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豬病不打針還好,一打針就死,養殖戶需要學會正確的治療方法

 養豬就離不開疾病,目前養豬臨床上常見的有二十多種傳染病,包括藍耳、豬瘟、偽狂犬、口蹄疫、豬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疾病,也包括副豬嗜血桿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鏈球菌等細菌性疾病,還有弓形體、蛔蟲等寄生蟲病。有些疾病有特效藥物相對比較好治療,而有些疾病卻因為其本身的特點,不打針還好,打針反而死得更快,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這種打針死得更快的疾病,養殖戶該如何正確治療。

一、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豬發病後以蹄部水皰為主要特徵。發病初期,病豬發熱,體溫升高到40-41℃,

精神沉鬱,採食量下降,甚至食慾廢絕。隨著病程的發展,病豬的口腔黏膜、鼻鏡、乳房出開始出現水皰和糜爛,緊接著是蹄冠、蹄叉局部發紅、水皰和糜爛。若養護不當導致蹄甲繼發感染,會出現蹄葉、蹄殼脫落甚至臥地不起。該病危害最大的是哺乳仔豬,會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和心肌炎,病死率可達60%-80%。

很多養豬朋友豬生病後的第一反應就是給豬打針,而且使用的藥物基本都是相類似的,使用解熱鎮痛藥(比如安乃近、安痛定)搭配抗生素(如青黴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可臨床上當給感染口蹄疫病豬肌注這種藥物後就會出現不打針豬不死,打針豬反而死得更快,嚴重時甚至出現打針針頭還未拔下來豬就死亡的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口蹄疫有一示病症狀——絨毛心,也就是會導致病豬出現心肌炎,當給豬打針時就會刺激加重病豬“心臟病”臨床症狀,從而引起生豬的急性死亡。

口蹄疫發病後因為呈現高燒狀態,而且行動不便,生豬的採食量會明顯下降,所以不適合採取拌料給藥方式。而口蹄疫發病後打針又可能引起急性死亡,所以也不能採取肌注給藥方式。綜合來看,針對口蹄疫比較好的給藥方式就是飲水給藥。當豬隻表現出口蹄疫症狀時,可以通過在病豬的每噸飲水中添加1.5公斤金銀花顆粒或者板青顆粒+1公斤阿莫西林+10公斤葡萄糖粉+1公斤氨基多維進行防治。

方案解析:a、金銀花顆粒和板青顆粒組合,一方面清除豬群體內外邪,一方面扶正提高豬群抗病力,雙管齊下,加快病豬恢復速度;b、阿莫西林屬於廣譜抗生素,對常見的各種細菌都有防控作用,此處使用為了防止病豬的繼發感染;c、葡萄糖粉是為了給採食量下降病豬補充能量,加快病豬恢復;d、氨基多維給病豬格外提供營養,滿足病豬抗體產生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

二、傳染性胸膜肺炎

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感染導致的一種以急性出血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或慢性局灶性壞死性肺炎為特徵的疾病。該病急性型病死率高,可引起感染豬的迅速死亡;慢性型會導致病豬生長緩慢,飼料報酬降低。

2.1傳染性胸膜肺炎臨床症狀

該病根據病程可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種,不同型的臨床症狀不同:

1)最急性型。病豬常突然發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病豬臥地、精神沉鬱、食慾廢絕,體溫高燒至41.5℃,無明顯呼吸症狀。但是該型病豬死亡後從口鼻流出帶血的紅色泡沫。

2)急性型。病豬體溫升高至40-41.5℃,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咳嗽、呼吸困難。後期病豬會表現為張口呼吸,呈犬坐式姿勢,鼻盤、耳尖和四肢皮膚髮紺。病程稍長,一般1-2天死亡。

3)慢性型。病豬體溫不升高或略有升高,食慾減退,鎮咳或間歇性咳嗽,生長速度緩慢,增重率下降,若受到其他疾病感染會導致臨床症狀加重。

從上述臨床症狀可以發現,最急性型和急性型都會導致病豬的食慾廢絕,而慢性型會導致病豬的食慾減退,這種情況下使用拌料給藥因為攝入藥量不夠,往往起不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再就是急性型豬,病豬呈現呼吸困難,張口呼吸症狀,若採取肌注給藥方式就會出現病豬不打針還好,打針反而死得更快的情況。這是因為病豬本身呼吸困難,打針會導致病豬受到強烈應激,張口嚎叫,而感染該病的豬呼吸功能極差,很容易出現呼吸不足而憋死的情況。

1)大群豬。大群豬建議採取飲水給藥方式,可以在病豬的每噸飲水中添加1公斤銀黃可溶性粉+1公斤+1公斤強力黴素。

方案解析:因為傳染性胸膜肺炎病豬多數都會伴隨有支原體的混合感染,所以使用中獸藥中抗支原體效果較好的銀黃可溶性粉;替米考星+強力黴素,二者連用需有協同增效作用,可以互相增強藥效,而替米考星不僅對支原體有效,對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同樣具有良好的殺滅效果。

2)個別呼吸困難豬。首先使用氨茶鹼給病豬平喘,待病豬呼吸平穩之後,在一邊肌注氟苯尼考注射液+頭孢噻呋鈉,一邊肌注卡那黴素。

方案解析:氨茶鹼可使支氣管擴張,肺活量增加,有效緩解病豬呼吸困難症狀;頭孢噻呋鈉和卡那黴素一個屬於β-內酰胺類藥物,一個屬於氨基糖苷類藥物,二者聯用同樣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清開靈注射液屬於中獸藥經典組方,具有清熱解毒、退熱效果,非常適合傳染性胸膜肺炎病豬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