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拿到兩個offer能互相告知對方薪資嗎?

用戶7277784458665


視情況而定,如果兩家HR不熟,互相告知完全沒問題,目的就是用來提高薪酬,很正常。畢竟人才在市場需要待價而沽,公司作為市場的需方也是多方面評價應聘人員的。

如果是同一行業兩家HR互相認識,容易影響你在行業的口碑,但是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不會由於你給別人看OFFER就對你另眼相看。


劉耀東


OFweek人才網訊:坐擁一把好offer是一件讓人睡著覺都會笑醒的事,你如此吃香,有這麼多下家虛位以待,再不用看老闆臉色,分分鐘說走就走,這種快意恩仇的感覺一掃職場的所有不如意。但是千萬不要高興得過頭,不管這些offer有多好,你也只能從中選一個。

  一旦選定了,就決定了你未來幾年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這就少不了權衡比較,內心逐漸被糾結纏繞,陷入一種“幸福”的煎熬。選對了,也許人生出現大轉機,前途順風順水;選錯了,也許剛離虎口,又入狼窩。跳槽有風險,選offer須謹慎。

  以下七招可以幫你迅速理清思緒,在眾多offer中選擇最讓你稱心的一款,並助你降低跳槽風險,提高自己的職場身價,讓你在準備辭職報告的時候多一分安心和快感。

  1、與愛好相符,更容易出成績

  遵循自己的愛好選擇工作,至少每天三分之一的時間你都可以與之相看兩不厭。當愛好成為你最大的原動力時,就算出現了嚴峻的考驗,你也會心甘情願地付出,想法設法去面對,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想清楚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高中時期就迷戀上了程序設計,2004年,年僅20歲的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學宿舍裡創建了Facebook網站。儘管有哈佛學歷擔保前程錦繡,有無數知名企業高薪聘請,他都不為所動,為了全心投入創業,他選擇了輟學,創造了互聯網英雄神話,被人們稱為“蓋茨第二”。

  扎克伯格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承載我夢想的是互聯網,更具體說是Facebook。” 2016年,扎克伯格首次躋身美國《福布斯》排行榜前十名。扎克伯格的故事再一次證明,興趣不僅是最好的老師,也最容易引導一個人做出成績。

  2、自己最擅長的,就是最合適的

  僅有興趣還不夠,還要看offer所涉及的工作是否是你擅長的領域。扎克伯格的成功在於他既順應了自己的興趣,又做了自己擅長的事。俗話說:“做熟不做生”。新的工作要能用得上你之前積累的資源和人脈,做起來才能駕輕就熟,你的核心競爭力也會得到不斷地提升。

  自己擅長的,往往就是最適合自己的。

  切勿貿然進入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這意味著自己以往的積累要被清零,容易暴露短板,導致工作難度加大,會讓人產生挫敗感,甚至因為不能快速適應而被淘汰。如果選擇進入新行業,最好從跟你之前工作相關聯的業務做起,才能給你帶來成就感,並降低轉行風險。

  3、平臺是最佳推薦信,好公司自帶光環

  工作幾年之後,僱主再看你的履歷,什麼學校畢業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什麼知名公司做過什麼事。好平臺本身就自帶光環,是你的最佳推薦信。知名的公司出來的人,經歷過了嚴格篩選、培訓和考核,對於行業有更專業的經驗,帶著優質的資源和人脈,有著創造更大價值的潛力。

  國內互聯網公司都非常認可BAT,有的公司招聘時聲明願意高薪聘請BAT出來的員工。我的兩個朋友從同一家傳媒公司辭職,朋友K繼續呆在原行業,薪水、職位與以前基本持平;朋友A去了從百度,之後又輾轉跳到阿里,做到了經理級別,薪水是K的2倍多。可以預見,A如果將來再從阿里跳槽,身價還會看漲。平臺好,意味著你每一次跳槽都會有高的起點,好的身價。

  4、對的老闆,就是自己的職場貴人

  無數人用自己的血淚表明,辭職不是因為工作,而是因為與老闆不合拍。對的老闆是你職場上的貴人,他會與你分享自己的經驗、資源和人脈,提攜你,罩著你,甚至在他自己有了更好的機遇後,不忘帶著你一同起飛。

