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拍風光的鏡頭是12-24mm還是16-35mm?為什麼?

Vivo20


問題中提到的兩支鏡頭,都是超廣角至廣角段的鏡頭。適合拍攝風光。但是不要冠以最適合這個命題。拍攝風光不是廣角鏡的專利。可以說從廣角至長焦甚至超長焦鏡頭都適合拍攝風光題材。攝影師在拍攝風光時要根據景別的取捨、拍攝主體的物距、對場景要表現誇張或是壓縮感等等表現手法和個人創作理念來選擇鏡頭。

所以不要把鏡頭籠統的劃分為人像頭、風光頭……

以下幾幅圖片是本人用中長焦鏡頭甚至超長焦鏡頭拍攝的風景圖片。

攝影:劉衛星











衛星攝影


最適合拍風光的鏡頭是12-24mm還是16-35mm?為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理一理,12-24應當指的是適馬的鏡頭吧,如果是佳能鏡頭,是沒有這個焦段的,佳能卻有11-24/4鏡頭。

如果是適馬12-24和佳能16-35之間選擇的話,我們就在下面交流一下。

適馬12-24鏡頭

這個鏡頭視覺超廣,可以說只為拍攝風光而生,本人覺得這個鏡頭一般吧,光圈4.5-5.6,很廣,但拍攝星空類的題材還是不理想,12端的成像一般吧,銳度一般,而在24端的銳度就相當不錯了。

這個鏡頭的色彩中規吧,12端暗角明顯,但是超廣角帶來的視覺衝擊力還是相當不錯的,總的來說,對得起它的價格。

佳能16-35鏡頭

佳能的16-35鏡頭,不用說,是支相當值得推薦的鏡頭,可以完美勝任風光拍攝,當然它最大的優勢這個鏡頭不只為風景而生,它還可以拍攝人像或紀實人文題材。

它的成像、畫質、色彩等我們就不多說了,總的來說,它是我好愛你者擁有的鏡頭。不過價格也高。

另:佳能的11-24/4鏡頭,是支牛頭,是專業級別的鏡頭,價格昂貴,只為風光而生的一支鏡頭。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


風光攝影是我喜歡的題材,我就從一個風光攝影愛好者的角度來闡述一下自己關於如何選擇鏡頭的標準。

對於風光攝影愛好者而言,廣角鏡頭也是必備的利器。關於鏡頭選擇方面,一般的攝影愛好者會從鏡頭的價格,鏡頭的焦段,和鏡頭的成像效果來考慮綜合性價比。畢竟,在攝影愛好者當中的大部分人,還都是平民。

攝影愛好者們都知道F/2.8的“大三元”鏡頭。在傳統的“大三元”配置裡面,16-35mm是廣角,24-70mm是中焦,70-200mm是長焦。後兩條沒什麼異議,無論是尼康還是佳能還是索尼,或是其他市場佔有率相對不算太高的品牌,中焦和長焦基本都是這兩支鏡頭。但是對於廣角端是採用哪一支鏡頭作為“大三元”的考慮,不同品牌的選擇略有不同。

佳能是16-35mm,尼康是14-24mm;索尼是16-35mm,賓得是15-30mm……其他品牌略。

也就是說,在傳統的“大三元”配置裡面,沒有12-24mm這個選項。

所以,如果是相對比較守規矩的攝影愛好者,可能就不會選擇12-24mm這枚鏡頭了。

12-24mm雖然不在傳統的“大三元”配置裡面,但這並不代表風光攝影愛好者就不會選擇12-24mm這款鏡頭。

12-24mm和16-35mm相比,最廣焦距可以達到12mm,可以囊括更多的畫面元素;24mm又可以對接大三元鏡頭當中的24-70mm,在焦段方面並無缺失。

另外,風光攝影愛好者在選擇廣角鏡頭的時候,濾鏡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畢竟有些拍攝情況比較特殊,需要上濾鏡對成像效果做適度的調整。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場上有些品牌的12-24mm鏡頭都是APS畫幅鏡頭,比如尼康 AF-S DX 12-24mm f/4G IF-ED……尼康的等效焦距換算率是1:1.5 。如果機身是全畫幅的話,12-24mm按照換算倍率會變成18-36mm;況且光圈還是f/4G——這倒反而不如16-35mm更適用了。

其實怎麼選擇鏡頭並沒有唯一的答案。從最廣焦距的角度而言,12-24mm會比16-35mm更廣博,可以收納更多的畫面元素;但是廣角鏡頭的廣角端每廣1mm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鏡頭越廣,視覺衝擊力越大,廣角的畸變也會更厲害。


柳侍墨


感謝邀請:這兩個鏡頭都是拍攝風光的好鏡頭每個人都有沒用的喜好,至於誰更合適我覺得要看個人和拍攝的題材而定,這個都不是絕對的,咱們來聊聊。

12-24MM

這個焦段是風光攝影師非常喜歡的一個鏡頭,因為它的最廣拍攝範圍可以達到12mm,這個焦距幾乎是超廣角鏡頭的極限,可以拍攝出非常震撼的視覺效果,24又是一個小廣角對於一些不是要求那麼廣的拍攝一樣可以拍攝。

