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著名唐詩《夜雨寄北》:究竟是不是寫給他的妻子的?

關於李商隱《夜雨寄北》這一首經典的唐詩,我們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不過在文學史上,關於這首詩究竟是寫給誰的,還存在一些爭議。今天我們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觀點,更傾向於這首詩是寫給他的妻子的。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最著名唐詩《夜雨寄北》:究竟是不是寫給他的妻子的?

​從寫作地點上來講,肯定是寫於巴蜀之地。其中的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已經把寫作的地點交代非常清楚了。至於這首古詩究竟是寫給何人的,也就是第一句當中的“”指的是誰,爭議點基本上是在於妻子和有人這兩種觀點之上。

後人之所以接受這首古詩是寫給妻子的這樣一種觀點,大多數都是來源於《萬首唐人絕句》。在這個後人編纂的集子當中,李商隱《夜雨寄北》這首詩的題目,題作《夜雨寄內》,題目當中的“內”自然是指的是內人,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妻子。

李商隱最著名唐詩《夜雨寄北》:究竟是不是寫給他的妻子的?

​李白就曾經寫過《南流夜郎寄內》的唐詩: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表達出了對妻子的思念。

李商隱一生命運非常坎坷,而愛情是他詩歌和人生當中不多見的亮色之一。17歲的時候受到他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賞識,進入令狐家,25歲的時候在令狐楚兒子令狐綯的幫助下考取了進士,但隨後到涇陽節度使王茂源部下當幕僚,娶了王茂源的女兒為妻。

李商隱最著名唐詩《夜雨寄北》:究竟是不是寫給他的妻子的?

​婚姻給李商隱帶來了一些溫柔,但是卻也給他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因王茂源和令狐楚分屬於不同的門派,這就導致李商隱處於夾縫之中,長期漂泊在外,窮困潦倒。更可惜的是,這一份婚姻只存續了13年,在李商隱38歲的時候妻子就去世了。所以後人紀念李商隱對妻子的這一份情感,更願意把這首古詩認作是他寫給妻子一訴衷腸的經典之作。

後人把這首古詩認同為寫給友人的,主要的依據是李商隱在這首古詩當中稱對方為“君”。認為在李商隱所生活的時代,丈夫是極少對妻子稱“君”的。除了元稹悼念妻子的“半緣修道半緣君”等極少的例子外,極少有如此尊稱。所以後人更傾向於是對朋友的稱呼。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反駁,認為按照封建禮制,古人贈給朋友一般都會收少有人的名號。比如白居易和元稹兩人唱和的那麼多首詩歌,彼此基本上都署上了對方的名字。

李商隱最著名唐詩《夜雨寄北》:究竟是不是寫給他的妻子的?

​而李商隱這首古詩,沒有任何的署名。他的詩歌經常都表達出的含蓄,無論對方是朋友還是妻子稱為君也都在情理之中,這是李商隱一貫朦朧詩意表達的特點。關於此詩的爭論,恐怕還會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