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黃色的小猴子只有在方城才能見到,它就是方城石猴

“方城石猴”產自獨樹鎮硯山鋪村,具有傳統的手工技藝、獨特的外形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2007年“方城石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城石猴”屬於民俗信仰中的“猴圖騰”崇拜,視猴為驅邪納福的神靈,並以“石猴”與“時候”的諧音而產生的“吉祥文化”。很久以前,當地就有“硯山鋪的姑娘不紡紗,人人刻猴磨硯瓦”的美傳,石猴的雕刻活動始於北宋,興於明清,盛於民國時期,購買踴躍,並相互贈送“好時候”,渴望能給自己和親朋帶來好運。在近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雕刻藝術日臻完善,作品題材豐富多彩,目前流行的作品種類繁多,寓意深遠。從著色上區分,有不上漆、不著色質地樸素的靜猴,有隻上漆、不著色的素猴,還有既上漆又著色的彩猴;從表現內容上來劃分,有寓意“祖師封侯”的“單猴”,有寓意“輩輩封侯”的“母猴背小猴”,有寓意“馬上封侯”的“騎馬猴”等。


這隻黃色的小猴子只有在方城才能見到,它就是方城石猴

方城石猴


這隻小猴子就出自傳承人王國慶之手,王國慶是方城石猴石雕第六代傳人。其祖上五代都以雕刻石猴為生,王國慶自幼喜愛石刻藝術,12歲起就隨父學習石猴雕刻,現已全部掌握了父輩的石猴雕刻技藝,他從事石猴雕刻40 餘年從未間斷。2010年王忠義去世之後,王國慶謹遵父命擔負起了傳承祖上留下的這份技藝的重任。王國慶在繼承父輩傳統雕刻技藝的同時,又有一定程度的創新,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特別是他獨創的“三不猴”入木三分,別出心裁。


這隻黃色的小猴子只有在方城才能見到,它就是方城石猴

石猴手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