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說:疫情不一定發源在中國且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27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根據我們團隊在傳統模型基礎上加上影響因素,國家強力干預和春節後的回程高峰消除後,預測高峰應該在2月中接近2月底。到了2月15日,數字果然下來了。我們更接近國外權威的預測值。

我們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鍾南山院士說:疫情不一定發源在中國且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在這次通氣會上,鍾南山院士就新冠肺炎傳染力有多強?康復病人還會染病復發嗎?新藥什麼時候研製出來?......等多個問題進行了一一作答。


出院後核酸復陽怎麼看?鍾南山:一般不會再感染

鍾南山院士在通氣會上談到,出院了核酸檢測復陽了,怎麼看?針對一般流感的情況是比較少的。這個病我們不知道它的情況,一般而言病毒的感染過程都類似。如果病人體內出現足夠量的抗體,一般病人不會再感染!這是規律,至於它的腸道糞便裡有殘餘,還會不會再傳染其他人,這是我們有待觀察的。

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疫情不一定發源在中國

27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稱:對疫情的預測,我們首先考慮中國,沒考慮國外,現在國外出現一些情況,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一個月內研發新藥是不可能的

針對新藥研究,鍾南山院士表示在十幾天、二十天甚至一個月研發出新藥是不可能的,這需要進行持續的科學研究。

鍾南山建議疫情發展較快國家參考中國處置

現在形勢變化了,國外漲得比國內快。中國(病例)在到達高峰後很快下降,就是因為有聯防聯控機制,建議發展得很快、(病毒)蔓延得很快的國家,應該參考中國,早發現,早隔離。

新冠肺炎特點:小氣道粘液多阻礙氣道通暢

新冠肺炎和SARS有區別,除了肺纖維化等共同的特點外,這個病有突出特點:小氣道里面非常粘的粘液非常多,阻礙了氣道的通暢。這個我們還沒有解決,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氣道不通暢,容易導致繼發感染。武漢危重病人病亡率接近60%。我們正想辦法在解決缺氧問題,一些新辦法在武漢嘗試後,呼吸困難有所改善。

鍾南山院士說:疫情不一定發源在中國且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