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輩大的感覺是怎樣的?

分層次多吃點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之所以世代流傳,是有其流傳之久的道理的。

在我們10歲以下的時候,對輩分沒有過多的瞭解,但是在家庭氛圍下,會感覺到對待爺爺奶奶那麼大年齡的人多一分恭敬。而對自己年齡小的,好像就沒那麼多計較了。殊不知,年齡卻跟輩分沒有多大關係,有的人才幾歲,村裡的人可能大部分人得叫他叔叔輩,甚至爺爺輩。

在我小的時候,我的輩分在老家應該算大的,因為我的小夥伴們都給我叫大姑。曾有一短時間,我也很疑問,身邊的小朋友都是姐姐妹妹的,感情顯得好很多。而我呢?她們都是大姑大姑的叫著,一方面顯得我的真的“”很大”,另一方面感覺隔閡了同齡人得感情。最重要的是你要跟你玩伴的爸爸媽媽叫哥叫嫂。雖然心中憤憤不平,但也無可奈何,生來有輩,也只有接受。

再就是大一點的時候,已經是中學時代,那時候對於輩分的認識就要清晰的多了,也接受習慣了各種稱謂。漸漸地認識到,輩分帶來了無非就是稱謂,你所斤斤計較,生活將變得沒有那麼美好。初中同學,玩的很好的一個閨女,她要叫我們班上另一個男同學爺爺,當時我們很震驚,也都當做笑話來講,那個時候才知道那才是輩大。不過後來他倆之間關係也挺好,像哥們一樣你一句我一句,完全沒有因為誰的輩分大就必須有大人的樣子,這樣的相處也挺好的。另外就是隔壁班的兩個同學,也是一個叫另一個姑,兩個人為了表示關係好還拜把子稱姐妹。

人小輩大,也沒必要有壓力感覺不正常,平常心對待正常相處就好,生活中沒必要因為這一點點問題有所牽絆。


羅羅羅羅羅


剛結婚頭一次跟老公回老家,一進村我就給老公打好招呼早早的告訴我怎麼稱呼他家門口的鄰居們,不叫人別讓人家覺得我沒禮貌是的。

老公說你不用叫人,光打招呼就行,我輩長(zhang三聲,我們這輩大叫輩長),快到家門口遇到一位70多歲的奶奶,我剛要叫人家奶奶,老奶奶先給我打起招呼來了“哎喲,這新奶奶(剛結婚的一般就叫新嬸嬸,新嫂子)來家了,放假了啊”70歲的奶奶叫我20來歲的人個奶奶把我囧的臉都紅了。 慢慢的就習慣了出門不用叫人,比我大的都得叫我奶奶,嬸嬸的[捂臉]

現在在外地安了家,出門基本上沒有輩分之分,同齡人以哥姐相稱,年長點就稱呼叔叔阿姨,再沒有叫錯輩的尷尬,也沒有了人小輩大的那個那種感覺,在外時間久了,就特別懷念鄉村的生活,想念家鄉那些淳樸熱情的鄰居們!



Lucky爆表


我們家的輩分是村裡最小的。小時候,家裡來客人了,一個和我媽媽差不多年齡的人,還帶著比自己小點的女孩,媽媽見了,就說,叫太奶奶,之後媽媽和那位太奶奶一直逗我讓我叫那個小姑娘叫奶奶,我很難為情,不過最後還是叫了。上小學時班裡有個和我同村的,按輩分他是我爺爺的太爺爺,他的輩分高。由於輩分小,和我同齡的人都叫爺爺奶奶,就是有點難為情。


用戶3157680129693


每年我們兄弟姐妹們都要聚餐。兄妹六人拖家帶口五十多口人,好不熱鬧。我小女兒,今年8歲,在餐桌上,大學畢業的,已上班的,二十多歲,十七八的小夥子,大姑娘不是問俺妞叫小姑,就是叫小姨,俺妞都糊塗了


甄趕索


人小輩大說明這一家人人不旺,我們村有家輩分高的,最小的孩子還在懷裡抱著俺就得叫叔[捂臉],他爸還沒我大也得叫爺[捂臉]

我上高中村裡才來了第一個嫂子,嚇得都不敢叫嫂子,總害怕叫成嬸子[捂臉]


雯心的心


我的外甥就比我小一歲,當他有對象的時候。艾瑪,這個扎心啊。還要給他壓歲錢。心酸


我叫困隱


初中的時候吧,我們班一個男生,說家裡親戚剛生了孩子,然後他去看寶寶的時候,大人告訴他,那個寶寶是他老太。。。


花花原來是你呀


現在在有些農村還是非常注重輩分的。尤其是同性之間。人小輩大,在農村還是挺佔便宜的。誰見了都要叫一聲好聽的。並且有被尊重的感覺。


春風化雨wyz


回到老家看到人不懂該怎麼稱呼,比自己大很多的,有可能都得喊我叔叔或者爺爺。感覺挺尷尬的


影視混剪vip


感覺有點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