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降薪30%,但是我没敢跳槽”

作者 | 孙瑞希


“公司降薪30%,但是我没敢跳槽”

01

复工后,你遭遇降薪了吗?

读者小辛在旅行社做出境领队,随着身边朋友陆续复工,她开始焦虑起来。受疫情影响,很多朋友复工后就接到了降薪通知。

小辛的基本工资虽然没有变化,但是目前无法复工。不能带团就意味着她的带队补贴、购物提成和代购收入都没有了。目前拿着底薪收入微薄,和降薪没啥区别。

随着疫情在世界蔓延,她不知道这种拿底薪的日子要持续多久。尽管自己小有积蓄,但供着房子,丝毫不敢懈怠。

读者小顾在一家创业公司,去年公司的经营就颇为艰难,员工们一直私下交流,今年公司会不会裁员。

复工第一天,老板在工作群里表态:公司尽量不裁员,但的确遇到了非常大的资金压力。一个高层在群里提出自愿降薪,随后其他管理层纷纷响应。

老板说,降薪遵循自愿原则,随后要求人力资源部出具详细的方案。人力资源部给出的方案是:高层降薪50%;中层降薪30%;基层员工岗位工资不变,绩效工资缓发,工资差额会在7月份补齐。小顾降薪30%,但是他和同事们都选择了接受。

收入虽然少了,好歹还能活着!

而在这个始料不及的冬天里,多少人在延迟复工中,等来了“公司没了”的消息。

“公司降薪30%,但是我没敢跳槽”

02

降薪,是囊中羞涩还会借题发挥?

有网友问:疫情期间部分企业降薪,是真囊中羞涩还会借题情发挥?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条资讯:3月5日,经济观察网记者获得了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通和零部件企业上海汇众的降薪方案。

根据方案显示,上汽大通占工资35%的绩效奖金从3月份起将进行“打折扣”,级别越高折扣也越高。

此外取消了年休假补贴、技术中心服装费以及书报券等福利,一线员工全勤奖调整为生产奋斗奖,将根据产销量安排适时发放。

时间再往前推。2月17日,诺亚财富集团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全员战“疫”倡议书,宣布在疫情期间所有员工每月有5个工作日无薪休假,同时三位董事汪静波、殷哲、章嘉玉主动降薪为零,在金融圈引发轩然大波。

知名教育创业公司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也在2月15日宣布:全员3.5折工资5个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资,一月统一半折。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地主家也没余粮了。降薪这一幕正在许多复工的企业中上演。

当然,这里面不排除个别企业“趁火打劫”,也有些企业的降薪“一刀切”。比如,全员工资打5折,有些基层员工折后的工资都不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不过,更难的不是降薪,而是丢了工作之后再去找工作。

年轻有个亲属裸辞,打算春节后出来找工作。到现在, 他还困在村里。

还有个来访者,和新公司谈好了春节后上岗,原来的工作已经辞了,新东家却突然变了卦……

今年真的很艰难,但比艰难更可怕的是,你在困境中看不到一点希望。

“公司降薪30%,但是我没敢跳槽”

03

砸锅卖铁给员工发工资是一种恩惠吗?

疫情之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只有活下来,才能谈发展。有个读者给我留言,接到公司降薪通知的时候很不理解,毕竟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遭受损失。

但现在想想,自己有房贷,还有孩子要养。眼下,似乎干好手头的工作才是上上选。

所以,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及时调整预期,保证生存是非常必要的。

在降薪的过程中,造成劳资矛盾的一个因素是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关系的期待出现错位。

在某社交网站,一位企业主表示自己很伤心,即便砸锅卖铁给员工发工资,员工也不会念好,员工觉得这是老板应该做的。

这位企业主把给员工发工资当成了一种“恩惠”。他认为此刻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员工应该“有点觉悟”,牺牲个人利益与公司共进退,这显然不太现实。

员工出卖劳动力,企业给员工发工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打造命运共同体,这通常适用于企业核心层,不适用于全体员工。

对于多数普通员工来说,他们与企业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

即:我来上班就是为了赚钱,我工作,你不给我工钱,那我就换个能把我的劳动力兑现价值的地方。所以,企业管理者对于员工关系要有清晰的认知,不要有过高期待。在降薪时,一来要提前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二来不能搞“一刀切”。

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作者简介: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成员。17年职场历练,以温和、真诚、接纳的状态为广大来访者解决职业困惑,提升职场适应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