  多數人都不太可能通過朝夕相處瞭解未來的老闆。往往在面試現場,他們才第一次見老闆真人。要利用面談的機會,細心觀察老闆,留心他對你的態度是否誠懇,語氣是否和善,價值觀是否與你一致,你們聊天是否投機。

  不過,短短几十分鐘不足以全面瞭解一個人。你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熟人關係、社交網絡工具收集與老闆相關的信息。選老闆,要選那種能力強、人品正、情緒穩定、勇於擔當的人,這樣的人合作起來才會讓人不累心,少受氣,彼此成就。

  5、適合你調性的公司文化,是你賴以呼吸的空氣

  公司文化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但時時刻刻都在影響你的工作狀態。你可以向以前在這家公司供職過的員工打聽僱主公司是什麼樣的工作氛圍,看看這樣的文化自己是否認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找到了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反之,你將無法融入公司的圈子,其他同事也會有意無意孤立你,不知不覺中,你就失去了存在感,再次萌生辭職的念頭。

  公司文化花樣繁多,比如,有等級分明、流程成熟、制度嚴格的公司文化,也有鼓勵創新、扁平化管理、激勵機制多樣的公司文化。如果你個性嚴謹,重視穩定,可能前者更適合你,後者會讓你覺得沒有規矩;如果你生性自由,愛好挑戰,顯然前者會壓抑你的個性,那就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吧。

  6、薪水不是越高越好,當心高薪背後的風險

  過分拔高情懷、壓低薪水的offer都是耍流氓。薪水可以看出對方對你的估值和重視程度。如果薪水只比目前高出1000-2000元,對你的生活基本不會造成什麼影響,跳槽的意義不大。跳槽最常見的薪資漲幅是15%-30%,擅長薪資談判的人有時會把漲幅談到50%,甚至翻幾番都有,那種情況一般是企業特別著急用人,才捨得忍痛出血。

  然而,薪水並不是比原來越高越好,要當心高薪後面隱藏的風險。薪水從來都是一分價錢,十分期望。給你的薪水越高,對你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一旦你出錯或者稍微達不到僱主的要求,你的身價和能力就會被質疑,這意味著你的處境會“高處不勝寒”。

  7、工作的自由,是充分的授權和平衡的生活

  仔細考慮一下,這份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讓你得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權,不會被無關的人和事掣肘,不會有人安插耳目監視你,試探你,隨時準備打你的小報告。

  同時,還要看這份工作能給你多少可以自主安排的個人時間,平衡你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一份工作佔去你幾乎所有的個人時間,讓你捨棄社交、業餘興趣甚至犧牲健康為代價,將你變成一個無趣的工作機器,即便位高權重,財務自由,又有什麼樂趣呢?這樣的工作往往榨乾你之後,就將你像渣滓一樣拋棄,另覓新鮮血液。你要選的工作不見得有朝九晚六的規律作息,而是那種能留給你一定的可自主安排的個人時間,讓你恢復勞動力,和親友相處,享受美食,挑選得體的衣服,看看外面的世界,聽聽音樂,讀幾首小詩,不斷滋養外在,豐盈內心。

  每個人對工作的側重點不一樣,以上幾點也許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和次序各不相同,按照自己的最看重的點依次排序,抓住主要矛盾,切勿貪多求全。做出最終的選擇前,排除自己周邊的雜音,仔細聆聽內心的聲音,在聽得最真切的時候,就大膽從了吧。


常原碩


當然不可相互告知了。那會讓老闆覺得你是一個唯利是圖者。一旦給領導沒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就算進入這家公司很可能也得不到重用,也不會有更好的發展。你可以用offer報的最高的薪資當做自己的意向薪資,看哪家公司更願意用你。

其實最重要的是你要考慮哪家公司更適合你,更具有發展潛力這才是最重要的。萬不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發展。



沙灘曬暖


第一:找工作期間千萬不要告知HR一個明確的薪資數字,不管你期望多少,從說出口那一刻,就在對方心裡大打折扣,第二:如果HR問offer的話,說一兩個就可以了,詳細內容請看下面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b3492c094f546649feb127ea93c9f7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