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教齡發榮譽證書對於退休教師有什麼意義?

用戶3023030127631


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證書呢?那是說明國家對鄉村教育和鄉村教師非常重視。對鄉村教師30年來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紮根山區鄉村教育的精神,充分的肯定與認可。讓從事鄉村教育的老師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國家的尊重與肯定!

但是從業多年的教學證書在老教師眼裡真的沒多大作用,對生活物質上沒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與其頒發30年榮譽證書,還不如從鄉村教師現有的生活環境生活入手,解決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實際問題。很多老師可能從教30年,只是個初級或中級職稱,不少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要維持自己的生活。

所以 ,提高教師待遇,提高職稱,可能遠遠大於榮譽爭榮譽證書所給的實惠。很多從教30年的老教師,更希望在退休之前評上高級職稱,更希望國家對鄉村教師的生活居住條件有所改善!


1靈魂工程師1


“從教三十年榮譽證書”有什麼用?

除了精神鼓勵外,基本沒有什麼正用!

有網友開玩笑說,這個證書掛在家裡可以防盜。這說的是教師的清貧現實,實在讓人心酸!

我覺得這個證書基本上就相當於,幼兒園老師給小朋友額頭上貼的小紅花。純精神鼓勵!

可是,我們做老師的已經被精神鼓勵了一輩子了!難道退休後還要繼續忽悠我們嗎?

什麼“太陽底下最光輝事業”!

什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什麼“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

彷彿教師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被忽悠了一輩子了,退休了,還要繼續忽悠!有意思嗎?

我想,我是不是可以賦予這張證書一些特殊的功能呢?給退休教師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比如:

憑證可以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憑證可以免費遊覽全國各地景點。

憑證可以免費使用圖書館等。

憑證買房子可以打五折!

憑證可以每個月領500元生活補助。

……

賦予這張證書的特權越多越好!這對於鼓勵終身從教,作用不言自明!

如果真的這樣,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搶著要做老師,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終身從教了!

但願美夢成真!



姑蘇講堂


30年教齡發榮譽證書對退休教師有什麼意義?

30年教齡榮譽證書無疑是榮譽。

能夠從教30年,會培養多少學生,會改變多少學生的命運,會為國家作多大貢獻。,歷史功績不可忘卻。

30年教齡榮譽證書,是對30年教書、育人工作的一種肯定,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30年教齡榮譽證書還應是實際的獎勵。

幹了30年的老教師,走過了歲月的滄桑,走過寂寥的清貧,他們用青春譜寫了無尚的讚歌。

很多教師在退休的時候都沒有評上高級職稱,他們是帶著遺憾離開了自己熱愛的事業。



年老了,退休了,病痛隨之來了,加上物價上漲的壓力,很多退休教師生活的有些淒涼。

強烈呼籲,在給退休老教師30年榮譽證書的同時,同時也給予他們一定的物質獎勵。

陝西省的做法值得其他省市借鑑。

陝西省教育廳消息,陝西將建立教師榮譽制度,對在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作出突出貢獻的在職鄉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授予“陝西省鄉村教師突出貢獻獎”,每兩年組織一次申報評選工作,每次獎勵500人,每人獎勵1萬元。



30年教師榮譽證書,是無上的榮耀,給與證書的同時,能夠給予老教師一些物質獎勵,更能溫暖退休教師的退休生活。


曉曉筆記


30年教齡榮譽證書,對於在職教師不知或多或少有點作用沒。比如職稱進升,工資待遇方面能不能增加點錢。或者職能部門組織這些教師召開座談會,出外旅遊或開展些有意義的活動。我認為還多少有點實際意義。

我們地方原來學區辦理過此事,我是2017年退休的,至今沒見過證書。現在退出職業圈了,在家種點地,有沒有證書無所謂。因為現在物價高,藥價失控,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退休後養老金比原來的工資少多了,家裡還需要錢,經濟上困難較大。即使有一本榮譽證書,發揮不了多大作用,沒有實際意義。

再者,如今大多數人並不羨慕教師這個行業,自己有三十八年教齡,只是感到苦些,掙的錢也不多,從來沒感到光榮過。


隴中戲曲愛好者


國家只有“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是針對在鄉村教育事業貢獻超過30年的老師發放的一種榮譽證書。這是一種國家級的榮譽證書,但是沒有任何優待作用。一般省市似乎沒有發放普通30年教齡榮譽證書的情況。



國家教育部、人力資源部2016年開始組織發放,不僅僅是在崗教師,離退休教師也有相應的證書。發放證書的目的主要是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提升鄉村教師職業榮譽感。

