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沒有手紙,大家上了廁所之後是如何擦屁股的?

老張談三農


農村人上廁所現在很講究了,也都用衛生紙,也很方便。但是, 以前就沒有這樣的便利條件,但上廁所小便提了褲就走,而大便完總要擦乾淨吧,這不然得要多少內褲呢?其實,不然,過去農村有賣麻紙的,比現在的衛生紙還軟,可是沒有現在衛生質量好吧。不管怎麼說,能用上麻紙的農民,家庭經濟狀況一定很殷實,至少也算得上農村的大戶人家。那麼小家小戶的農民是怎麼解決的呢?鄉村關中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第一,在農村就地取材就解決了。

在農村的土廁裡,啥都可以擦屁股。過去,鄉村關中這裡的農村人的圍牆都是黃土築成的,那麼土廁也就不例外了。同時,人們墊茅廁大便也是用土掩蓋的,一般都在土廁裡有土堆。這時人們上完廁所後,就順手從土堆裡拿一個外表圓滑的土坷垃,順著擦一下就完事了。如果廁所的土堆用完沒有了,就在廁所的土牆上扒一個土坷拉擦一下,這也就把問題解決了。這時,你不管走到哪家的廁所裡,都可以看到土牆上扒拉的痕跡,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第二,用樹葉等雜草來解決。

農村人上廁所沒有城裡人這麼講究,走到哪就在哪上廁所,比如下地,就地在里拉,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然後順手揪一把草葉,抓幾個玉米葉,抓幾片樹葉……這些東西在農村到處都有,順手一拉就有了;還有的人在地裡上完廁所,土坷拉多的是,順手一拿就有了。還有,許多植物的葉子很光滑,葉片面積也很大,農民就把這些收拾回來,以便急需。

第三,用孩子寫完的作業本、書本紙來擦。

不管怎麼樣,誰家都要供孩子讀書,孩子用過的作業本、讀過的書本也很多,這些孩子用過之後,也沒有什麼用途了,往往走在農村家庭的廁所裡,在牆縫裡,或茅坑前的凳子上,都放有孩了用過的作業本,或者書本,以備隨時所需。有時候,我們看到,有些農民還用布鞋邦幫孩子擦屁股的,這種現象在農村也很常見。

過去,農村人的生活都很困難,吃喝都成了最大的問題,在這方面也沒有條件,只能將就一陣是一陣了。我們村上有個老頭,冬天上廁所時,大風大雪的,天寒地凍,他腸胃不好,大便完畢沒什麼擦屁股,這時,正好大風颳下來幾片梧桐樹葉,他手提褲子準備去撿時,又被風吹遠了。這時正好另一個老頭急急忙忙的來上廁所,而這幾片樹葉被風吹到了他的腳下,他急忙順手拾起來備用,這時兩個老頭就為了兩片樹葉大爭大吵起來,誰也不讓誰,一會爭得臉紅脖子粗的!他們的吵聲越來越大,惹來了村子裡好多人來看熱鬧……還沒擦屁股的老頭手提著褲頭,而正準備上廁所的老頭腸胃不好拉稀,這樣倆人在爭吵過程中耽擱了不少時間,不大一會兒,兩個人的內褲裡都沾滿了東西……後來,他們成為村裡人的常常開玩笑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