這個鏡頭除了風光以外幾乎沒有別的用途,焦距實在是太廣了,對於喜歡這個焦段的人來說非常喜歡他們拍攝的題材都是非常廣闊的風光,使用其他焦段可能無法滿足,對於純粹拍攝風光而且是超廣角風光的攝影師來說12-24是必選的。

16-35

這個鏡頭拍攝的範圍更廣,除了風光攝影以外還可以拍攝人文,有些風光人文攝影師甚至不使用24-70而改為16-35掛機,就是因為拍攝風光16已經足夠寬廣,不需要在廣的視角了。


35mm還可以拍攝人文,這個焦段也是公認最好的人文焦段,算是一鏡多用的鏡頭,而且16拍攝風光也基本足夠,很少有16不能拍的,在廣的鏡頭鏡頭畸變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針對風光攝影這個題材我個人最喜歡16-35,12-24實在是太廣了而且更純粹,我喜歡風和人文,所以16-35更適合我,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並不是最好的鏡頭就適合你,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一些幫助,謝謝。


小魚大魚看世界


佳能大三元里包括16-35,尼康大三元里包括14-24。兩個頭都用過,非常好,14-24尼康頭那是非常銳,星芒漂亮很廣,風光利器沒啥可說的。如果你是尼康機,買就是啦!佳能16-35沒有尼康14-24廣,但是用處很多,拍風光之餘可以去掃街拍人文,特別是2.8光圈拍人像也很好,總之都是風光利器。圖為尼康14-24拍攝




龍哥自由攝影


12-24mm 鏡頭是一款令超廣角牛頭,不但性能出色,而其超威猛的外觀令人印象深刻。不過由於該鏡頭的特殊設計,前組鏡片突出很像大燈泡的特點,而使得其不能使用前置濾鏡。攜帶非常不方便,而且價格不菲,如果不說專業吃這行飯的話嗎,沒必要入手。

這是這個鏡頭出的圖,這款牛頭,素質高成像好,而且絕對沒有替代品,值得購買。12端廣角有點難用,但是隻要拍攝時邊角不站人,其實也沒什麼,個人覺得此鏡頭還算比較好用。濾鏡系統比較特殊,可能花費較高。

做工精良,兩斤重的鏡頭,在拍風景的途中讓你回頭率百分百,但是不方便攜帶,而且要小心翼翼。


四眼田雞


風光黨出門標配是12-400這樣焦段的鏡頭都得帶,但是實際上多數人都是帶16-35,24-70,70-200,因為這些鏡頭重量較輕,上濾鏡方便。實際上很多地方都不需要用到12mm廣角,拍風光最好的辦法還是拼接,能有效抑制畸變,畫質還很好,視角比較震撼。長焦端一般200mm也夠了,太遠了只能拍特寫,但是一般是不需要拍很遠的,因為太遠了會有霧霾,根本就不清晰



滿天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要從3個方面看 器材 選題和操作。

從器材焦段看 ,從超廣角到長焦都是拍攝風景的理想焦段,有很多風景圖片都要用到長焦甚至超長焦。

從選題來看,

在拍攝之前要把想呈現的方式計劃好,用一個什麼樣的視角來表現攝影作品。

超廣角成像往往是利用大的透視關係來把畫面的場誇大,看起來會更震撼,但是長焦描繪風景往往是潤物細無聲,屬於靜靜的陳述是另一種風味。

從操作角度講 12-24的構圖難度要比16-35高 尤其是12端構圖很難,因為已經遠超出常用焦段的構圖方式,而且你要非常瞭解12端的一些優勢和弊端,這樣才能合理利用這個焦段, 16-35操作起來會柔和很多 因為35算是一個標準廣角 非常常用的焦段。

如果非要講哪個更適合拍風光,如果你是攝影老手那一定是12-24而不是16-35 原因很簡單,12要比16廣的多更極致,職業攝影師要拍攝更極致的畫面一定會選極致的器材,但是操作難度高。如果你是初學者我建議16-35,這個焦段相對更容易控制。

拿我跟人來說,大概在14年前我曾經有過一個10-20的頭,買來沒多久就賣了 很簡單那個時候我根本駕馭不了那顆頭,現在我用的是12-24, 算不上輕鬆駕馭但是以後已經可以和平共處。

希望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攝魔papi


12-24mm會比16-35mm更廣博,可以收納更多的畫面元素;但是廣角鏡頭的廣角端每廣1mm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鏡頭越廣,視覺衝擊力越大,廣角的畸變也會更厲害。

目前市場上有些品牌的12-24mm鏡頭都是APS畫幅鏡頭,比如尼康 AF-S DX 12-24mm f/4G IF-ED……尼康的等效焦距換算率是1:1.5 。如果機身是全畫幅的話,12-24mm按照換算倍率會變成18-36mm;況且光圈還是f/4G——這倒反而不如16-35mm更適用了。


視界小魚


我更喜歡手裡這支:尼康全畫幅14一24廣角變焦鏡頭,儘管這支鏡頭上市時間長了但仍然是一支非常優秀的鏡頭用它拍攝風光、夜景從來不會讓你失望的如果是尼康玩家沒有用過這個頭是非常遺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