文件要求各地要完善有關政策,保障教師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鼓勵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終身從教,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鄉村教育事業。

事實上國家也沒有食言,從2016年開始國家逐步優化了職稱評定的標準,重點對鄉村從教30年的教師進行傾斜照顧。比如,黑龍江省專門設置了一批基層高級教師崗位,針對鄉村從教30年的教師特殊評聘。

山東省對在農村學校符合評審條件的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師申報中級職稱,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師申報副高級職稱,可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

雲南省每年在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的在職教師中,遴選500名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給予每人10萬元獎勵。

河南省2019年開始提升教齡津貼標準,按照每年教齡10元的標準提升工資待遇。

所以,對於鄉村從教30年的榮譽證書確實只是一種榮譽證書而已,代表了國家對教師們的重視,具體的待遇優化會逐步推進。


暖心人社


30年教齡,僅發一紙的榮譽,對於退休教師只是一種心裡的安慰,只是對教師一生對教育的艱苦付出的肯定,這是必須的,不過榮譽歸榮譽,向這些老年教師致敬,不過老年人最關心的還是實際的問題,這個榮譽有含金量嗎?退休前,老師的一些小小的願望實現了嗎?中級職稱評上了嗎?晚年的生活還會有哪些困難?老年人不求有多少需求,基本的可以保證嗎?

我想,如果只是榮譽上的問題,對老年教師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如果30年教齡有含金量,就該付之實質的意義,比如年滿30年,工資級別上自動增加一級,同時不佔職稱的名額,又何不可以呢?

每年對年滿30年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不計入每月的工資收入,這也是對老師的安慰。


陳海底魚


我18歲走上講臺,至今三十七丶八年的教齡,所教的學生不少成為了我縣各部門的領導,而我還是以一級教師的身份站在初中的三尺講臺上苦苦掙扎!我是第批獲得鄉村三十年教齡榮譽證書的。我認為該證書對我來說不能說完全沒有意義,因為證書足夠大,所以也是可以利用的,我想哪一天我租住的房子玻璃壞了,就用它補上,總能擋住幾絲冬天的寒風,讓兒孫少受風寒之苦,同時也能讓偶爾路過的人知曉一一這房子裡住著一位近40年教齡的老教師,希望有一天相遇時,別人能因此而多看我幾眼!


濁流清舟


既有物質意義又有精神意義。

一精神層面的的意義

意義1: 教師個人忠於人民教育事業的見證。教育部給三十年教齡的老教師發榮譽證書,對於教師個人而言,確實是至高無上的光榮。該榮譽證書雖然只是一張紙,但是,卻是一位教師兢兢業業奮鬥在農村一線教學的最好見證。

意義2:體現國家與社會各界對教師尊重。教育部的發榮譽證書,體現國家對老教師尊重,特別是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30多年,給予支持和鼓勵。對紮根農村的老師,曾經付出辛勤勞動的肯定。是國家尊師重教的體現。

二.物質層面的意義:關於在農村任教30週年的物質上獎勵,各個地方措施各不一樣。

1.本人所在地區:只要在農村任教30週年,獲得榮譽證書的教師。文件原文規定:“工作30週年以上(含30週年),近五年內年度考核優秀一次以上(含一次)的符合推薦評審條件的中小學教師,給予推薦參加晉升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經市教育局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已取得中級、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在相應級別的最低級別崗位直接予以聘任”。

2.只要在農村任教30週年,獲得榮譽證書的教師。對於在崗教師,每年給予2000元生活補貼。

三.說下遺憾與不足。

1.有些地方榮譽證書的發放情況來看,部分地區只統計登記了教師的基本情況,在統計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拿到自己的證書,也有的直接統計之後就沒有了音信,甚至有些老教師去世了,還未拿到證書,非常遺憾和心寒。

2.有些地方,除了在精神層面給予了肯定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作用,而且很多拿到證書的老教師基本已經退休或者即將退休,基本得不到真正的物質實惠。在崗教師在評聘職稱問題上,也沒有給予優先照顧和考慮。

你好,我是:化蝶尋花飛 希望能與大家一起探討教育教學問題,如果覺得回答有幫助,麻煩點個贊,喜歡我請在右上角點擊關注。


化蝶尋花飛


我的答案是幾乎什麼用都沒有,對於那些在鄉村教育崗位上默默奉獻了三十年的老教師來說,這種獎項真的幾乎沒什麼用。

有的人說這是對堅持鄉村教育幾十年如一日的最好證明,是對他們無私奉獻青春歲月的最高褒獎,但是他們的奉獻有哪個人否定了,他們自己難道不知道他們的奉獻的是他們的最好的年華嗎?

