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冰說海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海戰為何發生在黃海?

向冰說海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海戰為何發生在黃海?

中國黃海海岸 張向冰攝影

話說吳王夫差破越國後,野心膨脹,納子貢之策,欲北上伐齊爭天下。

齊國原為中原霸主,與魯國同在今山東半島及其以西地區,齊在泰山以北,魯在泰山之南。經國多年征戰,到春秋末期,齊國國勢開始衰落。

公元前485年,齊國發生內亂,齊悼公被鮑牧的宗黨殺掉,另立簡公,國內出現混亂局面。看到有機可乘,吳王夫差決定於當年與魯、邾、郯三個小國軍隊一道,共同攻打齊國。

公元前486年,吳國組織修築邗溝城為轉運站,後又開鑿邛溝,也就是今天的大運河,貫通長江和淮河水系,溝通北上運糧航道,以便於發兵攻齊。

向冰說海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海戰為何發生在黃海?

中國大運河揚州伊婁唐代運河 張向冰攝影

吳王夫差採取水陸並進戰術,親率大軍經淮水北上,利用齊國悼公被殺、簡公新立機會,攻打齊國南部屬地。舟師由徐承統領,配合陸上進攻。徐承接令後,即刻集中舟師,從長江駛進東海,入黃海尋找與齊國水師交戰。

孱弱的齊國,從今山東半島一帶出兵南下,海上迎戰。不日,吳齊兩國雙方舟師在黃海海域遭遇,一場混戰之後,“齊人敗之,吳師乃還”。

向冰說海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海戰為何發生在黃海?

中國黃海山東半島海域 張向冰

吳齊黃海海戰是中國史籍記載的第一次海戰,也是一次海陸配合的聯合戰役。這次海戰,比西方同時期的希臘與波斯薩拉米斯海戰(公元前480年)還要早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