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本充足供給成巨大推力


我國14億的人口規模,對應著龐大的市場規模和消費增長潛力,是供給質量和體系持續升級的巨大動力,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所在,也是任何經濟體都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

2019年,我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的歷史性關口。按照世界銀行標準,無論以匯率還是購買力平價理論來測算,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超過4億人,是世界上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最大的國家。

巨大的人口規模優勢,是推動我國生產力發展和供給水平穩步提升的重要動力。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強、迴旋餘地大,其內在重要支撐就是巨大的人口規模。隨著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不僅消費規模將繼續擴張,消費升級態勢也越來越明顯。

隨著老年型年齡結構初步形成,我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將加大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壓力,減弱人口紅利,持續影響社會活力、創新動力和經濟潛在增長率。不過,隨著人力資本積累和人才培養力度的加大,我國過去的人口紅利正加速向人才紅利轉變。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人才隊伍規模持續擴大。在近9億16歲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中,我國有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

“在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中,人才資源始終發揮著獨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郭冠男表示,過去,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既得益於廉價的土地和資源能源要素支撐,也得益於勞動力數量龐大帶來的成本優勢。如今,中國經濟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要想徹底改變過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規模擴張、忽視質量效益的粗放式增長,實現經濟的良性循環和競爭力提升,必然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我國教育和培訓體系每年為社會培養輸送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未來若干年,人力資本充足供給的態勢將會延續。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高校畢業生將成為創新的重要源泉,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只要我們繼續加快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形成適應高質量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人才結構,就能實現人口紅利與人才紅利疊加,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