精神食糧雖然也是一種力量,但是治不了肚餓,不給他們物質補償,難道是要鼓勵後來的那些奉獻者們要用愛發電?這不是流氓邏輯嘛。

光用愛是發不了電的

並不是說給那些鄉村退休教授頒發“三十年榮譽證書”是不對的,而是對於那些老師來說,這種證書在當下的時代,意義並不是很大,因為他們最想要的並不是這種虛無縹緲的道德高冠。

老實說,這種褒獎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們聽到的太多了,只要稍微瞭解鄉村教育的人,沒有人會懷疑他們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師需要更完善的待遇

在2008年,還有鄉村代課教師只領著不到兩百元的工資!

當時在大地震時期,電視上播放公開募捐現場,曾經有個小女孩給遠在重洋的舅舅現場連線,電話那頭的男子在捐出一百萬之後直接加捐三十萬元。

看著女孩自豪的臉,再回想那些鄉村代課教師,真的讓人感到現實很魔幻。

別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答主甚至看到有些人在評論區裡說道,“不要太物質,我們的教育需要高尚的東西”,真是讓人感慨。那些人甚至連農村都沒有去過幾次,鄉村教育之艱苦,他們根本想象不到。

在條件不是還那麼好的年代,鄉村教師是照亮廣大農村地區矇昧的明燈,有的鄉村教師為了其他孩子的教育,對自己的孩子卻忽略了;

有的鄉村教師長期奮鬥在基層第一線,積勞成疾,最後砸鍋賣鐵依然付不起醫藥費;

有的鄉村教師因為錯過了去城裡的機會,最後連一套房子都沒有攢下。

這是他們的奮鬥故事,也是他們的心酸往事。


少些虛名多些實惠

他們當然很高尚,但是對於教育事業而言,只是一味的鼓吹高尚的品德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不僅不能而且只會更惡化。

現在為什麼男老師越來越少了,就是因為教師的薪酬跟不上時代發展,在這個時代,社會對於成年男人的期望閾值很高,讓那些年輕的男教師每天靠著高尚道德來維持教書育人的責任心是很危險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教師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那麼誰還願意一味地犧牲自己,長此以往,我們的基層教育也會崩潰。所以給那些鄉村教師頒發榮譽獎狀,還不如給他們增加養老福利來的更實際,至少讓他們的晚年過得舒心一點,別讓一張薄薄的證書成為記錄他們辛苦半生的證明,他們真的不需要。


青雲語文學堂


我是一名工齡20多年的鄉村語文老師。 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外祖父領回了一枚獎章。 這枚獎章裝在一個透明的塑料盒子裡。那時我不太明白這枚獎章對外祖父的意義,只是覺得外祖父對它非常重視,時不時把它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然後小心翼翼的包在手絹裡,放在箱子的最底層。

外祖父告訴我,那是他教書30年的紀念。 看著外祖父視若珍寶,我趁外祖父不在家時偷偷拿出來觀賞過。 時隔30年,我都還依稀記得那枚獎章的底部是一株綠色的幼苗。

現在鄉村老師工作30年發的是一張獎狀,我想跟外祖父的那枚獎章的意義是一樣的吧。 在其他人眼裡那不過是一張毫不值錢的廢紙,但是在鄉村教師的老師的眼裡,卻承載著他幾十年在講臺耕耘的辛勤勞動,承載著他年輕時的夢想,承載著他為了教育事業貢獻的青春,承載著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

根據去年我們這裡出臺的政策,鄉村老師工作30年可以晉升上一級職稱。這張獎狀,對於沒有評職稱的鄉村老師來說,終於有了一定的實際性的意義。

每天頭條上都有很多人在攻擊老師,說老師如何如何黑心腸,老師如何如何去掙補課費,老師又有許許多多的灰色收入,但是我想說,這一切的一切跟鄉村老師來說都是無緣的。 或者說鄉村老師本身就是絕緣體。

如果我們賦予鄉村老師工作30年榮譽證書物質上的意義,我想老師們會更願意從事教育工作,更願意當鄉村老師。

比如可以憑此證免費旅遊,可以憑此證購物打折,憑此證免費體檢,憑此證換房……那鄉村老師體會到的將不僅僅是精神上的獎勵,會解決許多後顧之憂,讓他們得到實質性的物質獎勵。

在城市工作的人永遠不能體會在鄉村工作的艱辛與清貧,不得不說,紮根教育需要的精神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讓我們向鄉村老師致以我們崇高的敬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