不可能像之前一樣突然進入快速發展,所以各省份短時間內的GDP總量排名變化不大,所以在未來幾年的GDP總量排名大致也在這個範圍內。

從人均GDP來看

將一個地區的GDP與這個地區的常住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GDP,這個指標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因為被平均後,指標可以更加客觀的衡量經濟情況。

除去部分省份與港澳臺,中國人均GDP最高的三大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還有天津。可以很明顯看出,作為直轄市,三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在中國來說是處於一個較高水平的。

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民眾可用於自己自由支配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越代表該地區越發達。

上海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於全國第一,同時我們可以發現,前十名中,大部分的省份都是三大經濟圈內的省份,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名與人均GDP排名相類似,在一定情況下,人均GDP就可以反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況。

綜上所述,未來幾年內最發達的省份和現在的排名差別不大,大概都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還有福建這幾個省份。但是,這些發達的省份的經濟情況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的,步入發達國家的門檻首先就得人均GDP達到大約13萬元人民幣,同時對於其他經濟科技等指標還有一定的要求。目前來說,中國達到或者接近這個標準的省市也就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還有江蘇,未來的發展還需要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