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職教集團童麗霞:中職數學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的探索與研究


麻城職教集團童麗霞:中職數學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的探索與研究


在中職學校,數學既是一門重要的文化課,又是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必不可少的基礎課。中職數學教師只有具備高素質的專業知識,才能促進專業的長足發展。

一、中職學校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

當前大多數中職數學教師對自己當前的課堂教學並不滿意,教學沒動力,工作沒成就感,造成這種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自身問題

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對數學本就有畏難情緒,再加上學習數學的動力不足,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外,中職生大部分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滯後等問題普遍存在。

同時,中職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數學成績不及格,久而久之,就產生消極思想,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差,自我評價比較消極。

(二)教學問題

從教學內容看:數學課教學內容與專業課嚴重脫節,缺乏與專業相關的融合;從教學手段看:數學課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以純理論教授為主,“滿堂灌”現象普遍,教學輔助手段缺乏。

二、中職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學習是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首要條件

中職學生對數學學習具有恐懼和無奈心理。要想讓學生喜歡上數學課,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的數學專業素養必須要過硬。

數學教師專業素養的內涵很豐富,大體包括:數學思想、數學論證、建立模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數學語言、使用各種工具等。數學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

轉變觀念,增強職業自信。社會輿論似乎對中職師生的評價不高。事實上,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相信職業教育是陽光職業,當一名職業教師也很光榮。因此,要正確認識自己,解放思想,積極向上。

注重自修,夯實專業基本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欲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師專業發展的“活水”源於自身的“充電學習”,養成勤於讀書的好習慣,尤其多讀一些專業類書籍。要主動學習數學專業知識,修煉內功,在數學思想、數學論證、教學語言等方面,積極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利用外力,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學校除了每週的教研,每月的例會,還會利用寒暑假組織校本培訓,聘請專家教授或名師來校講座和實踐指導,組織教師赴外地參觀學習。在這些活動中,我們數學教師要積極參與,利用外力,提升自己。

(二)教研是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土壤

中職教師需從實際出發,針對學生在性格、氣質、知識和能力上的差異開展教學,既要有統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針對中職學生的現狀,必須積極嘗試教學研究,只有通過教學研究,才能取得成績。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研究:

要研究自我的形象,融入學生之中,讓學生喜歡;要研究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的融合,達到教學目的;要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要跟蹤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的放矢進行輔導。

(三)實踐與反思是提高中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力

聖人說“吾日三省吾身”,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說:教師成功=經驗+反思,這些都是對實踐與反思的重視,突顯了教學實踐與反思的重要性。實踐表明,只有勤於教學實踐並善於反思改進的人,才會取得教學上的進步。

教學反思,可以概括為:反思教學過程與效果,反思課堂管理與學生表現,反思知識水平與技術水平,反思教學等。通過反思認識自己的不足,促進學習,而通過教學實踐、反思、學習、再教學的循環過程,使教學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反思需要結合學習實踐才能提高,以思促學,以學促教,才能不斷進步。

(四)團隊是中職數學教師發展的平臺。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團隊的支持和幫助,所以教師要樹立團隊意識,積極參與團隊的學術活動。通過“學校搭臺,教師唱戲”,組建學研共同體,給教師創造發展的機會。

學校可為教師搭建“專題論壇式平臺”“課例研究式平臺”“導師帶教式平臺”等,作為教師一定要積極充分利用這些平臺,主動參與其中,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